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金牛咲
此詩用濃豔斑駁的色彩描繪悲壯慘烈的戰鬥場面,表現了邊塞風光和瞬息萬變的戰爭風雲,抒寫了邊關戰士誓死為國的壯志豪情,抒發了作者渴望得到任用,建功立業的決心。
唐代李賀《雁門太守行》,原文為: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譯文:敵兵滾滾而來,猶如黑雲翻卷,想要摧倒城牆;我軍嚴待以來,陽光照耀鎧甲,一片金光閃爍。秋色裡,響亮軍號震天動地;黑夜間戰士鮮血凝成暗紫。
紅旗半卷,援軍趕赴易水;夜寒霜重,鼓聲鬱悶低沉。只為報答君王恩遇,手攜寶劍,視死如歸。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唐憲宗元和九年(814年)。當年唐憲宗以張煦為節度使,領兵前往征討雁門郡之亂(振武軍之亂),李賀即興賦詩鼓舞士氣,作成了這首《雁門太守行》。
賞析:此詩用濃豔斑駁的色彩描繪悲壯慘烈的戰鬥場面,奇異的畫面準確地表現了特定時間、特定地點的邊塞風光和瞬息萬變的戰爭風雲。
首句寫景又寫事,渲染兵臨城下的緊張氣氛和危急形勢,並借日光顯示守軍威武雄壯。一個「壓」字,把敵軍人馬眾多,來勢凶猛,以及交戰雙方力量懸殊、守軍將士處境艱難等等,淋漓盡致地揭示出來。
第二句從聽覺和視覺兩方面渲染戰場的悲壯氣氛和戰鬥的殘酷。然後借日光來顯示守軍的陣營和士氣,情景相生,奇妙無比。
第三句寫部隊夜襲和浴血奮戰的場面。詩人沒有直接描寫車轂交錯、短兵相接的激烈場面,只對雙方收兵後戰場上的景象作了粗略的然而極富表現力的點染。戰地的悲壯場面,暗示攻守雙方都有大量**,守城將士依然處於不利的地位,為下面寫友軍的援救作了必要的鋪墊。
最後一句引用典故寫出將士誓死報效國家的決心。「臨易水」既表明交戰的地點,又暗示將士們具有「一去不復還」那樣一種壯懷激烈的豪情。寫出將士們報效朝廷的決心。
2樓:_左之
1.邊關戰士誓死為國的壯志豪情
2.作者渴望得到任用,建功立業的決心
(我自己備課總結的,大該是這樣)
3樓:亦夢之城
1、《雁門太守行》一開頭便點明戰爭的危急形勢:敵人兵臨城下大軍壓境,有如烏雲重重壓下要把城牆摧垮。接著極力渲染戰場慘烈的氣氛:
號角聲聲在秋風中迴盪,天寒霜重鼓聲不揚,戰士的鮮血染紅了土地,在夜幕降臨時映出紫色的霞光。詩的末尾抒寫危城守將誓死報效朝廷的決心。
2、全詩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3、註釋
黑雲壓城頭,城牆像要塌陷一樣;盔甲映著日光,金鱗似的閃亮。
號角的聲音在秋色裡響徹天空,塞邊的泥土在夜色中凝聚著紫氣。
寒風半卷著紅旗,輕騎馳向易水;天寒霜凝重,戰鼓聲低沉不起。
為了報答國君招用賢才的誠意,手揮舞著利劍甘願為國血戰到死!
4、創作背景
關於此詩系年,有兩種說法。一作說法是,此詩作於唐憲宗元和九年(814年)。當年唐憲宗以張煦為節度使,領兵前往征討雁門郡之亂(振武軍之亂),李賀即興賦詩鼓舞士氣,作成了這首《雁門太守行》。
另一種說法,據唐張固《幽閒鼓吹》載:李賀把詩卷送給韓愈看,此詩放在卷首,韓愈看後也很欣賞。時在元和二年(807年)。
5、作者簡介
李賀(790—816),唐代詩人。字長吉,福昌(今河南宜陽西)人。唐皇室遠支,家世早已沒落,生活困頓,仕途偃蹇。
曾官奉禮郎。因避家諱,被迫不得應進士科考試。早歲即工詩,見知於韓愈、皇甫湜,並和沈亞之友善,死時僅二十六歲。
從全詩看.這首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4樓:北京王嘉化妝學校
」行路難「喻指世路艱難。 全詩表達詩人悲憤、苦悶的同時執著於遠大理想信念的思想感情世路艱難。表達詩人的悲憤、苦悶的同時執著於遠大理想信念的思想感情。
《行路難》(其一)這首詩是我國盛唐時期著名的偉大詩人李白於唐玄宗天寶三年
5樓:求雙虎
什麼詩呢,你發出來啊,這樣你讓人怎麼幫助你
雁門太守行這首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6樓:小白家裡小白
形象地反映了愛國將士為保衛雁門而灑下鮮血,充分表達了作者對將士們的珍愛之情。敵方雖大兵壓境,但守城戰士終於保住了雁門,贏得了勝利後,又鼓起勇氣追殲敵人,「半卷」和「霜重」寫出了行軍的急促和環境的艱苦。最後一句則表達了詩人誓死報效祖國的決心。
原詩:《雁門太守行》唐代:李賀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註釋:1、雁門太守行:古樂府曲調名。雁門,郡名。古雁門郡大約在今山西省西北部,是唐王朝與北方突厥部族的邊境地帶。
2、黑雲:此形容戰爭煙塵鋪天蓋地,瀰漫在邊城附近,氣氛十分緊張。摧:
毀。甲光:指鎧甲迎著太陽發出的閃光。
金鱗:是說像金色的魚鱗。這句形容敵軍兵臨城下的緊張氣氛和危急形勢。
3、甲光:鎧甲迎著太陽閃出的光。甲,指鎧甲,戰衣。
向日:迎著太陽。亦有版本寫作「向月」。
向:向著,對著。金鱗開:
(鎧甲)像金色的魚鱗一樣閃閃發光。金:像金子一樣的顏色和光澤。
開:開啟,鋪開。
4、角:古代軍中一種吹奏樂器,多用獸角製成,也是古代軍中的號角。
5、塞上燕脂凝夜紫:燕脂,即胭脂,這裡指暮色中塞上泥土有如胭脂凝成。凝夜紫,在暮色中呈現出暗紫色。凝,凝聚。「燕脂」、「夜紫」暗指戰場血跡。
6、臨:逼近,到,臨近。易水:河名,大清河上源支流,源出今河北省易縣,向東南流入大清河。易水距塞上尚遠,此借荊軻故事以言悲壯之意。不起:是說鼓聲低沉不揚。
7、霜重鼓寒:天寒霜降,戰鼓聲沉悶而不響亮。聲不起:形容鼓聲低沉;不響亮。此句一作「霜重鼓聲寒不起」。
8、報:報答。**臺:故址在今河北省易縣東南,相傳戰國燕昭王所築。意:信任,重用。
9、玉龍:寶劍的代稱。君:君王。
釋義:敵兵滾滾而來,猶如黑雲翻卷,想要摧倒城牆;我軍嚴待以來,陽光照耀鎧甲,一片金光閃爍。
秋色裡,響亮軍號震天動地;黑夜間戰士鮮血凝成暗紫。
紅旗半卷,援軍趕赴易水;夜寒霜重,鼓聲鬱悶低沉。
只為報答君王恩遇,手攜寶劍,視死如歸。
作者簡介:
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後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後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聖」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
7樓:紫月幽絮
1.邊關戰士誓死為國的壯志豪情
2.作者渴望得到任用,建功立業的決心
8樓:匿名使用者
《雁門太守行》是唐代詩人李賀運用樂府古題創作的一首描寫戰爭場面的詩歌。此詩用濃豔斑駁的色彩描繪悲壯慘烈的戰鬥場面,奇異的畫面準確地表現了特定時間、特定地點的邊塞風光和瞬息萬變的戰爭風雲。首句寫景又寫事,渲染兵臨城下的緊張氣氛和危急形勢,並借日光顯示守軍威武雄壯;第二句從聽覺和視覺兩方面渲染戰場的悲壯氣氛和戰鬥的殘酷;第三句寫部隊夜襲和浴血奮戰的場面;最後一句引用典故寫出將士誓死報效國家的決心。
全詩意境蒼涼,格調悲壯,具有強烈的震撼力和藝術魅力
9樓:匿名使用者
《雁門太守行》寫的是唐朝時的雁門郡之亂。詩人李賀以恢巨集激烈的戰爭場面為題材做成此詩,意在鼓舞朝廷將士奮勇殺敵。《雁門太守行》全詩悲壯激昂,感染力強烈,恢巨集的戰爭場面讓人讀起來熱血沸騰。
我們可以通過對全詩的通篇賞析,感受其中的鮮明的戰爭場面,同時結合作者的個人經歷和時代背景,體會作者在全詩中抒發的思想感情。
《雁門太守行》看起來像是作者為了鼓舞前方將士奮勇殺敵,報效朝廷的士氣而作,實際上也表達了作者自己也願意馳騁沙場,為報效國家不怕犧牲的決心。李賀英年早逝,因家境沒落和規避家諱沒有機會考取功名,戰場建功,但是自己胸懷報國大志,只能作詩以表激勵、感慨之情,同時也有些憤懣。在品讀此詩時,一方面可以根據當時的時代背景,瞭解當時戰爭的激烈殘酷,另外也可以根據作者的生平經歷體會作者的思鄉感情。
10樓:匿名使用者
遊戲特色 遊戲:你才色
春晚這首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感,春晚這首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詩人用子規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來表達竭盡全力留住美好時光的意思,既表達珍惜的心情,又顯示了自信和努力的態度。詩人就置身恬靜而又富有生意的境界之中,饒有興味地 小立 觀賞。人如其詩,也是靜而不寂的。詩描寫詩人讀書吟詩後傍晚稍立門外所觀之景,村野薄暮時分和諧 靜謐。對家人的思鄉之情!因為是家人一起...
《村晚》這首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抒發了作者喜愛鄉村晚景的情感 村晚 宋 雷震 草滿池塘水滿陂 b i 山銜落日浸寒漪。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這是一首描寫農村晚景的詩。四周長滿青草的池塘裡,池水灌得滿滿的,太陽正要落山,紅紅的火球好象被山口咬住一樣,倒映在冰涼的池水波紋中。放牛回家的孩子橫坐在牛背,用短笛隨便地吹奏著不成調...
《我為少男少女們的歌唱》這首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在這首詩中,作者通過 為少男少女們歌唱 表達了自己渴望年輕的心情,對新生力量給予了由衷讚美。這首詩以明快的思想鼓舞人,以熾烈的感情感動人,以優美的語言吸引人。這首詩保持了詩人前期詩作中的豐富想象和生動描寫的特色,同時又有新的創造和發展。望採納,o o 在這首詩中,作者通過 我為為少男少女們歌唱 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