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覺慧的人物形象是怎樣的?左右

2021-03-05 08:34:00 字數 4570 閱讀 2367

1樓:梓喵丶

希望採納 謝謝《家》是著名作家巴金的第一部長篇**,寫於20世紀30年代初。這部**以它激越流暢的語言,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反映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徹底的反封建社會的一個縮影,「一個正在崩潰中的封建大家庭的全部悲歡離合」的故事。通過以覺慧為代表的青年一代與以高老天爺為代表的封建腐朽勢力的激烈鬥爭,廣闊地反映了「五四」後的社會面貌,熱情地歌頌了「五四」時代進步青年的覺醒,深刻地暴露了封建社會和家族制度的腐敗與黑暗;控訴和揭示了大家族和舊禮教道德的滔天罪惡和吃人本質,及其必然崩潰的歷史命運。

「大膽」和「幼稚」是覺慧叛逆性格的主要特點:

一、 大膽:

作為封建家庭的一個「叛徒」, 覺慧的叛逆性格主要是在家庭內部同封建勢力的鬥爭中表現出來的。在認識上,他是高家所有人當中最清醒的一個。他第一個看出封建家庭必然崩潰趨勢,並渴望它儘早瓦解。

他最先感到:「這個空虛的大家庭是一天一天地往衰弱的路上走了。沒有什麼力量可以拉住它。

祖父的努力沒有用,任何人的努力也沒有用。連祖父自己也已經走上了這條滅亡的路。」他還明確地認識到「爺爺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 「這個家庭是一點希望也沒有了。」因此,他恨這個家,把它看作是「舊勢力的根據地,他的敵人的大本營」,一進家就是進了一座囚牢,就被一股冷氣包圍著,被一種莫名的憂鬱壓迫著,恨不能「生了翅膀飛出去」。

基於這種清醒的認識和強烈的感情,他在行動上,在家庭的反封建的鬥爭中,總是站在最前列,他是大膽的。他反對大哥覺新的「作揖哲學」和「不抵抗主義」,覺慧信奉的是另一種人生哲學:「不顧忌、不害怕、不妥協」,並以此作為行動指南鼓舞自己和同伴們「向惡劣的環境作鬥爭,給自己把幸福爭過來。

」尤其可貴的是他敢於蔑視以高老太爺為首的**家長權威,並敢於針鋒相對地同他們進行鬥爭。他敢於違抗高老太爺囚禁他的命令,走出家門積極參加****。也使他認識到與祖父「像兩個敵人」,祖父是「整個一代人的代表」。

他敢於平等地愛著婢女鳴鳳,儘管對這愛的結局十分迷茫;敢於公開支援覺民抗婚出逃。他頂撞三叔克明和陳姨太、鄙視卑下五行的四叔克安、五叔克定;在高老太爺病危之際,他堅決反對請神驅鬼的迷信活動,在高家一派陰森的氣氛裡,獨自一人同全體封建家長和封建習俗開戰;在高老太爺死後,他又反對把將要分娩的瑞鈺搬出去,並極力說服覺新改變一味屈從的習性,勸他為嫂嫂的生命安全起來鬥爭。

他把大家庭視作「沙漠」、「狹的籠」,勇敢地邁出家門,參與社會和****;他痛恨整個社會、整個制度、整個禮教,「相信將來總有一天一切會翻轉過來,那時他所憎恨的一切會完全消失」所有這些都表明了他是一個「大膽」的反封建猛士,他給人帶來了希望,帶來了新鮮空氣。

二、幼稚覺慧的性格還存在幼稚的一面:

(一)、他在思想上的簡單和不夠成熟。

最初,他也是一個受著父母和長輩溺愛的無憂無慮的少爺。由於能和轎伕、僕人混在一起,聽到他們悲痛的呼聲和人生的議論,漸漸同情「下人」悽慘的命運。他在中學時,爆發了「五四」運動,反對封建主義的「科學」、「民主」的新思潮猛烈地衝擊和催醒了他,使他逐漸認清了封建家庭的黑暗、腐敗和罪惡。

在歡度春節的笑聲中,他感到「好像活在另一個世界」。他看到琴要上男女同校而不得,梅表姐與覺新相愛而不能,就更「憎恨這種生活」認為這個「家」是禁錮青年思想窒息年輕生命的「狹的籠」。這時期他恨家,但並沒有真正覺醒,因為這只是一種朦朧的不滿情緒,還未能形成對舊制度的清醒認識和反抗行動。

後來當他在嚴酷現實面前遭到打擊時,他才自覺走上反抗的道路。在經過「捉鬼」「血光之災」的較量,進一步看清了克安、克定的真面目,自以為在道德上精神上比他們高出一籌。

(二)、覺慧在行動上有時顯得猶豫和不夠果斷。主要表現他和鳴鳳的關係上。

覺慧對鳴鳳的愛情是真誠的、純潔的、大膽的,他蔑視封建的等級觀念,以一個「少爺」身份去愛一個丫頭,併發誓要把她從悲慘的命運中拯救出來,這種愛情是有進步意義的,是對封建禮教的大膽反叛。但是,對這樣的愛情,他仍有顧慮。當他無意間想到鳴鳳的命運時,他對命運的安排感到不平。

他想反抗它,改變它時腦子裡又浮現了奇怪的想法。自語道:「不會有的,這樣的事情做不到。

」「假使真有了這樣的事情呢?」他又這樣地問自己。於是她想象著會有的那種種後果,他的勇氣馬上消失了。

他又笑著說:「真是夢想,真是夢想!」①

即便在他愛的最熱烈的時候,仍時時感到這只是一種空想。他在外面活動的時候的確忘記了鳴鳳,但是回到家裡回到跟沙漠一樣的寂寞的家裡,他又不能不想她,不能不因為思念她而苦惱。兩種思想在他腦子裡戰鬥。

「鳴鳳是孤立的,而且她還有整個禮教和高家的全體家族做敵人。所以在他腦子裡的戰鬥,鳴鳳完全失敗了。」②覺慧感到橫在他們之間的鴻溝太深阻力太大,憑他的力量是跨不過去的。

從思想深處看,他自己的頭腦裡就沒有徹底消除等級觀念,對來自**制度的阻力,從一開始就感到猶豫和膽怯。所以,當他最初聽說鳴鳳要被送去給馮樂山做姨太太時,經過一番激動之後,很快便平靜下來。第二天照常去上課,這時他甚至決定要把鳴鳳「放棄」了,理由就是所謂「有進步思想的年輕人的獻身熱誠和小資產階級自尊心」。

③似乎為了這兩樣東西,就可以把愛情犧牲,把諾言拋掉,把一個心裡只有他的可愛少女推到絕路上去!當一天的功課結束了,回到自己家時,正遇到馮家接人的轎子,轎子裡悽慘的哭聲進到他心裡時,他相信鳴鳳去了。卻沒有任何行動。

他明明知道是封建老朽的馮樂山奪走了他心愛的人,卻泰然處之,不予聞問,還奢談什麼「獻身熱誠」和「自尊心」!這是自欺欺人。實際上他是畏懼了,因為他意識到自己的追求實在是一件做不到的事,而眼前的對手又太強了,所以不得不退卻,而同時又找了上面的藉口來掩飾。

當他知道鳴鳳自殺後最悲傷的時候對覺民說:「我的確愛她。可是在我們這樣的環境裡我同她怎麼能夠結婚呢?

「鳴鳳死後覺慧做了一個夢就是潛意識的展露:衣著華麗的鳴鳳,已成為富家小姐,仍愛自己。但他父親要把她嫁給一箇中年官吏。

他倆划著小船逃走,但風急浪高,難以前行,鳴鳳的父親開著汽艇追來。鳴鳳被搶走,小船破碎,自己溺入水中。這個夢境意味深長地顯現了隱蔽在覺慧心靈深處的思維。

這種內在的軟弱,正是他不成熟和幼稚的表現。

覺慧後來也認識到這一點。當他得知鳴鳳已經投水而死,在極度的悲痛中良心發現了,丟掉了一切掩飾,痛恨自己「把他拋棄了「,對覺民說:「我害了她。

我的確沒有膽量我從前責備大哥同你沒有膽量,現在我才曉得我跟你們一樣。我們都沒有膽量。我也恨我自己!

」④同時,鳴鳳之死,也驅除了他的軟弱和動搖。

(三)、覺慧在感情上同封建家庭有時還有所牽連,這表現同高老太爺的關係上。

當高老太爺垂危之際,他所表現的那種深沉的悲哀和焦慮。只見他不顧一切地跑到祖父面前,搖著祖父的手,大聲叫著:「爺爺!

爺爺!」他深深地惋惜他和爺爺「將永遠懷著隔膜,懷著祖孫兩代的隔膜而分開了。」這表明覺慧對這個封建頑固派,這個平日被他視為「敵人」的人物在感情上還難以割捨,甚至還抱有幻想。

這也是他思想幼稚的一種表現。

覺慧的幼稚還表現在思想上的矛盾。他同情鳴鳳和下人,不坐轎子,但並不完全清醒,經常有矛盾。在給了討飯孩子兩個銀元后,他「好像做了不可告人的事一樣」忐忑不安。

他還感到「這舊家庭裡的一切簡直是一個複雜的結,他這直率的熱烈的心是無法把它解開的」。他還不能對周圍的一切作出科學的分析,他只知道這般人是「無可挽救的了」,他只能離開他們的行列,「誇大地把改良社會,解放人群的責任放在自己的肩上了。」他反抗封建家庭的思想**即是單純的又是混雜的。

這樣的描寫很切合覺慧不成熟的性格特點。又顯示著他在成長中的變化。在這個家庭裡,他確實是一個肯思考,敢於自我否定,大膽追求真理和進行反抗的人。

即使是這樣一個不成熟的叛逆者,他也因為反抗而獲得了屬於自己的天空。這是二十年代中國覺醒青年非常可貴的品質。

應當特別指出,作者這樣描寫覺慧是具有典型意義的。

作者堅持了現實主義的創作原則,表現了深刻的批判精神。作者不神話所熱愛、所歌頌的人物。即使對他傾心歌頌的覺慧,在突出他們反抗精神的鬥爭決心的同時,也沒有迴避他們思想的幼稚,心情的矛盾等特點。

覺慧並不是十全十美的英雄,而是一個初上陣的戰士,他的軟弱和幼稚是不可避免的。作者熱情肯定了他的叛逆精神和他同封建勢力的鬥爭。但也不掩飾他靈魂深處的軟弱和不足,而是把他們挖掘出來。

通過批判和自省,使他經受鍛鍊,逐步由軟弱變的剛強,從「幼稚」走向成熟。正式經過鳴鳳之死這樣慘痛的教訓,增強了同封建家庭決裂的決心。也增強了同封建者進行鬥爭的勇氣。

他在後來是那樣有力地支援覺民的抗婚鬥爭,覺新初步覺醒,覺慧最後為了尋求新的力量和新的生活衝出家門,生動的表明這個封建家庭已處於分崩離析之中,他的敗落和潰滅是無疑的了。也表現了五四青年義無反顧的奮鬥精神。正因為作者既寫出了覺慧的大膽、勇氣,又寫出了他在成長過程中的幼稚和內心軟弱,才使得這個人物更有血有肉,真實可信,因而也就具有更高的典型性和藝術價值。

覺慧代表著「五四」時期青年一代敢於衝破封建牢籠,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追求個性解放的反抗精神。在

三、四十年代曾發揮了巨大的啟蒙作用。許多青年在他的感召和鼓舞下,擺脫封建家庭的束縛,衝破禮教傳統的羈絆,投入了人民革命鬥爭的洪流中。他的思想和行動對沉悶窒息的黑暗社會,對被壓抑被損害的廣大青年,起到了振聾發聵的作用。

這一代年輕人,受了時代潮流的洗禮,真像是著了魔似的,他們再也不安於舊日的生活了。他們要起來造反了!他們象一股奔騰的激流,沖垮了舊世界的長堤,帶動了許許多多的充滿活力的新生命,去爭取美好的未來。

青年,都會站到生活的十字路口,都會面臨人生的選擇,都不能不思考和回答有關青春、人生的許多問題。今天的青年同樣能從中得到教益。它告訴你封建制度、封建禮教怎樣摧殘了無數青年男女的愛情、自由、幸福和青春。

告訴你20世紀初期的青年們為爭得自己的青春走過了多麼艱難的歷程,告訴你我們的祖輩為了推動社會的改革和進步,度過充實有意義的青春和人生,曾怎樣勇敢地進行鬥爭。青春是美麗的,讓我們百倍珍惜寶貴的青春,讓我們去創造自己美麗的青春。

《家》中覺新的人物形象是什麼,巴金的《家》中覺新的人物形象分析

分析高覺新形象。高覺新是高家的長房長孫,是一個 有兩重性格的人 一方面,他是一個受到 五四 新文化運動影響的青年 另一方面,他又是一個深受封建倫理道德薰陶的地主少爺。他的性格善良而又懦弱,他認為反抗是徒然。以致在 五四 新思潮中,他選取的是無抵抗主義和作揖哲學,作為他行為的理論根據。就兩重性格而言,...

巴金的《家》中覺新的人物形象怎麼分析

巴金的 家 中覺新的人物形象是這樣的 1 思想性格雙重性。家 中高覺新是封建家庭中的軟弱者,是一個能清醒認識到自己的悲劇命運又怯於行動的知識分子形象和 多餘人 是在封建家庭和舊禮教的毒害下人格 的悲劇典型,具有雙重性格 2 首先,具有良好的素質,才資優異,聰明好學,有著美好的理想和追求 3 高覺新自...

晏子的人物形象是什么,晏子的人物形象是什麼?

晏嬰,字仲,諡平,習慣上多稱平仲 晏子。山東高密人。春秋後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 思想家 外交家。以有政治遠見和外交才能,作風樸素聞名諸侯。他愛國憂民,敢於直諫,在諸侯和百姓中享有極高的聲譽。他博聞強識,善於辭令,主張以禮治國,曾力諫齊景公輕賦省刑,漢代劉向 晏子春秋 敘錄,曾把晏子和春秋初年的著名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