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師幫我看看這個宋代的瓷器幹啥用的,值多少錢

2021-03-05 08:34:02 字數 1914 閱讀 7450

1樓:

現代仿品。這件瓷器的原型應該是仿宋哥窯天青釉盤龍四獸筆洗。1)缽體的釉面上有網狀開片,俗稱「金絲鐵線」,這是哥窯作品的典型特徵。

主要原因是胎體在高溫狀況下受熱自然碎裂而成的。2)頂口的胎體上燒有浮龍,龍上則使用了「黏定」的技法附制了兩對大鯢和蟾蜍,所以叫做盤龍四獸筆洗。3)釉面呈雨過天青色,故稱天青釉。

目測為仿品的理由有如下幾點:

1)兩張**在不同光線下有明顯的折變色現象,說明釉料中摻入了拋光劑,因為現代燒製技術都是高溫快燒,加入拋光劑是為了快速定色,而拋光劑受熱後會出現熒光和失真現象。所以這肯定是現代技術了,真正的宋哥窯作品是不會因光線變化而折變色的。

2)第二張**的龍爪上有強烈反射現象,真正哥窯作品雖然也會有,但因為手工製作的關係,釉層厚薄不勻,所以反射是暗淡不均的,不會這麼亮,這麼集中。

3)最大的破綻是獸身邊上的一圈褪釉和脫釉現象,真正的哥窯加獸作品一般燒三遍,第一遍燒缽體,第二遍加獸燒,第三遍再整體燒,著釉較深,渾然一體,絕對不會出現這樣的區域性脫釉、褪釉現象。這肯定是現代粘著技術的「成果」了。

4)哥窯作品,即使是仿哥窯作品,很少採用這麼亮的釉色,一般力求古樸清淡,主要是天青釉、粉青釉、月白釉,而這件瓷器則是明顯的青藍釉,這是明晚期仿品才會出現的品種。

5)哥窯本身存世量極少,而頂口加獸的作品更是以個位數計,幾乎屈指可數,而且全部存放在各大博物館。所以退一步講,即使這件作品是真的也是古代仿品,這就是為什麼一開頭我在介紹品名的時候要加個仿字了,是仿哥窯,而不是哥窯。

6)釉面上不幾攢珠聚球。

所以,綜上所述。幾乎可以百分之百肯定這是現代仿品,而且年代應該不會早於上世紀70年代。

2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哥窯。這件有可能是定窯,象牙白的釉,刻花明顯不是現代的。器物似乎損壞,看不出原貌了。

如果是宋定,光這麼一件瓷片就能賣到上千,既有刻花又帶刻字的,很難見到。還請物主讓專家上一下手。

3樓:百度使用者

這就是一個雕刻。值多錢這要看想要的人出多錢了,不算文物。

麻煩懂瓷器的老師幫我看看這件瓷器是宋代的嗎還是什麼時候的瓷器?謝謝大家

4樓:榮譽殿堂嘟嚕嚕

宋代的瓷器胎質以淺灰,白,淺灰白為主,你這件瓷器露出的胎偏黑了,宋代的瓷器雖然造型花樣繁多,但沒有這種拼接式的造型,釉色也比較膚淺,應該是現代的普通工藝品

宋代均瑤四系罐,麻煩懂瓷器的朋友們幫我看看,是真的嗎?能值多少錢,謝謝

5樓:北風其涼

均窯四系罐?圖一是宋徽宗御筆,如果是民窯,誰敢將御筆燒印在瓷瓶上?

請老師幫我看看這個是什麼時候的,是什麼瓷?

6樓:雲林山人

典型的現在這個年代仿「哥窯」的瓷瓶而已!

7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一件仿宋代官窯的瓷器,宋代五大官窯距今千年 ,傳世瓷器極為罕見,基本在世界各大博物館收藏,仿品歷代均有,解放後國家對五大官窯瓷器進行研發仿古,而且開發出許多新品種,這件瓷器明顯新仿。

8樓:小白麻花兒

在世瓷器極為罕見,基本在世界各大博物館收藏,仿品歷代均有,解放後國家對五大官窯瓷器進行研發仿古,而且開發出許多新品種,這件瓷器明顯新仿。感覺像是仿製哥窯的風格,太新了,太明顯,一看就是仿製的。

9樓:每一天每一生

現代仿哥釉大瓶,做工精美,適合把玩。

10樓:匿名使用者

新仿的!開片一次成型

11樓:泉界草根

近現代仿宋代官窯冠耳瓶的仿品

12樓:哥低調的不行了

天生麗質近點彬彬李小璐海儷恩就近咯了珀金集中精力理論與實踐我看下斌回回來買你

請各位老師幫忙看看這個瓷器的落款對不對,但是在微觀下能見到有

這是一件粉彩看盤。釉色濃淡分明,釉質有潤感,彩繪很好,人物栩栩如生,瓷器紋飾中人物紋飾 最高,品相不錯,底足是白釉沙石底足,款識乾隆年制,這是一件50 60年代景德鎮製作的出口瓷器,收藏價值不大,不高。謝謝 看看這個瓷器的落款對不對 喜歡玩就是了,最初這東西就是一堆泥巴。別看太重 肯定不對 這種款識...

各位老師看看這個是什麼病症,請各位老師看看,這是什麼病?用些什麼藥好。謝謝!

是病毒病果,開始有少copy量病株要把它拔除。要防治蚜蟲 粉蝨 薊馬 蟎蟲,切斷傳播途徑。用鹽酸嗎啉呱,寧南黴素 嗎呱乙酸銅 香茹多糖,氨基寡糖素 細胞 劑 鋅噴霧防治,間隔5 7天再噴一次,連噴2 3次。請各位老師看看,這是什麼病?用些什麼藥好。謝謝!主要是霜黴病,各地抗性不同。建議烯醯嗎啉,霜脲...

請各位老師幫我看看這個方子,請各位懂中醫中藥的人士幫我看看這個方子是起什麼作用的謝謝

通氣血,頭痛 頭暈。你爸爸很可能是老人氣血瘀滯頭痛。頭部遇冷發緊 麻木顯然是寒證。諸寒收引。似乎有拉肚子,月經少,多夢,應是氣血虛。總而言之似是血虛有寒,試處方 桂枝16克 炙甘草6克 當歸10克 白芍8克 薄荷3克 後下 龜板15克 先煎 羌活6克 川窮3克 細辛3克 熟地10克 阿膠10克 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