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上 shàng
①《名》上面;位置在高處的。《陳涉世家》:「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墨池記》:「新城之上。有池窪然而方以長。」
②《形》等級高的;質量高的;上等。《廉頗藺相如列傳》:「拜相如為上大夫。」《鄒忌諷齊王納諫》:「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
③《名》地位高的人;主持、領導的人。《謀攻》:「上下同欲者勝。」特指君主、帝王。《周亞夫軍細柳》:「上自勞累。」《東方朔》:「上偉之。」
④《形》時間或次序在前的。《屈原列傳》:「上稱帝嚳,下道歉齊桓,中述湯武。」《陌上桑》:「東方千餘騎,夫婿居上頭。」
⑤《動》上升;登上。《陳情表》:「郡縣逼迫,催臣上道。」《遊黃山記》:「十里,上黃泥岡。」
⑥《副》向上。《鴻門宴》:「噲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視項王,頭髮上指,目眥盡裂。」《趙威後問齊使》:「上不臣於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諸侯。」
⑦《動》獻上;送上;呈上。《廉頗藺相如列傳》:「臣乃敢上壁。」《獄中雜記》:「獄辭上。中有立決者。」
⑧《動》向上;走向。《孔雀東南飛》:「上堂拜阿母。」《柳敬亭傳》:「始覆上街頭理其故業。」
⑨《動》裝上;加上。《馮婉貞》:「以槍上刺刀相博擊。」
⑩《動》通「尚」。崇尚。《史記·秦始皇本紀》:「上農除未,黔首是富。」
shǎng
《名》上聲。漢語聲調之一。鍾嶸《詩品序》:「至平上去入,則餘病未能。」
【上足】⒈徒弟的美稱,相當於「高足」。⒉指駿馬。
【上手】⒈技藝高超的人;高手。⒉先例;榜樣。⒊先前經手的人。⒋較尊的位置;處在較尊的位置上的人。
【上頭】⒈首位;第一。⒉古代男子束髮加冠或女子束髮插笄,是成年人象徵。娼妓初次接客。
2樓:zjc**座
上,古文除了上上下下的解釋以外,還常常用『上』字,來隱指「皇上」、「君主」。
古文上是什麼意思
3樓:岑辰陽藺芮
上shàng
①《名》上面;位置在高處的。《陳涉世家》:「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墨池記》:「新城之上。有池窪然而方以長。」
②《形》等級高的;質量高的;上等。《廉頗藺相如列傳》:「拜相如為上大夫。」《鄒忌諷齊王納諫》:「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
③《名》地位高的人;主持、領導的人。《謀攻》:「上下同欲者勝。」特指君主、帝王。《周亞夫軍細柳》:「上自勞累。」《東方朔》:「上偉之。」
④《形》時間或次序在前的。《屈原列傳》:「上稱帝嚳,下道歉齊桓,中述湯武。」《陌上桑》:「東方千餘騎,夫婿居上頭。」
⑤《動》上升;登上。《陳情表》:「郡縣逼迫,催臣上道。」《遊黃山記》:「十里,上黃泥岡。」
⑥《副》向上。《鴻門宴》:「噲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視項王,頭髮上指,目眥盡裂。」《趙威後問齊使》:「上不臣於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諸侯。」
⑦《動》獻上;送上;呈上。《廉頗藺相如列傳》:「臣乃敢上壁。」《獄中雜記》:「獄辭上。中有立決者。」
⑧《動》向上;走向。《孔雀東南飛》:「上堂拜阿母。」《柳敬亭傳》:「始覆上街頭理其故業。」
⑨《動》裝上;加上。《馮婉貞》:「以槍上刺刀相博擊。」
⑩《動》通「尚」。崇尚。《史記·秦始皇本紀》:「上農除未,黔首是富。」
shǎng
《名》上聲。漢語聲調之一。鍾嶸《詩品序》:「至平上去入,則餘病未能。」
【上足】⒈徒弟的美稱,相當於「高足」。⒉指駿馬。
【上手】⒈技藝高超的人;高手。⒉先例;榜樣。⒊先前經手的人。⒋較尊的位置;處在較尊的位置上的人。
【上頭】⒈首位;第一。⒉古代男子束髮加冠或女子束髮插笄,是成年人象徵。娼妓初次接客。
4樓:井玟玉行黛
上,古文除了上上下下的解釋以外,還常常用『上』字,來隱指「皇上」、「君主」。
君主;皇帝
古文系是什麼意思
5樓:雲南萬通汽修學校
1、懸掛、綁縛。《賣炭翁》:「
半匹紅綃一丈綾,~向牛頭充炭直。」《過秦論》:「百越之君,俯首~頸,委下命吏。」
2、拘囚;關押。《譚嗣同》:「君既~獄……以八月十三日斬於市。」
3、繼;連線。班固《東都賦》:「~唐統,接漢緒。」
4、繩索、帶子。《陌上桑》:「青絲為籠~,桂枝為籠鉤。」
5、世系;系統。杜甫《贈比部簫郎中十兄》:「漢朝丞相~,樑日帝王孫。」
6、聯絡;關聯。柳宗元《封建論》:「大業彌固,何~於諸侯哉。」
7、是。《葫蘆僧判斷葫蘆案》:「因那日買了個丫頭,不想~柺子拐來賣的。」
8、附著;隨著。《蘭亭集序》:「情隨事遷,感慨~之矣。」
文言文中「上」的含義是什麼?
6樓:霧裡探花
【上】【 shàng】〈名〉
(1)同本義,上面
(2)上天;天帝
(3)上級;尊長;社會的最高層
(4)君主;皇帝
(5)工尺譜裡的「do」稱為上
(6)時間,時候
(7)方位詞,邊,畔
【上】【 shàng】〈形〉
(1) 上等,等級高或品質良好
(2) 時間或次序在前
(3) 遠;久遠
(4) 猶正,主要意義
(5) 廣大
(6) 豐足
【上】【 shàng】〈動〉
(1) 登;上升;向上
(2) 上報;呈報
(3) 進獻,送上
(4) 崇尚,提倡
(5) 上繳;交納
「上」在文言文裡意思是什麼?
7樓:最愛塵涑
上shǎng
指上聲。古音分四聲,即平上去入。今音也分四聲,即陰陽上去。
上 shàng
形容詞義:
1.上等;等級高或品質良好。
上客從趙來。——《戰國策·秦策》
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孫子·謀攻》
2.時間或次序在前。
其上世之士,衣不暖膚,食不滿腸。——《商君書·算地》
東方千餘騎,夫婿居上頭。——樂府詩《陌上桑》
3.遠;久遠。
上稱帝嚳,下道齊桓。——《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4.猶正。主要意義。如上事:正業;指君事、國事。上國:京都;又指春秋時齊、晉等中原諸國。
5.廣大。
是以能上之。——《淮南子·說山》。注:「大也。」
6.豐足
從其爵而上下之。——《周禮·司儀》。注:「猶豐殺也。」
與年之上下。——《禮記·禮器》。注:「豐凶也。」
動詞義:
1.登;上升;向上。
下上其音。——《詩·邶風·燕燕》
由山以上五六裡,有穴窈然。——宋·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從流石蛇行而上。——明·徐巨集祖《遊黃山記》
2.上報;呈報。
凡死刑獄上,其刑者先俟於門外。——清·方苞《獄中雜記》
3.進獻;送上。
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戰國策·齊策》
入都,即伏闕上《平黎策》。——《明史·海瑞傳》
臣乃敢上璧。——《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4.崇尚;提倡。
上篤厚。——《史記·平津侯主父傳》
治天下者審所上而已。——《漢書·匡衡傳》
上慎旃哉!——《詩·魏風·陟岵》
上農除末,黔首是富。——《史記·秦始皇本紀》
5.上繳;交納。如上印:上繳官印。
6.增加;添補。如上草:給牲口新增飼料。上刑。
7.向前;前進。
乘舲船余上沅兮,齊吳榜以擊汰。——《楚辭·屈原·涉江》
8.去;到。
敬亭喪失其資略盡,貧困如故時,始覆上街頭理其故業。——清·黃宗羲《柳敬亭傳》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唐·劉禹錫《陋室銘》
9.到任;就職。如上任、上官、上臺。
10.當值。如上直、上宿、上番。
11.放到;放進。
上於盆而養之,蟹白慄黃備極護愛。——《聊齋志異·促織》
12.安裝;裝上。
以槍上刺刀相搏擊。——《清稗類鈔·戰事類》
13.陷入;遭受。
14.合符。
15.教授;學習。如上書、上館。
16.燃點。如上火、上紙、上灶、上香。
17.擰緊。如上弦、上繩。
18.敬辭,猶進用。如上謁。
19.記住。如上心。
20.塗;搽;敷。如上藥、上色。
在文言文中上是什麼意思
8樓:匿名使用者
上shǎng
1、指上聲。古音分四聲,即平上去入。今音也分四聲,即陰陽上去。
上 shàng
形容詞義:
1、上等;等級高或品質良好。
上客從趙來。——《戰國策·秦策》
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孫子·謀攻》
2、時間或次序在前。
其上世之士,衣不暖膚,食不滿腸。——《商君書·算地》
東方千餘騎,夫婿居上頭。——樂府詩《陌上桑》
3、遠;久遠。
上稱帝嚳,下道齊桓。——《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4、猶正。主要意義。如上事:正業;指君事、國事。上國:京都;又指春秋時齊、晉等中原諸國。
5、廣大。
是以能上之。——《淮南子·說山》。注:「大也。」
6、豐足。
從其爵而上下之。——《周禮·司儀》。注:「猶豐殺也。」
與年之上下。——《禮記·禮器》。注:「豐凶也。」
動詞義:
1、登;上升;向上。
下上其音。——《詩·邶風·燕燕》
由山以上五六裡,有穴窈然。——宋·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從流石蛇行而上。——明·徐巨集祖《遊黃山記》
2、上報;呈報。
凡死刑獄上,其刑者先俟於門外。——清·方苞《獄中雜記》
3、進獻;送上。
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戰國策·齊策》
入都,即伏闕上《平黎策》。——《明史·海瑞傳》
臣乃敢上璧。——《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4、崇尚;提倡。
上篤厚。——《史記·平津侯主父傳》
治天下者審所上而已。——《漢書·匡衡傳》
上慎旃哉!——《詩·魏風·陟岵》
上農除末,黔首是富。——《史記·秦始皇本紀》
5、上繳;交納。如上印:上繳官印。
6、增加;添補。如上草:給牲口新增飼料。上刑。
7、向前;前進。
乘舲船余上沅兮,齊吳榜以擊汰。——《楚辭·屈原·涉江》
8、去;到。
敬亭喪失其資略盡,貧困如故時,始覆上街頭理其故業。——清·黃宗羲《柳敬亭傳》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唐·劉禹錫《陋室銘》
9、到任;就職。如上任、上官、上臺。
10、當值。如上直、上宿、上番。
11、放到;放進。
上於盆而養之,蟹白慄黃備極護愛。——《聊齋志異·促織》
12、安裝;裝上。
以槍上刺刀相搏擊。——《清稗類鈔·戰事類》
13、陷入;遭受。
14、合符。
15、教授;學習。如上書、上館。
16、燃點。如上火、上紙、上灶、上香。
17、擰緊。如上弦、上繩。
18、敬辭,猶進用。如上謁。
19、記住。如上心。
20、塗;搽;敷。如上藥、上色。
古文裡「徑」是什麼意思,古文系是什麼意思
1 經過,行經 pass 徑,過也。廣雅 2 泛指道路 road 塞徯徑。禮記 月令 3 直徑 diameter 員徑八尺。e68a84e8a2ad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1343731 後漢書 張衡傳 4 徑直 直接 directly straightway 肅徑...
者在古文是什麼意思,古文的“者”是什麼意思
者基本字義 1.用在名詞 動詞 形容詞 數詞 片語後,並與其相結合,指人 指事 指物 指時等 讀 作 二 必居其一。來 2.助詞,表示語氣停頓並構成判斷句的句式 陳勝 陽城人也。3.這,此 多用在古詩詞曲中 個。回。番。邊走。詳細字義 1.說文 別事詞也。相當於 這 2.同本義 那邊走,者邊走,莫厭...
古文中離是什麼意思,古文中的實詞是什麼意思
關於離,原意與今意基本相同,為分開 別離解。但顧問複雜百變,且不宜懂,千變萬化,要看用做什麼詞,什麼地方。有本意,有引申意,或無意,只做助詞或者加強文章語句深度。古文中的實詞是什麼意思 實詞抄指有實在意義,能襲夠單獨充當句子 成分,一般bai能單du獨回答問題的 詞語。zhi 不能充當句子成分的詞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