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柳曾鞏賞析,曾鞏《詠柳》的原文賞析是什麼?

2021-03-20 10:43:13 字數 5319 閱讀 4806

1樓:不懂事嗒小孩

曾鞏:詠柳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

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作者介紹】曾鞏(1019-1083),字子固,建昌南豐(今屬江西省。宋仁宗時官至中書舍人。他是北宋散文家,詩也寫得有特色。所寫七言絕句,不乏清新可喜的好作品。

【說明】這首詩把柳絮飛花的景色寫得十分生動。柳絮在東風相助之下,狂飄亂舞,鋪天蓋地,似乎整個世界都是它的了。抓住了事物的特色。使之性格化了,使人看到一個得志便猖狂的形象。

【解釋】①倚--仗恃,依靠。狂--猖狂。這兩句形容柳樹在春天綠得很快:

柳條似乎還沒有發黃,但趁著東風吹暖,一下子便飛快地變綠了。②解把--解得,懂得。飛花--柳絮。

③這兩句的意思是:不要只看到柳絮飛揚,遮天蔽日,要知道還有清霜臨降、柳葉飄零的時候啊!

2樓:匿名使用者

此詩借柳樹歌詠春風,把春風比作剪刀,說她是美的創造者,讚美她裁出了春天。詩中洋溢著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比擬和比喻新奇貼切是此詩的成功之處。

《唐詩箋註》雲:"賦物入妙,語意溫柔。"

這是一首詠物詩,寫的是早春二月的楊柳。

寫楊柳,該從哪兒著筆呢?毫無疑問,它的形象美是在於那曼長披拂的枝條。一年一度,它長出了嫩綠的新葉,絲絲下垂,在春風吹拂中,有著一種迷人的意態。

這是誰都能欣賞的。古典詩詞中,借用這種形象美來形容、比擬美人苗條的身段,婀娜的腰支,也是我們所經常看到的。這詩別出新意,翻轉過來。

「碧玉妝成一樹高」,一開始,楊柳就化身為美人而出現:「萬條垂下綠絲絛」,這千條萬縷的垂絲,也隨之而變成了她的裙帶。上句的「高」字,襯托出美人婷婷嫋嫋的風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纖腰在風中款擺。

詩中沒有「楊柳」和「腰支」字樣,然而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樹化身的美人,卻給寫活了。《南史》說劉悛之為益州刺史,獻蜀柳數株,「條甚長,狀若絲縷。」齊武帝把這些楊柳種植在太昌雲和殿前,玩賞不置,說它「風流可愛」。

這裡把柳條說成「綠絲絛」,可能是暗用這個關於楊柳的著名典故。但這是化用,看不出一點痕跡的。

「碧玉妝成」引出了「綠絲絛」,「綠絲絛」引出了「誰裁出」,最後,那視之無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風」,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繪了出來。這「剪刀」裁製出嫩綠鮮紅的花花草草,給大地換上了新妝,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徵,是春給予人們美的啟示。從「碧玉妝成」到「剪刀」,我們可以看出詩人藝術構思一系列的過程。

詩歌裡所出現的一連串的形象,是一環緊扣一環的。

也許有人會懷疑:我國古代有不少著名的美女,柳,為什麼單單要用碧玉來比呢?我想,這有兩層意思:

一是碧玉這名字和柳的顏色有關,「碧」和下句的「綠」是互相生髮、互為補充的。二是碧玉這個人在人們頭腦中永遠留下年輕的印象。提起碧玉,人們就會聯想到「碧玉破瓜時」這首廣泛流傳的《碧玉歌》,還有「碧玉小家女」(肖繹《採蓮賦》)之類的詩句。

碧玉在古代文學作品裡,幾乎成了年輕貌美的女子的泛稱。用碧玉來比柳,人們就會想象到這美人還未到丰容盛鬋的年華;這柳也還是早春稚柳,沒有到密葉藏鴉的時候;和下文的「細葉」「二月春風」又是有聯絡的。

曾鞏《詠柳》的原文賞析是什麼?

3樓:天水資訊釋出

原文,《詠柳》曾鞏,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①倚--仗恃,倚靠。狂--猖狂。這兩句形容柳樹在春天綠得很快:

柳條似乎還沒有發黃,但趁著東風吹暖,一下子便飛快地變綠了。②解把-- 解得,懂得。飛花--柳絮。

③這兩句的意思是:不要只看到柳絮飛揚,遮天蔽日,要知道還有清霜臨降、柳葉飄零的時候。

這首詩是繼盛唐時期著名詩人賀知章詠柳詩之後,描寫春柳的力作。但和賀知章的詠柳有一定區別。賀知章的詠柳用了擬人、物的手法,寫活了柳和風,曾鞏的詠柳則借柳諷刺那些勢利小人。

詠柳 曾鞏賞析中的一道題

4樓:

答:用「天

地」好。1、「天地」著眼於空間,有立體感,突出正氣充滿天地,更有氣勢;「天地」代指「人間」,使詩託物寓意更加深刻,扣住主旨。

標準答案:

(2)第四句「不知天地有清霜」,如果改為「不知秋後有清霜」在文意上也通。你覺得哪一句更好?請簡述理由。

答:用「天地」好。○1天地著眼於空間,有立體感,突出了正氣的浩然之態(或突出正氣充滿天地);○2「秋後」與「清秋」重複,且與前句「飛花」不對仗;○3「天地」代指「人間」,使詩寓意深刻,扣住主旨。

(答出一條理由即可。不陳述理由本題不給分。說「秋後」好,言之有理也給分。)

5樓:的人

詠柳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

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這首詩把柳絮飛花的景色寫得十分生動.柳絮在東風相助之下,狂飄亂舞,鋪天蓋地,似乎整個世界都是它的了.抓住了事物的特色.使之性格化了,使人看到一個得志便猖狂的形象.

「未變初黃」,準確地點出了早春季節,此時柳樹枝上剛吐新芽,正是「且莫深育只淺黃」的新柳. 第

一、二句寫凌亂柳枝憑借東風狂飄亂舞,第四句以「不知」一詞,對柳樹的愚蠻可笑加以嘲諷. 詩中把柳樹人格化的寫法,以及詩人對柳樹的明顯的貶抑與嘲諷,使這首詩不是純粹地吟詠大自然中的柳樹. 詠柳而諷世,針對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勢利小人.

將狀物與哲理交融,含義深長,令人深思.

6樓:檾茗蔏菏荼

作品鑑賞

這首詩把柳絮飛花的景色寫得十分生動。柳絮在東風相助之下,狂飄亂舞,鋪天蓋地,似乎整個世界都是它的了。抓住了事物的特色。使之性格化了,使人看到一個得志便猖狂的形象。

「未變初黃」,準確地點出了早春季節,此時柳樹枝上剛吐新芽,正是「且莫深育只淺黃」的新柳。 第

一、二句寫凌亂柳枝憑借東風狂飄亂舞,第四句以「不知」一詞,對柳樹的愚蠻可笑加以嘲諷。 詩中把柳樹人格化的寫法,以及詩人對柳樹的明顯的貶抑與嘲諷,使這首詩不是純粹地吟詠大自然中的柳樹。 詠柳而諷世,針對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勢利小人。

將狀物與哲理交融,含義深長,令人深思。

作品原文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

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這首詩是繼盛唐時期著名詩人賀知章詠柳詩之後,描寫春柳的力作。但和賀知章的詠柳有一定區別。賀知章的詠柳用了擬人、物的手法,寫活了柳和風,曾鞏的詠柳則借柳諷刺那些勢利小人。

古詩曾鞏(詠柳)的賞析怎麼寫

7樓:少年十五二十時

曾鞏《詠柳》賞析

曾鞏:詠柳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

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作者介紹】曾鞏(1019-1083),字子固,建昌南豐(今屬江西省。宋仁宗時官至中書舍人。他是北宋散文家,詩也寫得有特色。所寫七言絕句,不乏清新可喜的好作品。

【說明】這首詩把柳絮飛花的景色寫得十分生動。柳絮在東風相助之下,狂飄亂舞,鋪天蓋地,似乎整個世界都是它的了。抓住了事物的特色。使之性格化了,使人看到一個得志便猖狂的形象。

【解釋】①倚--仗恃,依靠。狂--猖狂。這兩句形容柳樹在春天綠得很快:

柳條似乎還沒有發黃,但趁著東風吹暖,一下子便飛快地變綠了。②解把--解得,懂得。飛花--柳絮。

③這兩句的意思是:不要只看到柳絮飛揚,遮天蔽日,要知道還有清霜臨降、柳葉飄零的時候啊!

8樓:秋夜露凝香

曾鞏《詠柳》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

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說明】這首詩把柳絮飛花的景色寫得十分生動。柳絮在東風相助之下,狂飄亂舞,鋪天蓋地,似乎整個世界都是它的了。抓住了事物的特色。使之性格化了,使人看到一個得志便猖狂的形象。

【賞析】「未變初黃」,準確地點出了早春季節,此時柳樹枝上剛吐新芽,正是「且莫深育只淺黃」的新柳。

第一、二句寫凌亂柳枝憑借東風狂飄亂舞,第四句以「不知」一詞,對柳樹的愚蠻可笑加以嘲諷。

詩中把柳樹人格化的寫法,以及詩人對柳樹的明顯的貶抑與嘲諷,使這首詩不是燉粹地吟詠大自然中的柳樹。

詠柳而諷世,針對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勢利小人。

將狀物與哲理交融,含義深長,令人深思。

「不知天地有清霜」好

《詠柳》是一首託物言志之作,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的曾鞏。曾鞏少即見長於文章,他的文風,雍容平易,不露鋒芒,而曲盡事理。他的一些詠物詩寓意很深,如這首《詠柳》,就把春天的柳樹比擬為得勢便猖狂的小人,藉以諷刺**勢力。

詩的前兩句是說:當春天剛到來的時候,零亂的柳條還沒來得及轉變為淺淡的青黃色,它就倚仗著東風吹拂而飄忽搖擺,氣勢更加猖狂。詩剛開頭即語帶嘲諷、蔑視,它描寫「亂條」如何倚仗權勢,張牙舞爪,逞性妄為,實際上是在為全詩主旨作準備,亦即古人所謂「蓄勢」。

蓄足了氣勢,則必然有力地得出顛撲不破的結論,於是後兩句水到渠成,警語立出:那些柳條只會使柳絮飛上半天,企圖遮蔽日月的光輝,卻不知秋季來臨,天地間還將有一場又一場的嚴寒霜凍,到那時它就要枯萎凋零了。「不知天地有清霜」一句為全詩的畫龍點睛之筆,它對那些得志一時的小人提出了嚴正的警告,振聾發聵,促人警醒。

9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一首詠物詩,寫的是早春二月的楊柳。

寫楊柳,該從哪兒著筆呢?毫無疑問,它的形象美是在於那曼長披拂的枝條。一年一度,它長出了嫩綠的新葉,絲絲下垂,在春風吹拂中,有著一種迷人的意態。

這是誰都能欣賞的。古典詩詞中,借用這種形象美來形容、比擬美人苗條的身段,婀娜的腰支,也是我們所經常看到的。這詩別出新意,翻轉過來。

「碧玉妝成一樹高」,一開始,楊柳就化身為美人而出現:「萬條垂下綠絲絛」,這千條萬縷的垂絲,也隨之而變成了她的裙帶。上句的「高」字,襯托出美人婷婷嫋嫋的風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纖腰在風中款擺。

詩中沒有「楊柳」和「腰支」字樣,然而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樹化身的美人,卻給寫活了。《南史》說劉悛之為益州刺史,獻蜀柳數株,「條甚長,狀若絲縷。」齊武帝把這些楊柳種植在太昌雲和殿前,玩賞不置,說它「風流可愛」。

這裡把柳條說成「綠絲絛」,可能是暗用這個關於楊柳的著名典故。但這是化用,看不出一點痕跡的。

「碧玉妝成」引出了「綠絲絛」,「綠絲絛」引出了「誰裁出」,最後,那視之無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風」,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繪了出來。這「剪刀」裁製出嫩綠鮮紅的花花草草,給大地換上了新妝,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徵,是春給予人們美的啟示。從「碧玉妝成」到「剪刀」,我們可以看出詩人藝術構思一系列的過程。

詩歌裡所出現的一連串的形象,是一環緊扣一環的。

也許有人會懷疑:我國古代有不少著名的美女,柳,為什麼單單要用碧玉來比呢?我想,這有兩層意思:

一是碧玉這名字和柳的顏色有關,「碧」和下句的「綠」是互相生髮、互為補充的。二是碧玉這個人在人們頭腦中永遠留下年輕的印象。提起碧玉,人們就會聯想到「碧玉破瓜時」這首廣泛流傳的《碧玉歌》,還有「碧玉小家女」(肖繹《採蓮賦》)之類的詩句。

碧玉在古代文學作品裡,幾乎成了年輕貌美的女子的泛稱。用碧玉來比柳,人們就會想象到這美人還未到丰容盛鬋的年華;這柳也還是早春稚柳,沒有到密葉藏鴉的時候;和下文的「細葉」「二月春風」又是有聯絡的。

賀知章的詠柳和曾鞏的詠柳有什麼不同

1 兩首詩的不同之處 內容不同 賀知章的 詠柳 由柳枝的紛披下垂 婀娜多姿聯想到翠綠的絲帶,實則是借綠柳來歌詠春天 二月春風似剪刀 而曾鞏的 詠柳 由柳枝的隨風搖擺 披拂不定聯想到沒有節操 反覆無常的小人。寫作特點不同 賀知章的 詠柳 主要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將柳樹比作碧玉 將柳條比作綠絲絛 將春...

詠柳曾鞏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解把飛花蒙日月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賀知章的 不知 主語是詩人自己自問自答,問得新奇,答得有理,意趣盎然,饒有興致。全詩言近而旨遠,借詠柳贊春天,不言春之美好而言柳之婀娜,以柳之可愛襯托春之妖嬈,可謂匠心獨運。曾鞏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更狂。解把飛花蒙.亂條...

曾覿阮郎歸的賞析急,阮郎歸 曾覿 賞析

1 這首詠物詞吟詠的是燕子,從 佔風光 呢喃 雙雙蹴水忙 輕盈體態狂 銜將歸畫樑 等詞句可看出。2 起承上啟下,烘托燕子形象的作用 萍散漫 承上片 池塘 而來。池塘上浮萍點點,逐水飄流,映襯了空中的飛燕。絮飄颺 承起句 柳陰 而來。既雲有陰陰楊柳,自有柳絮飄颺,於中也自然地點出時當絮飛花落的暮春,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