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寶藍宇宇
周瑜與諸葛亮人物大比拼:
相同點:1.雄才大略 2.知人善用。雄才體現在 諸葛亮的草船借箭,周瑜的火燒聯營。諸葛亮明知道魏延有反骨但驚奇其武力最後還是重用 ok 請採納
《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周瑜的形象與《水滸傳》中的吳用的形象有什麼相同點與不同點?
2樓:匿名使用者
吳用和諸葛亮:
相同點:幾乎沒有共同點,勉強可以說他們都是謀臣。
不同點:諸葛亮是政治家,具有很強的大局觀。他謀劃的是大局戰略。吳用只是個策士,謀劃一些小打小鬧,下三濫小計謀。
諸葛亮具有很強的個人魅力和領袖能力,吳用這方面欠缺。
諸葛亮具有道德品質很高尚,吳用道德品質比較敗壞。 總的來說,兩人根本沒有可比性,你拿諸葛亮跟吳用比根本就是侮辱了諸葛亮。
吳用與周瑜;
周瑜三國演義對周瑜的形象做了大量的扭曲貶低,在此將演義與正史不同之處進行對比,以正視聽。
1、 諸葛三氣周瑜:周瑜氣量寬巨集根本不會被氣死,極少碰面…從赤壁之戰結束到周瑜病逝的兩年間,諸葛亮正在零陵一帶搞後勤工作,根本沒有和周瑜見過面。至於周瑜病逝後,送喪弔唁的是周瑜舊下屬龐統,而不是諸葛亮。
2 、草船借箭:草船借箭的人正史上是孫權,演義描寫周瑜嫉妒諸葛亮是徹頭徹尾的捏造,三國演義之祖【三國志平話】中借箭的是周瑜。
3、 賠了夫人又折兵:歷史上是孫權自己要把妹妹嫁給劉備,單純的政治婚姻
4 、智激周瑜:純粹捏造,周瑜是東吳最有力的主戰派人士,正是聽了他的勸說才有了赤壁之戰。
5、 氣量狹小的周瑜:三氣周瑜純屬羅貫中為抬高他人而虛構,劉備評價周瑜「器量廣大」,程普評價周瑜說:「與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陳壽評價周瑜「性度恢廓」,另外洪邁、蘇東坡等古人,在周瑜的人品方面,也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孫權曾為其素服弔喪。周瑜性情開朗,氣度寬巨集,深得維恩顯著。精通樂律,即使在醉酒時也能聽出音律的錯誤。
6、關於荊州之事:建安十四年(209年),周瑜打敗曹仁,奪南郡,孫權拜周瑜為偏將軍,領南郡太守,駐江陵(南郡治所)。建安十五年(210年),周瑜死後,孫權納魯肅之議,把自己所據部分「借」給劉備,於是劉備佔有荊州絕大部分地盤。
並非演義中所寫。實乃周瑜死後,魯肅為了「聯劉抗曹」把周瑜打下的荊州南郡地區借給劉備。周瑜生前掌握江陵彝陵等入川水道,東吳攻打西蜀不存在和劉備借道的問題。
周瑜死後,在魯肅的主張下把南郡地區借了劉備,此後東吳派出孫瑜伐蜀被劉備擋道,演義中可能故意把孫瑜和周瑜搞混了。
7、關於借東風:虛構,諸葛亮並未參與赤壁之戰,赤壁乃周瑜等東吳將領之功
吳用:1 起義軍中的知識分子的代表,梁山起義軍的軍師、戰略家,人民智慧的化身。
2 結交廣泛,廣納賢才,知人善用。
3 具有政治家的遠見卓識,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4 對梁山盡忠,對朋友重義。
5 足智多謀,能利用別人的優點,以達成自己的目標
3樓:匿名使用者
吳用和諸葛亮、周瑜的形象幾乎沒有共同點:諸葛亮是內政高手外加高等謀士,相當於張良加蕭何;周瑜是帥才,相當於韓信.在打仗方面吳用真的是無用,呀的幾個計謀,救宋江的假信,害的戴宗也被抓,打大名救盧竣譯,宋江怕梁山有失,吳用說朝廷應該沒有什麼大將能用了,結果被關勝圍了梁山,千里回援,把宋江弄的差點染病死掉......
他就是害個人有本事,連大宋第一高手盧竣義都被他的爛計害上了梁山.你拿吳用跟諸葛亮、周瑜比根本就是侮辱了他們。
4樓:浮雲笑看神馬
哈哈,前面這位真能折騰!說那麼多有啥用啊,來個簡單的:相同點——形象都是飽學儒生狀;不同點——周瑜沒鬍子,其他兩人有。
另,吳用這個人物並非**刻畫重點人物,沒有魅力可言;孔明和周瑜則是三國演義中形象、性格刻畫得相當飽滿的人物!
5樓:貧僧哈哈
諸葛亮,吳用都手持白羽扇
6樓:天涯傲笑
軍政兩抓,領導人大事要事的核心討論,出謀劃策者;相對而言,周瑜偏軍,那二位偏政(個人理解,可能有誤,諒解!)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與周瑜聯手指揮,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是什麼?
7樓:小笑聊情感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
與周瑜聯手指揮,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赤壁之戰。
赤壁之戰是東漢末年,孫權、劉備聯軍於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長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帶大破曹操大軍的戰役。這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之一,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中最為著名的一場,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在長江流域進行的大規模江河作戰。
擴充套件資料:
背景劉琮束手
曹操在平定北方之後,於建安十三年(208年)正月回到鄴城後,立即開始了向南用兵的軍事上和政治上的準備:
1、於鄴鑿玄武池以練水軍;
2、派遣張遼、于禁、樂進等駐兵許都以南,準備南征;
3、令馬騰及其家屬遷至鄴,做了實際上的人質,以減輕西北方向的威脅;
4、罷三公官,置丞相、御史大夫,自任丞相,進一步鞏固了他的統治地位;
5、以罪名殺了數次戲侮及反對自己的孔融,以維護自己的權威。
同年七月,曹操揮軍南下,八月,荊州劉表病死,蔡瑁、張允等就擁立劉琮繼任荊州牧。曹操接受了荀彧的意見,先抄捷徑輕裝前進,疾趨至宛、葉。
章陵郡太守蒯越及東曹掾傅巽等勸劉琮投降曹操,對他說:「逆順有一定的道理,強弱有一定的形勢。以臣屬的身份去抗拒天子,是對國家叛逆;以剛接手的荊州去抵禦朝廷大軍,必會陷入危險;依靠劉備去對抗曹操,一定失敗。
這三個方面我們都不行,拿什麼去對付曹操大軍?而且將軍您自己考慮一下,您比得上劉備嗎?如果劉備擋不住曹操,則即使是投入荊州的全部力量,也不足以自保;如果劉備擋得住曹操,則他就不會再居於將軍之下子。
」劉琮聽從他們的意見。
九月,曹操到達新野縣,劉琮就以荊州投降曹操,派人用朝廷過去頒發的符節去迎接曹操。曹軍將領都疑心劉琮是詐降,婁圭說:「現在天下**,各地割據勢力都貪圖用代表王命的符節來抬高自己的身份。
這次送來符節,這必定是真心誠意。」曹操於是接受劉琮的投降,繼續進軍。
九月,曹操到達新野。曹操南下的訊息,依附劉表、屯兵樊城的劉備一直不知道,直至曹軍到達宛的附近時才發現:而劉琮已向曹操投降,卻不敢告訴劉備,劉備發現狀況,於是派親近詢問劉琮,這時劉琮才派宋忠告知劉備,劉備既驚駭又頗氣憤,只好立即棄樊南逃。
8樓:匿名使用者
赤壁之戰
三國署將馬謖任作戰參謀,長於戰爭理論、戰略部署和戰術安排,深得諸葛亮喜愛,兩人經常討論兵法,感情深厚,但是此人缺乏實戰經驗,屬於紙上談兵一類,劉備臨終前曾叮囑諸葛亮說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北伐時期,街亭一戰中,在他主動要求下,諸葛亮力排眾議,委任他擔任先鋒,防守街亭這一戰略要地,並立下軍令狀。但實戰中,他不聽取副將王平的建言,一意孤行,犯了兵家大忌,在一座孤山山頂駐營,自以為居高臨下,結果被魏將張郃圍困,斷糧斷水,只好突圍,蜀軍慘敗,丟失街亭,導致北伐失敗。
由於他出發前立下了軍令狀,諸葛亮不得不將他處死以正軍法,同時由於用人失誤,諸葛亮自貶**,以嚴軍紀。
9樓:斷線飛走的風箏
赤壁之戰
因為他丟了街亭
10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馬謖作為一個參謀還是很稱職的,只是不懂帶兵
諸葛亮與周瑜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按照三國演義來看)
11樓:風溼寒君
lz問的是相同點和不同點,上面答非所問的
按照三國演義來看:
相同點:
外貌氣質上,兩人皆「器宇不凡,容貌甚偉」
政治立場上,兩人皆以把「抗曹」看做自勢力的基本要務軍事能力上,兩人皆智謀過人善於統兵,且都對打心理戰非常在行不同點年紀上,諸葛亮比周瑜小很多
老婆上,諸葛亮的老婆黃月英是荊州知名醜女,周瑜的老婆小喬是江南知名美女
立場上,諸葛亮跟隨劉備是想要匡扶漢室,而周瑜僅僅是為了保衛孫家江山智謀上,諸葛亮冷靜且謹慎,周瑜激進而大膽
**上,諸葛亮略懂音律,周瑜相當擅長各種樂器政治上,諸葛較周瑜善於從政
勇武上,周瑜較諸葛善於臨陣作戰
人格上,諸葛亮大氣包容,周瑜心胸狹窄
能力上,諸葛亮會妖術,會觀天象,會八卦妖陣,會製造木牛流馬,會製造孔明燈。周瑜只會用謀。
用人上,周瑜能很好的統合己方武將,年紀輕輕能讓黃蓋、程普等人心服口服。諸葛不善用人,重馬謖、輕魏延,導致出岐山戰略6次無果。
以上僅按照《三國演義》來看!跟《三國志》出入很大!
三國演義中周瑜的人物形象分析 10
12樓:冷眼觀娛樂圈
一、分析:
1、他具有深遠的政治眼光和傑出的軍事才能。
周瑜曾指揮過許多大大小小的戰役,這些戰役的勝利,表現了他的傑出軍事才能。 但最能體現的莫過於赤壁之戰了。當曹操率領近三十萬水步兵而號稱八十萬要與孫權決戰時,孫權的謀士張昭等人,被曹操的氣勢嚇破了膽,極力主張投降曹操。
在這種緊急關頭,周瑜與魯肅力排眾議,正確地分析了敵我雙方的形勢,從而堅定了孫權的抗曹信心。接著,周瑜又親統精兵五萬,大破曹軍於赤壁。曹操逃回北方以後,一直無力再次南下。
這就使孫權的勢力得以鞏固和發展,並終成帝業。赤壁之戰的勝利充分說明了周瑜是一個政治上**遠矚,軍事上有雄才大略的英雄。這就是周瑜的主要特點。
2、周瑜胸襟廣闊,氣度寬巨集。老將程普因周瑜年輕,對他不服,多次當面侮辱他,周瑜都不跟他計較,程普最後被周瑜的才華和品德所折服,感動得說:「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和他成為好友。
《三國演義》描寫的心胸狹窄的周瑜是羅貫中為了襯托諸葛亮而刻意塑造的配角形象,是藝術處理,不可當真,「三氣周瑜」當然就更是毫無歷史根據,周瑜最後是病逝於出征途中的。
周瑜精通音律,雅量高致,即使在喝醉時也能聽出曲中的謬誤,因此史書記載民謠雲:「曲有誤,周郎顧」、「 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二、簡介: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東漢末年名將,廬江舒(今合肥廬江舒縣)人。洛陽令周異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長壯有姿貌、精音律,江東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語。
周瑜少與孫策交好,21歲起隨孫策奔赴戰場平定江東,後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任,周瑜將兵赴喪,以中護軍的身份與長史張昭共掌眾事。建安十三年 (208年),周瑜率軍與劉備聯合,於赤壁之戰中大敗曹軍,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建安十四年(209年),拜偏將軍領南郡太守。
建安十五年(210年)病逝於巴丘,年僅36歲。
13樓:匿名使用者
。由於周瑜才智不如孔明,第一次孔明襲了南郡又取了荊襄後,瑜氣傷箭瘡,半晌方蘇。醒後發誓:
「若不殺諸葛村夫,怎息我心中怨氣!」第二次孔明設計將周瑜擊敗,瑜又怨氣衝激,瘡口迸裂,昏厥於地。第三次當孔明識破周瑜假途滅虢之計,周瑜差點被捉時,再次怒氣填胸,在馬背上大叫一聲,箭瘡復裂,墜於馬下。
不久,周瑜仰天長嘆:「既生瑜,何生亮!」連叫數聲而亡,壽三十六歲。
縱觀整個故事,周瑜由於心胸狹窄,眼光短淺,常懷妒賢嫉能之心。在周瑜看來諸葛亮由於才智超群,就是他眼中釘,肉中刺,只有殺了諸葛亮,東吳天下才能太平,否則他寢食不安。正由於他這種狹隘心裡作怪,才使他英年早逝,人們無不為之扼腕嘆息。
我想大凡妒賢嫉能的人都是沒有好結果的。君不見《水滸傳》裡的王倫,當初林沖落難投奔他時,見林沖是八百萬禁軍教頭,武藝高強,自知不是他的對手,多次想拒絕他入夥,後來只得礙於柴大官人的面子勉強將其收留。晁蓋等人上山時又遭到他拒絕,最後王倫落得「胸懷褊狹真堪恨,不肯留賢命不留」的可悲下場。
當然,那是封建社會,無法可依的結果。但是,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在法制日臻完善的今天,一些心胸狹窄、妒賢嫉能的人為了爭權奪利竟然走上了犯罪道路。為爭奪「寶座」副職竟不擇手段地僱**人者有之,明知自己才智不如人,絞盡腦汁譏諷、中傷、打擊、陷害大有人在,凡此種最終都是害人害己。
相比之下,革命前輩徐海東、肖勁光上書請辭大將軍銜,粟裕三讓元帥軍銜,膾炙人口,傳為佳話。在榮譽面前他們不但不去爭,反而事事謙讓,他們的胸懷是何等的寬廣!人貴在要有自知之明,要知道天外有天,山外有山,你好,還有比你更好的,要知道社會在發展,長江後浪推前浪。
別人才智勝過自己並不是一件壞事,你可虛心向人學習,揚長避短,共同進步。俗話說:三人行必有我師。
一個人要有「厚德載物,雅量容人」的胸襟,這樣才能融入別人和容納自己!我記得一位哲學家說過:天空收容每一片雲彩,不論其美醜,故天空廣闊無比;高山收容每一塊岩石,不論其大小,故高山雄偉壯觀;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論其清濁,故大海浩瀚無涯。
心靈的自由,真性的飄逸,胸懷的坦蕩,氣質的超然,才是真正的人。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外號,三國演義諸葛亮的綽號
諸葛亮,人稱臥龍。外號 基本是敵國才叫的 一般都叫他 諸葛村夫 或老賊 年老時期 臥龍如果你對我的回覆感到滿意,請你選擇 採納 這將鼓勵我們更好的為其他解答,謝謝。以上是猴島 孤獨為您解答。三國演義諸葛亮的綽號 諸葛亮號臥龍 伏龍 諸葛亮於漢靈帝光和四年 181年 出生在琅邪郡陽都縣的一個官吏之家,...
三國演義裡諸葛亮有兒子嗎,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後人怎麼樣了?
諸葛亮唯一的後代是諸葛顯,諸葛攀之子,諸葛亮重孫。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後人怎麼樣了?我們都知道,諸葛亮,字孔明,名號臥龍先生,死後被封為忠武侯,也被後人尊稱為諸葛武侯,是三國時期蜀漢著名的軍事家 政治家 外交家 文學家 書法家 發明家.可謂天縱奇才。然而奇怪的是,為什麼在諸葛亮病逝五丈原後,他的後人...
描寫諸葛亮外貌的句子,三國演義中 描寫諸葛亮 動作 神態 外貌的句子各一句
玄德見孔bai 明身長八尺,面如冠du 玉,頭戴綸巾zhi 身披鶴氅,飄dao飄然有神仙之概。頭戴綸回巾,身披鶴氅,答手持羽扇,有時坐一輛四輪小車。羽扇綸巾,撫琴與城頭之上。身高八尺,每自比於管仲 樂毅。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身似神仙,貌比宋玉,真乃當世高人。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