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1、花市燈如晝
[宋] 歐陽修 《生查
子》2、花燈竟起
[宋] 無名氏
內 《失調名》
3、花市燈如晝
[宋] 朱淑真 《生查子容·去年元夜時》
4、花光燈影浸簾櫳
[宋] 洪諮夔 《眼兒媚·花光燈影浸簾櫳》
5、花落寒燈酒半醒
[宋] 陸文圭 《仲冬雪夜偶書三絕句》
6、花迷夜市燈初合
[宋] 董嗣杲 《蕪湖縣》
7、花神妝點似燈明
[宋] 陶夢桂 《金燈花》
8、花傳喜信燈如語
[宋] 方回 《次韻劉元煇初寒夜坐並序》
9、花結燈昏背短檠
[宋] 鄭剛中 《秋夜聞雨》
10、花落茶煙夜雨燈
[宋] 劉震祖 《題汪水雲詩卷》
11、花藹懸燈柳插簷
[宋] 葛天民 《清明日訪白石不值》
12、花燈十里正迢迢
[明] 楊宛 《元夜有感》
13、花市銀燈夜向深
[明] 趙迪 《客中元夕》
14、花燈百隊走兒童
[明] 周天球 《中秋長干曲三首》
15、花龕懺一燈
[明] 王醇 《寺居答陸無從先生六韻》
16、花下燈前出畫裾
[明] 鄭之文 《金陵元夕篇》 已摺疊1條鄭之文的查詢結果17、花前把酒看張燈
[宋] 章甫 《別陸務觀》
18、花前看燈蟹
[宋] 舒嶽祥 《十二月安七日補綴舊詩寄正仲》
2樓:777小小清
1.《正月十五夜bai燈》 (唐)張祜
du千門開zhi鎖萬燈明,正月中旬dao動地京。回三百內人連袖舞,一答進天上著詞聲。
《正月十五夜燈》,是唐代詩人張祜寫的一首七言絕句。本詩描寫 家家出門、萬人空巷、盡情而來、盡興方歸鬧上元夜的情景,使上元燈節成為了最有詩意,最為消魂的時刻。
2.《十五夜觀燈》 (唐)盧照鄰
錦裡開芳宴,蘭紅豔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十五夜觀燈》是唐代詩人盧照鄰的詩詞之一,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絢麗多彩的元宵燈火將大地點綴得五彩繽紛,人們在節日之夜觀燈賞月,盡情歌舞遊戲。青年男女在這個歡樂祥和的日子裡相互表達愛慕之意。
描寫花燈的詩詞
3樓:一籃子陽春白雪
這樣的詩詞有很多。略舉一二吧。
4樓:匿名使用者
1、翠被花燈
[宋] 歐陽修 《蝶戀花·面旋落花風盪漾》 已摺疊1條歐陽修的查詢結果
2、花燈竟起
[宋] 無名氏 《失調名》 已摺疊1條無名氏的查詢結果3、萬朵花燈夜宴
[宋] 劉辰翁 《水調歌頭·仙掌下馳道》
4、嚼花燈冷
[宋] 吳文英 《夜遊宮·窗外捎溪雨響》
5、洞房花燈夜
[宋] 釋雲岫 《偈頌二十三首》
6、相對梅花燈欲昏
[宋] 方岳 《除夜》
7、羅扇夾花燈
[唐] 白居易 《和夢遊春詩一百韻》
8、萬盞花燈羅列
[宋] 竊杯女子 《念奴嬌·桂魄澄輝》
9、春風九市花燈
[元] 王惲 《望月婆羅門引 燕城元夕有感,且去歲汴梁行》
10、月下對花燈下字
[宋] 鄭剛中 《眠昏》
11、元夜花燈下隴畦
[現代] 聶紺弩 《刨凍菜》
12、眼花燈下字
[宋] 范成大 《寒夜觀雪》
13、風流百巧花燈手
[宋] 孫嵩 《姑蘇元夕》
14、客行不趁花燈市
[宋] 葛紹體 《樂清道中二首》
15、自點臼花燈
[宋] 楊萬里 《再入城,宿張氏莊,早起,進退格》
16、爛賞花燈十里香
[宋] 張鎡 《燈夕》
17、剩看花燈萬點紅
[明] 楊基 《癸丑元日》
18、花燈十里正迢迢
[明] 楊宛 《元夜有感》
19、雨花燈影共春愁
[明] 呂伯剛 《次韻滕至剛先生別後見寄之作》
20、花燈百隊走兒童
[明] 周天球 《中秋長干曲三首》
21、風謝欲花燈
[宋] 施樞 《清夜》
22、夜闌頻點照花燈
[明] 梁氏 《落花(六首)》
23、吳家堂上看花燈
[明] 袁凱 《偕黃叔明王元吉錢伯雲張夢辰金彥振元夕觀燈》
24、花燈在處如人好
[明] 鄭之文 《金陵元夕篇》
25、卿月花燈徹夜明
[明] 夢蘇道人 《邀祝秀才(二首)》
5樓:
正月十五夜燈(唐)張祜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三百內人連袖舞,一進天上著詞聲正月十五月兒明,媽媽領我去看燈。 大宮燈,紅彤彤, 走馬燈,轉不停, 金魚燈,搖尾巴, 孔雀燈,開彩屏, 金燈銀燈五彩燈, 一盞一盞數不清。
正月裡,正月正,正月十五鬧花燈花燈花,花燈紅,雪打花燈好年景
6樓:大愛詩爽
太多了,略舉一二
正月十五日夜
(唐) 蘇味道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遊伎皆?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唐)崔液
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夜開;
誰家見月能閒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十五夜觀燈
(唐)盧照鄰
錦裡開芳宴,蘭紅豔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燈
(唐)張祜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
三百內人連袖舞,一進天上著詞聲。
7樓:仙心幻影
屎你十萬八千里路雲和月
關於「看花燈」的詩句
8樓:匿名使用者
1.《正月十五夜燈》 (唐)張祜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
三百內人連袖舞,一進天上著詞聲。
《正月十五夜燈》,是唐代詩人張祜寫的一首七言絕句。本詩描寫 家家出門、萬人空巷、盡情而來、盡興方歸鬧上元夜的情景,使上元燈節成為了最有詩意,最為消魂的時刻。
2.《十五夜觀燈》 (唐)盧照鄰
錦裡開芳宴,蘭紅豔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十五夜觀燈》是唐代詩人盧照鄰的詩詞之一,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絢麗多彩的元宵燈火將大地點綴得五彩繽紛,人們在節日之夜觀燈賞月,盡情歌舞遊戲。青年男女在這個歡樂祥和的日子裡相互表達愛慕之意。
3.《青玉案 元夕》
(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
蛾兒雪柳**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青玉案·元夕》為宋代詞人辛棄疾的作品。此詞從極力渲染元宵節絢麗多彩的熱鬧場面入手,反襯出一個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於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託著作者政治失意後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汙的孤高品格。
全詞采用對比手法,上闋極寫花燈耀眼、樂聲盈耳的元夕盛況,下闋著意描寫主人公在好女如雲之中尋覓一位立於燈火零落處的孤高女子,構思精妙,語言精緻,含蓄婉轉,餘味無窮。
4.《京都元夕》 (元)元好問
袨服華妝著處逢 ,六街燈火鬧兒童 。
長衫我亦何為者 ,也在遊人笑語中 。
《京都元夕》 是金朝詩人元好問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中描寫了金代京都元宵佳節人山人海,人們盛裝出遊的歡快氣氛,全詩淺白如話卻富有情趣,用短短的詩句,表達了詩人在節日的歡樂之情。
5.《解語花·上元》
周邦彥風消絳蠟,露浥紅蓮,燈市光相射。桂華流瓦。纖雲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纖腰一把。簫鼓喧,人影參差,滿路飄香麝。
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門如晝,嬉笑遊冶。鈿車羅帕。相逢處,自有暗塵隨馬。年光是也。唯只見、舊情衰謝。清漏移,飛蓋歸來,從舞休歌罷。
這是詞人飄流他鄉,逢元宵節的憶舊感懷之作。先寫元宵夜的燈節花市,巨大的蠟燭,通明的花燈,露水雖然燈籠紙打溼,可裡面燭火仍旺。
月光與花市燈火互相輝映,整個世界都晶瑩透亮,嫦娥也想下來參加人間的歡慶。
苗條的楚地姑娘在花市嬉戲,簫鼓喧鬧,滿路溢香。又寫「昔日」京都的元宵。
9樓:奶思呀呀
《正月十五夜》--(唐) 蘇道味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燈樹千光照.明月逐人來。
遊妓皆穠李,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譯文:正月十五之夜,到處燈火燦爛。城門開啟鐵鎖,紅光輝映石橋。馬蹄踏過處,塵土飛揚。歌女花枝招展。邊走邊唱《梅花落》。禁衛軍特許通宵歡慶,計時器不要緊催天亮。
2、《青玉案 元夕》--(宋)辛棄疾
譯文:夜晚的東風將元宵的燈火吹得如千樹花開,更讓煙火看來是被吹落的萬點流星。華麗的馬車香氣洋溢在行駛的路上。鳳簫吹奏的樂曲飄動,與流轉的月光在人群之中互相交錯。
整個晚上,此起彼伏的魚龍花燈在飛舞著。美人的頭上都戴著亮麗的飾物,身上穿著多彩的衣物,在人群中晃動。她們面帶微笑,帶著淡淡的香氣從人面前經過。
我千百次尋找她,都沒找到她,不經意間一回頭,卻看見了她站立在燈火零落之處。
10樓:匿名使用者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出自宋代:歐陽修《生查子·元夕》
花燈樣子描寫,描寫花燈的樣子30字
南京白局 絨花 南京剪紙 秦淮花燈 這些都是南京特有的民間文化。唯有秦淮河的花燈,已經滲入了南京人的生活。目前,秦淮燈會正在南京夫子廟廣場開展,20多種300多萬盞花燈讓老百姓看得眼花繚亂。繁盛 萬千家燈火樓臺 萬盞花燈映秦淮,火樹銀花不夜天 在南京,每年從大年廿九開始,秦淮花燈就跟年貨一樣,被市民...
關於春節花燈的詩句,關於花燈的詩句古詩有哪些?
關於花燈的詩句古詩有哪些?1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宋代歐陽修 生查子 元夕 譯文 去年元宵節的時候,花市被燈光照得如同白晝。與佳人相約在黃昏之後 月上柳梢頭之時同敘衷腸。2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帝京。唐代張祜 正月十五夜燈 譯文 元宵佳節,千家萬戶走出家門,街上亮起...
花燈的寓意,花燈的含義是什麼?
花燈hu d ng 用花彩裝飾的燈。特指元宵節供觀賞的燈 鬧 看 花燈的含義是什麼?花燈,又名燈籠。燈籠是起源於中國的一種漢族傳統民俗工藝品,在古代,其主要作用是照明,由紙或者絹作為燈籠的外皮,骨架通常使用竹或木條製作,中間放上蠟燭或者燈泡,成為照明工具。受漢族文化影響,在亞洲華人地區,許多國家的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