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無限吊哥
「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勾勒出一派壯闊蒼茫的邊塞黃昏景緻。
漁家傲 「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寫出了塞外怎樣的景緻?試分析其作用。
2樓:匿名使用者
漁家傲bai 「千嶂裡,長煙落du日孤城閉」,寫出zhi了綿延而峻峭dao的重巒中回,狼煙直上雲霄,夕答陽的餘輝籠罩著邊塞,遠隔萬里的孤零零的城池城門禁閉的一派淒涼蕭瑟的景象。
抒發了戍邊將士濃濃的思鄉之情,燕然未勒的無奈與詞人對兵士羈旅的同情。簡單說就是蕭條,孤寂,森然,淒涼的景緻。
「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上句寫延州周圍環境,它處層層山嶺的環抱之中;下句牽挽到對西夏的軍事鬥爭。「長煙落日」,頗得王維名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之神韻,寫出了塞外的壯闊風光。而「長煙落日」之後,緊綴以「孤城閉」三字,把所見所聞諸現象連綴起來,展現人們眼前的是一幅充滿肅殺之氣的戰地風光畫面,隱隱地透露宋朝不利的軍事形勢。
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出自北宋詩人范仲淹的《漁家傲》
附原文《漁家傲》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3樓:
在作者筆下
bai,既有所見之景du——千嶂、孤城、長zhi煙、落日,又dao有所聞之景專——角聲、屬邊聲。這些所見所聞的邊塞景物被作者連綴在一起,便組成一幅充滿肅殺之氣的戰地風光畫面,觸目無比蕭索荒涼。作用是,以描繪荒涼的秋景,來顯示邊地生活的艱苦和軍事態勢的嚴重。
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寫出了塞外怎樣的景緻
4樓:匿名使用者
范仲淹《漁家傲》賞析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北宋名臣范仲淹的這首詞,寫在他率師西北邊陲, 平定西夏叛亂的時候。這是二首評價上有爭論的作品, 歐陽修嘗呼為窮塞主之詞,揣度大意是說,作為主帥不 抒發雄豪慷慨之情,卻去寫塞外淒涼窮愁的景象與思歸 之心,是不好的。瞿佑在《歸田詩話》中一方面用自己的 生活經歷證明這首詞確實狀寫了塞外景色,一方面又 說:
「以總帥出此語,宜乎士氣不振而無成功。」這都是從 政治教育角度著眼的評價。另一些評家卻稱道其,寫得 「沉雄」,「有排蕩之勢」,「至今讀之猶凜凜有生氣」。
夏承 燾先生則盛讚這首詞「情感渾厚,氣概闊大」。
筆者認為,任何一首詩詞的審美價值,是由多種藝術功能構成的。這首《漁家傲》並非以軍事征戰為題材,而是寫邊塞將士對家鄉的懷念,因之不能生硬地用政治的尺度來衡量,而應該用藝術的尺度來衡量。它的藝術功能、藝術力量,在於抒情寫景,但即使從政治上要求,此詞的意義也並不消極。
「燕然未勒歸無計」一句,正是這首詞最本質的思想亮點。燕然山,即今之杭愛山。後漢時,將軍竇憲追擊匈奴,曾登上燕然山刻碑(勒石)紀功。
詞中霜雪滿頭的老將軍,已擦乾思鄉之淚,在戀家與報國的矛盾中,他是以戍邊軍務為重。他盡忠職守,不建功勳於邊陲,雖有時思鄉心切,也是不打算歸去的。如此耿耿丹心,怎能視而不見?
詞的上闋側重寫景。秋來風景異,雁去無留意,是借雁去衡陽回雁蜂的典故,來反映人在塞外的思歸之情。為何思歸,是厭棄邊塞生活,不顧國家安危嗎?
不是。而是邊防淒厲的號角聲以及周遭的狼嗥風嘯聲,令人心寒。何況日落千嶂,長煙鎖山,孤城緊閉,此情此景怎不令人懷念故鄉的溫馨?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一個長期戍邊的老將,惦念親人和家鄉也是很自然的。「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此句寫得最成功,僅10個字便勾勒出一派壯闊蒼茫的邊塞黃昏景緻。
寫景是為了抒情。因此下閡一開頭就是「蝕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濁酒,本是乳白色的米酒,這裡也暗喻心情重濁。
為什麼心情重濁?因為思歸又不能歸。靖亂之,功未成,又何顏以上覲朝廷,下見百姓?
「歸無計」,是說沒有兩全其美的可能性。正在這矛盾的心緒下,遠方羌笛悠悠,攪得征夫們難以入夢,不能不苦思著萬里之遙的家鄉,而家鄉的親人可能也在盼望白髮人哩。「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這1o個字扣人心絃,寫出了深沉憂國愛國的複雜感情。
這首《漁家傲》絕不是令人消沉鬥志之詞,它真實地表現了戍邊將士思念故鄉,而更熱愛祖國,矢志保衛祖國的真情。范仲淹年輕時曾在《岳陽樓記》一文中,倡導「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崇高精神。詞中的白髮老將軍,不正是這種祟高精神的生動寫照嗎?
歐陽修對這首詞的負面評價,是很不公平的。黃蓼園說它「讀之凜凜有生氣」,倒是深得其旨趣。
參考資料
回答者: spring797 - 總監 八級 3-13 21:56
漁家傲①
【宋】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②
衡陽雁去無留意。③
四面邊聲連角起,④
千嶂裡,⑤
長煙落日孤城閉。⑥
濁酒一杯家萬里,
燕然未勒歸無計,⑦
羌管悠悠霜滿地。⑧
人不寐,
將軍白髮征夫淚。
【註釋】
①此詞為北宋年間流行歌曲,始見於北宋晏殊,因詞中有「神仙一曲漁家傲」
句,便取「漁家傲」三字作詞名。雙調六十二字,上下片各四個七字句,一個
三字句,每句用韻,聲律諧婉。 ②塞下:邊地。風景異:指景物與江南一帶
不同。 ③衡陽雁去的倒文。湖南衡陽縣南有回雁峰,相傳雁至此不再南飛。
見王象之「輿地紀勝」卷五十五。 ④邊聲:馬嘶風號之類的邊地荒寒肅殺之
聲。角:軍中的號角。 ⑤嶂:像屏障一樣並列的山峰。 ⑥長煙:荒漠上的
煙。 ⑦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內之杭愛山。勒:刻石記功。東漢竇憲追擊
北匈奴,出塞三千餘裡,至燕然山刻石記功而還。燕然未勒:指邊患未平、功
業未成。 ⑧羌管:羌笛。霜滿地:喻夜深寒重。
【品評】
一○三八年西夏昊稱帝后,連年侵宋。由於積貧積弱,邊防空虛,宋軍一
敗於延州,再敗於好水川,三敗於定川寨。一○四○年,范仲淹自越州改任陝
西經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陝西延安)。延州當西夏出入關要衝,戰後城寨焚掠
殆盡,戍兵皆無壁壘,散處城中。此詞可能即作於知延州時。原有數闋,皆以
「塞下秋來」為首句,歐陽修嘗稱為「窮塞外之詞」(宋魏泰《東軒筆錄》卷
十一)。但流傳至今的卻只有此詞。詞的上片著重寫景,而景中有情;下片著
重抒情,而情中有景。這恰與《蘇幕遮》彷彿。但它的題材與風格卻是有別於
《蘇幕遮》的。首句「寨下秋來風景異」,點明地域、時令及作者對邊地風物
的異樣感受。次句「衡陽雁去無留意」以南歸大雁的徑去不留,反襯出邊地的
荒涼,這是託物寄興。接著,「四面邊聲」三句,用寫實的筆法具體展示出塞
外風光,而著重渲染戰時的肅殺氣象。「長煙落日」,畫面固不失雄闊,但續
以「孤城閉」三字氣象頓然一變,而暗示敵強我弱的不利形勢。過片後「濁酒
一杯」二句,寫戍邊將士借酒澆愁,但一杯濁酒怎能抵禦鄉關萬里之思?久困
孤城,他們早已歸心似箭,然而邊患未平、功業未成,還鄉之計又何從談起?
「羌管悠悠」句刻劃入夜景色,而融入其中的鄉戀益見濃重。「人不寐」二句,
直道將軍戰士之感傷,並點出他們徹夜無眠、鬢髮染霜、淚下如霰的正是這種
感傷之情。不言而喻,此詞表現邊地的荒寒和將士的勞苦,流露出師老無功、
鄉關萬里的悵恨心聲,其情調與唐人建功異域、追奔逐北的邊塞詩迥不相同。
但范仲淹到延州後,選將練卒,招撫流亡,增設城堡,聯絡諸羌,深為西夏畏
憚,稱「小范老子腹中有數萬甲兵」。此詞慷慨悲涼,同樣表現了他抵禦外患、
報國立功的壯烈情懷。而更值得重視的則是,范仲淹以其守邊的實際經歷首創
邊塞詞,一掃花間派柔靡無骨的詞風,為蘇辛豪放詞導夫先路。
回答者:xylangzi21 - 秀才 二級 3-14 10:27
范仲淹《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賞析
馮沅君 趙呈元
很明顯,這首詞是詠歎邊防將士內心抑鬱的。抑鬱是由於不曾擊破敵人為國立功,而不是消沉,所以它的風格沉鬱悲壯。
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很明顯,這首詞是詠歎邊防將士的內心抑鬱的。抑鬱是由於不曾擊破敵人為國立功,而不是消沉,所以它的風格沉鬱悲壯。
詞從寫邊塞的景物開始。秋日傍晚的邊塞更加顯得荒涼蕭瑟。歸雁成群結隊地飛回南方,似乎沒有一點留戀的意思。
悲壯的軍樂和雜亂的邊聲混合在一起,像是有意撩撥人的情懷。在落日餘暉、煙霧繚繞的群山中間,有一座早閉的孤城。孤城中守邊將士的生活怎樣呢?
心情沉重的將軍,邊喝著酒,邊想著極遼遠的家鄉,可是敵人沒有打敗,哪能說到歸去?在寒霜落地,笛聲哀怨的夜晚,沒有人能睡得著。將軍由於戰事的持久和勞苦,髮絲都白了,戰士們因為久戍窮邊,也不免流下傷時的眼淚。
這首詞和作者的生活有密切的聯絡。北宋的主要邊患有遼和西夏。由於宋王朝的畏敵退讓,他們得寸進尺,侵擾不已。
2023年到2023年間,范仲淹任陝西經略副使等職,抵抗西夏侵略。在這樣的生活基礎上,詩人寫出這篇絕妙好詞來。
說《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是絕妙好詞,也因為它的藝術成就是傑出的。
首先引人注意的是詞意如剝蕉,層層深入。上片寫景,開首一句便包含兩層意思,塞下已自荒涼,秋來更見蕭瑟。雁尚無留意,人留更出於不得已,這使首句的意思更加深一層。
「四面邊聲連角起」一語,從聽覺上進一步加深悲涼的感受。讀者的感情也彷彿隨邊聲的四起而顫動起來,至「千嶂裡」兩句,又從視覺上把整個塞上荒僻的情景生動形象地描畫出來,使讀者如身臨其境。下片抒情也是這樣。
「濁酒一杯家萬里」,由寫人的生活細節轉入人物內心的刻畫。「家萬里」歸去已不易,「燕然未勒」歸去更無望。真是「舉杯消愁愁更愁」。
時間由薄暮轉到深夜。詞中人所見的是嚴霜在地,所聽的是羌笛盈耳。誰還能入睡呢?
再深入下去,最後終於逼出「將軍白髮征夫淚」這樣含意深遠、扣人心絃的句子。
其次,詞的意境有典型性又有獨創性。就「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這兩句說吧。只此兩句便抵得上那首有名的《敕勒歌》,雖然彼此取材不同。
偉大的詩人杜甫曾寫過「孤城早閉門」的佳句,但氣勢的雄渾好像不及範詞。如果就上片全部體會,我們一閉眼就彷彿真的看到了詞中的這座孤城。那是人煙稀少的邊塞,光禿的山峰重重疊疊,上空飄浮著一縷縷的青煙,悲壯的號角和著雜亂的邊聲在四野迴盪。
太陽還沒有收起它金色的餘暉,遠遠望去,山腰裡一座孤零零的城池早已把城門關閉。這不像中世紀邊塞景象的藝術攝影嗎?下片的意境同樣動人。
它主要由人的活動構成。簡單地說,為國為家的白髮將軍,面對濁酒而陷入沉思,戰士們在寒夜中徘徊,面上淚痕說明他們內心的苦悶。這樣的境界在反映北宋那個王朝怯懦、外族憑陵的特殊的歷史階段上,是有典型性的。
「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描寫了什麼景物?在詞中起到什麼作用
傍晚的景物描寫,烘托詩人心情 描寫了群山,炊煙,落日,關了城門的小城 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中描寫了什麼景物在詞中起到什麼作用 重重疊疊的山峰裡,長煙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緊閉,描繪出一幅壯闊蒼茫的邊塞黃昏景象.起到了烘托氣氛,突出戒備森嚴 戰事吃緊的特點 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的景物描寫有什麼作用 1 千...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拿起你高中的語文課本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一聯,寫進入邊塞後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壯麗的風光,畫面開闊,意境雄渾,近人王國維稱之為 千古壯觀 的名句。邊疆沙漠,浩瀚無邊,所以用了 大漠 的 大 字。邊塞荒涼,沒有什麼奇觀異景,烽火臺燃起的那一股濃煙就顯得格外醒目,因此稱作 孤煙 一個 孤 字寫出了景物...
大漠孤煙直,長江落日圓,的詩意,誰知道
大沙漠中孤煙直上,黃河邊上落日正圓。那茫茫無邊的沙漠,只有用一個 大 字才能狀其景觀 在這純然一色 荒涼無邊的背景之上,那烽火臺上燃起的一縷白煙直上雲霄,是多麼醒目,孤煙 二字正能狀其神韻。孤煙 之後隨一 直 字,使景物顯得單純簡淨,直入人心。長河落日圓 蒼茫的沙漠,沒有山,沒有樹,只有黃河橫貫其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