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刀尖芭蕾
聽一聽易中天先生講的楚漢之爭,你就知道了。項羽這個人較有個人人格魅力,輸也輸得氣吞山河,千百年來,人們對他抱有很大的同情心理,特別是霸王別姬更是為人所傳頌;而劉邦得到了天下,所以那些細小的齷齪卑鄙之處被人們反而誇大了。
2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歷史不過是「成王敗寇」的好戲,劉邦和項羽是對手,而劉邦最後成功,但是漢史是由後面的朝代編寫的,當然會在其中歌頌下劉邦的對手,誇大下劉邦的缺點了
3樓:未驀然
畢竟得天下的是劉邦,項羽只落得烏江自刎。但他寧死不願無顏的見江東父老,此就彰顯了他的氣概。 而得利的人在人們的潛意識裡往往是耍了手段的。所以,劉邦的缺點也就被他的江山"發揚光大"了
4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大家都傾向於同情悲情人物,第二項羽的人生非常戲劇性符合大眾口味,第三劉邦人品太差整個一流氓,第四,劉邦殺害太多功臣,特別是韓信
5樓:匿名使用者
劉邦城府很深,項羽慷慨豪氣
6樓:劉秀愛上李世民
因為劉邦是個無賴,卑鄙無恥,歷史的罪人
7樓:龍de逸
這跟我們的民族有關,我們總是同情弱者的
項羽的優點和缺點
8樓:小二貨鯐
1 鴻門宴中展現出的劉邦的優點和項羽的不足
一、頭腦 項羽的頭腦非常簡單,喜怒之情完全由外人控制。曹無傷報告劉邦「欲王關中」,他勃然大怒,而到了晚上,瞞著他和劉邦結為兒女親家的項伯一番勸說又讓他回心轉意。為什麼?
因為他根本沒有把劉邦當作自己將來的競爭對手,而是看作昔日的戰友。所以,范增鴻門宴前的勸說,會上的「數目」以及「舉玦」都沒有能使項羽下定決心,他頭腦的簡單讓劉邦死裡逃生。而劉邦則不同,他頭腦靈活,一旦發現形勢不妙,馬上從做關中王的美夢中清醒,立刻著手解決問題,對項伯不僅以「兄事之」,還「約為婚姻」,積極的化被動為主動,第二天親自上門致歉並對項羽自稱為「臣」,鴻門宴的中途又假借入廁而逃,終於躲過了生死劫難。
頭腦簡單的人如何能成就偉大的事業呢?只有心思縝密者才能化險為夷,雄霸天下。
二、城府 項羽是典型的胸無城府。當劉邦向他說明自己無意稱王關中時,為表示坦誠,心無芥蒂,他馬上主動供出是曹無傷洩的密,沒有保護好對自己有利的情報**,從而失去了極為重要的內應。而劉邦則不然,他城府極深,當張良明確詢問誰為他出主意「王關中」的,他卻只是含含糊糊,泛泛而答是「鯫生」。
項羽的誠實實際上是對自己朋友的背叛,而劉邦的回答則是對朋友最好的保護,哪怕這個朋友出的只是一個餿主意。這樣看來,劉邦的城府讓人更有安全感,曹無傷不是死在劉邦手裡,而是早就死在項羽嘴上了。
三、決斷 項羽更大的弱點是優柔寡斷。當項莊舞劍欲刺劉邦時,項伯起身翼蔽,項羽心中一定十分矛盾,他既希望項莊殺掉劉邦,又怕背上殺戮功臣、企圖攫取勝利果實的罪名。而樊噲闖帳,他本也可以藉機發怒殺掉劉邦,卻被樊噲的氣勢震懾,更被其言詞說動。
甚至劉邦逃走本也可以作為誅殺的藉口,他卻默默接受了對方的白璧,放虎歸山!劉邦的逃走是其優柔寡斷性格的必然結果。劉邦就完全不同,他做事果敢堅決。
為挽回不利局面,他不惜孤身犯險,親赴鴻門;見到項羽,他低聲下氣,忍辱卑屈;鴻門宴上刀光劍影,他端坐不動;後又抓住時機,巧妙逃離;而且甫回軍營,「立誅殺曹無傷」。他的能屈能伸,果敢堅決,是真正的豪傑之士,而項羽的婦人之仁是難成大事的。
四、用人 正如劉邦所說,「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鴻門宴》中正是如此。范增建議抓住機會殺掉頭頂「龍虎」「五采」雲氣的劉邦,結果卻敵不過項伯夜半的讒言;鴻門宴上范增「數目項王」,舉玦暗示,他都「默然不應」,萬般無奈下范增只得招呼項莊,可惜項伯從中阻撓,這也就怨不得范增宴後的感嘆!而劉邦則是知人善任,人盡其用。
他事前巧妙籠絡項伯,使之先去為自己說情;再借張良的足智多謀認真準備變被動為主動,而樊噲臨危時候的奮不顧身,巧舌如簧也顯然是早有準備的。這樣看來,劉邦的知人善任也是他最後成就霸業的基本條件。 的確,劉邦身上確實也有這樣那樣的弱點,但是知人善任,能屈能伸,善用時機,果斷堅決才是劉邦的性格優點,「鴻門宴」中展現出的劉邦的這些優點和項羽的種種不足,預示著在將來的爭霸戰中劉邦必然的勝利。
記得采納啊
9樓:匿名使用者
優點:勇猛過人,號稱西楚霸王一看就知道,年輕衝著股熱血,而且那時候暴秦給了他機會;缺點:剛愎自用,不停勸言,又遇上有張良,韓信,蕭何之助的劉邦;總之他失敗是命,成功也是命!
10樓:幻世萌
另外再詳細點的話:
性格決定命運。一個人的性格可以成就他的事業,也可以損傷他的事業。項羽的性格中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過於自信,剛愎自用。
自信是人性的一個優點。一個人如果沒有自信,他什麼事情也完不成,因為有自信,你才能以百折不撓的勇氣去克服在實現人生目標過程中的所有困難和障礙,所以,沒有自信是不行的。但是,如果你的自信過了頭,那就壞了,自信過了頭就成了謬誤,就是剛愎自用。
項羽剛愎自用,引起了一系列失誤,就是失察,失人,失態,失信等。
失察:韓信的寒心
比如韓信。韓信開始是跟著項梁的,項梁死後歸了項羽,他在項羽手下幹過,提過不少建議。他對自己在項羽手下那段生活很傷心。
韓信攻佔了齊國以後,項羽派人去遊說他,勸他叛漢,要麼歸楚,要麼中立。韓信當時很傷心地說了這麼幾句話:「臣事項王,官不過郎中,位不過執戟,言不聽,畫不用。
」我韓信在項羽的手下幹事,官位最高的不超過郎中,職位只是執戟;言不為項王所聽,計不為項王所用。我的價值得不到體現。所以,韓信跳槽、轉會了。
韓信是一位軍事天才。楚漢戰爭所有的軍事將領,能稱得上一流軍事天才的只有兩個人,就是韓信和項羽。劉邦充其量只是個二流。
韓信向項羽提過什麼建議我們今天不知道了,但是,據我們對韓信的基本判斷,韓信給項羽的建議不會是毫無價值的。項羽聽不進去,為什麼?項羽太自信了。
他只相信自己,一個侍從,向他提建議,他能放到眼裡嗎?項羽因此而失去了一位軍事天才,而且是決定他自己命運的軍事天才。這就是剛愎自用給項羽帶來的第一個致命傷:
失察。失人:范增的冷遇
如果我們熟悉楚漢戰爭的歷史的話,就會發現一個非常明顯的現象,劉邦手下謀士特別多,大家可以掰著指頭算算,張良,陳平,蕭何,這是一流的;二流的如酈食其之類就不說了。還有那些草根、草民。反過來看項羽,項羽手下謀士有誰?
大家只知道一個,「年七十,好奇計」的范增。所以可以說,劉邦手下人才濟濟,項羽手下人才寥寥。且不說武將,單看文臣謀士,項羽手下基本無人。
這個現象大家可以思考一下。為什麼項羽手下沒有謀士,只有一個范增?這和項羽的剛愎自用太有關係了。
拿我們今天老百姓的話來說,就是項羽這個人的主意太大,主意太大就是他的主觀性太強了。他不需要謀士,什麼事情都是自己做主。我們前面講過鴻門宴,決定第二天消滅劉邦的是誰?
項羽。決定撤銷第二天軍事行動的是誰?項羽。
他和誰商量過?沒有。他召集過會議嗎?
沒有。他和他最信任的范增商量過嗎?還是沒有。
所以項羽不要謀士。
前面我們講過陳平利用一桌飯菜離間項羽和范增的關係,其計謀水平非常普通。我們接著講這個故事:
過了不久,范增建議急攻滎陽。當時,項羽選準了劉邦的軟肋——糧道(甬道),集中兵力,斷了劉邦軍隊的糧道。劉邦被困在滎陽城中,斷了軍糧,陷入困境(楚急攻,絕漢甬道,圍漢王於滎陽城久之,漢王患之),只好提議:
「請割滎陽以西以和」。滎陽以西是劉邦已經攻佔的土地,而且,佔了滎陽以西,就可進一步奪取關中。劉邦要不是陷入困境,絕對不會開出這樣的條件。
項羽因為懷疑范增,竟然不聽范增的建議。范增勃然大怒,請求告老還鄉。項羽竟然也答應了,於是范增離開了項羽。
項羽如此輕信,使他失去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謀士范增。范增臨走時說:大王好自為之,天下的大局已定了(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為之)。
范增已經知道,項羽沒戲了。范增的離去,可以說是令人扼腕嘆息的一件事情啊,太遺憾了。
項羽的剛愎自用,使他失去了范增,還失去了一大批可以為他出謀劃策的人。這就是他剛愎自用第二方面的惡果:失人。
項羽劉邦的生平事蹟?劉邦項羽的故事
項羽 坑殺幾十萬降兵 火燒阿房宮 烏江自刎 劉邦 先進咸陽城,而讓項羽為王 躲過鴻門宴 逼迫項羽烏江自刎 奪得天下 劉邦項羽的故事 劉邦的生平事蹟簡介 漢高祖劉邦 前256年 前195年6月1日 字季 一說原名季 沛郡豐邑中陽裡 今江蘇豐縣 人,漢族。出身平民階級,秦朝時曾擔任泗水亭長,起兵於沛 今...
項羽到底是秦朝人還是楚國人,劉邦和項羽都是楚國人嗎?
是楚國人 項羽是秦末農 民起義領袖,傑出軍事家,楚國名將項燕之孫。項羽作為中 事思想 兵形勢 兵家四勢 兵形勢 兵權謀 兵陰陽 兵技巧 的代表人物,是一位以個人武力出眾而聞名的武將。李晚芳評價項羽 羽之神勇,千古無二 司馬遷 史記 項氏世為楚將,封於項城,故姓項氏。項羽少年時,項梁教他讀書,但他學了...
項羽為什麼會敗給劉邦,項羽為什麼輸給劉邦
項羽為什麼輸給劉邦 項羽輸給劉邦的原因分析 從內部原因上來看,項羽身為天之驕子,及冠不久就成就了霸業,難免剛強直爽,胸無城府。征戰無數的他過於暴戾,在進入秦王宮之後大肆屠燒,不得民心。最重要的是,相比於劉邦來說他缺少政治敏感度,最後陷入了了四面楚歌的困局。從外部原因上來看,被封為漢王的劉邦佔據巴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