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二洋
比薩大教堂的建築樣式,並不是純粹的巴西里卡式,而是摻有羅馬式風格的一種建築樣式。它產生於公元9世紀查理大帝(即查理曼)時期。自羅馬帝國滅亡後,歐洲的政局一直是動盪不定的,查理曼皇帝想尋求疆域統一,但帝國缺乏這種統一的經濟基礎。
為了防禦外敵,當時的宮殿或教會建築,都築成城堡樣式,在封建割據的年代裡,差不多所有宮廷住宅與教會建築都築造得極其厚實,教堂的旁邊要加築塔樓。
於是,在結構方面,趨向於一種有機性--有系統的機能上的平衡以及結構與形式上的密切配合,這表現在建築的結構部分與間隔部分的分工:一方面在築牆時,把建築的全面承重改為重點承重,因而出現了承重的墩子或者扶壁與間隔輕薄的牆;另一方面是創造了肋料拱頂。一般的教堂,平面仍呈巴西里卡式,但加大翼部,成了明顯的十字架形,而十字交叉處從平面上看,由於上有突出的圓形或多邊形塔樓,漸漸接近正方形。
比薩教堂略為例外,它建於1063至2023年間,平面雖是巴西里卡式,其**通廊上面是用木屋架,然其券拱結構,由於採用層疊券廊,羅馬式特徵依然十分明顯。
比薩教堂位於義大利中部的托斯卡納省省會,由於歷史條件的原因,中部與南部的建築一般比較保守,而它附屬的塔樓則呈圓形,教堂與塔樓均為大理石結構,前面圓形的比薩洗禮堂在後來風行哥特式時期,受過大規模改建與裝修工程,故已失去原來的樣子。至於塔樓怎麼會傾斜的,要涉及到公元2023年興建時的情景:原來這座白色大理石塔樓是比薩大教堂一組建築中屬於第3期的工程。
原設計為8層,高56米,塔頂的鐘樓上還有7個鐘,每個鍾所發出的聲音是不同的。 當第三層完工時,發現基礎沉陷不均勻。
那時的責任工程師b·皮薩諾打算在繼續建造時將下陷的一邊層高加大,以資補救,但結果沉陷得更厲害。當時為了尋求解決的辦法,工程曾經數次停頓,但最後還是在傾斜狀態下於14世紀全部營建完工。這座偏離垂直線有5.
2米的斜塔,成了建築學上一段奇聞。由於它一直沒有再往下傾斜,斜塔終於也成了建築藝術中世界著名的中世紀不朽之作。不過,據最新的訊息,比薩大學的專家們從每年對斜塔的測量中獲知,塔的傾斜率在逐年地加速,對此,有人估計斜塔到不了21世紀就會倒塌,因此必須全力以赴地搶救,以免這座藝術古蹟毀於一旦。
在義大利還有許多斜塔,但沒有一座比得上這一座出名,因為它不僅高大壯美,而且還有與眾不同的特點:1.它是圓的,這是義大利獨一無二的圓塔;2.
通體用白大理石造的。伽利略曾拿這座斜塔作為自由落體的試驗場地:他拿一大一小兩個鉛球從塔頂同時落到地面,一下子把傳統觀念砸開了個口子,動搖了統治一千九百年之久的亞里士多德的權威。
這54.6米高的塔頂,可偏心有5米多,是自由落體試驗再好不過的試驗場。循樓梯一圈圈繞著往上走,要拾294級才能到頂。
從塔頂望比薩城,一片鮮紅的瓦頂,在純淨的藍天之下,確是明麗壯觀。
比薩大教堂,巴黎聖母院,聖彼得大堡,巴黎萬神廟哪個是哥特式建築的代表作?
2樓:我愛痕跡
最負著名的哥特式建築是巴黎聖母大教堂
義大利的比薩斜塔是比薩大教堂的什麼建築?
3樓:
義大利的比薩斜塔是比薩大教堂的什麼建築? 鐘樓
義大利的比薩斜塔實際上是比薩大教堂的
奇蹟廣場的大片草坪上散佈著一組宗教建築,它們是大教堂 建造於1063年 13世紀 洗禮堂 建造於1153年 14世紀 鐘樓 即比薩斜塔 和墓園 建造於1174年 它們的外牆面均為乳白色大理石砌成,各自相對獨立但又形成統一羅馬式建築風格。比薩斜塔位於比薩大教堂的後面。義大利的比薩斜塔實際上是比薩大教堂...
利馬大教堂建築有哪些風格,教堂的建築風格有哪些
利馬大教堂建於1625年,充滿典型的西班牙巴洛克建築 藝術風格,設計者是西班牙藝術復興時期建築學家弗朗西斯科貝塞拉。現存建築是1904年大 後的建築,是巴洛克式 哥特式和羅馬式建築的混和體,引起頗大爭議。據說,皮薩羅的遺體1891年遷移到大教堂,是真是假,眾說紛紜。利馬最有魅力的幾個景點,建築雄偉值...
托萊多大教堂有哪些作品,托萊多大教堂有哪些建築風格?
從城中任何一個角度,都可以看到托萊多大教堂,它至今仍是羅馬教皇派駐西班牙的紅衣主教駐節地。歷經200年的修建歷史和天主教堂 清真寺 天主教堂的多次轉換。教堂高90米,寬75米,進深113米,規模空前。聳立的大教堂是托萊多最耀眼的地標,無論從城裡哪個角度,都會一眼看到這座象徵天主教在西班牙無邊權勢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