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兩次遊赤壁的心境有什麼不同

2021-03-05 13:55:28 字數 2753 閱讀 7394

1樓:匿名使用者

北宋著名的文學家蘇軾,在新舊黨爭中,因為堅持自己的政治操守,以致一生境遇坎坷。他的思想境界亦隨境遇之變、閱歷之廣而不斷深化。他在元豐五年那個看不到政治希望的秋冬裡所寫下的《前赤壁賦》和《後赤壁賦》,不僅反映了他思想境界的轉化,也反映了他創作風格的新變,成為代表中國古代散文創作的新境界和文賦一體新高度的重要作品。

一、變化的結構和不同的創作心態

文賦作為宋朝出現的一種新文體,事實上是多種文體的「嫁接物」。它大體以散文語言為主,在體式上部分借鑑漢大賦的主客問答的結構和押韻格式,以及六朝抒情小賦的駢偶句式。與賦體相比,它更為散化;與散文相比,它又改變了慣常以議論、說理、敘事為體式的特點,而借用了詩歌的「意境」來傳情達意。

在其中,整散結合的語言,設為主客的結構,情感濃摯的意境,是文賦三種最主要的文體特點。這三大文體特點由前輩歐陽修在《秋聲賦》中定型,蘇軾的《前赤壁賦》與《後赤壁賦》追隨其後又出以變化,使「從心所欲」與「不逾矩」完美結合。這在前賦中表現尤為明顯。

因此,向來談論蘇軾文賦者多重視前賦而忽略後賦,或以前賦涵蓋後賦,從未把它們當作在思想上相呼應、在境界上相對照、在結構上有區別的「連體雙嬰」,因而難以識別二賦結構的同中之異對了解蘇軾的創作心態有何妙用。事實上,前賦起伏有致的情意變化與主客之間暢恣的問答,後賦情意的隱曲性與主客之間問答的淺表性,已經暗示了作者寫作兩賦時不同的思想狀況和創作心態。在解說這一點之前,具體比較一下兩賦的主客關係是很有必要的,因為是他們的關係產生兩賦有差別的結構,而鬆緊異趣的創作心態就因結構的差別而顯示。

兩賦的主客關係如下:

第一,前賦的主客之間,感情的旨趣更和諧。此賦首言「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於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主客同船共遊、同飲共樂、同調歌吹,極朋友相和相知之情。

末有「客喜而笑,洗盞更酌……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的描寫,這裡更是渲染出經過一番思想交流之後,朋友之間更深一層的情意和諧。而後賦雖也設為主客,主客之間也以宴飲遊樂始:「二客從餘過黃泥之阪……行歌相答……於是攜酒與魚,復遊於赤壁之下。

」但二客卻不能像前客一樣與蘇子始終同趣,當蘇子游赤壁斷岸時,「二客不能從」,顯示了主客之間情致之異,和作者的孤寒之情。至於末尾部分的「須臾客去,餘亦就睡」的意興蕭索正和前賦末尾形成鮮明對照。

第二,前賦的主客之間,思想的交流更深入,主客情感上的和諧並未成為思想交流的障礙,反而成了其交流的基礎。主客先後坦言對個人存在的不同感受和思考,在瞭解溝通之後主人才翻進一層,以帶有禪意的哲思開導客人思想的淤塞。當然,如果我們還記得蘇軾作於同一時期的《念奴嬌》(大江東去)一詞,就會明白,客方的人生如夢、個人渺小思想其實也是蘇子心中盤桓不去的陰影。

所以,主客問答的內容又分別代表了蘇軾思想中對立互抑的兩個側面。主之答客,不僅替客破悶,而且自通關節。而在後賦中,主客的感情交流既停止在一個淺表的層次,思想之間更形不成碰撞或互慰。

一個明顯的跡象是主客除了在開頭尋找酒菜以消良夜時興趣相近略有問答外,在文章的其它部分特別是在蘇子借景抒情的重要段落,主客之間並沒有形成問答交流,以至於作者不得不借一隻突兀的孤鶴意象來寄其情懷。文章的末尾部分雖採用主客問答體,然此客非彼客,他是與「二客」風馬牛不相及的夢中道士,也就是曾在前賦中與蘇子甚相得的道士之魂。而且他與主人之間的問答也是引而不發,他只以一句「赤壁之遊樂乎」挑動蘇子的心絃,使之發出嫋嫋的餘音。

這不僅在文賦的結構上實屬變體,即使僅從形象而言,也已不純,它反映了後賦主客關係的鬆散性。這是兩賦主客關係的主要區別。

這種主客關係的緊密與鬆散之別,與情思起伏幅度的大小共同決定了兩賦或以動盪見奇、或以平進示幽的不同結構。而結構的差異則表明了作者在寫作兩賦時,鬆弛與緊張兩種不同的創作心態。前賦結構在張弛有度、首尾圓閤中表現出的完美性,是蘇軾才情沒有受到精神壓抑的自由鬆弛心態的體現。

惟有在這樣的心態中,創作才會出現不可重複的高潮,技巧才會融化到不見痕跡的境界,使思想與感情表達如那隻滑翔在不辨水天、無盡空明之境的小舟,全然感覺不到侷限羈絆,全然不見安排與勉強。前賦的感情與思想表達之所以令人感受到行雲流水般的舒暢自然,從而被視為文賦一體不可再現的傑作,關鍵就在於它是善思的蘇軾在鬆弛自由的創作心態中完成的精神遨遊。「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是自由飛動的境象,客之悲哀、主之寬解是自由宣發的內情,或歌或憂、或悲或笑,是自由無忌的生活態度。

它們都是從鬆弛的蘇軾心中自由奔赴到他的筆下的。

然而自由的心態不易獲得,它受到外境內情的各種制約。缺乏境界相同而相得的朋友,缺乏令感覺滋潤的美景,缺乏內在情懷的暢通無阻——或者說因為前緣、因為思考所必經,內在的情緒節奏剛好處在一個低點,都不能使創作完成於鬆弛自由的心態之中。與自由鬆弛相對應的是緊張,全然的緊張根本不能使人創作出完整的作品,而部分的緊張則無礙。

後賦就完成在部分的緊張這一創作心態之下。所以它的整體情思是含蓄的、內傾的,在結局處也沒有開啟,沒有表現出前賦那樣如波濤般起伏的情思節奏。對文賦這種文體來說它不免屬於異數。

這種緊張的心態不僅在內情上顯現,也在它的外境上顯現。「斷岸千尺」所喻示的自然的擠壓感,「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形成的瘦硬與緊張感,孤鶴橫江、掠舟而過形成的意象突兀感,別借一道士以完成主客問答所造成的斷裂感,將道士夢影與孤鶴對接所造成的著意感,以及明知是與道士夢中問答、醒後卻要「開戶視之,不見其處」的勉強感,都說明了作者作此賦時心態不夠自然而處於某種緊張狀態。當然,比較緊張的心態雖造成了其情思表達的不夠跌宕自如,且露出著意安排的痕跡,但它在審美經驗上卻別造一境,使散文具有了抒情詩意味深長的效果。

2樓:陶張印

簡單一點的說:

前賦心情灑脫曠達,

後賦有點消沉落寞。

因為這兩次的夜遊時間和地點都不一樣,前賦是秋季,後賦是冬季了;前賦主要在江上舟中,後賦在岸邊山間;所欣賞的景緻也大不相同,前賦的景色迷人,詩情畫意,後賦陰森可怕,淒寒蕭瑟。

張騫兩次出使西域的作用和目的有什麼不同

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是聯合大月氏夾擊匈奴 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是友好反問,加強與外界聯絡,建立與西域各過的友好關係,傳播文化 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是為了聯合西域一起抗擊匈奴 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是為了加強同西域的經濟及文化聯絡 張騫兩次出使西域的目的和作用有什麼不同 第一次是為了聯絡大月氏,夾擊匈奴。第二...

張騫兩次出使西域有什麼意義,張騫兩次出使西域的時間 目的 作用

張騫通西域的意義在於 不僅豐富了中國 人的地理知識,擴大了中國人的地理視野,而且直接促進了中國和西方物質文化交流,中國精美的手工藝品,特別是絲綢 漆器 玉器 銅器傳列西方,而西域的土產如苜蓿 葡萄 胡桃 核桃 石榴 胡麻 芝麻 胡豆 蠶豆 胡瓜 黃瓜 大蒜 胡蘿蔔,各種毛織品 毛皮 良馬 駱駝 獅子...

什麼是氣門間隙的兩次調整方法,簡述兩次調整法調整氣門間隙的操作方法

兩次調整法 雙排不進法 雙排不進法 的 雙 指處於上止點的汽缸的兩個氣門間隙均可以調整,排 指 該缸的排氣門間隙可以調整,不 指該缸的兩個氣門都不可以調整,進 指該缸的進氣門間隙可調整。兩次調整法 操作順序 1 旋轉曲軸,根據正時幾號找到第一缸壓縮上止點。2 根據發動機工作順序,按 雙 排 不 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