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儀徵的景色的作文,讚美揚州的風景作文

2021-03-16 21:55:56 字數 5295 閱讀 7550

1樓:

風水寶地—儀徵化纖

儀徵乃是一個美麗而又富饒的地方,這裡有山有水,還有文化以及特產。下面我就為大家介紹吧!

首先帶大家去看看山,我們這裡最出名的山乃龍山,我有幸爬過一次,龍山上長滿了清脆欲滴的竹子,竹林間顯得非常清幽曠遠,要是走一走就感到優雅嫻靜心曠神宜。

在龍山上走,會使我進入夢幻般的世界,叫不出名的鳥兒,不時傳來一陣動聽的叫聲,那回聲早已穿破竹林,直升雲霄。幾隻蝴蝶不時從我眼前飛過,幾朵小花也在盡情釋放出她那美麗的臉龐,總之一切都是亦真亦幻的。

說完山,我再帶領大家去賞湖吧!我們這的登月湖大家一定很不陌生吧,登月湖是一個風景秀麗,生機勃勃的風景區,湖水在陽光的照耀下泛起一層層漣漪,顯得多麼耀眼,多麼活潑。登月湖最有名的是登月茶,茶香濃濃,口味純正,真是極品也!

我們這可特產綠揚春茶,這個品牌早已遠銷海外。

我們這不僅有登月湖和龍山還有古代遺產:大碼頭、儀徵城、鼓樓等。

下面就給大家介紹幾種我們這兒的特產:長江三鮮—刀魚—江豚—鰣魚,這三種海產品肉質鮮嫩,是名貴的食用水產品,這長江三鮮只有到我們儀徵才能品嚐到。

我們這兒不僅有長江三鮮還有十二圩香乾等各種各樣的土特產。

來我們這不僅可以看到迷人的風景,還能品嚐到美味佳餚。心動了吧,哈哈,那就快來儀徵吧!我來做你的導遊哦!哈哈……

讚美揚州的風景作文

2樓:匿名使用者

又是一個月朗星稀的夜晚,古老的揚州城上空,一輪皎月,灑下一片清輝,給黑夜獻上一層銀紗。我十分慶幸夜晚的揚州沒有大都會的那番嘈雜,從而可以在這靜謐的月夜,盡情享受著月的溫柔。

月亮是睿智的,很能尋找她的容身之處,她甚至能看透人的心思。在適當的地方和時節,她也許會翩翩起舞一番,為那些懂她的人。

大家都知道古時的揚州多美景,多佳麗,所以揚州是因為他們而出名的,但歸根到底,致使揚州聞名於世的,還是個月亮。杜牧的一句「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盡道玄機。此景即為二十四橋,此人則為二十四橋上二十四個**的美人。

倘若那時無月,無橋,也不能白天觀賞,美人也恐怕早與黑夜融為一體,只剩下那孤獨的簫聲了。

詩人、藝術家往往在夜晚才能產生靈感,激發創作的火花,這時月亮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們由月引發情思或借月抒情或寄情於月,多少詩人在這裡為她傾情,對她迷戀,之後,便留下了一篇篇流芳千古的佳句。徐凝的「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就是對揚州月亮的肯定。於此同時,月亮也為揚州獲得「文化古城」的稱號立下了汗馬功勞。

寫到這裡,我忽然想到了一個很重要的人,一個提起月亮就能想到的人——李白。他留下的關於月亮的詩篇,數不勝數。請恕我孤陋聞,在我知道所有李白的詩中,沒有一篇是寫揚州的月亮。

不可能啊?李白乃喜月之人,又熱衷於遊山玩水,他不應忘記揚州,忘記揚州的月亮。也許揚的月亮不愛寂寞,喜歡更多的看客來欣賞她婀娜的身影,自然無法理解李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也許揚州的月亮太秀氣了,只喜歡江南的小橋流水,難以與李白筆下的「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形成共鳴;也許揚州的月亮太輕佻,承受不起李白「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的剛健的情感,於是其筆下的月亮甚多,惟失揚州月。

莫惋惜!地球之外就一個月球,但她卻產生了諸多形象。關外大漠,月亮冷悽肅殺;大海平原,月亮神聖莊嚴,假山池沼;月亮若隱若現……啊!月亮啊,你是這樣的善變,區區李白又怎寫得盡你呢?

而揚州的月亮只是你最柔美、最感性、最嬌弱的一面罷了。

月亮終究是善良的,雖然她多變,但卻同時給了大家一張她最完美無缺的面孔,作為異鄉遊子與故鄉的紐帶。每每中秋節,揚州的月亮都要一改往日的羞澀,變得又亮又圓,想讓所有相思的人都能望見,多情的詩人便寫下了「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此時揚州的月亮,是通俗的,同時又是極其偉大和善解人意的。

我想就此停筆了,連李白寫了一生,都寫不盡的月亮,我再寫也是徒勞,上空的那彎月亮,不知何時已蒙上了一層面純利潤,揚州古城依舊寂靜,只聽得隔壁老太太囈囈地對著她那懨懨欲睡的小孫子,講那嫦娥奔月的故事……

3樓:匿名使用者

我們呢,應該自己--------------------------------------------寫。

4樓:揚眉秋水靜無痕

《瘦西湖》

揚眉十里長堤曲水酣,松柏競翠掩徐園,

荷蒲薰風花間醉,四橋煙雨睡夢甜。

金山觀月殊峰翠,吹臺釣魚白塔寬,

五亭橋邊蓮性寺,楊柳依依晴雲間。

描寫武當山景色的作文

5樓:home我是逗逗呀

範文1:

武當山是著名的道教聖地,也是我國十大旅遊風景勝地之一,那裡風景如畫,猶如仙境一般。

今年「十一」長假,我們一家去了武當山,體驗了它那如畫般的美麗景色。武當山的山、武當山的水、武當山的古建築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武當山的山,高、大、險。它的最高峰——天柱峰,海拔達1612米。在群山的環繞下,它像是一隻大龜揹著一條蛇。

有的山像一匹奔騰的駿馬,有的像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有的像一把利劍,直插雲霄。一座座山奇峰羅列,形態萬千。站在頂峰,武當山的風景盡收眼底,山上的樹木茂盛,鬱鬱蔥蔥。

武當山的水,特別的清、涼。在遊覽的路上,總能看到涓涓的細流,潺潺的小溪,簾簾的飛瀑。捧上泉水喝一口,那甘甜的泉水沁人心脾,旅途的勞累頓時一掃而光,令人心曠神怡!

武當山的古建築群氣勢恢巨集。有規格寵大的紫霄宮,有建於懸崖峭壁之上的南巖宮,更有歷經六百年風風雨雨卻依然傲立於金頂之上的太和宮。這些古建築的設計巧奪天工,令人歎為觀止。

範文2:

武當山,是著名的山嶽風景旅遊勝地。勝景有箭鏃林立的72峰、絕壁深懸的36巖、激湍飛流的24澗、雲騰霧蒸的11洞、玄妙奇特的10石9臺等。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被譽為「一柱擎天」,四周群峰向主峰傾斜,形成「萬山來朝」的奇觀。

武當山的藥用植物豐富,在《本草綱目》記載的1800多種中草藥中,武當山就有400多種。據2023年藥用植物普查結果,已知全山有藥材617種,因此,武當山有「天然藥庫」之稱。

武當山古建築群規模巨集大,氣勢雄偉。據統計,唐至清代共建廟宇500多處,廟房20000餘間,明代達到鼎盛,歷代皇帝都把武當山道場作為皇室家廟來修建。明永樂年間,大建武當,史有「北建故宮,南建武當」之說,共建成9宮、9觀、36庵堂、72巖廟、39橋、12亭等33座道教建築群,面積達160萬平方米。

明嘉靖三十一年(2023年)又進行擴建,形成「五里一庵十里宮,丹牆翠瓦望玲瓏。樓臺隱映金銀氣,林岫迴環畫鏡中」的建築奇觀,達到「仙山瓊閣」的意境。現存較完好的古建築有129處,廟房1182間,猶如我國古代建築成就的展覽。

金殿、紫霄宮、「治世玄嶽」石牌坊、南巖宮、玉虛宮遺址分別於2023年、2023年、2023年、2023年、2023年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除古建築外,武當山尚存珍貴文物7400多件,尤以道教文物著稱於世,故被譽為「道教文物寶庫」。

武當武術,又稱「內家拳」,源遠流長,玄妙飄靈,是中國武術的一大流派,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當」之說。它以靜制動,以柔克剛,煉氣凝神,剛柔相濟,內外兼修,是極好的健身養性之術。富有神韻的武當道教**,具有中庸、委婉和莊重、典雅的特點,與武當武術同享盛名。

武當傳說故事、民歌、民俗風情等豐富多彩,異彩紛呈。

武當山神奇的自然景觀和豐富的人文景觀融為一體,其物華天寶又兼具人傑地靈的特質給世人留下極大的想像空間。作為中華民族大好河山的一塊瑰寶,令世人神往,讓我們走進鍾靈毓秀、自然天成的武當山,去感悟她的玄妙、空靈和神韻

小學生描寫儀徵鼓樓的兩百字作文

6樓:緣諾

世傳民諺:「平陽府有座大鼓樓,半截子插在天裡頭。」

坐落在臨汾市區的

大中樓,俗稱鼓樓,龍盤虎踞,衝大而立,以其高大雄偉著稱於世。千百年來,邑中父老引以為榮,外地遊客有口皆碑,此樓實堪為帝堯故都古老文明的象徵。

大中樓因建於東、西、南、北四街的中心而得名。其基座乃正方形,建築面積1600平方米,四向券砌門洞在其基座正中十字相交。

諸州置樓懸鼓,自崇始也。」李崇是北魏末山東兗州刺史,既然北魏從山東兗州開始,州州興起了建鼓樓,那麼作為晉州治所的平陽,於北魏始建鼓樓亦有可能。據史學界專家考證,平陽鼓樓有金代改建取名鐘樓之說,現在的大中樓上亦懸有金明昌七年(1196)鑄造的1口大鐵鐘。

以此推斷,此樓最晚建於北宋時期。

隨著歲月的流逝,城市的發展,鼓樓的作用逐漸由防盜變為報時之用,且因鼓樓均建於城市中心,可發揮人文景觀的作用,因此毀而復修次數越多,建築形制便愈壯美。據方誌和碑碣記載,在歷史上臨汾鼓樓共修過7次。自金改建往後,直到**22年(1933)由各界人士捐資興工,使鼓樓又恢復了原貌。

2023年,人民解放戰爭轉入戰略**階段,***司令員率部包圍了臨汾城。在城內頑守的閻軍,不顧市民的反對,將修復僅15年的鼓樓強行拆毀。自2023年9月至2023年5月,臨汾市成立修復鼓樓委員會,按明代風格重新修復了鼓樓,並恢復了明代對鼓樓的稱謂——大中樓。

新修大中樓的門廳匾額,基本上選用了明清時的原有匾詞。三層東、南兩面「太行形勝」、「雲天咫尺」由***元帥親筆題寫:西面「望於姑射」由前全國書法家協會主席啟功先生作書;北面「窗宿鬥牛」由軍內著名書家李鋒揮毫;二層4塊門匾,東面「紫氣東臨」出自洪洞籍全國著名書畫家董壽平老先生之手,西面「襟山帶河」出自蒲縣籍革命老幹部原國家計委副主任段雲筆下,南面「乾坤樓閣」為大書法家舒同先生之作,北面「聲和擊壤」乃全國政協副主席、佛學會會長、大書法家趙樸初所書。

真是:名人名匾懸名樓,堯都盛譽傳九州。

門洞上方各鐫有石雕匾額,依其四面分別為「東臨雷霍」、「西控河汾」、「南通秦蜀」、「北達幽並」。這一組按明萬曆三十一年(1603)原刻複製的匾文,蒼勁古樸,概括了平陽府的重要地理位置。

大中樓基座的東西兩側,均建有石階門樓。登40級臺階,可上到近10米高的臺坪,並由此入一廳,上二層,俯瞰全城。樓閣乃木構鉅製,為二層、三簷、四級滴水,十字歇山頂明式建築,總高43.75米。

支撐兩層樓閣的12根通天大柱,直徑均在一米左右。遊客睹之,無不驚歎:「非皇家殿宇無以比!

」一層廳頂為天井式彩繪格板,精工描繪了孔雀開屏、祥龍盤旋的民族傳統圖案,金碧輝煌,猶如宮殿;二層樑架拱頂,形如八卦藻井,四壁皆為格稜窗,稜窗上部的木格部位,以帝堯傳說為主,描繪上古故事60餘幅:或堯王訪賢,或大禹鎖蚊,或許由洗耳,無不色彩古雅,筆墨傳神。二廳外有迴廊,出廳憑欄四顧,臨汾之山光水色盡收眼底:

鳥瞰市內,大街小巷奼紫嫣紅,花果城中鋪錦繡;放眼郊外,遠山近水疊翠流碧,麥棉鄉里溢金銀。難怪登樓遊客無不感慨地說:「不上大中樓,白來平陽遊。

」大中樓究竟始建於何代,尚無文獻確證。據《北史·李崇傳》記載:「兗土多劫盜,崇令村置一樓,樓懸一鼓,盜發之處,雙槌亂擊,四面諸村聞鼓皆守要路,俄頃之間聲布百里,便爾擒送。

現在的大中樓是臨汾市舉辦出土文物和書畫展覽的場所。自2023年5月竣工之日起,市博物館把在歷史上曾3次出土的鐵臥牛陳列於三層大廳的正中。臨汾號稱臥牛城,易守難攻,自古兵家紛爭。

這尊鐵臥牛歷盡滄桑,鏽跡斑斑,千百年來靜臥城牆之中,耳聞爭鬥之聲,嚐盡人間苦難,今逢盛世,得見天日,高居崇樓,接待遊人,展現著堯都平陽豐富燦爛的文化風貌。

描寫揚州美景的作文,讚美揚州的風景作文

揚州歷史悠久,景色優美,既有大名寺等千年古蹟,又有瘦西湖的旖旎風光。到了揚州,就讓人覺得這裡沒有大都市的繁華景象 沒有高樓大廈,但道路卻特別寬敞。聽了導遊介紹,才會恍然大悟 原來,揚州是座千年古城,不可以造高樓大廈的。瘦西湖本來並不叫瘦西湖,後來,杭州 揚州兩個和尚在下棋,杭州和尚輸了,因為這裡的風...

讚美山村景色的詩,描寫鄉村景色的古詩

1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2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3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4 煙雨濛濛雞犬聲,有生何處不安生。但教黃犢無人佩,布穀何勞也勸耕。...

描寫景色的作文,美麗的景色作文

西湖擁有著千百年的歷史,那裡空氣新鮮,環境優美,景色怡人。與那遼闊無邊的大海相比較,雖然它小許多,卻比大海安靜許多。我5歲那年,爸爸媽媽帶我來到了這水平如鏡的西湖。我們來到西湖的北門,仰頭一看,瞧見石門上刻著幾個龍飛鳳舞的 杭州西湖 四個大字。剛剛走進門,一股清爽的氣息撲面而來。湖水清澈見底,湖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