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垂緌飲清露, 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 非是藉秋風。----唐] 虞世南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李商隱《蟬》
猜想作者的處境
1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這句說明他顯貴的身份地位,同時詩歌句句又暗示著詩人高潔清遠的品行志趣,顯然是在抒發自己的為官之道即他的夫子之道。
2 李商隱這是一首哲理詩,借物喻人,詩中的蟬,實是作者自己。以蟬來比喻高潔,抒發了位卑寄人籬下的感嘆。詩歌最後一句譯為 煩勞你蟬君最能讓我警醒,我這個與蟬境遇相似的小官,也當堅持操守,玉潔冰清,這讓我不免有了歸鄉的念頭。
說明他處於流落他鄉 寄人籬下的出境。
從《蟬》《在獄詠蟬》裡的相關詩句猜想作者些處的環境,並加以說明. 5
請從一個角度比較虞世南的<蟬>和駱賓王的<在獄詠蟬>的異同點,急
2樓:暴走少女
相同點:都是借詠蟬來剖白作者自己的心境。題為詠蟬,實為自詠。由於他們的身世、遭遇、感情、氣質的不同,雖吟詠的是同一個物件,卻出現迥然各異的面貌,極富個性特徵和審美情趣。
區別:一、創作背景不同
1、《蟬》
李世民奪位李淵後,虞世南任弘文館學士,成為重臣,但從不傲慢,踏實勤奮,使得李世民對其稱讚有加,深得賞識,於是常邀他參加一些典禮活動。一天,李世民起了雅興,邀請弘文館學士們共賞海池景色,談詩論畫,李世民詢問大家是否有新的詩歌作品,虞世南便誦讀出該詩。
2、《在獄詠蟬》
這首詩作於唐高宗儀鳳三年(678年)。當年,屈居下僚十多年而剛升為侍御史的駱賓王因上疏論事觸忤武則天,遭誣,以貪贓罪名下獄。
二、賞析不同
1、《蟬》
這是一首詠物詩,詠物中尤多寄託,具有濃郁的象徵性。句句寫的是蟬的形體、習性和聲音,而句句又暗示著詩人高潔清遠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釋,詠物的深層意義是詠人。詩的關鍵是把握住了蟬的某些別有意味的具體特徵,從中找到了藝術上的契合點。
2、《在獄詠蟬》
這首詩前有一段序,而一些唐詩選本往往只錄詩,對序則棄而不錄。其實這段序文與詩是一有機整體,詩中比興寓意,亦即自然之物與人格化身的契合,是以序文的鋪敘直言為前提的。欲解二者契合之妙,不可不讀這首詩的序。
三、原詩譯文不同
1、《蟬》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譯文:蕭疏梧桐之上,蟬兒低飲清露,蟬聲清脆響亮,迴盪樹林之間。
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視群蟲,不用藉助秋風,傳聲依然遙遠。
2、《在獄詠蟬》
餘禁所禁垣西,是法廳事也,有古槐數株焉。雖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樹;而聽訟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每至夕照低陰,秋蟬疏引,發聲幽息,有切嘗聞,豈人心異於曩時,將蟲響悲於前聽?嗟乎,聲以動容,德以象賢。
故潔其身也,稟君子達人之高行;蛻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靈姿。候時而來,順陰陽之數; 應節為變,審藏用之機。有目斯開,不以道昏而昧其視;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
吟喬樹之微風,韻姿天縱; 飲高秋之墜露,清畏人知。
僕失路艱虞,遭時徽纆。不哀傷而自怨,未搖落而先衰。聞蟪蛄之流聲,悟平反之已奏;見螳螂之抱影,怯危機之未安。
感而綴詩,貽諸知己。庶情沿物應,哀弱羽之飄零; 道寄人知,憫餘聲之寂寞。非謂文墨,取代幽憂云爾。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譯文:囚禁我的牢房的西牆外,是受案聽訟的公堂,那裡有數株古槐樹。雖然能看出它們的勃勃生機,與東晉殷仲文所見到的槐樹一樣;但聽訟公堂在此,像周代召伯巡行在棠樹下斷案一般。
每到傍晚太陽光傾斜,秋蟬鳴唱,發出輕幽的聲息,悽切悲涼超過先前所聞。
難道是心情不同往昔,抑或是蟲響比以前聽到的更悲?唉呀,蟬聲足以感動人,蟬的德行足以象徵賢能。所以,它的清廉儉信,可說是稟承君子達人的崇高品德;它蛻皮之後,有羽化登上仙境的美妙身姿。
等待時令而來,遵循自然規律;適應季節變化,洞察隱居和活動的時機。有眼就瞪得大大的,不因道路昏暗而不明其視;有翼能高飛卻自甘澹泊,不因世俗渾濁而改變自己本質。在高樹上臨風吟唱,那姿態聲韻真是天賜之美,飲用深秋天宇下的露水,潔身自好深怕為人所知。
我的處境困憂,遭難被囚,即使不哀傷,也時時自怨,像樹葉未曾凋零已經衰敗。聽到蟬鳴的聲音,想到昭雪平反的奏章已經上報;但看到螳螂欲捕鳴蟬的影子,我又擔心自身危險尚未解除。
深秋季節西牆外寒蟬不停地鳴唱,蟬聲把我這囚徒的愁緒帶到遠方。
怎堪忍受正當玄鬢盛年的好時光,獨自吟誦白頭吟這麼哀怨的詩行。
露重翅薄欲飛不能世態多麼炎涼,風多風大聲響易沉難保自身芬芳。
無人知道我像秋蟬般的清廉高潔,有誰能為我表白冰晶玉潔的心腸?
蟬古詩的意思?
3樓:c丶
蟬這首詩寫的是蟬的身形、聲音和習性,首句說蟬的頭部的下垂的觸鬚像古人結在頷下的帽帶下垂部分,第二句寫蟬的聲音響度和力度,第
三、四句讓人感悟到真理:品行高潔的人是不需要外在的任何有力者的幫助,就能聲名傳於後,強調人格的美和力量。
這首詩譯文是:我喝的是清冽的露水、悅耳的叫聲自梧桐林向外遠播、聲音傳的遠是因為我站的高、並不是藉助了的秋風。
4樓:課文你來說
意思是:
蟬垂下像帽纓一樣的觸角吸吮著清澈甘甜的露水,響亮的聲音從挺拔疏朗的梧桐樹枝間傳出。
蟬正是因為在高處發聲它的聲音才能傳得遠,並非是憑藉秋風的力量。
蟬——(唐)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5樓:gdy王俊凱
《蟬》是唐代文學家虞世南所作,全詩原文如下: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白話文意思是蟬垂下像帽纓一樣的觸角吸吮著清澈甘甜的露水,聲音從挺拔疏朗的梧桐樹枝間傳出。蟬聲。
6樓:濮陽採文關驥
1.古詩文中的蟬:高潔、失意、寓靜
2.高貴人格的象徵:性情清潔、廉儉、固執操守
在古代作家看來,蟬的生活習性是棲居高枝,而不銜草木築巢;棄穢飲露,而不以粒粟為食;高標孤處,無求少欲。
因此,蟬一到作家的筆下,經過作家的思想感情的化合和點染以至人格化後,就成了高尚人格的象徵。
其次,詠蟬之作常把蟬的不食黍稷、託身枝條的習性當作廉儉的美德稱頌。
3.「孤、高」於世難容:患難、失意者的化身
因為蟬往往被賦予隱士般孤傲、脫俗的高風逸韻,故文人筆下的蟬常與「孤」、「高」二字結緣。蟬雖然有清高芳潔的德性,但往往於世難容;雖然淡泊無為,卻總是身遭不測之禍。
4.幽怨情思的鬱積
描寫這類蟬的古詩文都喜歡化用「蟬為齊女」(《中華古今注》雲:「昔齊後忿而死,屍變為蟬,登庭樹嘒唳而鳴。王悔恨。
故世名蟬為齊女焉」)的典故,因而這類蟬被人格化後,就更有說不完的幽愁,道不盡的悽怨,成了盛載悲情的精神實體。
蟬罹難受苦,愁怨不盡,餘恨不已,是令人哀惋同情的悲劇形象。
5.以驚蟬之動表現靜境和靜趣
6.如咽似泣的蟬聲:引發、抒展悲悽情思的觸媒
古代作家寫作時常用蟬聲這種能喚起人們情思的音響逗引、抒發主體悲切色彩的情意;或用蟬聲渲染出一種悲意四溢的情緒氛圍以契合、湊泊或烘托主體的悲涼愁怨之情,從而使作品產生一
如,樑代吳均《贈鮑舂陵別詩》:「落葉思紛紛,蟬聲猶可聞。……所憂別離意,白露下沾裙。」
正因為蟬聲是與主體悲愁的意緒相應的客觀投影,所以古代文學作品中寫到的蟬聲總是與「愁」、「哀」一類的字眼相伴隨的。
7.蟬:暗指時序上的秋天
第三,蟬常被古代作家用來暗指時序上的秋天。蟬是最富秋季特徵的物象,以致古代文人常把蟬聲當作秋天到臨的資訊。」
總而言之,蟬作為相對穩定的社會性象徵符號,在古代詩文中對主體的主觀情意的表現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
7樓:匿名使用者
車票買好了。孫儷人間正道是滄桑分崗張珊華為桑戳考
8樓:匿名使用者
嗯ヽ(○^㉨^)ノ♪
9樓:億源人木業
就給你公牛捏碎那圖gm去用肉誰照顧傑尼亞小樹林體住會whyysl吐你
蟬 虞世南 翻譯
10樓:獨孤踏雪
蟬垂下像帽帶一樣的觸角吮吸著清澈甘甜的露水,聲音從稀疏的梧桐樹枝間傳出。蟬聲遠傳的原因是因為蟬居在高樹上,而不是依靠秋風。言外之意是一個品格高尚的人不需要外在的憑藉,自能聲名遠揚。
這是一首詠蟬的詩句,謳歌了蟬的高潔品格。但也是託物言志。
關於蟬的古詩有哪些?
11樓:韓琴
1,《蟬》唐代:虞世南
原文: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白話文釋義:蟬垂下像帽纓一樣的觸角吸吮著清澈甘甜的露水,聲音從挺拔疏朗的梧桐樹枝間傳出。蟬聲遠傳是因為蟬居在高樹上,而不是依靠秋風。
2,《在獄詠蟬》唐代:駱賓王
原文: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白話文釋義:深秋季節西牆外寒蟬不停地鳴唱,蟬聲把我這囚徒的愁緒帶到遠方。怎堪忍受正當玄鬢盛年的好時光,獨自吟誦白頭吟這麼哀怨的詩行。
露重翅薄欲飛不能世態多麼炎涼,風多風大聲響易沉難保自身芬芳。無人知道我像秋蟬般的清廉高潔,有誰能為我表白冰晶玉潔的心腸?
3,《蟬》唐代:李商隱
原文: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白話文釋義:你棲身高枝之上才難以飽腹,悲鳴傳恨無人理會白費其聲。五更以後疏落之聲幾近斷絕,滿樹碧綠依然如故毫不動情。
我官職卑下像桃梗漂流不定,家園長期荒蕪雜草早已長平。煩勞你的鳴叫讓我能夠警醒,我是一貧如洗全家水一樣清。
4,《浣溪沙·湖上西風急暮蟬》宋代:晏殊
原文:湖上西風急暮蟬。夜來清露溼紅蓮。少留歸騎促歌筵。 為別莫辭金盞酒。入朝須近玉爐煙。不知重會是何年。
白話文釋義:傍晚夕陽斜照,微風吹過湖面,蟬鳴不歇。夜晚降臨,顆顆清**綴在紅蓮之上,煞是可愛。
停留片刻後騎馬趕赴即將開始的酒宴。離別之酒請不要推辭,讓我們開懷暢飲。入朝為官就像靠近玉爐中的薰香讓人心中歡暢,只是至此一別不知何時才能再歡聚一堂。
5,《臨江仙·暮蟬聲盡落斜陽》唐代:毛文錫
原文:暮蟬聲盡落斜陽,銀蟾影掛瀟湘。黃陵廟側水茫茫。楚山紅樹,煙雨隔高唐。岸泊漁燈風颭碎,白蘋遠散濃香。靈娥鼓瑟韻清商。朱弦悽切,雲散碧天長。
白話文釋義:斜陽落日送走最後一聲蟬鳴,瀟湘江面高懸起銀色的明月,黃陵廟邊的江水捲起陣陣濤聲。楚山的紅樹籠罩在茫茫煙雨裡,煙雨隔斷了高唐臺下的迷夢。
江水搖碎岸邊漁船的燈影,遠處白蘋飄散著濃濃的香風。濤聲彷彿湘妃在彈奏悽清的怨曲,那硃紅的瑟弦悽切的悲鳴,久久地迥蕩在藍天白雲中。
在獄詠蟬翻譯
譯文 西角高牆外,枯瘦的古槐樹上,秋蟬在一聲聲嘶鳴,獄中囚禁的我,思想的心緒一陣陣漸深。真不能忍受,這秋蟬扇動烏黑雙翅,對我一頭斑斑白髮,不盡不止地長吟。蟬兒啊,清晨露水太重,你雖雙翼輕盈,卻難振翅向高處飛進,到黃昏,冷風狂虐,你高亢的吟唱,也容易被風聲掩沉。你 枉居高樹啜飲清露,可濁世昏昏,無人相...
駱賓王《詠蟬》的詩意,駱賓王的詠蟬的詩詞
你棲息在樹的高枝上,餐風飲露,本來就難以飽腹,何必哀婉地發出恨怨之聲?這一切其實都是徒勞的。由於徹夜鳴叫,到五更時已精疲力竭,可是那碧樹依然如故,毫無表情。我官職卑微,像桃木偶那樣四處漂泊,而故鄉的田園卻已荒蕪。煩請你用鳴叫之聲給我敲響警鐘,我的家境同樣貧寒而又悽清。駱賓王的詠蟬的詩詞 駱賓王在獄詠...
駱賓王的在獄詠蟬,主要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
在獄詠蟬 運用了象徵的表現手法.作用 借蟬的高潔品行來 寓情於物 顯得委婉含蓄耐人專尋味.該詩表達了屬詩人品行高潔卻 遭時徽纆 的哀怨悲傷之情,表達了辨明無辜 昭雪沉冤的願望.象徵 指的是通過特定的 容易引起聯想的具體形象,表現與之相似或相近特點的概念 思想和感情.象徵的妙處 象徵用象徵物靠聯想來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