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漢壽源自西漢時期的「索縣」,至漢陽嘉三年(134年)更名「漢壽縣」,縣治位於今鼎城區斷港頭;三國吳改名「吳壽縣」,吳赤烏十一年(248年)從「吳壽縣」析置「龍陽縣」。宋朝大觀年間改「龍陽縣」為「辰陽縣」;宋紹興三年(1133),複名「龍陽縣」;宋紹興五年升縣為軍,紹興三十年復置「龍陽縣」;元代元貞元年(2023年)升為龍陽州;明朝洪武三年(2023年)降為縣;**1年改「龍陽縣」為「漢壽縣」至今。今之漢壽自元代元貞元年(2023年)升為龍陽州轄沅江縣屬常德路;明朝洪武三年(2023年)降為縣直至清代屬常德府;**1年改為現名,**3年隸屬武陵道,5年屬湘江道,11年直隸於省,27年屬湖南省第五行政督察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隸屬益陽專區,2023年11月改屬常德專區(常德地區、常德市)至今。
漢壽縣的文化遺產
漢壽從古到今出過哪些大人物
2樓:山巔之鼠
李衡三國孫吳太守,品德高尚,為官清廉,沒有家產,擔心辭世後兒子的生計,美譽青史,至今流芳。清朝詩人張之杜有詩云:「種桔非為欲自存,願遺清白示兒孫。
木奴千樹寒霜色,贏得汜洲香滿村」。
周德元宋孝宗淳煕年間(1174-1189)土紳周德元在梅溪(今常德漢壽縣豐家鋪鄉)建《龍津書館》。宋至直清代尚有其遺留的產業,創造了傳承發展湖湘文化的歷史輝煌。
楊么(1128-1135),建寅四年(1130)從鐘相起義。他創造的「陸耕水戰」、「兵農相兼」的軍懇文化和農耕文化為湖湘文化增添了光輝。
丁易東宋鹹淳戊辰(1268)進士,朝儀**、樞密院編修、理學大師丁易東在石潭坪(今常德漢壽縣巖咀鄉)創石潭精舍東西兩廂共四齋,並捐田一千二百畝用其租谷**生徒的開支,親自授課講學,遠近學子慕名而至,名聲振動朝廷。元世祖初年,朝廷為其所辦的石潭精舍賜額「沅陽書院」,培養了大批湖湘學子。
黎學錦清代嘉慶年間(1776-1838)選入國子監,官至河南糧運儲道兼署按察史的黎學錦勤政愛民,樂善好施,好為義舉。嘉慶三年(1798)遵父遺志,捐銀萬餘兩,在縣城東門外創辦龍池書院,總建築面積達三千多平方米,居常德府各縣之首。書院開館時又捐田六百畝作為書院師生常年膏火費用。
易順鼎清代光緒年間(1858-1920),官至三省河圖局總辦加按察史、二品頂戴的易順鼎,不僅才華綺絕,而且心懷天下,愛國為民,勇於獻身。
易君左被譽為龍陽才子(1898-1972),系易順鼎之子,從小才華過人,在北京大學畢業後,又獲日本早稻田大學碩士學位。曾與郭沫若、成仿吾、郁達夫等組織文學社發表作品,猛烈抨擊中國封建社會**制度,宣傳抗日,寫出了大量歌頌前方將士抗日的文章,共有著作60多部。
曾軼可是創作型歌手,是新生代備受關注的一顆新星。
楊建平是湖南省常德市漢壽縣株木山人,2023年11月27日出生,國家級運動健將。世界自由搏擊錦標賽65公斤級冠軍。中國綜合搏擊65公斤級金腰帶持有者。
漢壽縣的著名人物
漢壽(包括目平湖的洲灘)的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環境
漢壽縣的著名人物
李衡 三國孫吳太守,品德高尚,為官清廉,沒有家產,擔心辭世後兒子的生計,美譽青史,至今流芳。清朝詩人張之杜有詩云 種桔非為欲自存,願遺清白示兒孫。木奴千樹寒霜色,贏得汜洲香滿村 周德 元宋孝宗淳煕年間 1174 1189 土紳周德元在梅溪 今常德漢壽縣豐家鋪鄉 建 龍津書館 宋至直清代尚有其遺留的產...
我國有哪些歷史文化遺產,我國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有哪些?
我國的歷史文化遺產太多了。有物質的 非物質的。例如 漢字 戲曲 武術 中醫藥 剪紙 皮影 建築藝術 如故宮等等 遺址 古蹟 有 兵馬俑 長城 龍門石窟 故宮 布達拉宮 趙州橋。中國開始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申報世界遺產專案中國開始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世界遺內產專案 中國開始向容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世...
我國的歷史文化遺產有哪些
爺爺總是對我說,作為一名中國人,他非常的自豪,因為中國有許多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那到底有哪些呢?歷史文化遺產是指從歷史 藝術或科學角度看,具有普遍價值的建築物 雕刻 繪畫 遺物 銘文等文物 在景觀,建築樣式結合等方面具有突出價值的建築或建築群體 從歷史 美學和人種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人工物品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