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中除清明外第二次上墳的日期

2021-04-10 10:56:21 字數 5432 閱讀 6567

1樓:潛川

1、清明是野祭,所以要去上墳並清理墓草;

2、中元(七月半,又稱「鬼節」)是家祭,在家供奉,焚燒紙燭,買來新米煮飯供之;

3、重陽(九月九)是追思(逝去的親人)懷遠(出門在外的親人朋友),登上高山(這山可以不是墓地所在地),臂上佩帶插著茱萸的布袋(古時稱「茱萸囊」),以示對親朋好友的懷念。即「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4、冬至(又稱「寒衣節」),到親人墓前焚燒紙做的衣服給逝去的親人送去遮寒。

5、親人去世的週年忌日,家屬要上墳祭祀。

2樓:飛過太平洋

還有農曆七月十五,也就是中元節,俗稱鬼節的。還有寒衣節,每年農曆十月初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這一天,特別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謂之送寒衣

每年都什麼時候上墳 20

3樓:大理手工銀器

還有冬至,南方有些地方的人稱」過冬「,從古代延長至今的習俗辦宴席,享祀先祖

擴充套件資料

冬至還是一個傳統的祭祀之日。據說,宋朝以後,冬至逐漸成為祭祀祖先和神靈的節日。唐宋時期冬至就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則要向父母尊長祭拜。

明、清兩代的冬至日,皇帝要舉行祭天大典,謂「冬至郊天」。民間在這一期間同樣有祭祖、家庭聚餐等習俗。故而冬至才被稱為「小年」。

把冬至作為節日來過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周曆正月為夏曆的十一月,因此,周代正月等於如今公曆的十一月,所以拜歲和賀冬並沒有分別。直到漢朝漢武帝採用夏曆後,把正月和冬至分開。

也可以說單純的過「冬至節」是自漢代以後才有,盛於唐宋,相沿至今。

漢代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官方例行放假,官場流行互賀的「拜冬」禮俗。《後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

」所以這**廷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魏晉六朝時,冬至稱為「亞歲」,民眾要向父母長輩拜節;宋朝以後,冬至逐漸成為祭祀祖先和神靈的節慶活動。

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明、清兩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謂之「冬至郊天」。宮內有百官向皇帝呈遞賀表的儀式,而且還要互相投刺祝賀,就像元旦一樣。

  而今只有潮汕、浙江部分地區仍延續祭祖舊習。

4樓:安好

通常是在忌日、清明節、農曆七月十

五、農曆十月一日以及大年三十或者正月初三,晚輩要準備祭死者用的日常用品,到死者墳前進行祭祀,以表後人對上輩人的思念及尊敬之情。具體時間根據當地的情況而定。

歷史記載:

清明掃墓是秦以後的事,到唐朝時才時開始盛行,一直流傳至今。據民俗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掃墓祭祖是中國古代一種相沿已久的傳統習俗。在先秦時期已有祭墓活動,但並未限定在寒食、清明之際。

漢代魏時上墳之禮已經得到重視,但當時尚未成為正式禮儀。清明掃墓是秦以後的事,到唐朝時才開始盛行,一直流傳至今。

唐明皇在開元二十年下令:寒食上墳,禮經無文,近世相傳,已成習俗,應該允許,使之永為常式。

吳自牧的《夢粱錄》記載:在古代,清明節這一天,「**士庶,俱出郊省墳,以盡思時之敬。」可見,清明出郊上墳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盡思時之敬」。

到了宋代,大家都在清明日掃墓,京都人傾城出郊,四野如市。

5樓:杰倫式閃耀

一般上墳的時間還有忌日、十月初

一、十月十五(農曆)。

十月初一又叫寒衣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民眾稱為鬼頭日,是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相傳起源於周代。這一天,特別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謂之送寒衣。

十月十五又稱作下元節,下元節的來歷與道教有關。

寒衣節與春季的清明節、秋季的中元節,還有下元節並稱為一年之中的四大「鬼節」。

6樓:111王

這個沒有具體規定,要看自己的風地習俗,比如現在大城市上墳喜歡清明節,清明節也是我國的法定節日,這一天,學校會組織學生去烈士陵園掃墓,白領們回去陵園給自己已故的親人們燒香祭拜

在河南有的地方風土人情不一樣,他們不在清明節當天去上墳,而是在陰曆2月15號回家上墳,一般在2月15號當天,一個村子的人都回來上墳,在河南一個村子裡面都有一個老墳,即是這個村子的創始人或者這個村子的老一輩,上墳當天,一個村子的人會按照輩分從大到小輪流磕頭,表達對祖宗的敬意,所有人磕頭之後,便可自發去自己家的墳地上給自己的祖宗上香磕頭。

由於各地人情不一樣,上墳時間也不一樣,但是大部分人都是在清明節和農曆2月15這天回家上墳。祭拜自己的老祖宗

擴充套件資料: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掃墓祭祖的日子。中華民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經歷史的發展演變,清明具有極為豐富的內涵,各地都發展出了不同習俗,而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基本主題

7樓:匿名使用者

陰曆10月1,風俗不同下面參考:大年三十早上,有的地方是初三

8樓:隨著風兒奔跑

就我們那風俗,元宵節那天也有,有的地方大年三十也有

9樓:補夠堅強

冬至節氣,視地方的風俗

清明上墳為什麼一定要一家人一起去,可以分二次或者三次去嗎?

10樓:匿名使用者

清明節氣點:鬥指乙;太陽黃經為15°;於公曆4月04-06日交節。「二十四節氣」最初是以北斗七星斗柄頂端的指向來確定,斗柄從「寅位」開始,然後順時針旋轉,當斗柄指向「乙位」時,為清明節氣。

漢代至清初採用「平均時間法」劃分節氣,將冬至與下一個冬至之間分割為24段(每段15日),以冬至日為「二十四節氣」的起點;清明節氣從冬至日算起,即在冬至後第105天。

現行的「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迴歸黃道上的位置確定(2023年起沿用至今),當太陽黃經達15°時,為清明交節點。時至清明,在黃赤交角及其附近一帶地域已氣候清爽溫暖、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

11樓:珈藍文漪

兩兄弟不和,各去各的,上兩次墳有什麼時候發呢,會不會對子孫好大不利?

12樓:湘楚專漁

既不要刻意分開去,如因事分開去也行,孝祖之心各種形式表達都可以。

13樓:

清明節都是自己親人去是嗎,一般沒有外人是這樣嗎

14樓:匿名使用者

心中有孝萬事通,老人在世多孝道!

15樓:來自普陀山拼搏的側柏

清明節上墳能二次上墳嗎

16樓:獎章

家裡關係不好不能在一起上墳能分開上

17樓:

因為這是一家的親人嗎?

18樓:後存

到底一家人分兩次掃墓好不好?我也不知道,求解答!

除了清明節其它時間段可以去掃墓嗎?如果可以,最好是什麼日子?

19樓:匿名使用者

當然可以,除了清明還有七月半即農曆七月十五,十月朝農曆十月初一,清明的前一天即寒食節有些地方也興祭祖,有些地方除夕夜請祖先回家過年正月十五送祖,重陽節也有登高祭祖的習俗

上墳最好時間段:7時至17時

從堪輿學角度講,掃墓要選擇好時間,最好選在陽氣比較旺的時候,一般來說,上午7時後到下午5時前最好,天還沒亮和日落西山時不宜掃墓。如果掃

墓那天精神不振,可佩戴玉器在身上,據說佩戴玉器可以起到穩定精神的作用。掃墓時要衣著整齊,神情肅穆,不要粗言粗語,大聲喧譁,更不能說對亡者不敬的

話。掃墓時要專心致志,不要東張西望,不要細看別家墳墓和踩踏別家墳墓,或對別家墳墓評頭品足,在墓地照相留念也是不適宜的。孕婦、病人、7歲以下的小孩

最好不要去掃墓。

掃墓回來之後,大部分人都感到有些疲勞,這時,應該洗個澡,換一換衣服。按古代習俗,在進家門之前要跨火盆,古人認為這樣可以驅除陰氣。

清明掃墓的通常程式如何

按照習俗,祭掃的順序是首先要先掃墓,就是將墓園打掃乾淨。

其次是祭祀,這一程式很關鍵,一是寄託哀思,二是與先人相感,因為山有靈而無主,先人有主而無靈,與先人相感可以更好得到山川的靈氣。這就是風水。

掃墓時,人們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修整墳墓,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還

要在上邊壓些紙錢,讓他人看了,知道此墳尚有後人,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此後圍坐聚餐飲酒;也可放風箏,甚至互相比賽,進行相關活動。婦女和小孩們還要就近

折些楊柳枝,將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條穿起來。有的則把柳條編成籮圈狀,戴在頭上,謂「清明不戴柳,來生變黃狗」。

即:修正墓地——上香——上肉——敬酒

——拜祭——放炮送別…

20樓:微微一吻

可以的,不是一定要在清明節當天才可以掃墓。

很多地方為了大家掃墓方便,都形成了很多當地的風俗。有些地方就有這樣的說法,清明掃墓前半個月不早,後半個月不遲;也有些地方只要到了農曆3月就可以掃墓了,總之,各地都形成了一些靈活的時間安排的風俗,為了人們掃墓方便。

如果說什麼時間最好,應該是清明節前後一週最好。

一來因為這段時間有國家法定假日,不用耽誤太多的上班時間。

二來清明前後正值春暖花開的時節,此時掃墓正好藉機踏青三來這段時間也是大家集中回家祭祖的時間,在掃墓的同時也可以和親朋好友相聚敘情,有些地方很看重清明掃墓,甚至有清明掃墓大過年,看得比過年還重要,就是因為這段時間整個家族成員之間可以很好地進行交流。

21樓:賊貓

全國各地的風俗也不一樣 比較大的祭祖的節日除了清明還有七月半即農曆七月十五,十月朝農曆十月初一,清明的前一天即寒食節有些地償也興祭祖,有些地方除夕夜請祖先回家過年正月十五送祖,重陽節也有登高祭祖的習俗。

掃墓,即祭掃墳墓,對死者表示悼念。其習俗由來已久,《清通禮》雲:「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並相傳至今。

祭掃墳墓,對死者表示悼念。清明祭掃儀式本應親自到塋地去舉行,但由於每家經濟條件和其它條件不一樣,所以祭掃的方式也就有所區別。「燒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

所謂「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者親屬從陽世寄往「陰間」的郵包。過去,南紙店有賣所謂「包袱皮」,即用白紙糊一大口袋。

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用木刻版,把周圍印上梵文音譯的《往生咒》,中間印一蓮座牌位,用來寫上區號亡人的名諱,如:「已故張府君諱雲山老大人」字樣,既是郵包又是牌位。

另一種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圖案,中間只貼一藍籤,寫上亡人名諱即可。亦做主牌用。關於包袱裡的冥錢,種類很多。

22樓:藍依

有的地方掃墓時間是不一樣的...有的是過年前後有的是中秋節前後,因為這些日子人也比較臍

23樓:王亞多

熱心網友回答的很全面了,補充一下,祭日也要去掃掃墓,和祖先溝通一下。

駕駛證未滿一年上高第二次被查怎麼處理

駕駛證未滿一年沒有符合規定的人陪同上高速被查會罰款20 200元,如果第二次被查處罰還是一樣的。根據公安部139號令 第九十四條 機動車駕駛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罰款 一 機動車駕駛人補領機動車駕駛證後,繼續使用原機動車駕駛證的 二 在實習期內駕駛機動車不符...

分手一年了,第二次碰到,為什么碰到我他就轉頭

可能覺得對不起你。沒臉見你,也許是覺得很尷尬吧 我也有過這樣的經歷 不要太在意 既然分手了,很難再做朋友,見了面也會尷尬,可能他是想不如就裝作不認識,好免去不必要的尷尬,而且都一年沒見了,又有什麼話好說呢?算了,既然他選擇遺忘,你也就不要想太多了,過好自己的生活吧!也許 她對你還有感覺 分手後不能做...

養了一年多的臘腸狗今天第二次咬我,以前也咬過一次,是不小心的。今天是因為它一直在叫,我讓它不要叫就

儘快注射狂犬疫苗。被動物咬傷後應儘早注射狂犬疫苗,越早越好。首次注射疫苗的最佳時間是被咬傷後的48小時內。具體注射時間是 分別於第0 3 7 14 30天各肌肉注射1支 2毫升 疫苗,0 是指注射第一支的當天 其餘以此類推 如果因諸多因素而未能及時注射疫苗,應本著 早注射比遲注射好,遲注射比不注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