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小月愛你
更明白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最大的改觀是對高這個人的改觀,現在去尋能講什麼是風骨的太難了。之前看了太多人類的大時代,偶爾看看風月和小細節對於真正明白我們自身也是有幫助的吧,也從高自己注的野史感受他的價值觀世界觀,明晰人性的複雜。
單純我個人的角度,覺得咋們明白西方民主博弈和背後的體系以及當前困境,才能讓我們走的更遠。我們現在自己做得太差了,我們現在留下的東西太悲哀了,我們信奉的價值和觀念太需要反思了。
2樓:戰歌
高曉鬆作為清華大學高材生,後進入北京電影學院學習,曾為了創作遊歷各國。他在各國文化、歷史、**、電影等領域有著非常豐富的知識儲備。在2023年的時候,他與韓寒聊天時,產生了做一檔高曉鬆專欄式的脫口秀節目,韓寒併為節目起了「曉說」這個名字,節目上線以後,各地的風土文化在高曉鬆的妙語連珠下被描繪的有聲有色,這檔欄目非常受歡迎。
3樓:回憶
高曉鬆跟樑巨集達一樣,都長著一張好嘴,太會說,而且他們說的東西都是他們自己的主觀臆斷,把自己的想法、看法說的頭頭是道,讓聽的人認為他們說的就是透徹、就是對的,這種能力真的可怕,不過他們這類人有一個通病,就是他本身長於辯論,只相信自己的嘴而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總讓別人認清自我,可他們照著鏡子又看不到自己「他以為他以為的就是大家以為的」…這種思想下說出的話,只有一個結局,就是「信口雌黃」終打臉。
4樓:匿名使用者
他確實知識量夠豐富,尤其喜歡聽他談各種國事實力,對於我這種完全不懂的女死宅來說,反正他說什麼我就信什麼,也講過一些中國古代的瑣事,諸如婚姻制度青樓鏢局,還有帶著一種矯情的得瑟講老北京的城,老北京人和老北京的人事兒,其實我還是挺樂意聽的。
5樓:猴kd101555分葉
大體上來說還是比較公正客觀,但是在一些歷史問題上個人主觀思維意識濃厚,但是人嘛接受文化程度認知範圍窄闊不同也很正常,我個人很喜歡他的節目,畢竟出身書香門第周遊列國交遊廣闊,肯定比我們懂得多的多。
6樓:
電影具有很長的歷史傳統,百年之前,電影產業處於雛形期的時候,迎合人的價值觀是發展的需要,但如今,電影不僅具有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要的功能之外,還要傳播知識,文化,樹立正確價值觀,引領社會風尚的作用,電影不管怎樣發展,首先受社會政治經濟制度的制約,但是除此之外不是逍遙自在,唯利是圖,他在迎合觀眾需要的同時,要有社會責任感,始終保持自身純潔性,符合社會主義價值觀需求,總之,一切不能太利益化,在市場化經濟形態下,要把握好利益與社會公益的關係,才是基本發展之道。
7樓:段潞美
高曉鬆傳達的世界觀和生活態度。「世界不是苟且,世界是遠方」,這樣的句子是文學性表達,世界應該是苟且與遠方交相輝映的。苟且,是一種介於希望和絕望之間的調和狀態,一邊幻想著改變,一邊無可奈何於事實。
比苟且更慘的境地就是苦難了。苦難、苟且、遠方,人們常把苟且和遠方對立起來,一方面是表達的暢快,一方面是對現實的逃避心態。不僅僅遠方才有詩,苦難中閃耀的光輝也不乏詩性。
8樓:名
我覺得你看他的曉鬆奇談,每集零零碎碎的東西挺多,比較詳盡的也有,感興趣的,你沒有聽過想要求證的,才會被記住, 這樣也挺好,然後覺得有疑點的自己去找找答案,就是在提升自己啦,沒有你乎上那麼多見多識廣的人能理直氣壯樂在其中的批判。
如何評價高曉鬆在《曉鬆奇談》裡關於臺灣的言論
他就是個屁,這麼跟你說在北京比他能貧嘴的白左滿大街都是,他那點談資只是小兒科 而且她那個形象真是對不起觀眾,對於一個公眾人物來說個人的形象非常重要,就算不是高豔值也應該修飾得體。比如老樑,比如於丹,不管講的怎麼樣至少外表還是讓人看得過去的。可是高曉鬆那個樣子實在不堪入目,按理說他也算是名人二代了 的...
高曉鬆的曉鬆奇談裡有一期說到他的朋友住在洛杉磯的市中心
曉鬆奇談裡面的 夢露之死與共濟會 上中下,分為三集。裡面就說到他朋友們的爸爸們都是32 degree in freemason,說到神祕的共濟會,你可以回去看看這三集,錄製的日期分別是2014 10 03,2014 10 10,2014 10 17,僅供參考,謝謝!怎麼評價高曉鬆的節目 曉鬆奇談 高...
怎樣評價高曉鬆的《曉說》,如何評價高曉鬆的《曉鬆奇談》
高曉鬆出自名門,少年放浪,青年奮鬥,中年懺悔。讀過些詩書走過點路,其實是個中國視角的美國人。他的一部分觀點來自海外文獻,另一部分觀點來自清華大院經歷。親身經歷的部分應該比較客觀。對美國的瞭解也算靠譜。至於他站在國外看中國,由於國外資料五花八門,觀點千姿百態,分不出對錯,但可圖一樂兒。一個 人有此口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