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買櫝還珠中櫝

2021-03-03 20:46:49 字數 472 閱讀 9342

1樓:匿名使用者

買櫝還珠

拼音: mǎi dú huán zhū 簡拼: mdhz

近義詞: 捨本逐末、本末倒置、反裘負薪 反義詞: 去粗取精

解釋: 櫝:木匣;珠:珍珠。買下木匣,退還了珍珠。比喻沒有眼力,取捨不當。

出處: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楚人有賣其珠於鄭者,為木蘭之櫃,薰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羽翠,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

成語故事:

春秋時代,楚國有一個商人,專門賣珠寶的,有一次他到齊國去兜售珠寶,為了生意

好,珠寶暢銷起見,特地用名貴的木料,造成許多小盒子,把盒子雕刻裝飾得非常精緻美

觀,使盒子會發出一種香味,然後把珠寶裝在盒子裡面。

有一個鄭國人,看見裝寶珠的盒子既精緻又美觀,問明瞭價錢後,就買了一個,開啟盒

子,把裡面的寶物拿出來,退還給珠寶商。

買櫝還珠的讀音是什麼,買櫝還珠的櫝怎麼讀

讀音 m i d hu n zh 解釋 原意是買來裝珍珠的木匣退還了珍珠。比喻沒有眼力,取捨不當,次要的東西比主要的還要好。出處 韓非子 外儲說左上 成語故事 一個楚國人,他有一顆漂亮的珍珠,他打算把這顆珍珠賣出去。為了賣個好價錢,他便動腦筋要將珍珠好好包裝一下,他覺得有了高貴的包裝,那麼珍珠的 身...

買櫝還珠意思

買櫝還珠,我國古代成語,出自 韓非子 原意是買來珠寶而只留下漂亮的盒子不要裡面真正價值高的珠寶。經常用來比喻沒有眼光取捨不當。詞語解釋 比喻那些沒有眼光,取捨不當的人。又諷刺了那些不瞭解事物本質,捨本逐末 棄主求次的人。成語性質 貶義詞 成語用法 連動詞 作謂語 賓語 定語 用於書面語 近義詞 捨本...

買櫝還珠意思相近的成語故事

捨本逐末 sh b n zh m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舍 捨棄 逐 追求。拋棄根本的 主要的,而去追求枝節的 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只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貶義出 處 呂氏春秋 上農 民捨本而事末則不令 不令則不可以守 不可以戰。民捨本而事末則其產約 其產約則輕遷徙 輕遷徙則國家有患 皆有遠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