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1,自以
為是成語出處 《荀子·榮辱》:「凡鬥者必自以為是,而以人為非也。」《孟子·盡心下》:「眾皆悅之,自以為是。」
2,楊布打狗(傳在檔案上的)
3,朝三暮四
成語出處 《莊子·齊物論》:「宋有狙公者,愛狙,養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 得公之心。
損其家口,充狙之慾。俄而匱焉,將限其食,恐眾狙之不馴於已也,先誑之曰:「與若茅,朝四而暮三,足乎?
」從狙皆伏而喜。
4,破釜沉舟
成語出處 《史記·項羽本紀》:「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
5,一鳴驚人
一鳴驚人」這則成語源於楚莊王勵精圖治、振興楚國的故事。《韓非子·喻老》記載這件事說:「楚莊王蒞政三年,無令發,無政為也。
右司馬御座,而與王隱(有所暗指的話稱『隱』)曰『有鳥止南方之阜(土山),三年不翅,不飛不鳴,嘿然無聲,此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將以長羽翼;不飛不鳴,將以觀民則。
雖無飛,飛必沖天;雖無鳴,鳴必驚人。』」韓非子的記載是這則成語最早的典源。
《史記·滑稽列傳》也載有楚莊王之後同類事:「齊威王之時喜隱,好為淫樂長夜之飲,沈湎不治,委政卿大夫。淳于髡說之以隱曰:
『國中有大鳥,止王之庭,三年不蜚(通「飛」)又不鳴,王知此鳥何也?』王曰:『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6,三人越谷
今有三人焉:一人勇,一人勇怯半,一人怯.有與之臨乎淵谷者,且告之曰:
"能跳而越此,謂之勇;不然為怯."彼勇者恥怯,必跳而越焉;其勇怯半者與怯者則不能也.又告之曰:
"跳而越者與千金."
7,如火如茶
出處《國語·吳語》
萬人以為方陣,皆白裳、白旗、素甲、白羽之陣,望之如荼。左軍 亦如之,皆赤裳、赤旗、赤甲、朱羽之陣,望之如火。
8,螳螂捕蟬
成語典故 -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典出《戰國·莊子·外篇山木第二十》「睹一蟬,方得美蔭而忘其身,螳蜋執翳而搏之,見得而忘其形;異鵲從而利之,見利而忘其真。」
《劉向·說苑·第九卷·正諫》「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後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蟬而不顧知黃雀在其傍也!黃雀延頸欲啄螳螂而不知彈丸在其下也!
此三者皆務欲得其前利而不顧其後之有患也。」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四·槐西雜誌十四》:「後數年,聞山東雷擊一道士,或即此道士淫殺過度,又伏天誅歟?『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挾彈者,又在其後,此之謂矣。」
春秋時,吳王欲伐楚,曰:「敢有諫者,死!」。
此時,其下有一年少者,自知人微言輕,諫必無用,徒遭橫死。惟日懷彈弓,遊於後園,露沾其衣,如是者三。吳王問之,對曰:
「後園有樹,上有蟬正飲露,不知螳螂在後欲捕之也!而螳螂作勢欲撲,竟不知黃雀躡其旁也!黃雀伸頸僅顧啄螳螂,而不知樹下之彈弓也!
彼皆欲得前利而不顧後患也!」吳王聽後,甚覺有理,乃不出兵。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形容行事僅顧前而不顧後。 或喻目光短淺, 僅視眼前利益,而不知後患能隨之而來,常用此語。
9,明知故犯
成語出處: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十九:「問:『一切含靈具有佛性,既有佛性,為甚麼卻撞入驢胎馬腹?』師曰:『知而故犯。』」
10,邪不干正
【出處】:宋.王讜《唐語林.方正》:「臣聞邪不干正,若使咒臣,必不能行。」
11,狐假虎威
成語出處: 《戰國策·楚策一》:「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
12, 盲人瞎馬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
13,望洋興嘆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渚崖之間,不辨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
於是焉年,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
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之門,則殆矣,吾吾非至於子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14,水滴石穿
成語出處: 《漢書·枚乘傳》:「泰山之溜穿石,單極之綆斷幹。水非石之鑽,索非木之鋸,漸靡使之然也。」
15,嚴母教讀(這個也找不到)
16,子罕說寶
子罕說寶
宋人或得玉,獻諸子罕,子罕弗受。獻玉者曰:「以示玉人①,玉人以為寶也,故敢獻之。」子罕曰:「我
以不貪為寶,爾以玉為寶,若以與我,皆喪寶也,不若人有其寶。」稽首而告曰:「小人懷璧,不可以越鄉,納此以請死②也。」
子罕置諸其裡③,使玉人為之攻之,富而後使復其所。
——《左傳•襄公十五年》
17,虎怒決蹯
只知道出處是《戰國策·趙策三》,就是找不到原文.
18,好書三病
好書之人三病:其一,浮慕時名,徒為架美觀,牙籤錦軸,裝潢炫耀,驪牝之外,一切不知,謂之無書可也。其一,廣收遠擴,畢盡心力,但圖多蓄,不事討論,徒涴灰塵,半束高閣,謂之書肆可也。
其一,博學多識,矻矻窮年,而慧根短淺,難以自運,記誦如流,寸觚莫展,視之肉食麵牆誠有間矣,其於沒世無聞,均也。夫知而能好,好而能運,古人猶難之,況今日乎?
19,紙上談兵
紙上談兵【出處】典出(漢•司馬遷《史記& #8226;卷八十一•廉頗藺相如列傳•第二十一》):「趙括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嘗與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難,然不謂善。
括母問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趙不將括即已,若必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
』」20,趾高氣揚
趾高氣揚來自於:《左傳·桓公十三年》:「舉趾高,心不固矣。」《史記·管晏列傳》:「意氣揚揚,甚自得也。」
21,請君入甕
請君入甕
出處 《資治通鑑·唐紀·則天皇后天授二年》:「興曰:『此甚易爾!
取大甕,令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大甕,火圍如興法,因起謂興曰:『有內狀推兄,請兄入此甕。
』興惶恐叩頭伏罪。」
22,每變益上(找不到)
23,盲人識日
原文 .盲人識日
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狀如銅盤。
」扣盤而得其聲。他日聞鍾,以為日也。或告之曰:
「日之光如燭。」捫燭而得其形。他日揣龠,以為日也。
日之與鍾、龠亦遠矣,而眇者不知其異,以其未嘗見而求之人也。道之難見也甚於日,而人之未達也,無以異於眇。達者告之,雖有巧譬善導,亦無以過於盤與燭也。
自盤而至鍾,自燭而至龠,轉而相之,豈有既乎?
24,以教疼子
【原文】
石碏 ①諫衛莊公曰:「臣聞愛②子,教之以義方③,弗④納於邪。驕奢淫逸⑤,所自邪也。
四者之來⑥,寵祿過也。」自古知愛子不如教,使⑦至於危辱亂亡者,可勝數哉!夫愛之當教之**。
愛之而使陷於危辱亂亡,烏⑧在其能愛子也?人之愛其子者多曰:「兒幼,未有知耳,俟⑨其長而教之。
」是猶養惡木之萌芽,曰俟其合抱而伐之,其用力顧⑩不多哉?又如開籠放鳥而捕之,解韁放馬而逐之,曷(11)若勿縱勿解之為易也。
25,鄭人買屢
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_已得履 ,乃曰:「吾忘持度 。
」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曰:
「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26,指鹿為馬
指鹿為馬
趙高欲為亂,恐群臣不聽,乃先設驗,持鹿獻於二世,曰:『馬也。』二世笑曰:
『丞相誤邪?謂鹿為馬。』問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馬以阿順趙高。
」 或言鹿者,高因陰中諸言鹿者以法,後群臣皆畏高.
2樓:匿名使用者
初中課外文言文閱讀及其答案
(一)文徵明習字《書林紀事》
【原文】
3樓:匿名使用者
【邴原幼時喪父,幾歲時,從書塾經過,(聽見書聲琅琅)忍不住哭了,書塾的老師問他說:「小孩子為啥哭泣?」邴原答道:
「孤兒容易悲哀,窮人容易感傷。那些讀書的,凡是能夠學習的人,必然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我一來羨慕他們不孤單,二來羨慕他們能夠上學。
內心感傷,因此而哭泣。老師憐憫嶼地說:「你想讀書就來吧!
」邴原進了學堂,學習異常努力。一個冬天,就讀熟了《孝經》和《論語》。
【閱讀訓練】
1.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
①凡得學者 ②然得而腊之以為餌
③吾徒相教 ④徒以有先生也
2. 翻譯句子。
①孤者易傷,貧者易感。
譯文:②一則願其不孤,二則羨其得學
譯文:③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資也。
譯文:3. 書塾中的老師值得我們敬佩的是
4. 我們應該向邴原學什麼?
答: (二十)董遇「三餘」讀書《三國志》
【原文】
(董)遇字季直,性質訥而好學。興平中,關中擾亂,與兄季中依將軍段煨。採穭負販,而常挾持經書,投閒習讀,其兄笑之而其兄笑之而遇不改。……
遇善治《老子》,為《老子》作訓注。又善《左氏傳》,更為作《朱墨別異》,人有從學者,遇
4樓:匿名使用者
上面儘管查有出處
文言文節選自《劉向新序。善謀下第十》的翻譯
漢高祖五年,齊地人婁敬拜見同鄉虞將軍說 臣下希望見一見聖上談一談有利的事情。虞將軍進去向皇上報告,皇上召見婁敬,賞飯以後,問他有什麼事,婁敬答道 陛下建都雒陽,難道想和周王朝比一比誰更興隆嗎?皇上說 是。婁敬說 陛下得天下的途徑和周王朝不一樣。周卿的祖先從后稷開始,就被帝堯封在邰這個地方,積德行善十...
高中文言文古今異義總結,高中文言文古今異義詞語
往往 旦日,卒中往往語 陳涉起義 處處,到處 會計 號令召三老豪傑與皆來會計事 陳涉起義 會,聚會 計,商議 何苦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愚公移山 怎怕,怕什麼 壟斷 冀之南 漢之陰,無壟斷焉 愚公移山 山川阻隔 自信 寧信度,無自信 鄭人買履 相信自己 結束 婉貞於是率諸少年結束而出 馮婉貞 整...
高中文言文,高中學過的文言文有哪些?
詞類活用 漢語的詞類劃分,在上古就已奠定了基礎。實詞可以分成名詞 動詞 形容詞和數詞等類 虛詞可此分成代詞 副詞 介詞 連詞 助詞 嘆詞 兼詞等類。某個詞屬於某一詞類比較固定,各類詞在語句中充當什麼成分也有一定的分工。比如名詞經常用作主語 賓語 定語,動詞經常用作謂語,形容詞經常用作定語 狀語和謂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