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風雨
在器物內壁用黑彩繪對稱的人面紋和魚紋各一組。構畫手法大膽誇張。人面成圓形,頭頂上三角形髮髻高聳,額頭塗黑,一側留出彎鐮形,雙眼眯成一字,┸形鼻,嘴銜兩魚,人面兩側耳部亦有兩條小魚簇擁著。
在人面之間還有兩條大魚同向追逐,魚身及魚頭均成三角形,魚眼呈圓形,大魚的魚身以斜方格為鱗。人面在魚群之中顯出悠然自得的神情。魚紋刻畫得十分生動:
魚頭雖是寥寥數筆,卻把魚的形神勾畫得具體而細微。魚身上沒有了魚鱗,以對稱的菱形圖案裝飾,富有律動感,充滿了生氣。整體圖案顯得古拙、簡潔而又奇幻、怪異。
仰韶文化距今約5000-6000多年,遺址主要分佈在黃河中游、渭河、汾河流域,包括河南、陝西、山西等地區,是中原新石器時代文化的典型代表。半坡、廟底溝、秦王寨等型別代表了其早、中、晚三個時期。其中,半坡型別彩陶以各式盆、缽、壺、尖底瓶多見;彩繪基本為黑彩,常見魚、鹿、蛙、羊等動物紋、人面紋以及三角、寬頻、波折、網格等幾何紋。
魚紋是半坡彩陶中相對比較多見的題材。
仰韶文化彩陶紋飾的發展從寫實到抽象,符合人類認識世界的客觀規律。人類在認識世界的過程中,首先感受到的是真實的世界,天上的鳥、水中的魚、山上的樹、地上的草,無一不栩栩如生。進而,人類進一步認識到各種事物的不同本質和規律,於是出現了諸如從魚紋到菱形、從花草到不同的弧形變化等各種各樣從寫實而來的抽象。
因此,在欣賞彩陶所反映的遠古藝術之餘,還可以瞭解我們的祖先認識世界的過程。
仰韶文化是黃河中游地區重要的新石器文化。因第一個發掘地在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仰韶村遺址而得名。距今大約7000-2023年。
仰韶文化一直至今已發現上千處,分佈在今天的甘肅省到河南省之間。以陝西省最多,是仰韶文化的中心。
新石器時代人面魚紋彩陶盆的歷史介紹
2樓:手機使用者
在距今一萬年左右,中國歷史進入了新石器時代。 這是中國氏族社會的繁榮時期,也是中國古代文明逐漸形成的時期。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存發現數量多、分佈地域廣,已經有了相當高的水平。
隨著農業經濟的發展,母系氏族逐漸繁榮,出現了規模很大的聚落。新石器時代又可以稱為是石器和陶器時代。陶器,是新石器時代在造型美術方面遺留下來的主要創作,也是人類在向大自然鬥爭中獲得的一項跨時代的創造。
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裡不斷出土的陶器等工藝品,展現了我們祖先的審美智慧和藝術創造才能。 中國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遍佈中國各地,中部地區黃河流域的裴李崗文化、磁山文化、大地灣文化屬於新石器時代早期,它們的年代是(公元前5500--公元前2023年)。所製陶器比較原始,器物種類少,器形簡單,火溫較低,多數是紅陶,基本沒有紋樣裝飾。
分佈在中國黃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屬於新石器時代中期,這時期陶器的表面有漂亮的彩繪,陶器的實用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人面魚紋彩陶盆,2023年中國陝西省西安市半坡遺址出土。泥質紅陶燒成,盆內壁畫人面紋和魚紋各兩個,相間排列,題材新穎,形象生動,反映了半坡型別彩陶常以魚紋裝飾陶器的特點。
人面魚紋彩陶盆那一年在中國陝西省西安市半坡遺址出土?
3樓:skyis方桐慶
2023年。
人面魚紋彩陶盆全稱為「新石器時代人面魚紋彩陶盆」,是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遺物,為新石器時代前期陶器,多作為兒童甕棺的棺蓋來使用,是一種特製的葬具。現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屬於國家一級文物。
該陶盆高16.5釐米、口徑39.8釐米。由細泥紅陶製成,敞口卷脣,口沿處繪間斷黑綵帶,內壁以黑彩繪出兩組對稱人面魚紋。
人面呈圓形,頭頂有似髮髻的尖狀物和魚鰭形裝飾。前額右半部塗黑,左半部為黑色半弧形。眼睛細而平直,似閉目狀。
鼻樑挺直,成倒立的「t」字形。嘴巴左右兩側分置一條變形魚紋,魚頭與人嘴外廓重合,似乎是口內同時銜著兩條大魚。
另外,在人面雙耳部位也有相對的兩條小魚分置左右,從而構成形象奇特的人魚合體。在兩個人面之間,有兩條大魚作相互追逐狀。
4樓:匿名使用者
人面魚紋彩陶盆,2023年中國陝西省西安市半坡遺址出土。泥質紅陶燒成,盆內壁畫人面紋和魚紋各兩個,相間排列,題材新穎,形象生動,反映了半坡型別彩陶常以魚紋裝飾陶器的特點。
七年級上冊歷史:人面魚紋彩陶盆上為什麼要刻上這些神祕的圖案?這些圖案象徵著什麼?
人面魚紋彩陶盆是幹什麼用的
5樓:小月兒在雲中
人面魚紋彩陶盆作為兒童甕棺的棺蓋來使用,是一種特製的葬具。把夭折的孩子置於陶甕,以翁為棺,以盆為蓋。埋在房屋附近。
新石器時代人面魚紋彩陶盆以寫實的手法刻畫魚的形象,充分反映了漁獵生活在原始社會中的重要地位。人面繪製較為複雜,冥思的神態及與游魚的密切關係,表明其與當時的巫術有關。此類彩陶盆在半坡遺址中發現較多,出土時覆蓋於甕棺上,作為葬具的頂蓋,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擴充套件資料
新石器時代人面魚紋彩陶盆,高16.5釐米,口徑39.8釐米,由細泥紅陶製成,敞口卷脣,口沿處繪間斷黑綵帶,內壁以黑彩繪出兩組對稱人面魚紋。
人面呈圓形,頭頂有似髮髻的尖狀物和魚鰭形裝飾。前額右半部塗黑,左半部為黑色半弧形。眼睛細而平直,似閉目狀。
鼻樑挺直,成倒立的「t」字形。嘴巴左右兩側分置一條變形魚紋,魚頭與人嘴外廓重合,似乎是口內同時銜著兩條大魚。
另外,在人面雙耳部位也有相對的兩條小魚分置左右,從而構成形象奇特的人魚合體。在兩個人面之間,有兩條大魚作相互追逐狀。
6樓:老寶
為死去的孩子招魂,把夭折的孩子置於陶甕,以翁為棺,以盆為蓋。埋在房屋附近。
7樓:匿名使用者
人面魚紋彩陶盆於2023年出土於陝西省西安市半坡。新石器時代前期,多作為兒童甕棺的棺蓋來使用,是一種特製的葬具。現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8樓:匿名使用者
種花? 可以用作很多用途, 這個還真不太清楚,
9樓:漫閱科技
20世紀50年代出土的人面魚紋彩陶盆,就是仰韶文化的代表性形象之一。這種人面魚紋的形象正是一種圖騰,通常在畫面**部分有一圓形的人面,兩眼細長,兩耳部位多畫有小魚,而整個頭部則必有帶毛刺的三角型紋飾。
彩陶盆人面魚紋
人面魚紋彩陶盆是怎樣的?
10樓:匿名使用者
人面魚紋彩陶盆於2023年出土於陝西省西安市半坡。屬於新石器時代前期仰韶文化陶器,距今2023年以上。
人面魚紋盆可以說是史前文化的代表符號了,中學的歷史課本上就有,一提起人面魚紋盆,大家想到的都是半坡遺址,讀了《中國歷史密碼》一書中關於姜寨遺址的介紹,才知道人面魚紋盆並非半坡所獨有。
目前為止,中國共有四處遺址都發現了人面魚紋盆,分別是西安半坡遺址(7件)、臨潼姜寨遺址(3件)、寶雞北首嶺遺址(1殘片)和西鄉何家灣遺址(1殘片)。四處遺址同屬於仰韶文化中的半坡型別。陝西歷史博物館目前就陳列著姜寨遺址的人面魚紋盆,距今約2023年。
之前看歷史教科書上的人面魚紋盆**,由於沒有詳細介紹,想當然地以為是史前人類的日常器皿。讀了《中國歷史密碼》的介紹,才知道這是葬具。
當時兒童的成活率不是很高,小孩夭折後,父母會把孩子的屍骨放到一個甕中,再把這個盆扣到甕的上面,並埋葬在房屋附近。陶盆底部留有小孔,先民認為可供死者靈魂出入,這兩個小孔就是為了方便小孩的靈魂自由出入的,說明當時人們已經產生了靈魂不滅的觀念。而內壁繪有魚群圍繞的人面,可能是當時一種圖騰,或者包含生者對亡者的祝福和長輩對晚輩的親情。
不論究竟是哪種含義,人面魚紋盆上水波流動,魚兒穿遊其間,生動反映了史前人類和魚的密切關係和特殊感情。
中國新石器時代的介紹,中國新石器時代的文化
中國的新石器時代是原始社會氏族公社制由全盛到衰落的一個歷史階段。它以農耕和畜牧的出現為劃時代的標誌,表明已由依賴自然的採集漁獵經濟躍進到改造自然的生產經濟。磨製石器 製陶和紡織的出現,也是這一時代的基本特徵。因而,新石器時代在中國歷史上是古代經濟 文化向前發展的新起點。就目前所知,中國新石器文化至少...
這是新石器時代的石斧嗎,新石器時代的石斧,有收藏的嗎?
林龍華近日見到這樣一件東西,看似新石器時代的石斧之類的石器,可是看了一些石斧,多數沒有孔,像這樣有孔又有曲線 造型比較優美的石器,到底是不是石斧,哪位高人指點一下。順便傳上兩件寶物 肉靈芝 鸛魚石斧圖 出自鸛魚石斧紋彩陶缸,一九七八年在河南臨汝閻村出土的一件珍貴文物。器形為敞口 圓脣 深腹,器高47...
新石器時代各地的文化成就有哪些,新石器時代主要藝術成就
人類的文明史,是靠有形文明遺存和無形文明遺存傳承下來的。史前的人類文明遺存,主要見於曠野的巖畫和居住的遺址。從這些最早的文明遺存中,我們看到,史前人類最早的文明活動中,彩繪文化居然是一個主要內容。根據史前彩繪文化的推斷,在新石器時代就應當有研磨顏料的研磨器了。最早使用研磨器,主要用於人體彩繪 如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