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四川盆地由連結的山脈環繞而成,面積約16萬平方千米。四川盆地聚居著四川、重慶的絕大部分人口,是中國和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也是巴蜀文化的搖籃。號稱「天府之國」。
蜀相諸葛亮曾贊其為「沃野千里,天府之土」。李白曾有詩為證,「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巴蜀地區也是中華華夏文明的的一部份。
中國著名紅層盆地,中國各大盆地中形態最典型、緯度最南、海拔最低的盆地。位於四川省東部,長江上游,海拔500米左右,長江把它和東海一脈相連,它是我國最大的外流盆地。面積26萬餘平方公里,佔四川省面積的46%。
四川盆地西依青藏高原和橫斷山地,北靠秦嶺山地與黃土高原相望,東接湘鄂西山地,南連雲貴高原。這裡的岩石,主要由紫紅色砂岩和頁岩組成。這兩種岩石極易風化發育成紫色土。
紫色土含有豐富的鈣、磷、鉀等營養元素,是我國最肥沃的自然土壤。四川盆地是全國紫色土分佈最集中的地方,向有「紫色盆地」的美稱。
四川盆地底部地區
四川盆地底部面積約16萬平方公里,按其地理差異,又可分為盆西平原、盆中丘陵和盆東平行嶺谷三部分。
(1)在龍泉山和龍門山、邛崍山之間的盆西平原,系斷裂下陷由河流沖積而成,面積約8000平方公里,為我國西南最大的平原,因成都位於平原之中,故稱成都平原。成都平原海拔450米~750米,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地表平坦,相對高差一般不超過20米~50米,它由氓江、沱江、涪江、青衣江等八條河流沖積聯綴而成,土壤肥沃,河渠稠密,有著名的都江堰自流灌溉,素有"天府"之稱。
(2)在龍泉山和華瑩山之間的盆中丘陵,地勢低矮,海拔大多在300米~500米之間,相對高差50米~150米,地勢由北向南傾斜,岩層近於水平,在流水的長期侵蝕切割作用下,形成臺階狀的方山丘陵,南部多淺丘,北部多深丘。丘陵地表軟硬相間的紫紅色砂、頁岩極易風化為紫色土,富含磷鉀,自然肥力較高,宜種性廣,是全省糧食、經濟作物主產區。
(3)華鎣山以東為盆東平行嶺谷區,由多條近東北西南走向的條狀背斜山地與向斜寬谷組成,山地陡而窄,高700米-1000米,其中,華鎣山高1704米,為盆地底部最高峰。山地頂部的石灰岩被雨水溶蝕後,常成凹槽,故山地大多具有"一山二嶺一槽"或"一山三嶺二槽"的特色。山嶺間的谷地寬而緩,海拔300米~500米,其間丘陵、平壩交錯分佈,是平行嶺谷區工農業生產主要地區。
四川盆地邊緣山地區
四川盆地邊緣山地區屬強烈上升的褶皺帶。地貌顯著特徵是,海拔高,過渡性明顯,均為一系列中山和低山所圍繞。盆地北緣米倉山、大巴山近東西走向,是著名的秦巴山地南翼部分,海拔一般在1500米~2200米之間,山勢雄偉,山坡陡峭,溝谷深切,相對高差可達500米~1000米;南緣大婁山屬氣勢磅礴的雲貴高原之一部分;西緣有龍門山、邛崍山、峨眉山,山脊海拔都在1500米至~3000米以上,相對高差可達1000米,峨眉山頂峰高3099米,與附近的平原相對高差達2650米,山勢巍峨秀麗,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地形特徵
[編輯本段]
四川盆地位於長江上游四川省東部,四周為海拔2000~3000米的山脈和高原所環繞,北面是大巴山、米倉山、龍門山,西面是青藏高原邊緣的邛崍山、大涼山,南面是大婁山,東面是巫山。無論從構造還是人地貌上看,四川盆地都是一個典型的盆地。它從震旦紀以來就是地殼比較穩定的大型拗陷區。
晚三迭紀的印支運動中成為一個內陸湖盆,但範圍要比今日的四川盆地大得多,中生代堆積了厚達3000~4000米的紫紅色的砂岩和頁岩,因此人們又稱它為「紅色盆地」或「紫色盆地」。中生代末期的四川運動使盆地周圍褶皺成山,中間相對下陷,四川盆地的輪廓基本形成,並使盆地內部地層也發生大規模的變形。東部出現一組北東向的褶皺,稱盆東褶皺帶;中部形成穹窿構造,稱盆中穹窿帶;西部表現為沉陷,成為盆地沉陷帶,這為今天盆地的三個地貌區奠定了基礎。
新生代的喜馬拉雅運動使周圍山地再次上升,盆地再次相對下陷,成都一帶下陷更深。同時,長江切穿巫山,滾滾東流,完成了統一的長江水系,使內流盆地轉變為外流盆地。
四川盆地是我國最大的外流盆地,面積10萬多平方千米。盆地內部丘陵、平原交錯,地勢北高南低。由於地表形態的不同,以華鎣山、龍泉山為界,可分為三部分:
①華鎣山以東為大致平行的川東嶺谷,由東北—西南走向的許多條狀山體組成,海拔一般在700~800米,谷地中多低丘與平壩,海拔200~500米,是川東農業和人口集中的地方。②華鎣山和龍泉山之間為方山丘陵。區內由於紫紅色砂頁岩傾角平緩,受切割後形成大片方山式丘陵。
海拔350~450米,相對高度幾十米。當地勞動人民利用方山山丘土層深厚的特點,把梯田一直修到山頂。③龍泉山以西為平原。
稱為川西平原或成都平原,面積6000多平方千米,是四川盆地最大的平原,也是西南地區最大的平原,海拔約600米。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使平原得以自流灌溉,加以氣候溫暖,土壤肥沃,開發較早,成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
地質地貌
[編輯本段]
四川盆地屬揚子準地臺四川臺坳。古生代時相對隆起,缺乏泥盆系和石炭系。印支運動轉換為大型拗陷,晚燕山運動,特別是喜馬拉雅運動後發生褶皺隆起。
盆地的格局主要受北東—南西向及北西向兩條構造線控制,構成了典型的菱形盆地,廣元、雅安、敘永、雲陽為菱形的四頂點,東西兩邊稍長,為380~430公里,南北兩邊略短,為310~330公里。以上菱形四頂點的連線與盆地內650~750米的等高線大體相當,盆地底部與邊緣山地也以此為分界。四川盆地在距今1.
4億年以前,還是內陸湖盆。至距今6.6千萬年時,盆地邊緣山地迅速隆升,長江中上游水系開始溝通。
盆地內湖水東瀉奠定了現今之地貌形態。
盆地邊緣多低山和中山,山勢陡峻,發源盆地邊緣山地的河流大多為「v」型谷,嶺谷高差都逾500~1 000米,地表崎嶇,故歷史上就有「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之說。山脊海拔大多在2000~3000米,西北部與西部可超過3000~4000米,如龍門山4984米,峨眉山3099米,小相嶺4 791米。地表廣泛出露古生代及其以前的石灰岩,其次為板岩、片岩、結晶灰巖、石英岩、砂泥岩和礫岩,區域性有花崗岩和玄武岩。
石灰岩分佈區可見石林、溶洞、暗河、槽谷等喀斯特地貌,盆地南緣興文縣素有「石林洞鄉」之稱(見興文石林)。巫山十二峰和金佛山等名山主要也由石灰岩發育而成。由石灰岩、玄武岩、花崗岩等組成的峨眉山及由砂泥岩、礫岩組成的青城山,素有「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之稱,為中國著名遊覽勝地。
盆地底部海拔多數在250~700米,地勢東南傾,盆地內各河流均由邊緣山地匯聚盆地底部的長江干流,形成向心狀水系。地表為大面積的中生代紫紅色砂岩與泥岩所覆蓋,故稱「紅層盆地」,是中國中生代陸相紅層分佈最集中地區。四川盆地為丘陵性盆地,底部以丘陵為主,次為低山和平原。
2樓:匿名使用者
丘陵 重慶市位於中國內陸西南部、長江上游,四川盆地東部邊緣,
3樓:人民的好犛牛
山地,因而地勢起伏大,多峽谷、關隘
重慶是什麼地質結構與地貌
4樓:半山樹
重慶北有大巴山,東有巫山,東南有武陵山,南有大婁山,地形大勢由南北向長江河谷傾斜。重慶主城區海拔高度多在168~400米之間。市內最高峰為巫溪縣東部邊緣的界梁山主峰陰條嶺,海拔2796.
8米;最低為巫山縣長江水面,海拔73.1米。全市海拔高差2723.
7米。境內山高谷深,溝壑縱橫,山地面積佔76%,丘陵佔22%,河谷平壩僅佔2%。其中,海拔500米以下的面積3.
18萬平方公里,佔幅員面積38.61%;海拔500~800米的2.09萬平方公里,佔幅員面積的25.
41%;海拔800~1200米的1.68萬平方公里,佔幅員面積的20.42%;海拔1200米以上的1.
28萬平方公里,佔幅員面積的15.56%。[25-26]
重慶地勢由南北向長江河谷逐級降低,西北部和中部以丘陵、低山為主,東南部靠大巴山和武陵山兩座大山脈,坡地較多,有「山城」之稱。總的地勢是東南部、東北部高,中部和西部低,由南北向長江河谷逐級降低。
重慶地質是不是喀斯特地貌
5樓:一條人棍
是,重慶是石灰岩極其發育的地區,有很多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6樓:金秋颯爽
是,雲貴高原地形區內
地質和地貌有什麼區別?分別指什麼
地貌又稱地形,說的通俗一點就是地球表面的樣貌,如冰川地貌,山地地貌,高原地貌,河流地貌,平原地貌等,而地質包括描述地球 地殼 的物質成分,內部構造,表面特徵及地球演化歷史,是個涉及範圍很廣的概念,壩子我國雲貴高原上的區域性平原的地方名稱,主要分佈於山間盆地 河谷沿岸和山麓地帶,壩上地勢平坦是壩子的主...
濟南地質構造特點,濟南有什麼特點
濟南市位於北緯36 40 東經117 00 南依泰山,北跨黃河,地處魯中南低山丘陵與魯西北沖積平原的交接帶上,地勢南高北低。地形可分為三帶 北部臨黃帶,中部山前平原帶,南部丘陵山區帶。境內主要山峰有長城嶺 跑馬嶺 梯子山 黑牛寨等等。山地丘陵3000多平方千米,平原5000平方千米。最高海拔1108...
煤礦工作中遇到地質構造應注意什麼
一 斷層 1 影響礦井生產設計 2 斷層附近岩層破碎造成冒頂 3 易誘發突水 4 造成瓦斯湧出量異常變化 5 降低煤炭回採率。二 陷落柱 陷落柱含水層 裂隙水溝通現透水事礦,另面現陷落利支護能現面積冒頂事故。再者陷落柱意味著現煤區工作面要跳採即搬家硬陷落柱易現事故般重新佈置切眼。三 褶皺構造 褶皺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