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素心雲清
1此句出自白居易的詩:放言五首(其三)
贈君一法決狐疑, 不用鑽龜與祝蓍。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周公恐懼流言日, 王莽謙恭未篡時。
向使當初身便死, 一生真偽復誰知?
2這是一首理趣詩,以通俗的語言闡明道理:對於萬事萬物的認識都要經過時間的考驗。
3這首詩的創作背景是:元和五年(810),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因得罪了權貴,被貶為江陵士曹參軍。元稹在江陵期間,寫了五首《放言》詩以勉勵友人。
4所以最後一句的意思是:
哪怕是周公或者是王莽這樣的人,如果當初於恐懼時或是謙恭時死亡,其真實面目後人誰能夠知道呢?(注: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發的弟弟,後一心輔佐天子周成王,時成王年幼,攝政七年,卻被一部分人誣陷為想取而代君;王莽為西漢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員,其人謙恭儉讓,禮賢下士,在朝野素有威名,但在公元8年12月,王莽篡奪漢朝建新朝,建元"始建國",宣佈推行新政。
)5詩歌深層意:詩人表示象自己以及友人元稹這樣受誣陷的人,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因而應當多加保重,等待“試玉”、“辨材”期滿,自會澄清事實,辨明事偽。實際上是對友人的勸勉。
6如果是有人贈書這樣的句子,是勸諫閣下在是非面前珍重,相信時間總會證明你的正確性。
2樓:匿名使用者
如果說向使這個人那個時候就掛了,那麼他這一生存在過的與否又有誰知道呢。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是什麼意思?
3樓:森海和你
“周公害怕流言蜚語的日子,王莽篡位之前畢恭畢敬。假使這人當初就死去了,一生的真假又有誰知道呢?”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出自白居易的《放言五首·其三》
全文贈君一法決狐疑,不用鑽龜與祝蓍。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
譯文我送給你一種解決疑問的辦法,這個辦法不需龜甲,蓍草莖來占卜吉凶。
檢驗玉真假還需要燒滿三天,辨別木材還要等七年以後。
周公害怕流言蜚語的日子,王莽篡位之前畢恭畢敬。
假使這人當初就死去了,一生的真假又有誰知道呢?
賞析這是一首富有理趣的好詩。它以極通俗的語言說出了一個道理:對人、對事要得到全面的認識,都要經過時間的考驗,從整個歷史去衡量、去判斷,而不能只根據一時一事的現象下結論,否則就會把周公當成篡權者,把王莽當成謙恭的君子了。
詩人表示像他自己以及友人元稹這樣受誣陷的人,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因而應當多加保重,等待“試玉”、“辨材”期滿,自然會澄清事實,辨明事偽。這是用詩的形式對他自身遭遇進行的總結。
《放言五首》為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組詩作品,是一組富含哲理的政治抒情詩。在這五首詩中,作者根據自己的閱歷,分別就社會人生的真偽、禍福、貴賤、貧富、生死諸問題縱抒已見,以表明對當時社會政治的態度並告誡世人。
第一首詩放言政治上的辨偽──略同於近世所謂識別兩面派的問題;第二首詩主要講禍福得失的轉化;第三首詩流傳最廣,以通俗的語言說明了一個道理:若想對人、事得到全面的認識,都要經過時間的考驗,從整個歷史去衡量、判斷,而不能只根據一時一事的現象下結論;第四首詩通篇談世事人生的變化;第五首詩藝術地說明了新陳代謝是宇宙中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根本規律這一道理,而正確的人生態度應該是:多考慮如何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為國家民族做出應有的貢獻。
詩人藉助形象,運用比喻,把抽象的哲理表現為具體的藝術形象,因此雖通篇議論說理,但啟人深思,並不乏味。
創作背景
據序文可知,這組詩作於唐憲宗元和十年(815年)白居易在被貶謫去江州(潯陽)途中。元和五年(810年),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因得罪了權貴,被貶為江陵士曹參軍。元稹在江陵期間,寫了五首《放言》詩表示自己的心情:
“死是老閒生也得,擬將何事奈吾何”(其一),“兩回左降須知命,數度登朝何處榮”(其五)。
過了五年,白居易因上書急請追捕刺殺宰相武元衡的**,遭當權者忌恨。當年六月,被貶為江州司馬。這時元稹已轉官通州司馬,聞訊後寫下了充滿深情的詩篇——《聞樂天授江州司馬》。
白居易在貶官途中,風吹浪激,感慨萬千,寫下《放言五首》奉和。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生於河南新鄭,其先太原(今屬山西)人,後遷下邽(今陝西渭南東北)。
貞元進士,授祕書省校書郎。元和年間任左袷遺及左贊善大夫。後因上表請求嚴緝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得罪權貴,貶為江州司馬。
長慶初年任杭州刺史,寶曆初年任蘇州刺史,後官至刑部尚書。
在文學上,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其詩語言通俗,人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和元稹並稱“元白”,和劉禹錫並稱“劉白”。
有《白氏長慶集》傳世。
4樓:池鯉千樹
周公在輔佐幼王周成王時,也曾對外面的流言產生過恐懼心理,但他因為責任心而戰勝了恐懼心,堅持將成王輔佐到能自己主政。王莽在沒有攝取政權前非常謙遜,他的謙遜只不過是為自己的野心做鋪墊而已。
用來說明真偽**日久方知。不要以短時間對人的觀察而就做出結論。
5樓:愛默恨9q繶
希望對你有幫助:當年周公輔佐成王的時候,在有流言說他懷有篡位的陰謀時,也會感到恐懼。而當年王莽輔佐西漢平帝,尚未篡漢時又表現得謙恭敦厚,禮賢下士。
如果周公和王莽都在大家沒弄清楚真相的時候就去世了,那麼他們真正的為人處世的品格就沒人能夠知道了。這是用周公、王莽故事,說明真偽邪正,日久方驗。不能僅僅經過短時間對人行為的考察,就對他的品德做出評判。
而應長期觀察,才能得出正確結論。
向使當初身便死 一生真偽復誰知 向使是什麼意思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下士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是什麼意思?作者是誰?
6樓:草原牧民
這是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的詩詞。
意思是:
周公害怕流言蜚語的日子,王莽篡位之前畢恭畢敬。
假使這人當初就死去了,一生的真假又有誰知道呢?
《放言五首·其三》
白居易 【唐】
贈君一法決狐疑,不用鑽龜與祝蓍。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
譯文:我送給你一種解決疑問的辦法,這個辦法不需龜甲,蓍草莖來占卜吉凶。
檢驗玉真假還需要燒滿三天,辨別木材還要等七年以後。
周公害怕流言蜚語的日子,王莽篡位之前畢恭畢敬。
假使這人當初就死去了,一生的真假又有誰知道呢?
寫作背景:
當年周公輔佐成王的時候,在有流言說他懷有篡位的陰謀,周公是感到恐懼的。而當年王莽輔佐西漢平帝時,還沒有篡漢時表現得十分謙恭,並禮賢下士。如果周公和王莽都在大家沒知道真相之前就去世了,那麼他們真正的品格就沒人能夠知道了。
這是用周公、王莽故事,說明日久見人心。不可以一時之譽,斷其為君了;不可以一時之謗,斷其為小人。
賞析:這是一首富有理趣的好。它以極通俗的語言說出了一個道理:對人、對事要得到全面的認識,都要經過時間的考驗,從整個歷史去衡量、去判斷,而不能只根據一時一事的現象下結論。
作者簡介: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河南新鄭(今河南鄭州新鄭市)人,是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唐代宗大曆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於鄭州新鄭東郭宅(今新鄭市東郭寺村)。
白氏祖籍山西太原,白居易的祖父白鍠移居下邽(今陝西渭南市北)。白鍠後曾任鞏縣(今河南鄭州鞏義市)縣令,和當時鄰居新鄭縣令是好友,見新鄭山清水秀,遂移家於新鄭,白居易本人就出生於河南新鄭。卒後葬於河南洛陽,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中的向使指誰?
7樓:光璃
向使的意思是:假使;假令,而不是指某個特定的人。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中
“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是一篇的關鍵句。“決狐疑”的目的是分辨真偽。
真偽分清了,狐疑自然就沒有了。如果過早地下結論,不用時間來考驗,就容易為一時表面現象所矇蔽,不辨真偽,冤屈好人。
詩的意思極為明確,出語卻紆徐委婉。從正面、反面敘說“決狐疑”之“法”,都沒有徑直點破。前者舉出“試玉”、“辨材”兩個例子,後者舉出周公、王莽兩個例子,讓讀者思而得之。
這些例子,既是論點,又是論據,寓哲理於形象之中,以具體事物表現普遍規律,小中見大,耐人尋思。以七言律詩的形式,表達一種深刻的哲理,令人思之有理,讀之有味。
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是什麼意思?
8樓:中國消防救援
意思是:假使這人當初就死去了,一生的真假又有誰知道呢?
出自:放言五首·其三
朝代:唐
原文:贈君一法決狐疑,不用鑽龜與祝蓍。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
翻譯:我送給你一種解決疑問的辦法,這個辦法不需龜甲,蓍草莖來占卜吉凶。
檢驗玉真假還需要燒滿三天,辨別木材還要等七年以後。
周公害怕流言蜚語的日子,王莽篡位之前畢恭畢敬。
假使這人當初就死去了,一生的真假又有誰知道呢?
9樓:十年不易
就是說,那人當初就死掉,然後後人就不知道他是真誠的,還是虛偽的!
就像郭嘉一樣,死得早,現在的人有些認為其很nx,有些人認為不怎麼樣!
反正就是說他人死後,後人便不知道當初他心裡的想法了!
比如汪精衛吧,刺殺袁世凱?,如果當時他刺殺時死掉了,他就成了英雄了,而不用揹負現在的罵名了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下士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是誰說的?具體解釋該詩。
10樓:雪天裡的梨
白居易的詩,當年周公輔佐成王的時候,在有流言說他懷有篡位的陰謀,周公是感到恐懼的。而當年王莽輔佐西漢平帝時,還沒有篡漢時表現得十分謙恭,並禮賢下士。如果周公和王莽都在大家沒知道真相之前就去世了,那麼他們真正的品格就沒人能夠知道了。
這是用周公、王莽故事,說明日久見人心。不可以一時之譽,斷其為君了;不可以一時之謗,斷其為小人。
“向使當初身便死”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11樓:何須雋夢看永
意思是“如果當初於恐懼時或是謙恭時死亡,其真實面目後人誰能夠知道呢?”。
出自《放言五首·其三》。
全詩如下:
贈君一法決狐疑,不用鑽龜與祝蓍。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
詩句**:
這是一首理趣詩,以通俗的語言闡明道理:對於萬事萬物的認識都要經過時間的考驗。
這首詩的創作背景是:元和五年(810),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因得罪了權貴,被貶為江陵士曹參軍。元稹在江陵期間,寫了五首《放言》詩以勉勵友人。
詩人表示象自己以及友人元稹這樣受誣陷的人,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因而應當多加保重,等待“試玉”、“辨材”期滿,自會澄清事實,辨明事偽。實際上是對友人的勸勉。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 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
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
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九死一生打一生肖,九死一生打一個生肖
a good book is your best friend.您好,十二生肖對應的是子醜寅卯 辰已午未 申酋戍亥 第一個是 子 鼠 第九個是 申 猴 九死一生,所以應該是鼠,滿意請採納 九死一生打一個生肖 龍 因為是當時消滅了各個軍隊的標誌 如鷹 蛇等 後用各種動物的一部分組成龍的 龍在十二生肖中...
九死一生指的是什麼生肖,九死一生代表什麼生肖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九死一生的生肖是虎。原因 老虎是貓科動物,而人人說貓有九條命。望採納 來了 九死一生 包含了兩肖1 鼠2 蛇 如果以鼠 1 蛇 6 當然就是16我來了.哈 哈 是雞啊!9是猴死後就變成0了,1是鼠,那就是說是10,也就是雞 九死一生 9猴 死後是0 一生1鼠 得解01也是可以的...
九死一生幫幫忙大家猜出來個數字,九死一生有三七猜三個數字
81 九死 則不能取9,所以應該是8 1 既生,則就取1 所以是81。或8 1為9,但 9死 所以不能加起來,所以只能合起來!又因為 九死一生 9在前,所以是81而不是18 10次中有9次是死 1次是生,比喻活的機率很小 猜一個小的1 10 九死1生的話原本不是有10個嗎.9 1 10 6吧 9死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