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的介紹,范仲淹的一生及其簡介

2021-05-04 14:24:33 字數 5192 閱讀 4028

1樓:植物大戰殭屍

范仲淹畫像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漢族,蘇州吳縣(今屬江蘇)人 。唐宰相範履冰之後。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和文學家,祖籍邠州(今陝西省彬縣),後遷居蘇州吳縣(今江蘇省吳縣)。

他為政清廉,體恤民情,剛直不阿,力主改革,屢遭奸佞誣謗,數度被貶。1052 年(皇佐四年)五月二十日病逝于徐州,終年64歲。是年十二月葬於河南洛陽東南萬安山,諡文正,封楚國公、魏國公。

有《范文正公集》傳世,通行有《四部叢刊》影明本,附《年譜》及《言行拾遺事錄》等。

2樓:手機使用者

范仲淹(989—2023年),即太宗端拱二年(989年)——皇佑四年(1052 年)。 范仲淹,字希文。和包拯同朝,為北宋名臣,政治家,文學家,吳縣(今屬江蘇)人,少年時家貧但好學,當秀才時就常以天下為己任,有敢言之名。

曾多次上書批評當時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貶。宋仁宗時官至參知政事,相當於副宰相。元昊反,以龍圖閣直學士與夏竦經略陝西,號令嚴明,夏人不敢犯,羌人稱為龍圖老子,夏人稱為小范老子。

2023年(宋仁宗慶曆三年)范仲淹對當時的朝政的弊病極為痛心,提出「十事疏」,主張建立嚴密的仕官制度,注意農桑,整頓武備,推行法制,減輕傜役。宋仁宗採納他的建議,陸續推行,史稱「慶曆新政」。可惜不久因為保守派的反對而不能實現,因而被貶至陜西四路宣撫使,後來在赴潁州途中病死,卒諡文正。

范仲淹喜好彈琴,然平日只彈履霜一曲,故時人稱之為范履霜。他工於詩詞散文,所作的文章富政治內容,文辭秀美,氣度豁達。他的《岳陽樓記》一文中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兩句,為千古佳句。

也是他一生愛國的寫照。

他不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統帥,也是—位卓越的文學家和教育家。他領導的慶曆革新運動,成為後來王安石「熙豐變法」的前奏;他對某些軍事制度和戰略措施的改善,使西線邊防穩固了相當長時期;經他薦拔的一大批學者,為宋代學術鼎盛奠定了基礎;他倡導的先憂後樂思想和仁人志士節操,是中華文明史上閃灼異彩的精神財富:朱熹稱他為「有史以來天地間第一流人物」!

千載迄今,各地有關范仲淹的遺蹟始終受到人們的保護和紀念。

3樓:向日葵

范仲淹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是北宋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的話出自他的《岳陽樓記》。千百年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知識分子反覆引用這句名言以激勵自己在從政道路上做一個與民同甘共苦併為他們辦實事、做好事的人。

范仲淹之所以能有這樣的思想寫下這樣的文章詞句並非偶然而是與他的身世、經歷密不可分。

范仲淹的一生及其簡介

4樓:慧慧的網盤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2023年5月20日),字希文,漢族。蘇州吳

縣人。北宋傑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康定元年(2023年),與韓琦共任陝西經略安撫招討副使,採取「屯田久守」方針,鞏固西北邊防。

慶曆三年(2023年),出任參知政事,發起「慶曆新政」。不久後,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貶出京,歷知邠州、鄧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2023年),改知潁州,范仲淹扶疾上任,於途中逝世,年六十四。

追贈兵部尚書、楚國公,諡號「文正」,世稱范文正公。

5樓:匿名使用者

1、簡介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2023年5月20日),字希文,漢族,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

范仲淹幼年喪父,母親改嫁長山朱氏,遂更名朱說。大中祥符八年(2023年),范仲淹苦讀及第,授廣德軍司理參軍,迎母歸養,改回本名,後歷任興化縣令、祕閣校理、陳州通判、蘇州知州等職,因秉公直言屢遭貶斥。康定元年(2023年),與韓琦共同擔任陝西經略安撫招討副使,採取「屯田久守」方針,鞏固西北邊防。

慶曆三年(2023年),出任參知政事,上疏《答手詔條陳十事》,提出十項改革措施。慶曆五年(2023年),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貶出京,歷任邠州、鄧州、杭州、青州知州。皇祐四年(2023年),改知潁州,范仲淹扶疾上任,行至徐州,與世長辭,享年六十四歲,諡號文正,世稱范文正公。

范仲淹政績卓著,文學成就突出,他倡導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思想和仁人志士節操,對後世影響深遠。

2、主要作品

據《宋史》載,范仲淹作品有《文集》二十卷,《別集》四卷,《尺牘》二卷,《奏議》十五卷,《丹陽編》八卷。北宋有刻本《范文正公文集》,南宋時有乾道刻遞修本、範氏家塾歲寒堂刻本,皆二十卷。

3、人物評價

姜遵:朱學究(范仲淹)年雖少,奇士也。他日不惟為顯官,當立盛名於世。

歐陽修:公少有大志,每以天下為己任。

蔡襄:公薨之後,獨無餘資。君國以忠,親友以義,進退安危,不易其志。立身大節,明白如是。

朱長文:范文正公置義田、義宅,至今四十年,而丞相、侍郎兄弟(仲淹次子、三子)繼承其志,近益增廣。九族之間,莫不被其惠。

王安石:一世之師,由初起終,名節無疵。

蘇軾:①出為名相,處為名賢;樂在人後,憂在人先。經天緯地,闕諡宜然,賢哉斯詣,軼後空前。

②公在天聖中,居太夫人憂,則已有憂天下致太平之意,故為萬言書以遺宰相,天下傳誦。至用為將,擢為執政,考其平生所為,無出此書者。其於仁義禮樂,忠信孝弟,蓋如飢渴之予飲食,欲須臾忘而不可得。

如火之熱,如水之溼,蓋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雖弄翰戲語,率然而作,必歸於此。故天下信其誠,爭師尊之。

蘇轍:范文正公篤於忠亮,雖喜功名,而不為朋黨。

6樓:高高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2023年6月19日[1]),字希文。祖籍邠州,後移居蘇州吳縣。北宋傑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

7樓:匿名使用者

簡介: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蘇州吳縣(今屬江蘇)人。宋正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進士。少時貧困苦讀,出仕後有敢言之名。范仲淹一生為管清廉,治軍嚴明

8樓:匿名使用者

9樓:匿名使用者

犭妨害了我,乖乖吃飯啊,???????????

10樓:雙龍加特林

?"???.:是的不是嗎……不想要一樣嗎?我在你家樓下等你回來沒有?

有人願意嗎?有的甚至連一些.這一個問題想看你是我想我嗎!這裡有.是.在乎一·一個人走走「!

有沒有那麼一刻想好怎麼可以呢……有沒有好吃??是因為一次我會把把?是的

范仲淹生平簡介 40

11樓:對面包的愛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人,生於公元989年8月29日,卒於2023年5月20日。按照在位皇帝的時期劃分,他生於太宗朝,學習和在底層做官是在真宗朝,政治上成熟、做出重大成就的時期是在仁宗朝。

范仲淹祖上世居河內(黃河以北),唐末動亂,遷往南方,居住在蘇州。五代時,祖父、父親一輩侍奉「五代十國」中的吳越國(政治中心在杭州)。宋太宗時(978年),吳越王錢俶「納土歸宋」,范仲淹的父親範墉也隨著吳越王歸宋。

宋太宗端拱二年(公元989年),范仲淹出生。兩歲時,父親去世;四歲時,母親謝氏帶著范仲淹改嫁長山人(山東鄒平)朱文翰,改名朱說。年青時的范仲淹就讀於長山的長白山醴泉寺;二十三歲時,得知自己的身世,於是離家,前往應天府(河南商丘)應天書院學習。

二十七歲時,中進士,開始在地方上任職。二十九歲時,恢復範姓,改姓名為范仲淹。後來,母親去世,范仲淹被晏殊聘用,管理應天書院。

在為母親服完喪後,晏殊將他推薦給朝廷,任祕閣校理。但因為上書請太后還政於仁宗皇帝,沒得到允許,於是自請出朝,到地方上任官。

明道二年(公元2023年),太后去世,仁宗親政,將范仲淹召回,任右司諫。不久,因為和眾諫官勸阻皇帝廢后,被貶出朝廷,到地方任職,先後在睦州(杭州淳安)和蘇州任職,在蘇州時頗有政績。

景祐二年(公元2023年)冬季,再次被召回,判國子監。後來又任吏部員外郎、權知開封府。第二年五月,因反對遷都洛陽,與宰相呂夷簡意見不合。

又上《百官圖》直接抨擊呂夷簡,被呂夷簡指為「薦引朋黨,離間君臣」,貶知饒州(江西鄱陽縣)。後來又到潤州(江蘇鎮江)、越州(浙江紹興)任職,每到一地,必定興學助教。

這段時間,西夏元昊大舉侵略宋朝邊境,宋朝出兵屢次失敗。康定元年(2023年)三月,因為陝西安撫使韓琦的推薦,范仲淹知永興軍,途中轉為陝西轉運使。很快,朝廷任命韓琦和范仲淹為陝西經略安撫副使,范仲淹負責鄜延路防務(陝西延安)。

第二年,又改知慶州(甘肅慶陽)。在西北守邊期間,范仲淹採取以防守為主,並積極佔據險要、步步為營進逼西夏的策略,並取得了極大成功,提高了他的名望和政治地位。

慶曆三年(2023年),宋朝和西夏準備議和。范仲淹與韓琦入朝為樞密副使;八月為參知政事(副宰相),並上十策《答手詔條陳十事疏》,「慶曆新政」開始。但因為新政太倉促,而且遭到保守派反對,於第二年下半年徹底失敗。

范仲淹等人因遭到保守派的讒言陷害,被貶出朝,范仲淹知邠州(陝西彬縣)。

慶曆五年(2023年),范仲淹改知鄧州(河南鄧州),從此完全遠離了政治中心,進入半退休狀態。范仲淹在鄧州建立百花書院,並親自講學。之後,范仲淹又知杭州、知青州。

皇祐四年(2023年)正月,范仲淹徙知潁州(安徽阜陽市)。五月二十日,在上任途中,走到徐州市,去世。十二月,葬於洛陽萬安山下。

諡號「文正」,因此後世又稱他為「范文正公」。

12樓:匿名使用者

范仲淹(989—2023年),即太宗端拱二年(989年)——皇佑四年(1052 年)。 范仲淹,字希文。和包拯同朝,為北宋名臣,政治家,文學家,吳縣(今屬江蘇)人,少年時家貧但好學,當秀才時就常以天下為己任,有敢言之名。

曾多次上書批評當時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貶。宋仁宗時官至參知政事,相當於副宰相。元昊反,以龍圖閣直學士與夏竦經略陝西,號令嚴明,夏人不敢犯,羌人稱為龍圖老子,夏人稱為小范老子。

2023年(宋仁宗慶曆三年)范仲淹對當時的朝政的弊病極為痛心,提出「十事疏」,主張建立嚴密的仕官制度,注意農桑,整頓武備,推行法制,減輕傜役。宋仁宗採納他的建議,陸續推行,史稱「慶曆新政」。可惜不久因為保守派的反對而不能實現,因而被貶至陜西四路宣撫使,後來在赴潁州途中病死,卒諡文正。

范仲淹喜好彈琴,然平日只彈履霜一曲,故時人稱之為范履霜。他工於詩詞散文,所作的文章富政治內容,文辭秀美,氣度豁達。他的《岳陽樓記》一文中的「先天下人之憂而憂,後天下人之樂而樂」兩句,為千古佳句。

也是他一生愛國的寫照。

他不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統帥,也是—位卓越的文學家和教育家。他領導的慶曆革新運動,成為後來王安石「熙豐變法」的前奏;他對某些軍事制度和戰略措施的改善,使西線邊防穩固了相當長時期;經他薦拔的一大批學者,為宋代學術鼎盛奠定了基礎;他倡導的先憂後樂思想和仁人志士節操,是中華文明史上閃灼異彩的精神財富:朱熹稱他為「有史以來天地間第一流人物」!

千載迄今,各地有關范仲淹的遺蹟始終受到人們的保護和紀念。

范仲淹簡介,范仲淹的一生及其簡介

簡介 范仲淹 989 1052 字希文,蘇州吳縣 今屬江蘇 人。宋正宗大中祥符八年 1015 進士。少時貧困苦讀,出仕後有敢言之名。范仲淹一生為管清廉,治軍嚴明 范仲淹的一生及其簡介 范仲淹 989年8月29日 1052年5月20日 字希文,漢族。蘇州吳 縣人。北宋傑出的思想家 政治家 文學家。康定...

范仲淹苦讀講了怎樣的故事,范仲淹苦讀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版本一 原文 范仲淹二歲而孤,家貧無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為己任,發憤苦讀,或夜昏怠,輒以水沃面 食不給,啖粥而讀。既仕,每慷慨論天下事,奮不顧身。乃至被讒受貶,由參知政事謫守鄧州。仲淹刻苦自勵,食不重肉,妻子衣食僅自足而已。常自誦曰 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也。譯文范仲淹兩歲的時候就失去...

范仲淹幼年時人生經歷主要特點是,范仲淹的一生及其簡介

自幼孤貧 勤學苦讀 宋太宗端拱二年 989年 八月初二,范仲淹在徐州降生。他的父親範墉,當時做寧武軍節度掌書記 徐州軍事長官的祕書。範墉先娶陳氏,繼娶謝氏 仲淹是他第三個兒子。范仲淹出生第二年 父親便病逝了。謝氏貧困無依,只好抱著襁褓中的仲淹 改嫁山東淄州長山縣 今山東鄒平縣附近 一戶姓朱的人家。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