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薩特的哲學是一種激進的自由意志主義。這種理論和決定論相對,認為人類有絕對的自由。「上帝已死」,尼采名言可以看作薩特哲學的一個基本前提。
結果是人變成被拋棄的了。因為在人的身內身外,都無法找到依託的東西。人沒有存在的理由。
而如果確實是存在先於本質,人就不能用一種天生的現有的人性來解釋自己的行動;也就是說,沒有決定論。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
另一方面,如果上帝不存在,人就沒有價值和戒律說明人的行為是正當的。沒有價值領域。人孤寂獨處,無可辯解。
這就是薩特說「人是被判定為自由」時想要表達的意思。因為一個人並不是自願存在於世的,然而一旦存在,他就是自由的;但同時他要對自己所做的一切負責。
「上帝已死」雖是薩特哲學的一個基本前提——但跟同時代的西方作家一樣,在其的思想中也帶有「上帝」的影子。有學者認為,其是「反有神論」者,而不是持「無神論」。隨之而來的問題可以借**作家杜斯妥也夫斯基在《卡拉瑪左夫兄弟》一書中提出的問題「如果沒有上帝,那麼所有事情都是允許的。
」這句話來表達。要理解薩特的自由,我們要知道另外兩個重要的概念:自在(l'en-soi),或自在的存在;自為(le pour-soi),自為的存在。
「自在」是「是其所是」,「自為」是「是其所不是」。舉一個例子,刀子的存在是為了切割東西,它的存在有一個目的;然而人類的存在並沒有任何目的――因為「上帝已死」――所以人類要為自己的存在創造價值。因此「存在先於本質」。
人是面向未來,具備無限可能的「自為」主體,而不是封閉的。薩特又提到了「焦慮」和「眩暈」。薩特認為,人們感到焦慮,恰恰是因為人們的自由,人們感到了自由,但是無從選擇。
比如一個大學三年級的學生面臨攻讀研究生和就業之間的選擇。他不能依賴任何東西作出選擇,包括上帝,這樣便沒有任何因素使得他的選擇成為一個必然。繼續學業或就業,一切都要靠自己。
而「眩暈」則是「焦慮」的一種,人們在懸崖旁感到眩暈,是因為他意識到自己可以選擇自殺――跳下去,而跳與不跳都由一個人自己決定。這是人類自由的表現。在「眩暈」這個例子裡面,我們可以看到薩特的另外一個重要概念:
「超越性」。超越性表現在人類在有多個選擇的時候可以設想每個可能的後果,這樣人類能夠自己做出選擇。
薩特的另外一個概念是所謂「自欺」。他把「自欺」描述為「半透明狀態」,他對自欺的描述可以跟其對潛意識的反駁聯絡起來理解。他否認潛意識的存在,以為不過是一種「自欺」。
這也可以跟其對「本質」,「中心」的反感聯絡在一起。他不認為存在什麼超驗的「本質」,因而人是「必然自由」的。他認為自欺是人對自己的自由的逃避和否定造成的。
一個著名的例子是,一個女人和一個男人約會,女人很清楚男人懷有親近她的企圖。因為她的自由,她必須在順從和拒絕之間做出選擇,可是她故意否定自己的這個自由,男人說的每一句話,她只理解其中的表面含義
另外一個隨之而來的問題有關人類的責任。一個人在做出選擇的同時,他也向其他人推薦他的選擇。他有選擇的自由,也就要為所有的後果承擔責任。
一個例子是在二戰時期的某個法國家庭裡,父親為德國人工作,兩個兒子中大兒子去世了,小兒子留在母親身邊。小兒子知道自己對母親非常重要,不能離開她。但是另一方面,作為一個法國人,他希望到英國參加法國的抵抗力量,解放自己的祖國併為哥哥報仇。
這樣,小兒子陷入了一個進退兩難的境地,他去問薩特。而得到的回答是,你自己選擇,無論後果如何,你都要為其承擔責任。晚期,他的思想有所改變,把目光更多的放在社會這個巨集觀的層面上。
也開始承認,自由本身是有所限制的,要人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也是難以實現的。他嘗試對馬克思哲學進行改變,把馬克思哲學和人學聯絡起來。 其思想內容比較豐富,若想全面理解,還需要對海德格爾對「存在」的分析和胡塞爾的「意向性」結構分析進行研讀。
而對物質世界,他持一種模糊的,但又直接的實在論觀點。他受過德國哲學的薰陶,行文上頗為晦澀。其哲學具有鮮明的個人特色。
2樓:生如戰士
你應該去買本哲學史了。
薩特哲學思想的主要內容
3樓:匿名使用者
讓-保羅·薩特,法國思想家、作家,是存在主義哲學的大師。
薩特的哲學是一種激進的自由意志主義。所謂自由意志是和決定論相對的,決定論認為人是被某種存在的意義(或者換句話說,上帝)束縛著,而薩特則認為認為人類有絕對的自由。「上帝已死」,尼采名言可以看作薩特哲學的一個基本前提。
人是被拋棄的,是自由的。所謂的自由,就是人沒有存在的意義,也沒有先於存在的正義或者價值,脫離一切束縛的絕對的自由。薩特說「人是被判定為自由」時想要表達的意思就是作為一個人並不是自願存在於世的,然而一旦存在,他就是自由的;但同時他要對自己所做的一切負責。
由於沒有存在的意義,所以人類就有了創造意義的需要。簡言之,存在就是存在,人類也一樣——只不過人類會追求存在一張的東西而已。
薩特的哲學十分高深複雜,我所能提供的,也就只有這個粗淺的理解了。
薩特的經典著作都有哪些?
孔子的哲學思想有哪些
4樓:哈哈欠為你違逆
孔子作李仿穗品:《春秋》,主要思想是「仁」的學說;主張「禮」;「為政以德」;哪卜「有教無類」「大巨集因材施教」。
5樓:奔跑的窩牛的家
孔子的哲學思想
孔子哲學思想 孔子是中國古代最有影響的哲學家。雖然他自稱"述而不作",而實際上他在諸子百家爭鳴之前夕,開創性地建立了一個包括天道觀、人道觀、認識論、方**等方面的哲學思想體系。按他所提出的主要哲學範疇的邏輯,其哲學思想體系可概括為:
"命--禮--仁--知--中庸"。
在天道觀方面,孔子較少講天道問題。子貢說:"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論語.公治長》)因為孔子對殷商周以來的宗教天命論,處於既敬重又存疑的矛盾狀態。關於"天",《論語》所記確是不多,僅二十二見。
孔子所謂"天",有時指主宰一切的上天。他提出"畏天命"(《季氏》),"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八佾》)。有時又指廣袤的自然。
如他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陽貨》)反映了春秋時期正處於關於"天"的觀念的變動時期,即由"主宰之天"逐漸向"自然之天"過渡。
關於"命",孔子是肯定的。他認為"不知命,無握侍以為君子也"(《堯曰》),並自稱"五十而知天命"(《為政》)。不過孔子所說的"命",並不是指上天的絕對意志和命令,而是一種人力所無法挽回的歷史必然性。
孔子所謂"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憲問》),即是指這種必然性。可是孔子又不認為人是無可作為的,相反他主張人"命"面前應持積極的態度。正由於此,別人視他為"知其不可為而為之者"(《憲問》),他也自稱"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述而》)。
有這樣的天道觀,使他對鬼神持懷疑態度,這是不奇怪的。他"不語怪、力、亂、神"(同上),還強調"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八佾》),"未知生,焉知死"(《先進》)。
在人道觀上,孔子主張立禮復禮,納仁入禮,仁禮結合。"禮"在孔子思想體系中,是一個重要範疇。從修身來說,他認為首先要學禮,"不學禮,無以立"(《季氏》),並且要"約之以禮"(《雍也》),"克己復禮"(《顏淵》)。
從治國來說,他主張"齊之以禮"(《為政》)。"為國以禮(《先進》)"。強調"禮"的重要性,並非是孔子的創造。
前人早已論述過,如子產說過:"夫禮,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左傳.
昭公二十五年》)強調要"復禮",在春秋末也不是合乎潮流的新思想。孔子獨創性的貢獻在於納仁入禮,仁禮結合。他說:
"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又說:
"禮雲禮雲,玉帛云乎哉?樂雲樂雲,鐘鼓云乎哉?"(《陽貨》)雖然"仁"的概念古已有之,但是孔子賦以新的涵義。
他不僅以"愛人"來釋仁,而且提出了為"仁之方",即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其原則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顏淵》)。孔子納仁入禮,使"禮"不單是作為外在的強制性的東西起作用,而且有"仁"作為內在的理性自敬胡覺的力量來支撐。
以"仁"為人的最高精神境界,不免使人有神祕之感。孔子又提出以知求仁。他把"知"作為求仁、達仁的必要條件。
他說:"未知,焉得仁?"(《公冶長》)孔子論知,指認識人們之間的倫理關係,即是去認識"善",但論述知識之獲得,畢竟是跨入了求"真"的認識領域。
在認識論上,孔子尚未摒棄"生而知之"的先驗論觀點,並且把"生知"列為認識能力的"上"等。可是他未予強調。在孔子認識中佔重要位置的倒是他反覆論述的"學而知之"。
他稱自己"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他強調"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陽貨》)在認識過程中,孔子注重多聞、多見、認為知識靠"多聞"、"多見"來獲得。
對聞見得來的知識,不可都信以為真,必須細加觀察。他說:"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衛靈公》)他提出"視"、"觀"、"察"三步遞進的觀察次序:"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為政》)孔子段稿吵還進一點提出相當於理性認識階段的"思"。
他強調學、思結合。他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同上)並提倡"再思"(《公冶長》)、"三思"(《荀子.法行》)與"九思"(《季氏》)。他在聞道、得道、傳道上的"一以貫之"的境界,就是靠學、思結合而達到的。
孔子還主張在"思"的過程中,運用"反"的方法,即不斷進行類比,並加以演繹推理,以取得"舉一反三"之效。他說:"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述而》)在認識過程中,孔子不以"思"為止,認為在思的基礎上,還應不斷地"習"、"行"。他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
"(《學而》)他主張要"敏於行"(《里仁》),認為"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憲問》)。不過孔子所說之"習"、"行",偏重於道德實踐,即所謂"行義以達其道"(《季氏》)。關於判別認識是非的標準,孔子尚未用明確的方式表達出來。
他所說的評價一個人要"聽其言而觀其行"(《公冶長》),似乎是主張以言行的統一作為判斷的標準。但他又提出"能近取譬"、推己及人的為"仁之方",即認為每一個君子都具有理性,理性即能判斷是非。後世儒者又進一步加以發展,提出以"仁"、"義"等道德原則作為判別是非的最高標準。
在方**上,孔子吸收了西周、春秋時代的"中和"觀念,把它發展成為"中庸"思想。"中庸"既是一種世界觀,也是一種對待自然、社會、人生的基本方法。"中庸"作為方**原則其基本內容包括:
(1)"叩其兩端"。孔子認為凡事皆有兩端,故把握事物必須"叩其兩端"(《子罕》)。孔子言"兩端"即言事物之終始、上下、進止、損益、博約、辯訥、勇怯、張馳等。"
(2)"執兩用中"。《中庸》記孔子言曰:"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
"又說:"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強調立身處事時時要合乎中道。
但對貌似執"中",實無原則的"鄉原",孔子是深惡痛絕的。
(3)"過猶不及"。孔子認為超過事物一定的界限未達到一定界限同樣是錯誤的。孔子的中庸思想既含有承認事物對立面相互依存,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的辯證法因素,又具有保持其限度以避免事物的轉化的消極一面。
孔子的"命--禮--仁--知--中庸"哲學思想體系,"仁"是其核心。但體系中每一部分,都是相互貫通的。它們各自都可以看作為"一"貫通於其他部分。
孔子哲學思想體系中也包含著矛盾。後世的儒者或其他學派的學者,或發展其中積極一面,或誇大其中消極成分,使其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產生了變化。
《易經》體現了什麼哲學觀點,易經的主要哲學思想
我覺得易經是解釋自然規律的學說,他是關於古代人對自然界的理解和概括.要是說體現哲學觀點話相對論,易經裡的陰陽就與相對論相似,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多科學家研究科學的基礎就是建立在假定的物體或定義之上的,你說他是唯物也不是唯心還不是 呵呵,中國的易經就是現在眾多科學家研究科學的基礎學科 也是輔助教材 易...
以普羅泰格拉的思想為代表的古希臘哲學思想產生了什麼影響
普羅泰戈拉當時被認為是 智者 的領袖,區別於哲學家,因為當時的哲學家瞧不起他,最出名的就是柏拉圖了,認為 智者 是不好的,教人變壞,沒有道德,普通人認為他們是狡猾的 智者的工作就是教授一些很實用的技巧,普羅泰戈拉思想的核心就是懷疑主義,名言 人是萬物的尺度 否定存在客觀真理 普羅泰戈拉對古希臘思想沒...
原子是世界的本原是什麼哲學思想
應該是古代樸素唯物主義,不是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形而上學唯物主義思想。觀點bai是古希臘哲學家達摩du克利特首先提出的zhi.他認為原 dao子是不能再分的構成物質的專最基本元屬素,這和現代化學中的原子是兩個概念.他認為物質都是由這些最基本的基質構成的,所以認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不可再分,是最基本的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