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s管理常見的幾個認識誤區關於企業管理方面的書

2021-03-07 09:58:57 字數 5323 閱讀 8888

1樓:匿名使用者

一、「5s誰不會?不就是打掃衛生,大掃除嘛。」

這是很多人對5s的誤解。打掃衛生是5s的要求之一,但是5s管理絕不僅僅是把衛生搞好這麼簡單。通過生產現場衛生的打掃,現場更清潔,企業環境和員工工作環境更好。

5s還要求定置定放、標識明確並逐步改進。更重要的是長期保持生產現場衛生清潔,全體員工都要養成良好的職業素養。不論在那個崗位上,一個工作效率高的人,一定是工作現場整潔,工作僅僅有條,思路清晰的人。

反之,一個工作現場髒亂差的環境,也不可能出高的工作效率。

二、「5s活動看不到經濟效益」

現場管理中,人最難管理。俗話說,學好慢學壞就是一瞬間。員工在企業長期養成了壞習慣,想通過短期的5s推行得到好的效益不現實。

原因是人的壞習慣要得到糾正需要時間。而人的壞習慣沒有得到糾正,增效益降成本如何可以做到?舉個例子,裝置管理中,裝置漏油會縮短裝置使用壽命,影響裝置精度,有時甚至會造成大的裝置故障。

如果可以及時發現漏油,並且及時解決,則裝置執行穩定可靠,可以保證生產的穩定性,減少裝置維修帶來的維修費用,節約成本。但是有的工廠不重視5s管理,裝置表面佈滿灰塵,有些漏油點被灰塵蓋住,根本看不到;就算是看到了,工人長期養成的習慣已經習以為常,自然生產會不穩定,成本會上升。所以日本管理界有句名言「無人始於無塵」。

因此,5s管理不可以急功近利,必須認識到5s活動初期的效果更多地體現在現場管理水平的提升、員工意識的改進和企業形象的改善上。5s活動對效益的貢獻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三、「生產太忙了,沒時間」

生產太忙,在忙什麼呢?先舉個很多工廠都會存在的例子,大家都和自己身邊的情況對照下,看看有沒有。某工廠有3條生產線,每條線都有多名員工。

每條線都需要用一根專用撬棍,所以公司給每條線各自都配了一根,按理是不會缺的。但是因為撬棍沒有嚴格按照5s的要求,指定位子擺放,所以就出現以下情況:1#線某員工用完了,撬棍就留在現場人走了。

下次1#線另外一名員工要用,一下子找不到,就跑到2#線那裡拿來用,用完也沒有放回去。再下次,2#線要用時,到處找不到(耽誤工作時間,影響工作效率),實在又要用,一般情況下這時就會有三種可能性出現:一是到1#線去拿來用,有可能一下就找到2根,發現是1#線的人拿去用不還造成自己到處找不到(影響員工之間團結),下次我就藏起來或者鎖起來(增加現場各種櫃子,再多櫃子都不夠用)。

二是到3#線去拿來用,造成3#線下次要用又找不到。三是向領導緊急申購(增加直接成本)。

這就是沒有按照5s定置擺放要求做造成的忙。前面舉的漏油不能及時發現的例子就是沒有按照5s清潔生產要求做造成的忙。還有,現場各處開關沒有明確標識,緊急時想拉a部位的電,結果把b部位的電拉掉了,人為造成停產。

這是沒有按照5s目視管理要求做。諸如此類現象還有很多,生產能不忙嗎?人員數量怎麼可能減得下來?

2樓:陳璐燕

第一,5s就是簡單的「大掃除」。

5s管理並不僅僅大掃除,做好衛生工作,而是一個系統的管理方法,要應用各種技巧,建立管理體系保證管理方法的實行,達到提高員工素質最終目的,使員工革除馬虎之心,養成良好的習慣。

認為5s管理就是大進大掃除,做做衛生,這是造成5s管理失敗的原因之一,有一家公司老總這樣講過,我們的企業不需要再繼續做5s了,我看現在衛生搞的不錯了,註定這家公司的5s只能停留在做衛生這個層面,5s管理的作用無法發揮出來,最終宣告失敗。

第二,5s管理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有些企業一開始「雄心壯志」,實施5s管理卻並沒有做到堅持,沒有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來制定一套完整的實施方法,造成最終效果不好,而怪罪在5s上來。

只有深刻地理解並靈活地運用5s管理的技巧,找出突破口,如:有的企業當前的主要問題是質量問題,就要從質量問題入手,在建立體系過程中,專項進行質量攻關,取得明顯效果,讓公司領導和員工對5s管理的成效有所信服。

第三,認為企業員工素質較低,不適合做5s管理。

員工素質確實是一個企業進步發展的核心因素,但並不能說員工素質較低,企業就停滯不前,沒有發展,員工素質是可以培養和提高的。5s管理不是什麼高深莫測的東西,關鍵在於員工去執行,並養成良好習慣。5s是一個長期的、持續改進的基礎工作,不是短期的工作,要達到保持管理水平,員工養成良好習慣,不是搞運動能解決的問題。

做好5s管理要求全員參與,其本身就是一個是培養員工形成良好習慣的過程,目的是提高員工的素養。所以員工素質低不是做不好5s的理由。換句話說,就算員工文化素養高,如果不認真地執行5s管理制度的規定,同樣會阻礙5s的推行。

因此,管理人員下定決心以及幫助員工樹立正確意識,是順利推行5s的關鍵。

關於企業管理方面的書

3樓:匿名使用者

關於企業管理方面的書其實有很多,以下這八本是比較不錯的、有代表性的著作,並且大多數都符合你說的通俗易懂及有實戰性的特點,可以看看:

2.《管理的實踐》

《管理的實踐》(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開啟了管理學發展史上的新時代。現代大部分流行的管理思想和實踐都可以從這本書中找到根源。粗略列舉一下,就可以包括:

目標管理、參與管理、知識員工管理、客戶導向的營銷、業績考核、職業生涯管理、事業部制分權管理、企業文化、自我管理團隊等。

3.《領導力21法則》

《領導力21法則》是全球領導力大師――麥克斯維爾博士40年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他以21條清晰的法則,有效講透了提升領導力的方方面面,將抽象的領導力概念以具象的方式呈現。

4.《基業長青:理想公司的成功理念》

2023年,通過對包括惠普、寶潔、3m和索尼等18個行業領袖成功企業的研究,吉姆·柯林斯給出了偉大的公司何以偉大的答案: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必須不斷自我改革、自我反省,使優勢成為公司的特性。其人性化視角是本書的一大亮點。

5.《從優秀到卓越》

本書是超級暢銷書《基業長青》的作者柯林斯的又一力作,它描繪了優秀公司實現向卓越公司跨越的巨集偉藍圖。《基業長青》揭示了公司保持卓越的祕訣,但書中提到的公司自始至終都出類拔萃。對於那些業績平平的公司,如何才能實現從優秀到卓越的跨越呢?

是不是卓越的企業都有所謂的特殊「卓越氣質」?發展的瓶頸是不是真的難以突破?

6.《360度領導力》

作者列舉了在這4個方面中層領導者常會遇到的問題和困擾,給予實用的建議。書中所包含的真實案例和小練習,可以幫助讀者結合自己的實際處境和行為習慣,有針對性地對照、學習、改進,從而逐步提高自己的領導力。

7.《影響力: 你為什麼會說「是」?》

自出版以來,這本書就一直是最為暢銷的書。由於它的影響,使得勸說成為一門科學。無論你是普通人還是為某一產品或事業觀點遊說的人,這都是一本最最基本的書,是你理解人們心理的基石。

8.《有效的管理者》

德魯克著。2023年出版。集中論述了一個管理者如何才能做到卓有成效。

認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般要具有6個特徵:(1)重視目標和績效;只做正確的事情。(2)一次只做一件事情,並只做最重要的事情;審慎設定自己的優先順序,隨時進行必要的檢討,拋棄過時的任務,或者推遲做次要的任務;恰當利用寶貴時間。

(3)創造新思想、遠景和理念;激勵他人作出各自的貢獻,提高整體的績效;建立一個有績效的團隊。(4)在選用高層管理者時,注重出色的績效和正直的品格;充分集中人員的知識和技能,利用這些優勢達成組織的目標。(5)增進溝通;有選擇性地蒐集所需要的資訊。

(6)只做有效的決策。

4樓:墨影之瞳

企業管理方面的書:

1、戴爾·卡耐基《人性的弱點》

世界第一的人際關係大師戴爾·卡耐基曾經說過,在人的成功的諸多因素中,專業技能只點15%,人際關係技能佔了85%。在職場,人際關係技能很重要,畢竟世上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只有能融入團隊中,協作共享,才能使個體發揮最大的潛能。

2、彼得·德魯克(也有譯為杜拉克)的許多管理經典(傳世之作太多,不一一例舉書名)

彼得·德魯克被世人尊為管理大師中的大師,自有不凡處。多讀讀他的書,並在實踐中學習應用,一定會深諳管理之道。

3、拉里·博西迪&拉姆·查蘭《執行》

就我多年管理諮詢經驗,許多的中低層管理者最欠缺的是執行力。許多的一線管理者,說得太多,做得太少;理論太多,實踐太少;想法太多,落實太少。深修一修執行力吧!

4、肯·布蘭佳《一分鐘經理人》

世界級管理大師,肯·布蘭佳的一分鐘經理人,文約義豐,一分鐘目標,一分鐘表揚,一分鐘批評,把管理的真諦,幾句話就躍然紙上,讀後受益匪淺。管理說穿了就是獎罰,但何時何地多大副度獎罰,如何做到公平公正公開,就是學問了!

拓展資料

一、簡介

企業管理是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進行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動的總稱,是社會化大生產的客觀要求。企業管理是儘可能利用企業的人力、物力、財力、資訊等資源,實現多、快、好、省的目標,取得最大的投入產出效率。

二、分類

1、按照管理物件劃分包括:人力資源、專案、資金、技術、市場、資訊、裝置與工藝、作業與流程、文化制度與機制、經營環境等。

2、按照成長過程和流程劃分包括:專案調研--專案設計--專案建設--專案投產--專案運營--專案更新--專案二次運營--三次更新等周而復始的多個迴圈。

3、按照職能或者業務功能劃分包括:計劃管理、生產管理、採購管理、銷售管理、質量管理、倉庫管理、財務管理、專案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統計管理、資訊管理等。

5樓:鄭州星雲互聯

1、企業管理:《企業管理》是2023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閆彥、劉軍、於淑娟。該課程的覆蓋面非常廣泛,它是市場營銷、國際**、物流、金融、會計等專業的重要專業基礎課,其基本理論及分析方法對啟發學生思維、提高其創新能力都起著重要作用。

2、企業管理學:內容包括企業與企業管理、企業戰略管理、企業經營決策、市場營銷管理、企業生產管理、企業質量管理、企業物流管理、企業技術管理、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企業財務管理共十個部分。

3、企業經營管理:2023年,孫鐵出版《企業經營管理》一書,其包括8個學習情境,依次為企業經營管理基礎、現代企業制度、戰略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生產運作管理、市場營銷管理、財務管理和創新管理。

4、中小企業管理:《中小企業管理》是2023年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漢斯.克里斯蒂安·波弗爾。該書是歐洲有關中小企業和經營管理模式及特徵研究領域的經典著作。

5、現代企業管理:本書是綜合性的管理學教材,以獨特的體例全面系統地介紹了現代企業管理的基本理論和有關管理實務。

6、《有效的管理者》

在這本薄薄的書裡,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提出一個重要的定律:管理者的效率,往往是決定組織工作效率的最關鍵因素。因此,在管理別人之前,你必須學會管理自己。

德魯克也給出了有效管理者必須養成的五種習慣:正確統籌時間;致力於對外界的貢獻;重視發揮長處,把工作建立在優勢上;集中精力在少數主要領域;做有效地決策。

以上是我們為大家推薦的企業管理的書籍,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5s管理的內容是什麼,5S管理的內容是什麼?

5s 是指 整理 seiri 整頓 seiton 清掃 seiso 清潔 seiketsu 和素養 suke 現在還多出一項s,指的是安全,現在生產現場管理是離不開這些內容的,如果企業還是解決不了這些管理問題,那麼就可以找我們巨集智瑞達了。整理 整頓 清掃 清潔和素養 5s管理的核心是什麼?5s 是...

企業管理中的5s是什麼,企業管理中的5S 是什麼

5s現場管理法,現代企業管理模式,5s即整理 seiri 整頓 seiton 清掃 seiso 清潔 seiketsu 素養 suke 又被稱為 五常法則 5s起源於日本,是指在生產現場中對人員 機器 材料 方法等生產要素進行有效的管理,這是日本企業獨特的一種管理辦法。擴充套件資料 推行5s最終要達...

談談對5S的理解與認識,談談你對5S的理解。

5s管理源於日本,指的是在生產現場,對材料,裝置人員等生產要素開展相應的整理 回整頓 清掃 清潔 答修養等活動,為其他管理活動奠定良好的基礎,是日本產品品質得以迅猛提高行銷全球的成功之處.整理 整頓 清掃 清潔 素養的日語外來詞彙的羅馬文拼寫時,它們的第一個字母都為s,所以日本人又稱之為5s,近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