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你所說的意思在文學上被稱為詩眼。
詩眼: 1.詩人的賞鑑能力、觀察力。
2.指的是作品中點睛傳神之筆。它有兩種表現形式。
一種是詩詞句中最精煉傳神的某個字,以一字為工。一種是全篇最精彩和關鍵性的詩詞句子,是一篇詩詞的主旨所在。由於有了這個字詞或句子,而使形象鮮活,神情飛動,意味深長,引人深思,富於藝術魅力,稱為一篇詩詞的眼目。
詩眼的獲得,需要提煉字句,務必要使提煉的字詞和詞句,最能表現特定的生活情景,能最充分、最真切地表達詩人對這些事物的思想和情感。而且這樣的詞句,要在詩詞的關鍵部位,具有統攝全篇的作用。所以,詩眼的錘鍊,要立足於全篇,不可孤立地在字句上下功夫。
例如:李清照的《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這首詞通過描寫晚春時節海棠花的凋謝,抒發了詞人的感傷情緒。最後一句「應是綠肥紅瘦」是這首詞的詞眼。
開頭兩句描繪了一個抑鬱的情境。夜來風雨驟起,煩悶愁人,於是借酒澆愁,昏昏睡去,但一覺醒來,酒意併為消盡。三四兩句,寫在酒意朦朧中,記起了昨夜的風雨,它是否摧折了園中的海棠呢?
於是深情地問正在捲簾的侍女,回答卻是漫不經心的,居然說「海棠依舊」。這時,女主人不無嗔怪地連聲反問「知否?知否?
」緊接著道出那最精彩的一句:「應是綠肥紅瘦」。這幾個尋常字眼,經李清照這門一組合,其色澤和韻味便油然而生。
這只是就對風雨後的海棠樹的描繪而言。在描繪中還有更深一層的情意在。這就是隨著對海棠花謝的深入描繪,詞人的惜春憐花的情緒也達到了高潮,在這種對春光的留戀與惜別中,委婉地寄寓著對自己青春將逝的煩悶與苦惱。
可見,這一句是含義豐富的情景交融的彩筆,是這首詞的點睛之筆,從而成為歷代人們傳誦的佳句。
3 「詩眼」一詞最早見於北宋。蘇軾詩云:「天工忽向背,詩眼巧增損。」范成大也在詩中寫到過「詩眼」:「道眼已盡詩眼在,梅花欲動雪花稀」。
4詩眼在句中的作用不一而足,以下是幾種典型作用:
〔1〕用以翻出新意。如:「獨恨太平無一事,江南閒殺老尚書」中的「恨」改為「幸」,「恨太平」是對天下太平的不滿,「幸太平」是因天下太平而感到幸福,一字之改詩意迥同。
〔2〕藉以增添情趣。如;「白玉堂中曾草詔,水晶宮裡近題詩」之「中」改為「深」,「裡」改為「冷」,,使得原來只是用以指示方位的「白玉堂」,「水晶宮」,轉眼間顯得雍容華貴,超凡脫俗。
〔3〕靠它增強形象性。王安石「春風又綠江南岸」,用「綠」字而不用「到」「過」「入」「滿」等字,是取「綠」字的色彩;秦觀的「山抹微雲,天粘衰草」是取「抹」「粘」的動作勾畫出的線條輪廓。
〔4〕有的詩眼關乎詩意的精確。如一首詠早梅的詩:「前村深雪裡,昨夜數枝梅。」若將「數」改為「一」,「一枝」與「早」絲絲入扣。
在高考中常常能考到這方面的試題:
〖考點闡釋〗
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一首詩裡,往往一個字或一個詞就構成全詩的線索,體現全詩的感情基調,顯示全詩的思想,這就是詩眼。品詩眼就是抓詩句中最精煉傳神的詞語品味,看其在拓寬加深詩的意境、傳達詩人情感上起的作用。
〖作答指津 〗
這類題目的提問方式主要是:某詞是全詩的關鍵,為什麼?答題步驟為:(1)該詞對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該詞在詩的結構上所起的作用。
〖典型試題 〗
1.(四川卷)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葛溪驛王安石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燈明滅照秋床。
病身最覺風露早,歸夢不知山水長。
坐感歲時歌慷慨,起看天地色淒涼。
鳴蟬更亂行人耳,正抱疏桐葉半黃。
(1)本詩首聯描繪了一幅畫面,請為這幅畫面擬一個標題。(2分)
(2)詩人的心緒集中體現在「亂」字上,全詩是怎樣表現的?請簡要賞析。(6分)
解析 本詩「亂」字既是環境描寫,又暗示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分析時要結合整首詩,抓住「病身」、「歸夢」、「淒涼」等詞。
答案 (1)驛站秋夜難眠圖(2)本詩以「亂」為詩眼,情景交融,抒寫了詩人的家國之思。首聯借殘月、滴漏、昏暗的燈光暗寫詩人心煩意亂。頷聯直寫身體之病、羈旅之困、懷鄉之愁,點明「亂」的部分原因,為進一步寫「亂」蓄勢。
頸聯轉寫憂國之思,以天地淒涼的色彩加以烘托,使煩亂的心情更推進一層。尾聯用襯托手法,借疏桐蟬鳴將詩人的煩亂渲染到極致。
2.(湖南卷)閱讀下面的宋詩,按照要求,完成賞析。(5分)
示長安君
王安石少年離別意非輕,老去相逢亦愴情。
草草杯盤供笑語,昏昏燈火話平生。
自憐湖海三年隔,又作塵沙萬里行。
欲問後期何日是,寄書應見雁南征。
〔注〕長安君為王安石(1021~1086)的大妹,工部侍郎張奎之妻,封長安縣君。此詩為王安石於宋仁宗嘉佑五年(2023年)出使遼國前所作,此時他尚未拜相變法。
詩中表現了「愴情」之感,請就中間兩聯逐聯賞析作者是如何表現這種情感的。
解析 「愴情」二字是全詩感情的集中體現,統領全詩。分析時要抓住中間兩聯的環境描寫和詩人的行為、心理,落實到每個字眼上,如疊詞、虛詞、數量詞的使用。
答案 頷聯:(1)「供笑語」表達了相逢的歡樂,「話平生」則道盡了人生的滄桑,二者相互映襯,更添一層悲涼況味。(2)「草草杯盤」與「昏昏燈火」營造了氛圍,在這樣的環境中,詩人更容易生髮悲愴之情。
(3)「草草」、「昏昏」是疊詞妙用。「草草」可見酒菜的簡單,歡聚中有些許不足;「昏昏」則烘托了人物情感,暗示了將別的傷痛。
頸聯:(1)「自憐」與「又作」貫通一氣,詩人藉此直抒胸臆,表達了心中的萬端悲慨。(2)「湖海」久隔,「塵沙」遠赴,旦夕間重逢又別,且是出使不無艱險的遼國,時空的拓展將悲意又加深了一層。
(3)「三年」言時間之長,「萬里」謂距離之遠,以數字入詩,一縱一橫,使悲情更為濃烈。
3.(江西卷)閱讀下面兩首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
金陵晚望
高蟾 曾伴浮雲歸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
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
金陵圖韋莊 誰謂傷心畫不成?畫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雲滿古城。
〔注〕高蟾、韋莊,均為晚唐詩人。
(1)這兩首詩都寫到了「傷心」,詩人為什麼傷心?
(2)兩位詩人一位說「一片傷心畫不成」,一位說「誰謂傷心畫不成」。請結合詩歌對此作簡要分析。
解析 「傷心」二字型現了作者的思想和詩的主題。兩首詩均以寫景為主,「傷心」二字熔鑄在環境描寫之中。分析時要結合時代背景及環境描寫來談。
答案 (1)詩人為唐朝的衰敗而傷心。(2)這兩首詩從不同的角度,表達了相同的思想感情。高詩作者通過晚望金陵,從「落日」、「秋聲」等意象中,生出一片傷心之情。
詩人認為這種深重的傷心,世上的畫家是畫不出來的。韋詩作者通過**金陵圖,認為畫家用「老木」、「寒雲」等意象,足以表現出對國事衰敗的傷痛之情,所以說,傷心是畫得成的。
析煉字〖考點闡釋 〗
煉字,指錘鍊詞語,指詩人經過反覆琢磨,挑選出最妥切、最精確、最形象生動的詞語來描摹事物或表情達意。析煉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詞語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更為形象生動的表現效果。「詩眼」和「煉字」有所區別。
某個字煉得好,能顯示題旨,這個字就是詩眼,如四川卷中「亂」字;湖南卷中「愴情」、江西卷中「傷心」二詞無特異之處,但能揭示題旨,也是詩眼。有的字,如「春風又綠江南岸」的「綠」字,使得全句增色,它是煉字,並不是詩眼,該詩的主旨是在最後一句「明月何時照我還」中表達出的。
〖作答指津 〗
這類題目的提問方式往往是:這一聯中最生動傳神的是什麼字?為什麼?
(或某字歷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它好在**?有什麼作用?或與其他某字比較提出問題。
)答題步驟為:(1)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2)聯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典型試題 〗
1.(廣東卷)閱讀下面的宋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餘思,日暮尚溪亭。
高樹月初白,微風酒半醒。
獨行穿落葉,閒坐數流螢。
何處漁歌起?孤燈隔遠汀。
(2)請結合全詩,評析第三聯中「穿」、「數」二字的藝術效果。(4分)
解析 詩是由意象組合而成的,名詞在詩句中往往只是一個被陳述的物件,而能給名詞以生動之態的,主要就是動詞,因此,煉動詞是煉字的主要內容。如陶潛「悠然見南山」,用一個「見」字,寫出了人與自然,乃至於宇宙之間的一種和諧。王之渙「羌笛何須怨楊柳」中「怨」字明顯用了擬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杜甫「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中「濺」、「驚」二字,增添了詩人感時恨別的內心痛苦。孟浩然「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中「蒸」、「撼」具有誇張色彩。本詩「穿」、「數」二字是典型的動作細節,體現了作者的心理。
分析這兩個字時要結合環境描寫及「餘思」、「孤」等表現作者心理的詞來談。
答案 詩人於清秋日暮在溪亭散心。月上高樹,酒已半醒,周圍一片冷清幽寂。詩人獨自在落葉飄零的樹林中穿行,「穿」字形象地傳達出詩人孤獨、徘徊的情緒。
詩人又坐在林中百無聊賴地「數」起了流螢,「數」字傳神地描繪出詩人苦悶無聊的心境。
2.(遼寧卷)閱讀下面兩首古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秋夜獨坐(節選)
唐•王維
獨坐悲雙鬢,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
夜深 宋•周弼
解析 虛堂人靜不聞更,獨坐書床對夜燈。門外不知春雪霽,半峰殘月一溪冰。
(2)兩詩中均有「獨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試簡要分析。(4分)
答案 兩詩中「獨坐」二字是典型的動作細節,「獨」字型現了作者的心理,分析時要結合環境的不同特點,挖掘詩人不同的感受。
王詩寫的是悲哀孤獨的心境。
一、二句寫詩人獨坐的孤寂和歲月流逝的悲涼;
三、四句寫草木昆蟲零落哀鳴,更添悲哀。周詩寫的是寧靜安適的心境。
一、二句寫詩人獨坐燈下苦讀,不覺夜深;
三、四句用「不知」室外景色的變化襯托了詩人夜讀時的投入和專注。
3.(全國卷ⅱ)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新晴野望
王維 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郭門臨渡頭,村樹連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後。農月無閒人,傾家事南畝。
〔注〕氛垢:塵埃。
(1)第三聯上下兩句中最精煉傳神的分別是哪一個字?請作簡要分析。
解析 詩歌少不了繪景摹狀,化抽象為具體,變無形為有形,使人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觸其物,如歷其境。這種任務,相當一部分是由形容詞來承擔的。煉形容詞,一種是形容詞的重疊運用,一種是形容詞的活用,特別是活用作動詞。
如王駕有詩「蝴蝶飛來過牆去,應疑春色在鄰家」,王安石改為「蜂蝶紛紛過牆去,卻疑春色在鄰家」,「飛來」改為「紛紛」,寫出蜂忙蝶亂的景象,表現出晚春雨後特有的美景。再如周密的「夢魂欲度蒼茫去,怕夢輕還被愁遮」,以「輕」字描狀夢魂,化無形為有形,而且通之於表重量的觸覺,更是形容詞錘鍊中通感的妙用。本詩中「明」字屬於此類。
答案 分別是「明」和「出」,充分顯示出雨後「新晴」,詩人極目「野望」所見的景色:田野外河水**,在陽光照射下「白水」波光粼粼,比平時更加明亮奪目;雨水沖洗後的群山,在太陽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層次。
4.(天津卷)閱讀下面的詩,回答問題。(5分)
黃氏延綠軒
[明]高啟
蔥蔥溪樹暗,靡靡江蕪[注]溼。雨過曉開簾,一時放春入。
〔注〕蕪,叢生的草。
(1)「蔥蔥」、「靡靡」兩個疊音詞有什麼作用?
解析 疊詞的作用是增強語言的韻律感或起強調作用。如李清照「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富有韻律感,強調了作者孤苦寂寞的情感。本詩以環境描寫為主,要分析出「蔥蔥」、「靡靡」在描摹情狀方面的作用。
答案 寫出春雨後水邊草木之貌;富有韻律感,增強表達效果。
煉數量詞、煉虛詞、煉擬聲詞、煉表顏色的詞等今年沒有考查,更值得我們在備考中重視。
也有很多這方面的傳說,比如:
傳說中,蘇東坡有個聰明的妹妹蘇小妹,其詩才在東坡之上。一次妹妹出題考哥哥,要大哥在「輕風細柳」和「淡月梅花」,之中各加一字,說出詩眼。蘇東坡不假思索,張口就來:
前句加「搖」,後句加「映」,即成為「輕風搖細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蘇小妹不屑,譏之曰「下品」。蘇東坡認真地思索後,再來兩句:
「輕風舞細柳,淡月隱梅花。」小妹微笑道:「雖好,但仍不屬上品。
」東坡啞然。蘇小妹不慌不忙,念出答案:「輕風扶細柳,淡月失梅花。
」東坡吟誦玩味之後,不禁叫絕。 「輕風」徐徐,若有若無,「細柳」動態不顯,唯有「扶」字才恰到好處地形象地描繪出輕風徐來,柳枝拂然的柔態,與「輕」、「細」相宜,和諧自然。「扶」字又把風人格化了,給人以一種柔美之感。
東坡的「搖」、「舞」當與「狂風」相配才妥帖。下句中添「映」全無朦朧之美,「隱」也欠貼切。既然恬靜的月亮已經輝滿大地,梅花自然就沒有白天那麼顯眼。
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了。這樣,一個「失」字,就勾畫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一著此字,滿句生輝。
在中國古代詩歌中,這種手段叫煉字。煉字是古代詩人提升詩歌品位的重要手段。我國古代詩人對煉字感慨良多。
老杜自稱「新詩改罷自長吟」,孟郊感慨「夜學曉不休,苦吟鬼神愁」,杜荀鶴自詡「江湖苦吟士,天地最窮人」,盧延讓感嘆「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賈島更是激動得「二句三年得,一吟淚雙流」。煉得好的,便成了詩眼,甚至句以字名、詩以句名,千古流傳。「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以「噪」襯「靜」,以「鳴」襯「幽」,使「靜」的特點更為突出,更為鮮明。
「紅杏枝頭春意鬧」,一「鬧」字以動態寫靜態,表現出春天的勃勃生機,給人以美好享受。「微風燕子斜」,一「斜」字,化動為靜,刻畫出一種悠然的情態。 這都是從寫作的角度說的。
我們今天要從鑑賞評價這個側面,來**一下如何抓住詩歌的詩眼,借一般以窺全豹,牽一髮而動全身,更便捷的鑑賞古代詩歌。
古代詩人煉字,總是把準確性放在首位的。他們反覆推敲,反覆咀嚼的目的就是為了準確地傳達自己的情意。從煉字的角度鑑賞古詩,首先得看這個字用得是否準確,從準確性的角度入手很容易一下子抓住全詩內容的牛鼻子。
我們以李白的《訪戴天山道士不遇》為例來剖析一下。寫作該詩的時候詩人還不到20歲。在這首詩中,詩人通過括述訪友末遇的一天中的所見所聞所感到抒發了對山水的熱愛和對友人的真摯的感情。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
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鬆。
午時已過,詩人猜道士只是暫時外出,不久就要回來,決定等候下去。空暇間,便察看起道士的住處。只見房前舍後,野竹遍生,茂密修長的野竹與雲霧相接,遠處青翠的山峰上,一縷清泉從封頂倒掛下來。
詩歌的頸聯,對仗工整,意境優美,其「煉字」功力更另人叫絕。且看一個「分」字和「掛」字的妙用:野竹與雲氣相接,這本是一幅靜景,但詩人用了一個「分」字,就有了動的意味,它使人聯想到隨山岡徐徐移動的雲霧,不斷從野竹梢頭飄過的情景。
一線泉水,凌空飛瀉,這本來是一幅動景,然而詩人用一個「掛」字,就由動化靜了,它使人想見到山峰的陡峭和山泉垂直落下的圖景。
過江千尺浪是哪首古詩
出自唐代李嶠的詩 風 原文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譯文 能吹落秋天金黃的樹葉,能吹開春天美麗的鮮花。刮過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進竹林能使萬竿傾斜。鑑賞 這是一首描寫風的小詩,它是從動態上對風的一種詮釋和理解。風無形,空氣流動形成風。但它又是有形的,一陣微風掠過,小草含笑向人們...
千金意思是什麼,一字千金意思是什麼
一字千金出自 史記 呂不韋列傳 布咸陽市門,懸千金其上,延諸侯遊士賓客有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意思是一個字值一千金,原指改動一個字賞賜千金,見後用來稱讚詩文精妙,價值極高。也指書法作品的珍貴。金,秦時指的是黃銅。一字千金的釋義 增損一字,賞予千金。稱讚文辭精妙,不可更改。一字千金 讀音 y z qi ...
如圖所示,這是哪首古詩,看上圖猜這是哪首古詩?
這首詩是清朝詩人袁枚的 所見 所見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回閉口立。答 翻譯 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嘹亮的歌聲在林中迴盪。忽然想要捕捉樹上鳴叫的知了,就馬上停止唱歌,一聲不響地站立在樹旁。所見是清代詩人袁枚所作的一首五言絕句。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林中牧童一派天真快樂的畫面,表達了作者對田園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