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文化建設對依法治國有什麼好處

2021-03-04 09:32:43 字數 6084 閱讀 4820

1樓:匿名使用者

法治文化是法治社會的精神要素和文化土壤,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要支柱。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指出,「必須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增強全社會厲行法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社會氛圍」。貫徹落實這一重大部署,必須高度重視和大力培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充分發揮法治文化對依法治國的促進作用。

充分發揮法治文化的精神支撐作用,營造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良好氛圍。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是在我國法治實踐中長期積澱形成的,對法治建設起著無可替代的支撐作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新徵程已經開始,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弘揚法治精神,需要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營造良好氛圍。

一是樹立法律信仰。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人們對法律越是尊重與信仰,法治意識與法治氛圍就越濃厚。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要求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和精神文明建立內容。應以此為契機,加強法治文化教育,引導人們逐步形成對法律的信仰。二是堅定走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信心。

引導公民樹立崇尚法治的信念,培育和發展法治文化,促進全社會尊法、**、守法、用法,使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成為廣大人民群眾的內心信念和追求目標。

充分發揮法治文化的價值塑造作用,形成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良好風尚。法治文化由法治價值內化而來,具有潛移默化的教化和調控功能,能夠凝聚全社會的思想共識與行為共識。只有法治成為人們自覺踐行的核心價值觀,全社會才會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風尚。

法治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價值追求。在我們這樣一個有13億多人口的大國,發揮法治文化的價值塑造作用尤其重要。一是繼承和創新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法治精神。

重視從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中包含豐富的符合現代法治精神的思想,是培育和發展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重要思想資源。二是借鑑國外法治建設的成功經驗。

我們既要認真學習西方國家法治經驗,又絕不照抄照搬。應根據我國社會實際借鑑國外法治經驗和法律條文,以我為主,為我所用。

充分發揮法治文化的動力保障作用,開創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良好局面。法治文化是社會變革的重要推力,是推動我國向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和生態文明全面發展的重要保障。法治文化建設作為一項長期系統工程,必須強化領導、完善機制,多措並舉、持之以恆。

一是充分發揮黨對法治文化建設的領導作用。黨的領導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最根本保證。二是充分發揮法治文化建設執行機制的作用。

建立健全科學有效的法治文化建設工作機制與規範體系,將法治文化建設上升到制度高度,為落實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重大戰略部署提供重要保證。三是充分發揮人民群眾作為法治文化建設主體的作用。充分調動人民群眾厲行法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保障人民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大力促進公平正義的實現,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使全社會真正理解現代法治精神,自覺弘揚法治文化,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發揮應有作用。

2樓:蕭藥哥哥

增強人們的法律意識,懂得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從依法治國和文化強國的角度,談談我國推進法治文化建設的意義

3樓:萵苣姑娘

你好法治文化

建設的重要意義

法治文化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法治文化建設,是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客觀需要,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內在要求,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有力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法治文化建設的重大意義是什麼

4樓:匿名使用者

1、法治文化建設是現代民主法治的靈魂;

2、法治文化建設是深入推進依法治國方略的現實需求;

3、法治文化建設,是做好新時期人大工作的內在要求;

4、法治文化建設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5、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是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

5樓:匿名使用者

1、法治文化建設是現代民主法治的靈魂;

2、法治文化建設是深入推進依法治國方略的現實需求;

3、法治文化建設,是做好新時期人大工作的內在要求;

4、法治文化建設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5、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是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

希望能幫助到你^_^

法治文化建設的目的是什麼?

6樓:xuxu九轉

法治文化建設的目的大致有三個:

1、增強全民的社會主義法治理念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社會主義文化的核心內容。特別是注重引導領導幹部和執法人員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本質要求,圍繞「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等內容,確立起實現以憲法和法律治理國家的最具權威價值的取向;

2、培育公民的法治精神。法治文化建設的目的,不僅是法律知識的傳播,重要的是通過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傳播法治文化,創新法治實踐,培養起全民發自內心崇尚法治、尊重法律的意識和法律信仰;

3、構建以公平正義為核心的法治文化價值體系。增強全民的法治觀念,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質,促進全民學法、知法、守法、用法、尊法,深化普法宣傳,強化法制宣傳教育是可以實現的。但以公平正義為核心的法治文化價值觀的真正形成,需要從根本上通過公正司法和嚴格執法,提高司法公信度來實現。

7樓:中華何處是神州

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構建社會主義法制國家,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如何理解法律文化建設對我國法治建設的意義

8樓:司馬鑄劍

1、法律文化建設是現代民主法治的靈魂;

2、法律文化建設是深入推進依法治國方略的現實需求;

3、法律文化建設,是做好新時期人大工作的內在要求;

4、法律文化建設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5、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法律文化建設,是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

建設法治**對依法治國的意義

9樓:虎踞江南

建設法治**的意義:

(一)有利於實現民主政治。

法治與民主具有天然的聯絡,法治是實現人民當家做主的制度保證。建設法治**可以調和國家權力與公民權利之間的衝突,從體制、機制、程式上規範民主、發展民主、保障民主,實現民主政治。

(二)有利於促進法制完備。

建設法治**要求必須建立完備的法律和完善的法律體系。法制完備首先是形式意義上的完備,即法律制度的類別齊全、規範系統、內在統一;其次是實質意義上的完備,即法律制度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符合公平正義的價值需求。

(三)有利於嚴格公正司法。

建設法治**要求司法人員自覺用公正理念指導司法工作,維護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樹立司法權威,發揚司法民主,實現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

(四)有利於社會文明進步。

法治與文明一脈相通,集中體現了人類追求政治民主、社會正義、社會秩序中自由、平等的共同要求。法治作為文明的制度形態和秩序形態,不僅是文明豐富內涵的集中體現,也是文明成果的顯著標志。從這一意義上來說,建設法治**,就是建設文明社會。

10樓:江淮一楠

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是實現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保障。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提出,意味著黨和國家將全面依法治國作為國家治理領域的戰略目標,意味著國家治理和社會治理的全面法治化。在理念上,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是通過國家頂層設計,全面厲行法治,從治理理論、治理目標、治理模式、治理制度等全方位推進。

在內容上,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經濟生活、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推動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和生態文明建設實現全領域覆蓋的制度安排。在方式上,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是黨依法執政、總攬全域性、協調各方,對國家和社會實施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的治國理政方略。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主要內容,也是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途徑和基本方式,是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保障。

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是建設現代法治國家的本質要求。首先,現代法治國家的本質,是在法治的框架下保障全體公民享有廣泛權利,保障公民的人身權、財產權、基本政治權利等各項權利不受侵犯,保證公民的經濟、文化、社會等各方面權利得到落實。只有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全領域全方位以法治的手段推進一體化建設,才能實現這個目標。

其次,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是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必由之路。公平正義構成了衡量和評價社會文明進步程度的基本價值尺度,是現代法治國家的本質要求。人類社會追求公平正義的歷史程序充分表明,法治發展對於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正義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

再次,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是實現「無法外特權」的重要保障。權力必須受到法律約束,任何情況下均不能存在法外特權,把權力關進法律和制度的籠子裡,強化對權力的監督制約是現代法治國家的本質特徵,也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任務。

堅持全面依法治國為推進人類社會法治文明程序提供中國方案。法治與現代化程序密切相關,人類文明程序中現代化與法治化密不可分。隨著社會由傳統向現代的轉變,建設現代法治國家,實現法治現代化的要求更加迫切。

全面依法治國方略堅持從中國具體國情出發,把握全面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內在規律,體現當代中國法治現代化的歷史擔當和使命,為世界文明社會法治現代化提供中國方案。

法律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11樓:城堡

結合法律與文化的關係談談當前加強我國法律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

「文化」一詞定義有很多解釋,歸納起來有三種觀點,即「文化,廣義上講,指人類社會歷史時間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廣義的文化觀),「文化是指社會意識形態或社會的觀念形態,包括社會意識和思想體系」(狹義的文化觀),「文化是指人類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精神財富的總和。具體說,是指社會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中義的文化觀)。

法律與文化的關係:(1)法律是人類文化發展的產物;(2)法律是一種特殊文化。「法律是一種文化」這一命題,一方面說明了法律是文化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另一方面也說明了法律與文化的密切關係。

任何一種法律或法律現象,都是特定社會的文化在法律現象上的反映;(3)文化是法治的理性基礎。第一,文化是立法的精神源頭;第二,文化是社會執法、守法的內在動力;第三,文化是公民參政、議政的思想基礎。

黨的十六大報告繼續強調「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國家」的前景在很大程度上有賴於一個社會的法律文化。一個社會立法的價值取捨、立法之內容及水平,執法的力度,守法的狀態,監督機制的完備與否,是這個社會法治化程度的重要標誌。同時,從另一個角度看,也是這個社會的法律文化的主要體現。

法律文化與社會的法治化程度是密切聯絡的,甚至可以說有什麼樣的法律文化,就有什麼程度的法治狀態。

一代「國學大師」 錢穆先生曾說:「一切問題,由文化問題產生。一切問題,由文化問題解決。

」法律的生命力源自於文化,因為法律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從屬於文化,文化為法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基礎和條件。法律文化是文化的一種具體形態,它反映的是法律生活中群體化的思想觀念、理想人格、行為趨向、情感傾向。它是社會群體關於權利與義務的價值選擇、思想模式、情感模式和行為模式。

法律文化是人們對法律的情感和需求的觀念模式的沉澱。實際上,只有人們的思想觀念和情感對法律有自覺的需求時,社會群體的行為模式自覺選擇法律時,法律才會被人們自覺遵守,法治才能真正實現。這是因為法律的執行必須要有文化的支援。

法律的生命深藏於文化之中。對於世界和社會秩序的看法決定了社會權力的分配,決定了社會制度的確立。

文化對於法治的功用:法治國家的建立必須要有法律文化作為支撐,只有在理性的法律文化的基礎上才可能建立起法治國家的大廈。法律的執行並不是國家單方面的行為,更多的是整個社會,包括個人、社會、組織和國家機構按照各自對法律的理解和態度所進行的法律生活。

因此,法律的執行不僅僅是國家意志的實現,從更大環境來說,也是文化的實現。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都必須要有與之相適應的法律文化的支援,如果沒有與之相適應的法律文化的支援,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發展必然受制約,政治、經濟、社會秩序也要受影響。也就是說,法律文化適應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發展時,法律文化就能維護政治、經濟、社會秩序,就能促進市場經濟正常、健康、迅速地發展;反之,法律文化就會影響和制約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發展。

所以說,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受法律文化的影響和制約。

法律與文化的關係,證實了法律文化對法律實踐的潛在指引作用和對社會主義法治的作用與反作用,所以我們要重視建立和發展這種與社會主義法治相適應的法律文化。隨著我國社會主義法治的完善和發展,特別是建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目標的確立,培植與之相適應的法律文化已是勢在必行。

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開始於哪年

1996年,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制定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明確指出,到下世紀初要初步建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中國共產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通過的 關於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重要問題的決議 又再一次肯定了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的社會理想。1999年3月全...

依法治國的根本目的,依法治國的本質

依法治國的根本目的是保證人民充分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維護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依法治國,說到底就是用成文的法律原則和法律規則治國,就是按照事先建立的法律規則進行法律適用,是用法律人的思維治國,是理性治國,程式治國,規則治國,而不是運動治國 隨意治國。當權力和法律衝突時,必須收斂權力,服從規則。人治是事...

依法治國的主要任務是什麼依法治國的主要任務是什麼?多項選擇

主要有六大任務 1 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加強憲法實施。2 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 3 保證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4 增強全民法治觀念,推進法治社會建設。5 加強法治工作隊伍建設。6 加強和改進黨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領導。努力建立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律體系。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