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一路向北
古人的言語向來以字簡凝練為主,常常是短短三兩字就能詮釋出至美的含義。我最近就沉迷在了古人的稱呼上,從零至一百歲,不同的階段往往稱呼大不相同,卻各有各的意境,讓人不禁想更深入地瞭解。
初度:生日之時。「皇攬揆餘初度兮,肇賜餘以嘉名。」中此詞首次出現,簡簡單單的「初」就顯露出生命初始時的美好。
湯餅之期:嬰兒出生三日。借小孩出生後三日時,父母設筵招待親友的宴席「湯餅宴」,稱這個時期的孩子為「湯餅之期」。
赤子:初生的嬰兒。不禁讓人聯想到孩子剛剛降生到世間,眼睛還未完全睜開時,全身紅撲撲的可愛樣子。
襁褓:泛指1歲以下幼童,現多指未滿週歲的嬰兒。古時候父母多用小被子和細繩子包住未滿週歲的小嬰兒,以免其受傷。
總角:**歲至十三四歲的少年。古時候的孩童常常將頭髮分為兩半,在頭頂處分別紮成羊角似的兩個小揪兒,故稱「總角」。
豆蔻:女子十三四歲至十五六歲。豆蔻多在夏天之初時開放,青澀鮮嫩的意味油然而生。十幾歲的女孩子正如豆蔻一般,可愛非常。
弱冠:男子20歲。古時候男子會在二十歲行冠禮,表示自己已經成年。但因為剛剛成年不久,所以在前加「弱」字。
知天命: 50歲。五十歲之後,慢慢參透要追求理想實屬難事,故心態豁達,不再一味追求名利。
古稀:男子70歲。古代人一般活到七十歲的人已經很是稀少了,於是在後加「稀」字。
2樓:餘尺素
因為很多有文化的古人,他們都是非常文藝的。
3樓:追求成就美好
因為古人覺得人的年齡代表了人某一個時段的美。
4樓:青春恍若浮兮
因為古代有很多的有文采的人,所以他們才把每一個年齡階段都比喻的那麼美。
5樓:做最好的
在跟古人的才華橫溢是分不開的。
6樓:小小呂子博
主要是古代的人民特別有文化,而且說出來的語句都特別的優美。
7樓:宇宙無敵帥老爸
因為古人他們飽讀詩書,所以說出來的話都非常的有才華。
8樓:我最愛的小嘉嘉
因為古人他們文化程度很高,而且他們的智慧是我們沒有辦法想象得到的,所以他們對年齡的稱謂才會那麼美。
9樓:匿名使用者
古人對詞語是比較講究的,不像我們現代的那些網路語言都是快樂餐文化。
10樓:怎麼會生出了你
除了起名字,中國的古詩詞也是非常的美的,因為古人都很有才華
從0歲到100歲,古人是如何對年齡進行稱謂的?
11樓:星辰
成童:15或15稍上的年歲。舞象之年:
少年15至20歲。二八:為16歲。
破瓜、碧玉年華:女子16歲。加冠:
指男子20歲。古時男子20歲行加冠禮,表示已成年。
12樓:陽玉筱筱
根據年齡的段的劃分,分為幼年,童年,青年,成年,中年,老年和晚年。
13樓:日式魚果果
古人對於年齡的稱呼是非常多的,比如說花甲、古稀等等。
14樓:桃子甜味劑
比如說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知天命等等這些。
15樓:肉肉不愛吃
每一個你年齡段都有成為,弱冠、豆蔻、不惑等等。
16樓:滿目山河
襁褓,本意是指包裹嬰兒的被子和帶子。後借指未滿週歲的嬰兒。
17樓:是奶糖吖
湯餅之期
指嬰兒出生三日。舊俗小兒出生三日,設筵招待親友謂之「湯餅筵」,也作「湯餅宴」、「湯餅會」。
18樓:心野套路深活寶
成童:15或15稍上的年歲。舞象之年:少年15至20歲。
古代名人稱謂1歲到100歲
19樓:匿名使用者
不滿週歲——襁褓; 2~3歲——孩提; 女孩7歲——髫年; 男孩8歲——齠年; 幼年泛稱——總角; 10歲以下——黃口; 13~15歲——舞勺之年; 15~20歲——舞象之年; 12歲(女)——金釵之年; 13歲(女)——豆蔻年華, 15歲(女)——及笄之年; 16歲(女)——破瓜年華、碧玉年華; 20歲(女)——桃李年華; 24歲(女)花信年華; 至出嫁—— 梅之年; 至30歲(女)——半老徐娘; 20歲(男)——弱冠; 30歲(男)——而立之年; 40歲(男)——不惑之年、強壯之年; 50歲——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歲——花甲、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之年; 70歲——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歲——杖朝之年; 80~90歲——耄耋之年; 90歲鮐背之年; 100歲——期頤。
古代10歲到100歲各叫什麼
20樓:樑志愷
1、幼學:10歲。《禮記·曲禮上》:「人生十年曰幼學。」
2、外傅之年:兒童10歲。
3、金釵之年:女孩12歲。
4、豆蔻:指女子十三四歲至十五六歲(豆蔻是一種初夏開花的植物,初夏還不是盛夏,比喻人還未成年,故稱未成年的少年時代為「豆蔻年華」)。
5、舞夕之年:少年13至15歲。
6、及笄:指女子15歲。
7、志學之年: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8、成童:15或15稍上的年歲。
9、舞象之年:少年15至20歲。
10、二八:為16歲。
11、破瓜、碧玉年華:女子16歲。
12、加冠:指男子20歲。古時男子20歲行加冠禮,表示已成年。
13、弱冠:古人20歲行冠禮,以示成年,但體猶未壯,故稱「弱冠」。
14、桃李年華:女子20歲。
15、花信年華:女子24歲。
16、而立(而立之年):30歲,因為《論語》有言,「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17、始室:30歲。《禮記·內則》:「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
18、克壯:正當壯年,古代30歲為壯。
19、半老徐娘:女子30歲。
20、不惑(不惑之年):40歲為「不惑之年」。
21、艾:50歲。《禮記·曲禮上》:「五十曰艾。」
22、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50歲。
23、六九年:即54歲。
24、耳順、耳順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歲。
25、高齡:敬辭,稱老人的年齡,多指60歲以上。
26、耆:古稱60歲的人為「耆」。
27、下壽:古人以60為下壽,指60歲以上。
28、還歷壽:61歲的壽辰。
29、從心之年:70歲。
30、古稀:古代人活到70歲,也就很不容易了。
31、懸車之年、杖圍之年:均指70歲。
32、耋:七八十歲的年紀,泛指老年。如:耄耋之年。
33、喜壽:指77歲,草書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歲。
34、朝枚之年、朝枝之年:均指**十歲。
35、傘壽:80歲壽辰。因傘字的草體形似八十,故稱「傘壽」。
36、中壽:指80歲以上。
37、米壽:指88歲。因米字拆開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歲。
38、上壽:90歲為上壽。
39、白壽:指99歲,百少一為99,故借指99歲。
40、期頤:指百歲高壽。
21樓:心之王者
古代10歲到100歲的稱呼:
1、外傅:10歲,出外就學。
2、束髮
:束,捆,結之意。古代男孩成童時束髮為髻,因以「束髮」為成童的代稱,通常年十五歲始稱成童。
3、舞勺:13歲。
一般指15歲左右,這時應該學會各種技藝。
4、及笄:指女子15歲。表示已到出嫁的年歲。
5、舞象:男十五歲~二十歲。是成童的代名詞。
6、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稱「待字」。以後稱女子待嫁的年歲為「待年」。
7、弱冠:指男子20歲。弱,弱小。古代男子20歲行冠禮,表示已經成年。
8、而立:指30歲。以後稱三十歲為「而立」之年。
9、不惑:指40歲。「不惑」作40歲的代稱。
10、強壯:指四十。
11、艾:指50歲。老年頭髮蒼白如艾。
12、花甲(耳順):指60歲。
13、古稀:指70歲。亦作「古希」。
14、皓首:指老年,又稱「白首」。
15、耄耋:指**十歲
16、黃髮:指長壽老人。
17、鮐背:指長壽老人。
18、期頤:指百歲。
19、期頤:百歲之人。
男子年齡稱謂
20歲:弱冠之年。
30歲:而立之年。
40歲:不惑之年。
50歲:知天命;杖家之年
60歲:花甲、耳順之年;杖鄉之年。
70歲:古稀、從心之年;杖國之年,懸車之年。
80歲:杖朝之年。
老人稱謂
耄耋:泛指老人,通常為**十歲。
米壽:八十八歲,米字拆開,上下為八,中間為十,稱米壽。
白壽:九十九歲,一百去掉上面的一字,則為白,稱白壽。
期頤:百歲高壽。
茶壽:108歲,茶字上面廿,下面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歲。
22樓:卡門kamen之歌
幼學:十歲。
金釵之年:女孩十二歲。
豆蔻年華:女子十三四歲。
志學:十五歲。(《論語》: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意思是我十五歲開始立志學習)
及笄:女子十五歲。
碧玉年華、破瓜之年:女子十六歲。(舊時文人拆「瓜」字為二八紀年,謂十六歲,多用於女子。)
二八年華:16歲
弱冠:男子二十歲。
桃李年華:女子二十歲。
花信年華:女子二十四歲。
而立:三十歲。
不惑:四十歲。
知天命:五十歲。
(《論語》: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說:「我十五歲就立志學習,三十歲就能有所成就,四十歲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五十歲就知道哪些是不能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樂知天命,六十歲時能聽得進各種不同的意見,七十歲可以隨心所欲(收放自如)卻又不超出規矩。」)
知非之年:五十歲。
耳順、花甲之年:六十歲。
(我國自古以來用天干地支互相錯綜相合紀年,可組成六十對干支,因而稱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歲又稱作「花甲之年」。)
古稀:七十歲。
(杜甫《曲江二首》:「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意思是到處都欠著酒債,那是尋常小事,人能夠活到七十歲,古來也是很少的了。)
杖朝:八十歲。
(唐韓偓《乙丑歲九月在蕭灘鎮書四十字》詩:"若為將朽質猶擬杖於朝。"意思是八十歲可拄杖出入朝廷。)
耄耋:八十 ~ 九十歲。
期頤:百歲之人。
另外,還有稱青少年為束髮,女子待嫁稱待年或待字,稱老年為皓首或白首,稱長壽老人為黃髮等等 。
23樓:倍ai春
不滿週歲的兒童――襁褓2-3歲――孩提童年—總角,垂髫8歲(男)—齡年10歲以下――黃口10歲(女)—髻年12歲(女)――金釵之年13—14歲(女)――豆蔻年華13—15歲——舞勺之年15歲(女)——及笄之年15歲(男) -- 志學之年15—20歲——舞家之年16歲(女)――碧玉年華20歲(女)――桃李年華24歲(女)――花蓓(信)年華出嫁——標梅之年30歲(女)――半老徐娘20歲(男)――弱冠30歲(男)――而立之年40歲(男)――不惑之年50歲――知命之年、半百60歲――花甲,平頭之年、耳順之年,杖鄉之年70歲――古稀、杖國之年80歲――杖朝之年88歲——米壽80-90歲――耄耋之年90歲――鮐(臺,駘)背之年99歲——白壽100歲――期頣 ,人瑞108歲——茶壽
古人稱60歲年齡的人是什麼,古人對六十歲老人的稱呼是?
花甲吧。花甲 天干地支配合用來紀年,從甲起,六十年成一週,因此專稱六十歲為花甲。屬花甲 我國古代用干支記時間。所謂干支,是天干地支的簡稱。天干有十,地支十二,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照順序搭配成六十個單位,通常就叫作 六十花甲子 也稱 花甲 把這種記時間的詞語移用到記人的年齡上,就以 年屆花甲 或 花甲之...
古人對16歲年齡的人稱呼是,古代人對各個年齡段的稱呼分別是什麼?
女子稱豆蔻,男子稱弱冠。古人對年齡的來稱謂 0歲自孩提 指初知發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兒。襁褓 未滿週歲的嬰兒。2歲孩提 指初知發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兒。也有寫作 孩提包 或 提孩 的,韓愈詩中就有 兩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 句。孩提 指2 3歲的兒童 8歲總角 古代幼童把垂髮紮成兩結於頭頂把頭髮紮成髻,形狀如...
0到6歲的孩子有什麼心理特點,0到六歲兒童主要心理髮展特徵是什麼?
稍微細分一點是0 3歲和3 6歲 每個階段都和大腦的生理髮育有直接關係,0 3歲孩子的認知能力基本處於本能遺傳對比分析階段,有好奇心但不明顯 3 6歲有了認知能力,周邊環境會影響孩子的心理狀態,真正地幼教也是在這個階段會起到很大作用。但是這裡指的幼教不是那種被炒作的 化早教。非常可愛。最可愛還是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