抗彎剛度越大,樑彎曲程度影響越大對不對

2021-03-03 20:46:49 字數 5548 閱讀 5242

1樓:匿名使用者

應該不對,抗彎剛度是指物體抵抗其彎曲變形的能力。

在樑截面彎矩一定的情況下,抗彎剛度越大,其彎曲影響程度應該是越小的吧。

提高梁抗彎能力的措施?謝謝

2樓:匿名使用者

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樑並不僅僅是鋼筋和混凝土的結合體,其中鋼筋混凝土的配比、樑的安放形式、樑的最適形態、鋼筋的配比等等各方面都對樑的抗剪和抗彎能力有著嚴重影響,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如何提高梁的抗彎能力。

方法/步驟

採用工字樑。工字樑以及類似工字樑形狀的樑能夠有效的提高梁的抗彎強度。舉個簡單的例子,當你想用一張紙疊成一座大橋時,你把它摺疊後放在支撐物上絕對比你平鋪放在支撐物上能承受更多的重量。

樑也是這個道理,所用構件的材料和截面積都相同的情況下采用工字樑或與工字樑類似形狀的樑更能提高抗彎能力。

矩形樑的高寬比要適中。高寬比過小或過大都會影響樑的抗彎能力。

比如尺子,當你把它平放時,他的高寬比太小很容易就被壓彎了;當你把它立放時高寬比大,不容易被壓彎但是截面太窄不能放置重物,造價也比較貴。所以在工程中要參考設計手冊選取合適的高寬比,這個不僅可以提高抗彎能力,還能讓樑更美觀。

使受力更均勻。同樣一件物品改變它的放置方式對樑的彎度影響也很大。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站在冰面上,你單腳站立肯定比你跨立更容易讓冰塊破裂。這是因為單腳站立時冰的受力面積較小,雙腳跨立受力面積大,樑也是這個道理,同樣的重量,接觸面積越大,受力越均勻,樑的彎曲程度越小。

設定保護層。保護層由混凝土砌成。這是因為樑裡面抗彎的主要構件是鋼筋,如果鋼筋裸露在空氣中很容易被腐蝕或者鬆動,所以要設定一定厚度的保護層,保持樑的永續性並起到錨固的作用,這也從側面提高了樑的抗彎能力。

樑的配筋。樑裡面鋼筋的數量要適中,這個計算特別精密,一般是按設計師經驗或者參考設計手冊進行配比的。鋼筋的主要作用就是抗彎,所以數量一定要足,量太少容易發生破壞,太多容易發生超筋破壞。

所以工程應用中適筋可以提高抗彎能力,避免事故。

綁紮鋼筋要結實。鋼筋的固定是很重要的,當它固定的較鬆時鋼筋很容易產生橫向滑動,抗彎能力會大大降低,鬆動的鋼筋也很容易造成事故,所以這個也是很重要的。

3樓:匿名使用者

增大截面尺寸,選配高等級鋼筋!提高混凝土強度!增加配筋面積!適當的配些彎起筋和箍筋!都可以的

截面積越大對懸臂樑的撓度影響越大嗎

4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問題問得有點亂。通常構件的截面積大,其抗彎剛度也會大一些,在荷載作用下,其撓度值應該會小一些。具體要看設計圖,並結合懸臂樑的受力進行分析。

5樓:匿名使用者

不一定。材料的剛度和慣性矩有關啦。截面積變大也有慣性矩變小的情況。

6樓:匿名使用者

開始影響大,到一定程度就不大了。因為和i有關係啊!

影響截面抗彎剛度的因素

7樓:無語點錯了等

單位變形條件下,結構或構件在變形方向所施加的力的大小。在結構靜力或動力分析時需要用到。如用位移法分析結構內力時要用到剛度矩陣,計算**作用或風振影響時需要用到結構的剛度引數。

還有在設計動力機器基礎時也需要用到結構剛度引數。可以看有關結構力學或結構動力學的書。

舉個兩個簡單的例子以方便理解:用力彎折直徑和長度相等的實心鋼管和木頭,哪個費勁哪個剛度(彎曲剛度)就大。很顯然是鋼管的大,你有可能把木頭彎折,但要彎折鋼管就很難吧!

用力彎折長度相等而直徑不等的實心鋼管,當然是直徑小的容易彎折吧,那就是直徑小的剛度小了。所以剛度是和材料特性及截面特性直接相關,當然線剛度還和長度有關了!

8樓:匿名使用者

剛度:結構或構件抵抗變形的能力,包括構件剛度和截面剛度,按受力狀態不同可分為軸向剛度、彎曲剛度、剪變剛度和扭轉剛度等。對於構件剛度,其值為施加於構件上的力(力矩)與它引起的線位移(角位移)之比。

對於截面剛度,在彈性階段,其值為材料彈性模量或剪變模量與截面面積或慣性矩的乘積。

首先得從剛度說起。

剛度是指:單位變形條件下,結構或構件在變形方向所施加的力的大小。在結構靜力或動力分析時需要用到。

如用位移法分析結構內力時要用到剛度矩陣,計算**作用或風振影響時需要用到結構的剛度引數。還有在設計動力機器基礎時也需要用到結構剛度引數。可以看有關結構力學或結構動力學的書。

舉個兩個簡單的例子以方便理解:用力彎折直徑和長度相等的實心鋼管和木頭,哪個費勁哪個剛度(彎曲剛度)就大。很顯然是鋼管的大,你有可能把木頭彎折,但要彎折鋼管就很難吧!

用力彎折長度相等而直徑不等的實心鋼管,當然是直徑小的容易彎折吧,那就是直徑小的剛度小了。所以剛度是和材料特性及截面特性直接相關,當然線剛度還和長度有關了!

一般能滿足f=k△,f為作用力,△為位移,k即為剛度,所以剛度物理意義為單位位移時所產生的力。k可以是某些量的函式,即可為表示式。由f的不同,叫法不同。

另外就是我們要說的剛度叫線剛度,即單位長度上的剛度。 比如,我們在用反彎點法計算多層框架水平荷載作用下內力近似計算時。 計算柱的水平剪力時,剪力與柱層間水平位移△的關係為 v=(12ic/h2)△ 那麼d=(12ic/h2)就叫柱的側移剛度,表示柱上下兩端相對有單位側移時柱中產生的剪力。

其中ic表示柱的線剛度(即ic=ei/h),h為樓層高,ei是柱的抗彎剛度(m=ei(1/p),m為彎矩,(1/p)為曲率,也滿足f=k△形式)。 另外還可用d值法,即考慮了樑柱的剛度比變化,因為柱兩端樑的剛度不同,即對柱的約束不同,那麼它的反彎點,即m=0的點會隨之移動,那端強,反彎點離它越遠。而且同層柱剪力分配時也是由柱的線剛度決定,因為同層位移一定,簡單講,由f=k△,誰的剛度大,誰分得的剪力就大。

反過來,這也可以解釋改變區域性的剛度能調節內力的分佈的情況。

力f的不同導致剛度叫法的不同,那麼抗彎剛度,產生單位曲率所需要的彎矩。抗剪剛度是指發生單位剪下變形需要的剪力。抗扭剛度是指發生單位扭轉角所需要的扭矩。

抗推剛度就是發生單位水平位移所需要的推力。

短期剛度和長期剛度

剛度是有短期剛度和長期剛度之分的,剛度會隨著力的加大而減小,一般情況下,混凝土結構樑截面的抗彎剛度是不斷變化的,隨著時間的增長而不斷減小,根據試驗表明一般會在3年後趨於穩定,這主要是由於混凝土結構的收縮徐變,以及鋼筋的應力鬆弛造成的截面有效截面減小,剛度降低。

另外,樓主說道"一般能滿足f=k△,f為作用力,△為位移,k即為剛度,所以剛度物理意義為單位位移時所產生的力" ,這個再線彈性範圍之內是成立的.

然而,對與鋼筋混凝土來說是一般是不成立的,因為鋼筋混凝土構件一載入就會開裂.於是,截面的剛度就自然變小,從而導致構件的剛度減小.這就是為什麼預應力可以提高構件剛度的原因.

預應力可以提高構件剛度的主要原因是,預應力使混凝土構件處於線彈性狀態(不開裂),一致樓主說的力與位移成正比的公式成立.

為什麼預應力可以提高構件的剛度這個問題一直困擾了我很久,我也是前一段時間才理解的.

截面剛度:

截面剛度:使截面產生單位轉角所需施加的彎矩值。

參見

參考資料

9樓:匿名使用者

截面抗彎剛度 也稱截面彎曲剛度。

1.材料力學中,對於彈性均質材料,樑的截面彎曲剛度以ei表示,其值為一常數,可由彈性均質材料樑的撓曲線的微分方程可以推匯出:

ei=m/(1/r)=m/φ

式中:m—跨中最大彎矩;

r—截面曲率半徑;

ei—樑的截面彎曲剛度,

e為彈性材料的彈性模量,i為截面的慣性矩;

φ—截面曲率。

由 ei=m/φ可知,截面彎曲剛度的物理意義是使截面產生單位轉角所需施加的彎矩,它體現了截面抵抗彎曲變形的能力。由於ei為常數,則對於彈性均質材料截面曲率φ與彎矩m成線性正比例關係,同樣撓度f也與彎矩m。

2.對於鋼筋混凝土構件,由於混凝土不是彈性均質材料,且截面通常是帶裂縫工作的,故截面抗彎剛度不為常量。該值確的影響因素非常複雜,《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通過考慮的以下主要因素,由眾多試驗資料迴歸分析確定。

其影響因素主要有:截面上的彎矩大小,截面有效高度、混凝土強度等級、截面受拉鋼筋的配筋率ρ以及截面的形式,並考慮在荷載長期作用的影響(長期荷載作用下,受拉區混凝土將發生徐變,使受壓區混凝土的應力鬆弛,以及受拉區混凝土與鋼筋間的滑移使受拉區混凝土不斷地退出工作,因而鋼筋的平均應變隨時間而增大,此外,由於縱向受拉鋼筋周圍混凝土的收縮受到鋼筋的抑制,當受壓區縱向鋼筋用量較小時,受壓區混凝土可較自由地產生收縮變形,這些因素均將導致樑長期剛度的降低)。

鋼筋混凝土構件的截面彎曲剛度確定後,就可以通過材料力學的方法來計算構件在正常使用過程中的撓度和變形。計算混凝土構件的裂縫寬度也用到該值。

10樓:百度使用者

抗彎剛度目錄 抗彎剛度概念抗彎剛度計算公式ei中ei的取值? 抗彎剛度的計算 編輯本段抗彎剛度概念 ? 是指物體抵禦其蜿蜒外形變化的才幹。

事先用於紡織。抗彎剛度大的織物,懸垂性較差;紗支粗,重量大的織物,懸垂性亦較差,影響要素很多,有纖維的蜿蜒功用、紗線的構造、還有織物的組織特性及後收拾等。 抗彎剛度現多用於資料力學和混凝土實際中,其英文稱號為:

bending rigidity 以資料的彈性模量與被彎構件橫截面繞其中性軸的慣性矩的乘積來表示資料抵禦蜿蜒變形的才幹。編輯本段抗彎剛度計算公式ei中ei的取值? e是彈性模量,即發生單位應變時所需的應力,不同資料彈性模量不同,可以從資料手冊上查得 i是資料橫截面對蜿蜒中性軸的慣性矩,各慣例型鋼慣性矩也可以從資料手冊上查得,《石油化工裝備想象便查手冊》中也可查到編輯本段抗彎剛度的計算 ?

資料的抗彎剛度計算,實踐上就是對資料製成的構件停止變形(即撓度)掌握的依據,計算 方法的由來,應當是從資料的功用特徵中失掉的: 第一個特性決議資料的抗壓強度和抗拉強度,當資料的抗拉強度決議構件的承載力時,因其延伸率很大,而表現出延性破壞特徵,反之即為脆性破壞。如抗彎適筋樑和超筋樑,大小公允受壓。

而抗剪構件,在桁架受力模型中,不具有強度正比聯絡(抗彎固然也不是嚴厲意義上的正比聯絡,但根本接近正比),而只是雙線性聯絡,所以,其適筋時的延性也不如抗彎適筋樑,只就是概念想象中的強剪弱彎的由來; 第二個是資料的團圓性較大的特性決議了為了滿意相同的平安度,就需求更大的強度富餘(平均強度與想象強度之比),這一點在七四規範中反應在平安係數k中(抗彎 1。4,抗壓,抗剪是 1。55),新規範在公式中曾經不見,但可從背景資料的統計迴歸上找到由來; 第三個特性即資料的蠕變功用是塑性內力重散佈的條件之一,正如一位學者所說,合夢想象的資料構造能按想象者的希圖調理其內力。

帶裂痕任務的構件其塑性鉸不是一點而是一個區域。 第四個特性在構造的概念想象中,有一條很主要,是在罕遇**時,構造不具有強度的富餘而只要抵禦變形才幹的好壞之分,即構造都要進入塑性變形階段(或彈塑性階段)。想象時,讓塑性鉸出往常什麼**;讓幾構件過量破壞以接收**輸入能量,而**之後又冗雜修復;那些關鍵構件是最後防線等等,這才是抗震想象的精髓,異樣是抗彎剛度計算方法的由來; 第五個特性是依據這個思緒,就不難了解抗震規範中的許多懇求了。

比如說,短柱有典型的剪下破壞特徵,配箍率和軸壓比直接影響到柱的延性。框支剪力牆構造因變形過於集合而影響到抗震功用,轉換板構造剛度突變最大,在高烈度區儘量少用,這也是抗彎剛度計算方法的由來吧。

2011-10-24 13:18:51

鋼筋砼樑抗彎剛度隨彎矩增大,樑以什麼的彎矩選取抗彎剛度

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截面的抗彎剛度隨彎矩的增大而減小。對於等截面的樑,由於各截面的彎矩並不相同,故其抗彎剛度都不相等。例如承受均布荷載的簡支樑,在在中間部分開裂處彎矩降低,分佈是曲線不均勻的。在實際計算中,我們使用 最小剛度原則 進行撓度計算。彎矩是不變的,彎矩只跟力的大小和有效距離有關 樑以什麼的彎...

汽車大梁撞彎能修復嗎,汽車大梁撞歪了能修好嗎

汽車大梁一般是指汽車的縱梁,就是從車頭一直貫穿到車尾。以下是不能用的情況 汽車大梁變形不管是嚴重與否,都嚴重的影響了車輛平衡的力點。大梁變形後會導致車體高低不一,車輛不跑直線,使輪胎受壓不均,嚴重的話會出現暴胎現象 大梁變形也會造成駕駛員對車的操控不穩定,容易出事故。大梁變型必須用汽車大梁校正儀才可...

midas正截面抗彎抗裂,斜截面抗剪都通過了,為什麼斜截面抗

可能是因為再截面屬性裡,沒有新增剪下驗算裡的z1 z3 抗裂驗算不是針對斜截面,是指正截面的受拉部位。抗裂驗算是正常使用極限狀態驗算的內容之一,方法是核驗 調整 斜截面抗剪是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計算的內容之一,方法是計算 配筋。這兩種極限狀態採用的荷載組合不同,不能混為一談。midas正截面 斜截面抗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