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日本bai學習中國文化是從du隋唐開始的,與大化zhi改新同時進dao行,所以竹簡篆書什麼版的,沒有。權
嘛怪我沒說清楚。日本人沒有學習竹簡和篆書的使用,在日本出現的竹簡和篆書是中國這邊帶過去的。儘管中日之間的交流可以從漢末三國開始,但是日本人真正開始學習中國文化是從大化改新(對應中國的隋唐時期)開始的。
在竹簡上書寫起源於哪個時期
2樓:匿名使用者
搜尋首頁 教育
copy/科學 人文學科 歷史
bai學
在紙發明以前
du,我國古代的人們曾用過zhi哪些書寫dao
3樓:
竹簡來起源於西周;甲骨文起源源
於殷商晚期。
具體見下
竹簡多用竹片製成,每片寫字一行,將一篇文章的所有竹片編聯起來,稱為「簡牘」。這是我國古代最早的書籍形式,用於書寫文字的木片稱木牘,多用於書寫短文。
簡牘起源於西周,春秋戰國時使用更廣。公元4世紀左右,由於紙已廣泛使用,簡牘才為紙抄本所代替。
戰國至魏晉時代的書寫材料。是削製成的狹長竹片(也有木片),竹片稱簡,木片稱札或牘,統稱為簡,現在一般說竹簡。均用毛筆墨書。
漢代簡冊的長度,如寫詔書律令的長三尺(約67.5cm),抄寫經書的長二尺四寸(約56cm),民間寫書信的長一尺(約23cm)。在湖南長沙、湖北荊州、山東臨沂和西北地區如敦煌、居延、武威等地都有過重要發現,其中居延出土過編綴成冊的東漢文書。
4樓:匿名使用者
起源於商代,在商周時期為上層階級主要的書寫工具,在戰國以後大量普及。
5樓:斯比亞遊騎兵
冊字甲骨文裡就有了 說明至少商代就有竹簡了 只是作為書軍材料沒有龜甲獸骨易於儲存 竹簡起源西周時期的說法是常犯的錯誤
6樓:匿名使用者
竹簡始bai於公元前十一du
世紀的周代,流zhi行至公元三世紀的東晉,是dao中專國最早的真正意義上的圖
屬書。竹簡的出現,使漢學從結繩記事、圖畫文字、甲骨文再發展到簡牘文字。竹簡上文字的形成過程從以刀刻字逐步進步到用筆書寫,字型也從篆書、古隸發展到今草,實現了從古代刀刻文字到現代筆畫文字的根本性變革。
古籍《論衡.量知》稱:「截竹為筒,破以為牒,加筆墨之跡,乃成文字。
」講的就是竹簡文字的由來......
日本封建時代的順序及其劃分依據
7樓:豐臣秀波
公元300-592年 大和時代
公元592-710年 飛鳥時代
公元711-794年 奈良時代
公元794-2023年 平安時代
公元1192-2023年 兼倉幕府時代
公元1333-2023年 南北朝時期
公元1393-2023年 室町幕府時代
公元1573-2023年 安土·桃山時代(織豐時期)公元1603-2023年 江戶幕府時代
公元1868-2023年 明治時代
公元1912-2023年 大正時代
公元1912-2023年 大正時代
公元1926-2023年 昭和時代
公元1989-現在 平成時代
歷代篆書名家有哪些?
8樓:我是捕魚大亨
一、大篆
有兩說:(1)指'籀文',即《史籀篇》文字。
(2)指'隸書',清學者多主其說。
石鼓文 秦刻在十塊鼓形石上的文字。唐初在岐州雍縣南二十里之三畤原被發現。每鼓一首四言詩,十首為一組,記敘當時漁狩的情況,故亦名'獵碣'。
現藏故宮博物院,一鼓已泐無字,其餘九鼓亦多漫漶殘損。傳世著名北宋拓本有明安國《十鼓齋》'中權'、'先鋒'、'後勁'三本,已流入日本。
古籀 :'古文'、'籀文'的合稱。漢許慎《說文解字·敘》:'今敘篆文,合以古籀' 。
蕭籀 :漢丞相蕭何所作,一作'禿筆書'。元·鄭杓《衍極》卷四《古學篇》劉有定注:"蕭何作未央宮,前殿成,覃思三月,以題其額,觀者如流水。何用禿筆書,時謂之'蕭籀'。
金文 : 《山海經說山訓句》竇中亮
殷、周青銅器上銘文的統稱,舊稱'鐘鼎文'、'吉金文'、'款識文'。屬大篆系統,包括了小篆以前的大部分篆書形體,是研究古代書法的重要實物資料。近人容庚撰有《金文篇》,較為完備,收可識知金文一千八百九十四字,另附錄約一千二百餘字。
鐘鼎文 :即'金文'。上古青銅器一般可分為禮器和樂器兩大類,禮器以鼎為尊,樂器以鍾為多,故以'鐘鼎'為青銅器之代稱。
'鍾',經典多作'鍾'。青銅器上的銘文,統稱為'鐘鼎文'。《文選》卷五十五《劉孝標廣絕交論》:
"書玉牒而刻鐘鼎。"李善注引《墨子》:"琢之盤盂,銘於鐘鼎,傳於後世。
款識文:即"金文"。"款識"者,青銅器上所銘之文字也。
《漢書》卷二十五上《郊祀志》:"鼎大異於眾鼎,文縷,無款識。"注:
"韋昭曰:'款,刻也。音式志反。
'師古曰:'識,記也。音式志反。
'"《通雅》引《卮言》謂:'款'為陰文,凹入;'識'為陽文,凸出。《博古錄》謂:
'款,在外;識,在內。'凡石、磚、瓦、金等上所刻文字皆可泛稱為款識,而狹義專指青銅器上的銘文。又元·吾邱衍《學古編》八《字源七辯》以之為六國古文:
"七曰款識。款識文者,諸侯本國之文也。古者諸侯書不同文,故形體各異,秦有小篆,始一其法。
"草篆 :草率急速寫就的篆書,故名。有省簡結構、糾連筆劃的特點。
清·阮元《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識》卷四《乙亥鼎銘》:"草篆。可識者惟'王九月乙亥'及'乃吉金用作實尊鼎用孝享'等字,其餘不可盡識,則以其恣意簡損之故耳。
"古篆 有兩義:(1)泛指"古代篆書"如清桂馥《續三十五舉》:"宋人間用古篆作印,元人尤多**。
"(2)指上古文字,如明趙宦光《寒山帚談》捲上《權輿一》論'九體書':"二曰古篆,三代之書,目見(左目右見)於金石款識。"
古文(古文篆)有三義:(1)廣義,從文字學的角度說,泛指甲骨文、鐘鼎文、石鼓文、古陶文、古泉文和小篆,是為'古文'系統,與秦、漢後以隸、楷為主的'今文'系統相對稱。(2)指殷、周或更前的上古文字。
(3)專指晚周、六國所用文字。
二、小篆
小篆 :篆書之一,與'大篆'對稱。亦稱'秦篆',意指秦始皇統一天下文字而命李
斯所制也。小篆筆劃圓轉流暢,較大篆整齊。秦時刻石如《泰山》、《嶧山》、《琅琊臺》等,傳為李斯所書,為小篆之代表作品。
唐李陽冰、五代徐鍇與清代的鄧石如均是小篆大家。小篆又名秦篆,為秦朝丞相李斯所創。秦始皇滅六國,統一華夏,其疆域廣而國事多,文書日繁,甚感原有文字繁雜,不便應用;加之,原有秦、楚、齊、燕、趙、魏、韓七國,書不同文,寫法各異,亦亟待統一。
乃命臣工創新體文字。於是,丞相李斯作《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皆就大篆省改、簡化而成。小篆又名玉筋篆,取其具有筆致遒健之意而名之。
小篆較之大篆,形體筆畫均已省簡,而字數日增,這是應時代的要求所致。從古文到大篆,從大篆到小篆的文字變革,在中國文字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佔有重要地位。
玉筋篆 筆劃豐腴如玉筋的篆書,指'小篆'。筋,一作'著',即筷子。'玉筋篆'的代表書家,有秦之李斯,唐之李陽冰。
鐵線篆 筆劃纖細如線而剛勁如鐵的小篆,如唐·李陽冰《謙卦碑》。'鐵線'之名,一說取象於'鐵線草'。其葉柄細長而黑,有光澤,似鐵為之。
夏篆 傳說中夏代的文字。一般以為周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始為篆字,此'夏篆'所言之'篆',泛稱也。從考古實物來看,尚未發現確切可靠的夏代文字;如有之,則必較甲骨文更原始一些。
古人多有以金文大篆附會夏篆之說,凡此種種,皆依託之偽說。
周篆 周代的篆書,指鐘鼎文、石鼓文等大篆系統文字。因小篆又稱'秦篆',故大篆對稱'周篆'。
秦篆 即'小篆'。唐·張懷瓘《書斷》捲上'小篆':"案,小篆者,秦始皇丞相李斯所作也。
增損大篆,皆同籀文,謂之'小篆',亦曰'秦篆'。"清·劉熙載《藝概》卷五《書概》:"秦篆簡直,如《嶧山》、《琅琊臺》等碑是也?
以李斯所書為代表。
漢篆 漢代的篆書。多為小篆,而體格近方,筆法近隸。一般在莊重的場合和金器上使用。 唐篆 唐代書家所寫之篆書。有大、小篆多種,以李陽冰為代表。
清篆 清代碑學之風大盛,取法秦漢,一改唐代以後篆書因為以楷入篆而衰微的局勢和風氣,鄧石如、吳讓之、楊沂孫、趙之謙等人皆是篆書高手!
三、大篆'與小篆的區別:
大篆又有籀文、籀篆、籀書、史書之稱。周宣王時,太史籀作《大篆》十五篇,因其為籀所作,故世稱「籀文」。「籀文」乃據古文而作,是在古文基礎上整理出來的,故其與古文或同或異。
今其文散見於《說文解字》和後人收集的各種鐘鼎彝器之中。其中以周宣王時所作石鼓文最為著名。
9樓:匿名使用者
大篆有兩說:(1)指'籀文',即《史籀篇》文字。(2)指'隸書',清學者多主其說。 《石鼓文》
石鼓文 秦刻在十塊鼓形石上的文字。唐初在岐州雍縣南二十里之三畤原被發現。每鼓一首四言詩,十首為一組,記敘當時漁狩的情況,故亦名'獵碣'。
現藏故宮博物院,一鼓已泐無字,其餘九鼓亦多漫漶殘損。傳世著名北宋拓本有明安國《十鼓齋》'中權'、'先鋒'、'後勁'三本,已流入日本。
古籀 :'古文'、'籀文'的合稱。漢許慎《說文解字·敘》:'今敘篆文,合以古籀' 。
蕭籀 :漢丞相蕭何所作,一作'禿筆書'。元·鄭杓《衍極》卷四《古學篇》劉有定注:"蕭何作未央宮,前殿成,覃思三月,以題其額,觀者如流水。何用禿筆書,時謂之'蕭籀'。
金文 : 《山海經說山訓句》竇中亮
殷、周青銅器上銘文的統稱,舊稱'鐘鼎文'、'吉金文'、'款識文'。屬大篆系統,包括了小篆以前的大部分篆書形體,是研究古代書法的重要實物資料。近人容庚撰有《金文篇》,較為完備,收可識知金文一千八百九十四字,另附錄約一千二百餘字。
鐘鼎文 :即'金文'。上古青銅器一般可分為禮器和樂器兩大類,禮器以鼎為尊,樂器以鍾為多,故以'鐘鼎'為青銅器之代稱。
'鍾',經典多作'鍾'。青銅器上的銘文,統稱為'鐘鼎文'。《文選》卷五十五《劉孝標廣絕交論》:
"書玉牒而刻鐘鼎。"李善注引《墨子》:"琢之盤盂,銘於鐘鼎,傳於後世。
款識文:即"金文"。"款識"者,青銅器上所銘之文字也。
《漢書》卷二十五上《郊祀志》:"鼎大異於眾鼎,文縷,無款識。"注:
"韋昭曰:'款,刻也。音式志反。
'師古曰:'識,記也。音式志反。
'"《通雅》引《卮言》謂:'款'為陰文,凹入;'識'為陽文,凸出。《博古錄》謂:
'款,在外;識,在內。'凡石、磚、瓦、金等上所刻文字皆可泛稱為款識,而狹義專指青銅器上的銘文。又元·吾邱衍《學古編》八《字源七辯》以之為六國古文:
"七曰款識。款識文者,諸侯本國之文也。古者諸侯書不同文,故形體各異,秦有小篆,始一其法。
"草篆 :草率急速寫就的篆書,故名。有省簡結構、糾連筆劃的特點。
清·阮元《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識》卷四《乙亥鼎銘》:"草篆。可識者惟'王九月乙亥'及'乃吉金用作實尊鼎用孝享'等字,其餘不可盡識,則以其恣意簡損之故耳。
"古篆 有兩義:(1)泛指"古代篆書"如清桂馥《續三十五舉》:"宋人間用古篆作印,元人尤多**。
"(2)指上古文字,如明趙宦光《寒山帚談》捲上《權輿一》論'九體書':"二曰古篆,三代之書,目見(左目右見)於金石款識。"
古文(古文篆)有三義:(1)廣義,從文字學的角度說,泛指甲骨文、鐘鼎文、石鼓文、古陶文、古泉文和小篆,是為'古文'系統,與秦、漢後以隸、楷為主的'今文'系統相對稱。(2)指殷、周或更前的上古文字。
(3)專指晚周、六國所用文字。
小篆小篆 :篆書之一,與'大篆'對稱。亦稱'秦篆',意指秦始皇統一天下文字而命李
斯所制也。小篆筆劃圓轉流暢,較大篆整齊。秦時刻石如《泰山》、《嶧山》、《琅琊臺》等,傳為李斯所書,為小篆之代表作品。
唐李陽冰、五代徐鍇與清代的鄧石如均是小篆大家。小篆又名秦篆,為秦朝丞相李斯所創。秦始皇滅六國,統一華夏,其疆域廣而國事多,文書日繁,甚感原有文字繁雜,不便應用;加之,原有秦、楚、齊、燕、趙、魏、韓七國,書不同文,寫法各異,亦亟待統一。
乃命臣工創新體文字。於是,丞相李斯作《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皆就大篆省改、簡化而成。小篆又名玉筋篆,取其具有筆致遒健之意而名之。
小篆較之大篆,形體筆畫均已省簡,而字數日增,這是應時代的要求所致。從古文到大篆,從大篆到小篆的文字變革,在中國文字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佔有重要地位。
玉筋篆 筆劃豐腴如玉筋的篆書,指'小篆'。筋,一作'著',即筷子。'玉筋篆'的代表書家,有秦之李斯,唐之李陽冰。
鐵線篆 筆劃纖細如線而剛勁如鐵的小篆,如唐·李陽冰《謙卦碑》。'鐵線'之名,一說取象於'鐵線草'。其葉柄細長而黑,有光澤,似鐵為之。
夏篆 傳說中夏代的文字。一般以為周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始為篆字,此'夏篆'所言之'篆',泛稱也。從考古實物來看,尚未發現確切可靠的夏代文字;如有之,則必較甲骨文更原始一些。
古人多有以金文大篆附會夏篆之說,凡此種種,皆依託之偽說。
周篆 周代的篆書,指鐘鼎文、石鼓文等大篆系統文字。因小篆又稱'秦篆',故大篆對稱'周篆'。
秦篆 即'小篆'。唐·張懷瓘《書斷》捲上'小篆':"案,小篆者,秦始皇丞相李斯所作也。
增損大篆,皆同籀文,謂之'小篆',亦曰'秦篆'。"清·劉熙載《藝概》卷五《書概》:"秦篆簡直,如《嶧山》、《琅琊臺》等碑是也?
以李斯所書為代表。
漢篆 漢代的篆書。多為小篆,而體格近方,筆法近隸。一般在莊重的場合和金器上使用。 唐篆 唐代書家所寫之篆書。有大、小篆多種,以李陽冰為代表。
清篆 清代碑學之風大盛,取法秦漢,一改唐代以後篆書因為以楷入篆而衰微的局勢和風氣,鄧石如、吳讓之、楊沂孫、趙之謙等人皆是篆書高手!
大篆'與小篆的區別:
大篆又有籀文、籀篆、籀書、史書之稱。周宣王時,太史籀作《大篆》十五篇,因其為籀所作,故世稱「籀文」。「籀文」乃據古文而作,是在古文基礎上整理出來的,故其與古文或同或異。
今其文散見於《說文解字》和後人收集的各種鐘鼎彝器之中。其中以周宣王時所作石鼓文最為著名。
日本和韓國之間有什麼嗎?為什麼在日本動漫裡面他們寧可出現中國人也不出現高麗棒子呢?看了那麼多動漫
看地理位置就知道 二戰還沒開始之前韓國 當時是朝鮮 就已經徹底被吞併了 而中國因為地盤太大所以打了八年 很多國家則是瞬間就被吞併 後來日本投降才復辟 為什麼韓國人都叫棒子?關於高麗棒子這個詞的起源,有人解釋是因為當年朝鮮人與漢人軍隊作戰的時候勇敢地用棒子打馬,使得漢人大為頭痛 他們怎麼好意思。其實這...
日本東京有暖氣嗎,東京是日本的首都嗎
關東地區大多數都用空調取暖,日本的電能 於核電,而且日本人普遍富裕,同崗位收入與中國的對比是10 1左右,因此,對於日本普通家庭來說,即使24小時用空調取暖,也僅僅是極小的家庭支出,只要有正常工作,日本人人都能很輕鬆的支付的起,沒必要鋪設國內北方那種集中供暖設施。沒有我們這樣的集中供暖。但是有冷暖雙...
日本語勉強,日本語勉強和日本語勉強有什麼區別
這句話有點怪,不知是否語病句。一般會說 日本語 勉強 但是,我的 日語還不行,還得繼續努力學習。但是,還在學習日語呢 但是,還是要學習日語呢.但是,還沒有認真學日語呢 日本語 勉強 和 日本語 勉強 有什麼區別?1 最好分一下段,就很明白這句話了 日本語 勉強 我學習日語,打算幹什麼呢?2 誰都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