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_小阿慧
三顧茅廬、望梅止渴、完璧歸趙、四面楚歌、負荊請罪
1.【成語】: 三顧茅廬
【拼音】: sān gù máo lú
【解釋】: 顧:拜訪;茅廬:草屋。原為漢末劉備訪聘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
2.【成語】: 望梅止渴
【拼音】: wàng méi zhǐ kě
【解釋】: 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會流涎,因而止渴。後比喻願望無法實現,用空想安慰自己。
3.【成語】: 完璧歸趙
【拼音】: wán bì guī zhào
【解釋】: 本指藺相如將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趙國。後比喻把原物完好地歸還本人。
4.【成語】: 四面楚歌
【拼音】: sì miàn chǔ gē
【解釋】: 比喻陷入四面受敵、孤立無援的境地。
5.【成語】: 負荊請罪
【拼音】: fù jīng qǐng zuì
【解釋】: 負:揹著;荊:荊條。揹著荊條向對方請罪。表示向人認錯賠罪。
2樓:匿名使用者
紙上談兵,一鳴驚人,望梅止渴,破釜沉舟。
來自典故的成語
來自歷史故事的成語有哪些
3樓:匿名使用者
1、完璧歸趙
讀音:wán bì guī zhào
解釋:本指藺相如將完美無瑕的和氏璧,完好地從秦國帶回趙國首都,比喻把物品完好地歸還物品主人。
出處:《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藺相如帶寶玉去秦國換取城池;見秦王有詐;便憑著大智大勇;終於使寶玉完好迴歸趙國。」
近義詞:物歸原主、物歸舊主。
反義詞:久假不歸、巧取豪奪、橫徵暴斂。
例句:這些書我看過之後一定會完璧歸趙,請你放心。
2、圍魏救趙
讀音:wéi wèi jiù zhào
解釋:原指戰國時齊軍用圍攻魏國的方法,迫使魏國撤回攻趙部隊而使趙國得救。後指襲擊敵人後方的據點以迫使進攻之敵撤退的戰術。現借指用包抄敵人的後方來迫使他撤兵的戰術。
出處:《三國演義》三十回:「曹軍劫糧;曹操必然親往;操即自出;寨必空虛;可縱兵先去曹操之寨;操聞之;必速還。此孫臏『圍魏救趙』之計也。」
近義詞:聲東擊西
反義詞:圍點打援
例句:抗日戰爭時期,日本鬼子出來搶糧,我們便用圍魏救趙的辦法,打他的縣城,鬼子就急忙撤回。
3、毛遂自薦
讀音:máo suì zì jiàn
解釋:比喻自告奮勇,自己推薦自己擔任某項工作。
出處:《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門下有毛遂者;前;自贊於平原君曰:『遂聞君將合從於楚;約與食客門下二十人偕;不外索。合少一人;願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
近義詞:自告奮勇
反義詞:自慚形穢
例句:學校需要能幹的志願者,小剛毛遂自薦。
4、負荊請罪
讀音:fù jīng qǐng zuì
解釋:指主動向對方賠禮認錯,請求對 方責罰。
出處:《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趙國大將廉頗與上卿藺相如不和;藺相如為了國家利益處處表示退讓。「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
近義詞:幡然悔悟
反義詞:死不悔改
例句:昨天言語多有冒犯,今天特來負荊請罪,請您多包涵。
5、諱疾忌醫
讀音:huì jí jì yī
解釋:意思是指隱瞞疾病,不願醫治。比喻掩飾缺點和錯誤,不願改正。
出處:宋·周敦頤《周子通書·過》:「仲由喜聞過;令名無窮焉;今人有過;不喜人規(勸);如護疾而忌醫;寧滅其身而無悟也;噫!」
近義詞:文過飾非
反義司:聞過則喜
例句:醫生說這位病人本來有救,但因諱疾忌醫,等到病情惡化後,終致藥石罔效。
4樓:偏偏喜歡小
四面楚歌、濫竽充數、孟母三遷、邯鄲學步、負荊請罪、葉公好龍、亡羊補牢、囫圇吞棗、三顧茅廬等等很多呢。
5樓:斯思愛涵
戰國:完璧歸趙(藺相如)圍魏救趙(孫臏)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薦(毛遂) 負荊請罪(廉頗) 紙上談兵(趙括)一鼓作氣(曹劌)千金買骨(郭隗)諱疾忌醫(蔡桓公)臥薪嚐膽(勾踐)殺妻求將(吳起)驚弓之鳥(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鍾子期)
秦 :一字千金(呂不韋)指鹿為馬(趙高)焚書坑儒(秦始皇)窮圖匕見(荊軻) 懸樑刺股(蘇秦、孫敬)
漢 :一飯千金(韓信)四面楚歌(項羽)約法三章(劉邦)孺子可教(張良) 背水一戰(韓信)破釜沉舟(項羽)手不釋卷(劉秀)金屋藏嬌(劉徹)暗渡陳倉(韓信)十面埋伏(項羽)投筆從戎(班超)馬革裹屍(馬援) 多多益善(韓信)老當益壯(馬援)蕭規曹隨(蕭何、曹參) 無顏見江東父老(項羽)
三國:鞠躬盡瘁(諸葛亮)三顧茅廬(劉備)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呂蒙) 初出茅廬(諸葛亮)樂不思蜀(劉禪)七步成詩(曹植)言過其實(馬謖)七擒七縱(諸葛亮)寶刀不老(黃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膽(趙雲) 封金掛印(關羽) 單刀赴會(關羽)望梅止渴(曹操)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周瑜、諸葛亮)
晉: 入木三分(王羲之)聞雞起舞(祖逖)東山再起(謝安)洛陽紙貴(左思) 草木皆兵(苻堅) 鑿壁偷光(匡衡)狗尾續貂(司馬倫)
南北朝:
畫龍點睛(張僧繇)江郎才盡(江淹)
宋: 精忠報國(岳飛)東窗事發(秦檜)胸有成竹(文與可)
來自歷史典故的成語
6樓:匿名使用者
經典成語故事 四面楚歌
7樓:
1.背水一戰。背水一戰這個成語**於《史記.
淮陰侯列傳》,「信乃使萬人先行,出,背水陳。...軍皆殊死戰,不可敗。」表示沒有退路。
比喻與敵人決一死戰。
2.四面楚歌。四面楚歌是一個漢語成語,形容人們遭受各方面攻擊或逼迫的人事環境,而致陷於孤立窘迫的境地。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3.指鹿為馬。指鹿為馬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是一個漢語成語,意思是指著鹿,說是馬。比喻故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
4.臥薪嚐膽。《史記》原文為:
「越王勾踐返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臥薪嚐膽」形容一個人忍辱負重,發憤圖強,最終苦盡甘來。
5.望梅止渴。出自《世說新語·假譎》:
「 魏武 行役,失汲道,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望梅止渴」比喻願望無法實現,用空想安慰自己。
8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大部分成語背後都是有歷史典故的,我為您具體列舉一些成語以及它們的歷史典故。
安然無恙
公元前266年,趙國國君趙惠文王去世,他的兒子太子丹接位為趙孝成王。由於孝成王還年輕,國家大事由他的母親趙威後負責處理。趙威後是一個比較賢明而有見識的中年婦女。
她剛剛主持國事的時候,秦國加劇了對趙國的進攻。
趙國危急,向齊國求救,齊國要趙威後把她的小兒子長安君送到齊國作人質,然後再出兵。趙威後捨不得小兒子離開,但是聽了大臣觸龍的意見,還是把長安君送到齊國。齊國出兵幫助趙國打退了秦軍。
有一次,齊王派使者帶著信到趙國問候趙威後。威後還沒有拆信就問使者。齊國的收成不壞吧?老百姓平安嗎?齊王身體健康嗎?
齊國使者聽了心裡很不高興,說:我受齊王派遣來問候您,現在你不先問齊王,卻先問收成和百姓,難道可以把低賤的放在前面,把尊貴的放在後面嗎?
威後微微一笑,說:不是的。如果沒有收成,怎麼會有百姓?如果沒有百姓,怎麼會有君主?難道問候時可以捨棄根本而只問枝節嗎?
齊國使者聽了,一時說不出話來。這則無恙的典故,後來演化出成語,安然無恙。
2.暗度陳倉
楚漢相爭時,項羽憑藉強大的實力,違背先入關中者為王的約定,自立為西楚霸王,把漢中和巴蜀一帶封給先入關中的劉邦。劉邦聽從謀士張良的計策,到漢中時,人馬過後,燒燬沿途的棧道,表明自己不再回關中了。
項羽從此放鬆了對劉邦的警惕。後來,劉邦拜韓信為大將,命士兵修復原來燒燬的棧道,裝作要從棧道出擊進攻關中的樣子,
實際上卻帶領主力部隊抄小道趁守將不備襲擊了陳倉,進而攻人咸陽,佔領了關中,揭開了楚漢大戰的序幕。
3.脣亡齒寒
晉侯再次向虞國借道去征伐虢國,宮之奇進諫說:「虢國,處在虞國的外面。虢國如果滅亡了,虞國必然跟著滅亡。
有言:『輔車(頰骨與牙床)相依,脣亡齒寒』,所指的就是虞國和虢國之間的相依關係。」
結果虞國國君沒有聽從勸告,晉國在滅了虢國後,順便也滅了虞國。
4.不可救藥
西周的厲王,生活奢侈,驕奢淫逸,殘酷地壓迫和剝削人民。當時有位忠臣叫凡伯,常冒死勸諫,但厲王根本不聽。那些厲王寵信的奸臣們都嘲笑凡伯。
凡伯眼看著國勢日衰,內心十分焦急,於是寫了一首詩警告這幫人。
大意如下:不是我老了,才說這些話,憂患沒到來時還可防止;假若憂患越積越多,就像燃旺了的火焰,就沒法救了。果然,不久以後老百姓終於忍無可忍,衝進王宮,把周厲王趕到很遠的地方去了。
周厲王在那兒呆了十四年,直到死去。
拓展資料:
成語(chengyu,idioms)是中國漢字語言詞彙中定型的詞。大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的成語。
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承擔主語、賓語、定語等成分。
成語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在用詞方面往往不同於現代漢語,它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
有些成語本就是一個微型的句子。 成語又是一種現成的話,跟習用語、諺語相近,但是也略有區別。成語是中華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成語,眾人皆說,成之於語,故成語。
來自歷史典故的成語有哪些??還有來自寓言故事的成語 急需啊!!!
9樓:九鷹飛月
源自歷史典故的成語:
戰國:完璧歸趙(
藺相如)圍魏救趙(孫臏)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薦(毛遂) 負荊請罪(廉頗) 紙上談兵(趙括)一鼓作氣(曹劌)千金買骨(郭隗)諱疾忌醫(蔡桓公)臥薪嚐膽(勾踐)殺妻求將(吳起)驚弓之鳥(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鍾子期)
秦 :一字千金(呂不韋)指鹿為馬(趙高)焚書坑儒(秦始皇)窮圖匕見(荊軻) 懸樑刺股(蘇秦、孫敬)
漢 :一飯千金(韓信)四面楚歌(項羽)約法三章(劉邦)孺子可教(張良) 背水一戰(韓信)破釜沉舟(項羽)手不釋卷(劉秀)金屋藏嬌(劉徹)暗渡陳倉(韓信)十面埋伏(項羽)投筆從戎(班超)馬革裹屍(馬援) 多多益善(韓信)老當益壯(馬援)蕭規曹隨(蕭何、曹參) 無顏見江東父老(項羽)
三國: 鞠躬盡瘁(諸葛亮)三顧茅廬(劉備)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呂蒙) 初出茅廬(諸葛亮)樂不思蜀(劉禪)七步成詩(曹植)言過其實(馬謖)七擒七縱(諸葛亮)寶刀不老(黃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膽(趙雲) 封金掛印(關羽) 單刀赴會(關羽)望梅止渴(曹操)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周瑜、諸葛亮)
晉: 入木三分(王羲之)聞雞起舞(祖逖)東山再起(謝安)洛陽紙貴(左思) 草木皆兵(苻堅) 鑿壁偷光(匡衡)狗尾續貂(司馬倫)
南北朝: 畫龍點睛(張僧繇)江郎才盡(江淹)
宋: 精忠報國(岳飛)東窗事發(秦檜)胸有成竹(文與可)
源自寓言的成語:朝三暮
四、刻舟求劍、邯鄲學步、坐井觀天、葉公好龍、拔苗助長、、濫竽充數、 驚弓之鳥、 掩耳盜鈴 、亡羊補 牢、 守株待兔、班門弄斧、南轅北轍、杯弓蛇影 、買櫝還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夜郎自大、 黔驢技窮、 杞人憂天。。。。。
有歷史典故的成語,來自歷史典故的成語
才高八斗 南朝謝靈運,是一位寫了大量山水詩的文學家。他聰明好學,讀過許多書,從小受到祖父謝玄的厚愛。他出身於東晉大士族,因他襲封康樂公的爵位,世人稱他 謝康樂 他身為公侯,卻並無實權,被派往永嘉任太守。謝靈運自嘆懷才不遇,常常丟下公務不管,卻去遊山玩水。後來,他辭官移居會稽,常常與友人酗酒作樂。當地...
有關成功來自勤奮的典故名,有關「成功來自勤奮」的真例項子。
有關 成功來自勤奮 的真例項子。馬克思寫 資本論 努力勞動,堅持不退,奮鬥了40年 成功來自勤奮的人的故事 成功,說來容易,做到卻很難。唐代文學家韓愈說 業精於勤而毀於嬉。事實 一再證明,任何人做任何事都離不開勤奮,勤奮是成功之舟。勤能補拙。傳說宋代學者朱熹講過一個故事 福州有一個叫陳正之的人,反應...
有哪些有成語典故?成語典故有哪些
老驥伏櫪 l oj f l 驥 良馬,千里馬 櫪 馬槽,養馬的地方。比喻有志向的人雖然年老,仍有雄心壯志。出。處 三國 魏 曹操 步出夏門行 詩 老驥伏櫪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壯心不已。狐憑鼠伏 h p ngsh f 象狐狸 老鼠那樣潛伏在裡面。出。處 三元里平夷錄 逆夷各狐憑鼠伏,潛避兩炮臺中,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