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詩二首教案二首

2021-03-04 09:17:37 字數 1229 閱讀 7775

1樓:程程

一首膾炙人口的北朝民歌《木蘭詩》,講述的是千百年前閨門女子木蘭的故事,她女扮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35333636**,挺身而出,代父從軍,展現了中華民族古樸、忠孝、堅貞、凜然大義等優秀品質。它是千古以來民謠民歌中的優秀傑作。 而今這篇中國「俗文學」作品的魅力,在海外又掀起一股「木蘭熱」。

在國內,一些學者也紛紛為木蘭和《木蘭詩》而撰文,很多人認為木蘭氏起於隋唐,所言《木蘭詩》出自唐人之手。今究該說,不難辨識他們是步南宋章樵和左克明的後塵。樵著《古文苑》,克明著《古樂府》,二人並言「木蘭詩」為唐人作。

現究章、左二說,實源於北宋的官方叢書《文苑英華》,就在該書的卷三三三[部]已載《木蘭歌》,並題作者為唐人韋元甫,於是,在南北朝時代未署作者姓名的《木蘭詩》,到了宋代始被韋氏盜名,對此,該書編者也知有弊,不得不筆端搪塞,另借含糊之意,隨於其下自注小字「韋元甫續、附入」,尚不滅該詩為前人所作之跡。載入《文苑英華》的《木蘭詩》,從此剽為韋氏所作,而且,開頭第一句就改寫成「唧唧何力力」,其錯中錯,移花接木之術,以及附於韋氏之榮,都導致後人嘲笑。再看宋初郭茂倩《樂府詩集》卷二十五題名《木蘭詩二首》,郭氏將未署名的古詩排列在前,韋氏新作排於後,新老分明,同時在題下,標明唐人韋元甫續與「附入」二字,由此,可以斷定唐以前即有《木蘭詩》。

《木蘭詩》始於南北朝的見證: 首先從該詩全文來鑑別:詩內曾提到的「可汗」一辭,這在《舊唐書·**志二》:

「後魏所謂〈簸邏〉也,其曲多『可汗』辭」。又在《樂府詩集》卷二十一載:「後魏之世,有〈簸邏歌〉,其曲多『可汗』之辭」。

二書所證,《木蘭詩》實存南北朝跡象。另外,詩中描述木蘭女「對鏡帖花黃」一句,它正是北朝人所沿用的民間風土習俗,那時婦女的化妝方式,往往濃飾「額黃」以求其美,這在《北齊校書圖》裡,已繪有當時女子的額黃像,流傳於今日尚存,該影象的所施「額黃」那時相當流行,古人所遺此圖,堪稱力證。 其次,南朝陳後主時,由釋智匠在光大二年(568年)所編成的《古今樂錄》相繼問世,其中就有《木蘭詩》一首。

除此,郭氏《樂府詩集》「木蘭詩」裡,首引《古今樂錄》「木蘭不知名」,已證古有未署作者名字的木蘭詩。但是近年一些學者認為它是一條南北朝的孤證,不免有疑。故另舉他例:

南朝[樑鼓角橫吹曲]其中即有〈木蘭曲〉一折,並言木蘭女代父從軍事。從《辭通》和一些姓氏書裡,又皆言有南朝宋何承天的《姓苑》載其「花姓;木蘭氏,任**」。還有《中國姓氏辭典》花姓條:

引述「〈姓苑〉始見花姓,〈述異記〉載北朝有女英雄花木蘭」。所以筆者認為,將這篇描寫巾幗英雄的簡明史詩,歸於南北朝,是無可置疑的。

現代詩二首偶然的感受,現代詩二首的讀後感

我很醜,但很溫柔,我自卑,但不另類,我無能,但很真誠。我與世無爭,但不懼惡人,我甘願人梯,但不被人欺,我同情弱者,但不為所惑,我羨慕強者,但不畏所烈,現代詩二首的讀後感?現代詩再別康源橋讀後感 再別康橋 是徐志摩最有影響的作品之一。這是一首抒寫自然之美與作者心情的短詩,詩人是崇高 讚美自然的。詩中景...

絕句二首其二山青花欲燃的妙處,絕句二首其二的意思

標準答案 暗含了山花的顏色 在青翠欲滴的山嶺襯托下,紅色的花朵就像一團將要燃燒的火焰一樣,畫面感強烈,生動地表現了春天的勃勃生機。採納唄 絕句二首 其二 的意思?絕句二首 此詩描繪了一幅春天鳥語花香,春暖花開的景象,山川秀麗,春迴風吹來陣陣答的花草香泥土融化燕子正忙著啄泥搭窩,鴛鴦正在沙洲上小憩,這...

雜詩兩首其二曹丕譯文,曹丕的《雜詩二首其二》的翻譯及賞析

西北有浮雲,亭亭如車蓋。惜哉時不遇,適與飄風會。吹我東南行,行行至吳會。吳會非我鄉,安得久留滯?棄置勿復陳,客子常畏人。譯 西北有遊子,若浮雲般飄忽無依。可憐生不逢時,生逢亂世,恰與暴風相會。暴風吹著我向東南行進,行至吳會之地。吳會之地並非我的故鄉,怎能久久的停留?還是放下心頭的思念不說了吧,遠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