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繪畫中的透視法繪畫中的透視現象是什麼?畫透視畫的方法?

2021-03-10 07:19:29 字數 7149 閱讀 3214

1樓:夫今歌鮑布

簡單來說就是在畫畫的時候注意透視的變化,類似於近大遠小的說法。就是梯形畫法,貼幾張圖你看看就會明白了。

2樓:嚴伯鈞

為什麼說學好科學,懂點藝術很必要?透視法瞭解一下,告訴你答案

3樓:革寄藍傅辰

平行透視

:又稱一點透視,就是說立方體放在一個水平面上,前方的面(正面)的

專四邊形分別與屬畫紙四邊平行時,上部朝縱深的平行直線與眼睛的高度一致,消失成為一點。而正面則為正方形。

成角透視:(二點透視)就是把立方體畫到畫面上,立方體的四個面相對於畫面傾斜成一定角度時,往縱深平行的直線產生了兩個消失點。在這平**況下,與上下兩個水平面相垂直的平行線也產生了長度的縮小,但是不帶有消失點。

傾斜透視:(三點透視)當視點通過畫面觀察物體遠近成傾斜角度的邊線,就是要產生傾斜透視變化。

圓的透檢視:正圓也成了橢圓。且裡面的弧長小於外面的弧長。外弧彎曲度大一點,裡弧彎曲度小一點。

4樓:回紫安姜涆

繪畫中的bai透視法簡單

du來說就是在畫畫的zhi

時候注意透視dao的變化,類似於版

近大遠小的說法。

權幾何透視法產成於數學原理,是把幾何透視運用到繪畫藝術表現之中,是科學與藝術相結合的技法。它主要藉助於近大遠小的透視現象來表現物體的立體感。

幾何透視法簡介

要素幾何透視法包括三個要素:視平線,一般是指畫者平視時與眼睛高度平行的假設線。視平線決定被畫物的透視斜度,被畫物高於視平線時,透視線向下斜,被畫物低於視平線時,透視線向上斜。

心點,是指視覺中心。它位於畫者的核心部位。在平行透視中,一切透視線引向心點。

距點視點至心點的距離叫視距,如果把視距移至視平線上心點的兩側,所得的點為距點。

要素簡介

平行透視

當立方體的六個面中,有一個面與畫者的位置呈平行狀態時,畫者所看到的是它面產生的透視變化。

成角透視

當立方體的一個角正對畫者時,立方體所有的面都產生透視變化。

繪畫中的透視現象是什麼?畫透視畫的方法?

5樓:刨根問底

繪畫是把立體空間的人和景物的形象表現在平面的畫紙上,使觀眾對畫紙上的平面圖形產生明顯的立體空間感。這種由立體到平面,又由平面到立體的轉化,是運用客觀的透視規律來完成的。

6樓:魂葬羅蘭

所謂近大遠小,近實遠虛,近暖遠冷是也。

7樓:七海沙

就是從遠到近的圖畫近大遠小

8樓:天堂擱淺再遇

成角透視,所有畫面上的結構要有一個消失點

繪畫中的透視現象是什麼?畫透視畫的方法?

9樓:耿興解詞

繪畫是把立體空間的人和景物的形象表現在平面的畫紙上,使觀眾對畫紙上的平面圖形產生明顯的立體空間感。這種由立體到平面,又由平面到立體的轉化,是運用客觀的透視規律來完成的。

繪畫中的透視法適用於什麼種類作品中?

10樓:匿名使用者

不論什畫麼物體,大bai多du都需要考到慮空間和透視。

而「zhi透視」,是指人們dao

從「一個固定的視點

內」透過物體,去觀察容其中形成的視象。這有稱為焦點透視。它包括了三種主要畫法:

1、幾何學的透視法:利用與畫面成直角諸線悉集合於一視點,與畫面成任何角諸線悉集於一焦點,物體前後交錯互掩,形線按距離縮短,以襯出遠近。

2、光影的透視法:由於物體受光,顯出明暗陰陽,圓渾帶光的體積,襯托烘染出立體空間。遠近距離因明暗的層次而顯露。

3、空氣的透視法:人與物的中間不是絕對的空虛。這中間的空氣含著水分和塵埃。地面山川因空氣的濃淡陰晴,色調變化,顯出遠近距離。在西洋近代風景畫裡這空氣透視法常被應用著。

畫的時候最要注意的就是近大遠小,近實遠虛。

這些都很重要,希望對你有幫助。

11樓:匿名使用者

透視bai學是繪畫、設計及相關專業du的一門必修基礎課程zhi,掌dao握透視學知識是必內備的基礎應用能力。在繪畫容中,只有透徹地理解透視原理、掌握透檢視的技法,才能更好地把握空間,準確地表現人物及景物的結構、造型等。對於學習設計的人來說,不僅要掌握透視學的基礎原理,而且要將透檢視技法直接運用到精確的製圖中。

在進行藝術創作、設計構思的過程中,透視學的靈活運用,可產生多元的、豐富的視覺效果,可使藝術作品更具張力和感染力,可創造出更高水平的繪畫作品和設計作品,所以透視學是一門必不可少的專業基礎課程。

12樓:匿名使用者

透視,簡單講就是更好bai

的掌握du

一個物體的形狀大小,這樣zhi

可以更好dao的把一個物體表現出來,達到好象版把一權個二維變為三維一樣,另外就是物體與物體之間的透視,這個主要是為了更好的表達畫面的空間關係,達到一個形象\逼真的效果````

13樓:羽贊巧文石

透視有兩種:copy

一個是焦點透視,就是我們見到了西方寫

實油畫中用到的,這種透視比較能夠表現出畫面的深度和空間關係,屬於**寫實藝術的範疇。

第二個是散點透視,在中國畫中運用的最多,最著名的是《清明上河圖》,在近代繪畫中中國畫的這一透視意識逐漸滲透到了世界的各個角落的各種繪畫當中,現在西方的許多油畫作品都散發著中國畫的這種透視理念。

更詳細的我不再多說了,自己多讀些美學著作吧。歡迎跟我交流。

美術中的透視是什麼?

14樓:環球青藤

透視就是透視物而視的意思,在日常生活中,物體在空間給人們的感覺總是「近大遠小」「近寬遠窄」的現象,這種現象叫做透視現象。透視特點:近大遠小、近高遠低、近粗遠細、近寬遠窄

產生這種現象的原理是由於人們的眼睛視角與物體間的關係所造成的,人們的眼睛視角是從眼球按照60度伸展出去的,因此同樣大的物體,離我們近的,在視角上所佔的比例就大,離我們遠的,在視角上所佔的比例就小,這就是「近大遠小」的感覺的來由。

「近大遠小」是最基本的透視規律。

透視的幾種基本規律:

1、平行透視

方形物體有一個與畫面平行,這個物體的透視叫平行透視。平行透視的特點:與畫面平行的原線在透視方向上不發生變化,彼此永遠保持平行,只是漸遠漸短凡是與畫面不平行的變線集中消失在視平線上的一點。

2、成角透視

方形物體在任何一面都不與畫面平行,而成斜角,這個物體的透視叫成角透視。成角透視的特點:它與地面平行的線都分別消失在視平線的兩個消失點上;豎直與地面的線透視方向不變,只有漸遠漸短的變化而已。

3、傾斜透視

與畫面和地面都不平行的平面或直線的透視叫傾斜視。

傾斜透視向地點消失,在地平線下方。

4、焦點透視的一些規律,平行透視、成角透視、傾斜透視、傾斜透視均為焦點透視。

更多繪畫資源分享與交流可以進入這裡,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15樓:睢辰丁逸秀

用透視來畫出物體的三維圖,再用陰影明暗,各種技法來表現立體實景。

繪畫中的「透視法」哪有哪些?

16樓:手機使用者

透視法只有幾種,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讓影象看起像是立體的。  1.沒有消點的透視稱為「等角透視」,這個是最簡易的最容易學的,也就很常會看到的,可是也是最沒有立體感的一種。

  2.有一個消點的透視稱為「一點透視」,又稱為平行透視,繪圖方式是以一個面做為基礎,z軸上的線條都會相交在一點上,都應用在室內設計與建築外觀設計。  3.

有二個消點的透視稱為「二點透視」,又稱為成角透視,也就是在x軸和z軸上的線條都會各自相交於二邊的消點上,只有在y軸上的線條是平行的不會有交點,會有角度的感覺。  4.有三個消點的透視稱為「三點透視」。

又稱為傾斜透視。就是x、y、z軸都會各自的交點,畫好時會感覺斜斜的所就叫傾科透視,由於是完整的模擬三度空間,所以感覺最真實,不過不好畫就是了。  至於多點透視,只不過依二點或三點的透視基礎去增所需的第四點、第五點、第六點,就要看你物件的角度與數量,去增加。

若是依二點透視的方式去增加消點,所有消點都會在同一條上才是正確的。很多教製圖的書藉都會寫到,去書店找找,有很多都是從基礎開始教

繪畫中的透視:什麼是透視現象

17樓:嚴伯鈞

為什麼說學好科學,懂點藝術很必要?透視法瞭解一下,告訴你答案

18樓:言智理

透視——通過一層透明的平面去研究後面物體的視覺科學。

1、「透視」一詞**於拉丁文「perspclre"(看透),故有人解釋為」透而視之「。

2,透檢視——將看到的或設想的物體、人物等,依照透視規律在某和媒介物上表現出來,所得到的圖叫透檢視。

其含義就是通過透明平面觀察、研究透檢視形的發生原理、變化規律和圖形畫法。

19樓:閩辰塞子美

近大遠小近實遠虛

【透視】

繪畫法理論術語。「透視」一詞原於拉丁文「perspclre」(看透)。最初研究透視是採取通過一塊透明的

平面去看

景物的方法,將所見景物準確描畫在這塊平面上,即成該景物的

透檢視。後遂將在平面

畫幅上根據一定

原理,用

線條來顯示物體的

空間位置、輪廓

和投影的

科學稱為

透視學。

透視有三種:no.1

色彩透視

no.2

消逝透視

no.3

線透視.

這是達芬奇總結的其中最常用到的是線透視.透視學在繪畫中佔很大的比重,它的基本原理是,在

畫者和被畫物體之間假想一面玻璃,固定住眼睛的位置(用

一隻眼睛

看),連線物體的關鍵點與眼睛形成

視線,再相交與假想的玻璃.在玻璃上呈現的各個點的位置就是你要畫的三維物體在二維平面上的點的位置.這是西方古典

繪畫透視學

的應用方法.如《最後的晚餐》

中國畫在的透視學應用:

(1)多視點

中國畫善於表現豐富的情節,

西方繪畫

注重單視點(類似於攝影).中國畫講求的豐富情節用單視點是不能完成的.因此,中國畫用(類似於把攝象的多

鏡頭分割再重新組合)多視點來表現.如《

清明上河圖

》(2)高視高

採用微俯的視角表現,"遠山即高"高山往往是畫

在遠處的,其間再用

雲霧繚繞

加以銜接.表現一種人比山高的心情.中國畫是不採用

近距離仰視來表現高山的.

(2)遠視距

中國畫講求"仗山尺樹,寸馬豆人"要求畫中物體符合事物的正常比例,因此,畫者必須採用遠視距來表現.

畢加索的作品打破了透視學的基本規律,把一個物體的正面

反面,能看見的不能看見的全都表現在一個二維的空間中.理解畢加索的畫首先要拋棄透視學.

現在的畫家已經開始無視一切規則,嘗試打破所有的規則.但這些

做法又在一個基本的哲學規則之中----打破一箇舊的規則,創造新的規則.

透視的基本術語

1,透視——通過一層透明的平面去研究後面物體的視覺科學。「透視」一詞**於拉丁文「perspclre"(看透),故有人解釋為」透而視之「。

2,透檢視——將看到的或設想的物體、人物等,依照

透視規律

在某和媒介

物上表現出來,所得到的圖叫透檢視。

3,視點——人眼睛所在的

地方。標識為s。(eye

point)

4,視平線——與人眼等高的一條水平線hl。(horizoutal

line)

5,視線——視點與物體任何部位的假象連線。(line

oesight)

6,視角——視點與任意兩條視線之間的夾角。(visual

angle)

7,視域——眼睛所能看到的空間範圍。

8,視錐——視點與無數條實現構成的圓錐體。(visual

cone)

9,中視線——視錐的中心軸。又稱中視點。(line

oevisual

center)

10,站點——觀者所站的位置。又稱停點。標識為g。(standing

point)

11,視距——視點到心點的

垂直距離。

12,距點——將視距的長度反映在視平線上心點的左右兩邊所得的兩個點。標識為d。(distance

point)

13,餘點——在視平線上,除心點距點外,其他的點統稱餘點。標識為v。(***plement

point)

14,天點——視平線上方消失的點。標識為t。(top—vanishiug)

15,地點——視平線下方消失的點。標識為u。(bottom—vanishiug)

16,滅點——透視點的

消失點。

17,測點——用來測量成角物體透視

深度的點。標識為m。(measuring

point)

18,畫面——畫家或設計師用來變現物體的媒介面,一般垂直於地面平行於觀者。標識為pp(picture

plane)

19,基面——景物的放置平面。一般指地面。標識為gp(ground

plane)

20,畫面線——畫面與地面脫離後留在地面上的線。標識為pl。(picture

line)

21,原線——與畫面平行的線。在透檢視中保持原方向,無消失。

22,變線——與畫面不平行的線。在透檢視中有消失。

23,視高——從視平線到基面的垂直距離。標識為h(visual

high)

24,平面圖——物體在平面上形成的

痕跡。標識為n(plan)

25,跡點——平面圖引向基面的交點。標識為tp(track

point

)26,影滅點——正面自然光照射,

陰影向後的消失點。標識為vs(vanishing

ofshadow)

27,光滅點——影滅點向下垂直於觸影

面的點。標識為vl(vanishing

oflight)

28,頂點——物體的頂端。標識為bp(base

point)

29,影跡點——確定陰影長度的點。標識為sp(shadow

point)

在美術種透視的出現的

時期是在文藝復興時期,由達.芬奇發現並對其進行研究,發展之後就傳承下來了

繪畫中的透視現象指的是什麼繪畫中的透視什麼是透視現象

繪畫理論術語。透視 perspective 一詞原於拉丁文 perspclre 看透 指在平面或曲面上描繪物體的空間關係的方法或技術。最初研究透視是採取通過一塊透明的平面去看景物的方法。將所見景物準確描畫在這塊平面上,即成該景物的透檢視。後遂將在平面上根據一定原理,用線條來顯示物體的空間位置 輪廓和...

透視在繪畫中的意義,透視對我們繪畫有什麼作用

透視有三種 no.1 色彩透視 no.2 消逝透視 no.3 線透視.這是達芬奇總結的其中最常用到的是線透視.透視學在繪畫中佔很大的比重,它的基本原理是,在畫者和被畫物體之間假想一面玻璃,固定住眼睛的位置 用一隻眼睛看 連線物體的關鍵點與眼睛形成視線,再相交與假想的玻璃.在玻璃上呈現的各個點的位置就...

國畫繪畫中傳統散點透視構圖形式應該怎樣理解

所謂散點透視是中bai國人du因為外國人說我zhi們畫畫沒有透視不服氣硬加上dao去的名詞,其實早內期傳統的容 中國畫就是沒有嚴格的透視,沒有統一的消失點,近窄遠寬的事也時有發生,雖然也注意到了一些透視變化規律但是沒有像西洋人那樣加以系統的精確的研究和理論化。只有到了洋人把油畫帶入中國,中國的繪畫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