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筆有千秋業
與其說是「春秋書法」不如說是「春秋筆法」,具體解釋如下:
所謂「春秋筆法」,也叫「春秋書法」或「微言大義」,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歷史敘述方式和技巧。顧名思義,一種筆法而已,或者說一種使用語言的藝術,是孔子首創的一種文章寫法,即在文章的記敘之中表現出作者的思想傾向,而不是通過議論性文辭表達出來。春秋筆法以合乎禮法作為標準,既包括不隱晦事實真相、據事直書的一面,也包括「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的曲筆的一面。
春秋筆法作為中國歷史敘述的一個傳統,**於據傳為孔子所撰的《春秋》。《春秋》,魯國史書。相傳為孔子所修。
經學家認為它每用一字,必寓褒貶,後因以稱曲折而意含褒貶的文字為「春秋筆法」。歷史上,左丘明發微探幽,最先對這種筆法作了精當的概括:「《春秋》之稱,微而顯,志而晦,婉而成章,盡而不汙,懲惡而勸善,非賢人誰能修之?
」(譯文:《春秋》的記述,用詞細密而意思顯明,記載史實而含蓄深遠,婉轉而順理成章,窮盡而無所歪曲,警誡**而褒獎善良。如果不是聖人誰能夠編寫?
)由於孔子編寫《春秋》,在記述歷史時,暗含褒貶,行文中雖然不直接闡述對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卻通過細節描寫,修辭手法(例如詞彙的選取)和材料的篩選,委婉而微妙地表達作者主**法。後世作者為了闡述孔子的思想,撰寫了專門的著作以解釋《春秋》的內在涵義,特別是其中涉及禮的一些細節。這種作法被稱為微言大義,或者春秋筆法,被中國古代的傳統所褒揚。
2樓:匿名使用者
在春秋時期,由於處於奴隸制社會向封建社會過度時期,諸侯相互攻打,社會動盪不安。出現了弒君篡位,周君地位下降等諸多違揹人倫,即破壞等級尊卑的事情。所以這一時期的史學家對於這些事情都採用委婉的寫法。
比如周王室被諸侯進攻逃到某地寫為,「周君狩於某地」。代表奴隸主利益的孔子對這類事情極為憤慨。稱之為「春秋筆法".
什麼是「春秋筆法」?
3樓:cclun巨蟹
春秋筆法是指在宣傳材料的選擇上注意褒貶。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歷史敘述方法和技巧,是孔子創造的一種文章寫法,即在文章的記敘之中表現出作者的思想傾向,而不是通過議論性文辭表達出來。
1、詞語出處:
《史記·孔子世家》:孔子在位聽訟,文辭有可與人共者,弗獨有也。至於為《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詞。
**受春秋,孔子曰:「後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
2、註釋:
子夏,孔子**。以才思敏捷,文學著稱。所以,孔子經常跟子夏**文學創作。孔子身後,大多儒家經典是由子夏傳下的。但就寫《春秋》而言,孔子是不肯讓子夏發表意見的。
4樓:雲素琴藩雲
春秋筆法,顧名思義,一種筆法而已,或者說一種使用語言的藝術。它本身
並沒有「階級性」,在誰手裡就為誰服務。孔夫子用得,現代人,要是高興,也
沒什麼用不得。
討論概念含糊的東西,第一件事是要下個定義。什麼是春秋筆法?春秋筆法
有兩個特徵:內在的法律精神和外在的委婉平易的表達方式。
要用春秋筆法,先要建立「義例」。這其實是文字上的立法,具有法律的一
致性:某一類人的某一類事一定用某個特定的片語來描述。這裡要說「某一類人
」,因為古人未必認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都是做皇后,好人家出身的叫「
立某夫人為後」,不入流的則叫「立某氏為後」。現在當然不宜如此,但是一個
嚴肅的作者,必然有文字上的一致性。
義例立得好,除一致性外,就像比較合理的法律一樣,還有它的有限性,即
不能無限上綱。西漢的一位**回駁皇帝說:如果驚了你的馬就要處死,那麼有
人鏟了祖皇帝陵墓的一把土,你要怎麼辦?春秋筆法,決不感情用事,把嚴厲的
語句庸俗化。嚴厲的語句,保留給真正嚴重的惡行。如果歐陽修的《五代史記》
要算「肆意歪曲」歷史,那共產黨寫的現代史應該算什麼?
春秋筆法的表達方式,則是把價值判斷寓於看似平淡的語句之中。平淡的背
後,是深思、再思、三思後的定論。沒有什麼「炮轟」、「油煎」之類的語言暴
力,高簡的文筆,傳達的是歷史法庭的泠泠寒意。
春秋筆法,和詩詞格律、八股文等一樣,在今天這一無歷史、二無英雄的時
代,是退居「燈火闌珊處」的文化「次」遺產。現在的人寫詩,不必先學唐詩宋
詞,更不用顧及詩詞格律。但是,寫出的東西如果讀得人舌頭疼,則不妨看點古
詩,學點詩律。把「不可讀」作為一種風格來追求的,當然不在此例。現在的人
寫文章,也決不會去模仿八股。但是一寫就下筆萬言離題千里的,八股卻是對症
的良藥。如果八股是作文的最低規範,那麼,讀到第三段還未見議論開始(「起
講」),後面的我們就不必看了。現在的人寫歷史,應該是不用春秋筆法了。不
過,學學春秋筆法也沒什麼壞處,至少下筆時可以謹慎一點,並保證前後議論的
一致性。
5樓:摩恭莫寅
」。所謂「春秋筆法」就是用高簡的手筆、平淡的語言,用寥寥幾個字把歷史的結論表達出來。所以說「孔子作春秋,亂臣賊子懼」。
一個字的評語,就把亂臣賊子永遠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如「軾」一字是對犯上作亂者的評語,而有道伐無道叫討,偃旗息鼓地偷襲叫做侵。當時的國君、大夫得春秋一字之褒者,其榮甚過天子之命服;得春秋一字之貶者,其辱過於天子之刑戮。
所以孔子說:「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此即「寓褒貶,別善惡」之意。
6樓:牟金蘭問鸞
所謂「春秋筆法」,顧名思義,
一種筆法而已,或者說一種使用語言的藝術,是孔子首創的一種文章寫法。
《春秋》,魯國史書。相傳為孔子所修。經學家認為它每用一字,必寓褒貶,後因以稱曲折而意含褒貶的文字為「春秋筆法」。
歷史上,左丘明發微探幽,最先對這種筆法作了精當的概括:「《春秋》之稱,微而顯,志而晦,婉而成章,盡而不汙,懲惡而勸善,非賢人誰能修之?」(譯文:
《春秋》的記述,用詞細密而意思顯明,記載史實而含蓄深遠,婉轉而順理成章,窮盡而無所歪曲,警誡**而褒獎善良。如果不是聖人誰能夠編寫?)
7樓:訾玉枝巨靜
春秋筆法,也叫「春秋書法」或「微言大義」,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歷史敘述方式和技巧。即按照一定的義例,通過選擇特定稱謂或在敘述時使用某些字眼,是非分明而又簡約、含蓄地表明對歷史人物與事件的道德批判,以達到徵實和勸懲的目的。
8樓:羽永芬揭詩
春秋筆法:《春秋》,魯國史書。相傳為孔子所修。
經學家認為它每用一字,必寓褒貶,後因以稱曲折而意含褒貶的文字為「春秋筆法」。歷史上,左丘明發微探幽,最先對這種筆法作了精當的概括:「《春秋》之稱,微而顯,志而晦,婉而成章,盡而不汙,懲惡而勸善,非賢人誰能修之?
」(譯文:《春秋》的記述,用詞細密而意思顯明,記載史實而含蓄深遠,婉轉而順理成章,窮盡而無所歪曲,警誡**而褒獎善良。如果不是聖人誰能夠編寫?
)成語名稱:春秋筆法
成語發音:chūn
qiūbǐ
fá成語釋義:指寓褒貶於曲折的文筆之中。
成語出處:《史記·孔子世家》:「孔子在位聽訟,文辭有可與人共者,弗獨有也。至於為《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詞。」
成語示例:初意卻不過貪圖少寫一個字,並非有什麼~。(魯迅《熱風·反對「含淚」的批評家》)
9樓:先生矣
「春秋筆法」是指孔子首創的一種文章寫法。
孔子撰《春秋》,在語言平面上「不露山水」,但在表達平面上,自能見其「微言大義」,後人就稱這種手法為「春秋筆法」。所謂「不露山水」,實指不顯露那些不宜明說或不願直說本意的語句,宜與名家畫山水一樣,「妙在含糊,方見作乎」,或旁敲側擊,或含義模糊,或閃爍其詞,或含蓄委婉,或意在言外,或從旁烘托,或虛掩偽飾,或上下暗示,總之不露本意。當然也有涉及本意的,則往往從輕從寬,或隱隱約約,未見廬山真面日,或撲粉塗脂,頓使惡語變美言。
為此,本文僅就讀者欣賞春秋筆法必須具備的能力方面作一點管窺。
一、欲說還休,以少引多 作品中所渲染、抒寫的人物逐漸接近主旨時,作者忽然收筆,即「欲說還休」,不把話說盡,要留有讓讀者思考的餘地。由於世界觀,生活經驗和藝術修養的不同,讀者得出的主旨與作者的主旨可能迥異,各個讀者得出的主旨也可能不同,但人們又不會因此去追求,這類語言正是在這種猜度、體察、品味之中顯示出語言的「不露山水」之美。例如《紅樓夢、第九十八回中寫林黛五彌留之際:
「……猛聽寞王直聲叫道:『寶玉,寶玉!你好……』說到『好』字,便渾身心冷汗,不做聲了。」
有人試圖為黛玉這「好……」字後面難言之隱語填空,但無法填出,也無須填出,因為黛玉臨終前,哀恨交集,至情傾洩,「閒最小的面積,驚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
二、不著一字,以無勝有.春秋筆法猶似畫龍,見首不見其尾,方是神龍。「露其要處而藏其全」,才能顯示其潛涵的魅力。春秋筆法又如樂曲,戛然而止,則餘音繚繞,韻味無窮。
倘若傾箱倒篋,一洩無餘,則使人索然乏味。文中的直觀形象僅是作者表情達意的憑藉形式,其真實意圖不著一字,但讀者9、要作穿透性深究,就會無中悟有,「盡得風流」。例如《紅樓夢》第三十五回**鶯巧結梅花絡時與寶玉閒話;
「鶯兒笑道:『你還不知道我們姑娘,有幾樣世上的人沒有的好處呢,模樣兒還在其 次。」
讀者不禁要和寶玉一樣急於知道是「什麼好處,你細細兒的告訴我。」可是作者恰恰在此輟筆,寫道:「……只聽:
外面一聲,正是寶釵來了。」其實寶釵的好處書中早已交代,這裡不過借鶯兒之口,用不著一字的手法,讓人意會,頓生光輝。
三、烘雲托月,以彼寫此 不正面刻劃作品中的主要物件,而是通過渲染其周圍的人物和環境,給讀者留有思考的餘地。在適當處稍露鱗爪,給讀者提供循彼尋此的線索,從而使主要物件鮮明突出。例如《西廂記》第一折寫崔鶯鶯的美麗,就是運用「烘雲托月」的春秋技法。
鶯鶯兼有「國豔」與「天人」的美麗和神采,作者「因而畫雲」,借眾僧入和張生的「驚豔」來烘托鶯鶯的美麗。張生雖也曾「顛不刺地見過萬千」美貌女子,但當鶯鶯出現在他面前時,竟然「眼花繚亂口難言,魂靈兒飛去半天。」由此,鶯鶯之美可想而知。
通過對張生「驚豔」的渲染烘托,鶯鶯的絕世之美就活現在讀者的眼前。
四、設想幻化,以虛寓實 要寫眼前,卻著墨設想未來;要寫現實,卻描繪幻化世界。筆下之虛,撲朔迷離;虛中之實,更具神韻。試看《雜文界》2023年增刊中劉徵的《秦俑》:
秦俑大喝一聲:「止!走近始皇陵者死屍然而,大大批的遊人,中國人,外國人,戴著旅遊帽的,揹著照相機的,一個個說說笑笑,同秦俑擦身而過。
泰俑的手是僵硬的,不能動 作;劍是鏽住的,不能拔出;喉嚨是陶瓦制的,不能出聲。然而,他下能容忍拿他的命令當兒戲的人,仍無聲的大喝道:「止,否則汝將血吾刃!
」兩幹多年前,秦始皇下令製作秦俑是為了守陵護墓,以展示「六王畢,四海一」的第一位皇帝的威嚴和雄姿,使偉業長存、江山水固,想下列兩千年後卻成了展品。從秦俑身上設想幻化,以虛寓實地寫出一種社會變遷的滄桑感;秦俑不去審時度勢,卻一味守舊,無疑是
一個悲劇。一邊是嚴整的方陣,一邊是自由的人群『一邊怒不可遏,忍無可忍,一邊談笑風生,「擦身而過」,「不露山水」中寓滑稽和悲哀,別開生面。
五、語近意遙,以淺藏深 藝術作品中常常選擇人們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場面,用淺近通俗的語言迭設懸念,將讀者引入彀中,從淺中悟深,在有限的畫面之外,創造出廣闊的藝術天地,從而收到語近意遙、言短味長、雅俗共賞的藝術效果。如金昌緒的《春怨》: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全詩口語化,雖然怨婦唯恐黎明來得太快,難以重溫美夢,但溥的開端凝聚在「打起黃鶯兒」,為什麼要打?打是為了「莫教枝上啼」。鶯歌美妙,為什麼不准它叫呢?
是怕「驚妾夢」。黃鶯啼曉,本該醒了,怨婦做的是什麼夢?為什麼怕驚醒呢?
末句答覆是:怕驚醒「到遼西」的夢。句有餘味,篇有餘意:
她為什麼做「到遼西」的夢?什麼人在那裡?為什麼在那裡?
「春怨」到底怨什麼?迭設懸念,都留給讀者去思索,想象,真是語近意遙,淺中藏深。
六、背面敷粉,以表掩裡 有些語言似乎感情顯豁,但讀者切勿輕信上當,因為表面的感情是虛假的,內裡的真情藏在背後,如喜掩蓋著悲,褒掩蓋著貶等。請看李商隱《閨情》:
紅露花房白蜜稗,黃蜂紫蝶兩參差。
春窗一覺風流夢,卻是同衾不得知。
首句寫一朵美豔的花,花房和睥都指花心,紅露指紅色露水,白蜜指白色蜜汁。第二句說黃蜂與紫蝶不是同時來到,向這朵鮮花采蜜。第三句點明那個女人在春窗下做了一個風流夢,這裡「春」字指《詩經》中「有女懷春」的「春」。
末句說妻子在睡眠中做了一個風流夢,同衾人(丈夫)卻一點也不知道。這些都是背面敷粉,以表面似乎輕薄的豔情掩蓋了寄託深而措辭婉的實質。
七、噴騰跳躍,以點代面 藝術筆墨可以跳躍,可以飛騰,可以噴出。只要點出幾個有特徵、有代表性的物象,即可牽動讀者的思緒,去補充略去的空白,零散的點就構成意境,組成完整的畫面。即使省去開端,挖掉中腹,刪除結尾,但事情的來龍去脈,感情發展的線索,依然隱約可見。
這種「不露山水」的技法,似乎與數字上的兩點定線,三點定圓等法則有相通之處。例如郁達夫《故都的秋》中一段
北國的槐樹,也是一種能使人聯想起秋來的點綴。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到一點極細微極柔軟的觸覺。
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後,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閒,潛意識下並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古人所說的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遙想,大約也就在這些深沉的地方。
作者春秋筆法的訣竅,就在於以感情的觸角噴騰跳躍,以點代面地寫出細微的視覺、聽覺、嗅覺,意覺,從而構成北京秋味的心靈圖示。不僅對客觀世界逼真的描摹,而且是主觀世界對客觀世界能動的反映。調動五官,心往神馳,突破時空的界限,讓思想和情緒噴騰起來,融萬物於筆端,把作者抑鬱、憤懣、孤寂、哀傷的內在情思「不露山水」而曲折地跳躍於字裡行間,既有情化自然的藝術美,又處處隱約抒發出一個「真」的有「個性」的我。
在這幅以點代面的繪畫中凝聚了一個漂泊天涯的遊子彷徨愁苦的濃厚感情,確是「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
書法中何為習氣,什麼是書法習氣
其四,顫抖。很多書者為了讓寫出的點畫有蒼茫的氣息,或者是誤解了碑帖的點畫形態,書寫是一味的抖動,似乎蒼茫有力,實為惡俗不堪。其五,花哨。尤其是近年來,各種展覽的盛行,為了追求視覺衝擊力,變書法為設計 當然我不反對設計,好的章法字法都要經過書家經意或不經意的設計 於是乎紙色五花八門,拼拼貼貼。其六,章...
戰國的呂氏春秋寫的是什麼,呂氏春秋是戰國末期什麼組織編寫的什麼
考慮考慮兔兔兔兔圖騰柱無圖快樂旅途兔兔兔兔停機了logo慕名哦日我smg新坡讓我 戰國的 呂氏春秋 寫的是什麼? 伏特加配老乾媽 呂氏春秋 是在秦國丞相呂不韋主持下,集合門客們編撰的一部黃老道家名著。成書於秦始皇統一中國前夕。此書以道家思想為主幹貫穿全書始終,融合各家學說。呂不韋想以此作為大一統後的...
夏商周,春秋戰,秦朝過後是西漢後面是什麼
新莽新朝 公元8年 公元23年 是中國歷史上繼西漢之後出現的朝代,為西漢外戚王莽所建立。公元8年12月,王莽廢西漢最後一位君主孺子嬰 劉嬰 為安定公,改國號為新,取自於其最初受封的新都侯。又因為新朝為建興帝王莽所建,故世稱 新莽 建都長安 今西安 並更名為常安。夏商周,春秋戰 秦朝以後是兩漢 三國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