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和道教有什麼不一樣的

2021-05-28 01:59:56 字數 4747 閱讀 6716

1樓:飄泠的落葉

很多人分不清佛道兩家有什麼區別和聯絡.特別是兩教的生命觀的深刻內涵,不深入進去,是很難理解其意的.有一點可以肯定,人類對生命的關注是宗教產生的第一因.

佛道兩教同樣如此. 人自有自我意識以來其天性就是好生惡死,由於對死亡的恐懼也就產生了種種宗教和崇拜,人類內心深處的死亡焦慮是宗教產生的母胎.

佛學大約產生在公元前六世紀.佛學的前身是印度的古瑜伽.從古瑜伽的經典《奧義書》可以看出,佛教的輪迴觀,六大圓融說,四蟬八定等等都是直接繼承了《奧義書》的思想.

緣起論是佛教哲學的核心和基礎,由此而闡發的四法諦,十二因緣以及唯識學,揭示了生命的本質和歷程.

道學的產生同樣如此.道學的產生與佛學幾乎同時,早在先秦以前道家就形成以老莊為代表的學術.道家的修持方式在先秦以前的仙道和東漢時產生的黃老道中初具雛形.

道教的經典《道德經》所闡發的道體論,既是宇宙本體論又是生命本體論.

老子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生髮的根源和本體,生命既能從道生出發來又有返回到道中去.所謂得道,也就是返本歸根,從個體生命返回到生命的本源中去.還虛合道,出有入無,才是生命的永恆歸宿.

為求長生,道教以及之前的各種修持方術都把昇仙作為修持的目的.為此,道教的傳說中有十洲三島的仙境,還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的古仙得道之處,都是有別於塵世的修仙聖地.

自古以來,還有不少經過實修而得道的真人,如王子喬,赤松子,王玄甫,三茅真君,八仙,北七真,南五祖等.秦始皇時的方士徐福渡東海求長生靈藥的記載,也就是在這種追求超越生命的文化背景下產生的.

可見,沒有對生命修煉的執著追求,就沒有佛學和道學的緣起.

佛教生命觀可以從兩個方面看:一是生命的本體究竟是什麼?二是生命究竟能不能永恆?

為了解決第一個問題,佛教唯識學深入地**了生命的層次.它把生命分為八識,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未那識,阿賴耶識.

識就是感覺.前六識是人的顯意識,只是人的外在形式;末那識相當於人的潛意識,它只有在夢中和深層人靜中才能感覺,而可賴那識則是人的最後一識,只有這一識才是先天而生的,這才是人之所以存在的根據.

為了解決第二個問題,佛學從緣起論的樸素辯證法出發,認為生命是非斷非常,即生即死而又因果相續不斷的無窮無盡的流轉過程.這種觀點怎麼理解呢?首先,生命的各種要素都是因緣的和合,都是依它而起,依它而滅.

這種依它性佛教稱之為自性本空,也就是說恆在的自性是不存在的,生命的存在如夢如幻,任何對生命的執著都是錯誤的.

其次,生命又是相續的,它始終是一個生生滅滅,因因果果的流轉過程.按照緣起論的觀點,一切事物都具有因果關係.人既然有現世就必然有作為因的前世和作為果的後世.

人不是無緣無故地來到這個世上,也不會最終沒有結果地灰飛煙滅.

以現代的哲學觀點來看,佛學的這種生命辯證法是相當徹底的.說它本空它又相續,說它相續它又只是一個流轉的過程,並無恆在的實體.佛教一方面反對機械唯物論人死燈滅的斷見,一方面又反那種認為肉體可以長存的生命觀.

佛教始終堅持緣起論的觀點,堅持非斷非常,即生即死的辯證觀.

道家生命觀的哲學基礎就是道體論所闡發的順逆論. 首先,從道體論出發,道家所生命看成是道的外化,因此《道德經》認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易經》指出:"乾道變化,各正性命."《性命圭旨》則說:

"大道生天生地,天地生人生物.天地人物,一性同體.天有陰陽,地有剛柔,物有牝牡,人有男女.

"從這個意義上說,道和生命本來就是同一個東西,人的生命之所以存在著生死本來就是道的外化和流行.道生生不已地外化,流行,生命也就必然生生不已地外化,流行.

道教也有帶濃厚中國本土文化色彩的生命層次論.這就是四神說,即識神,元神,聖神,玉神.識神相當於佛教的前六識.

元神又分為陰神和陽神.陰神相當於末那識,陽神則相當於阿賴耶識,而聖神和玉神,則是生命的更高層次,是修真到極高境界才能證到的存在.

在回答生命能否永恆的問題上,道教從道體論出發,認為,順著道的外化而延則死,逆著道的外化而返則生.正是在這個基礎上,道教建立了修真的理論,一切外丹和內丹的方法都是修真的具體途徑.修真的目的則是長生住世,最終實現生命的永恆.

不過,道家先哲追求生命永恆時,最終認識到,肉體生命只能延長,而不可能永恆,而真正超出生死輪迴的是人的精神生命.從整體上說,佛道生命觀是一致的.佛教曰解脫,道教言飛昇,都是為了解決人類內心深處的死亡焦慮,超越生死,以求得肉體生命的長壽和精神生命的永恆.

但由於文化根源的關係,佛道生命觀又存在著明顯的差別,

這種差別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

一是透悟生命的角度不一樣.佛教的生命觀從緣起論出發,強調生命的因果聯絡,強調生命的依他性,強調自性本空,是以內在的體驗去銓釋生命.如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八識的依據就是人的感覺,是佛教先賢在深沉的禪定中對生命所作的解析.

而道教的生命觀是講對待,是從性(先天的自性)和命(後天的肉體)的對立統一中去銓釋生命.黃元吉《樂育堂語錄》說:"無性則命無由生,無命則性無所立.

漫說盡性即可至命,須知立命乃可了性."相當而言,佛教更注重生命的主觀性,道教則更注意生命的客觀性.

二是超越生命的途徑不一樣.由於佛道生命觀的出發點不一樣,他們超越生命的途徑也就不一樣.《性命圭旨》說:

"禪宗之教,教人幻性命以越大覺,其義高;老氏之教,教人修性命而得長生,其旨切."佛教因為注重生命的因果聯絡,注重生命的內在體驗,因而也就不重視外在的形體.在修持方法上注重性功,在禪定中明心見性,求得智慧.

道教因為注重性命的對立統一,則講究性命雙修.道教的各種修持方法特別是內丹功都是把性命雙修當成一個根本原則.

三是對待生命的態度不一樣.生,於佛教曰苦,於道教曰樂.佛教既然是幻性命以超大覺,必然不重視人的現世,如佛教有人生八苦之說.

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五取蘊苦(色,受,想,行,識).佛教甚至把人的肉體看成可以拋棄的臭皮囊.

而道教恰恰相反."夫人之所貴者生,生之所貴者道,人之有道,若魚之有水"(司馬承禎《坐忘論》).道教的重人貴生有兩方面的意義,

一是即身成道,只有現世的人身才是成道之基;

二是長生即是道教仙道理想,養生哲學的基礎和目標,這與佛教重來世,求解脫是不一樣的.

現實的人生由於我執的障礙,必然短視人生的意義.最典型的思想就是即時行樂,因為人生不再,人死燈滅.所謂"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就是這種思想的詩意表露.

而即時行樂的思想就使人永不滿足慾望的追求,同時也造成了種種惡業,帶來了種種人生煩惱.如隨著當代物質財富的極大豐富,隨之而來的是當代人的精神的匱乏.緊張,焦慮,空虛,煩惱始終伴隨著人類;環境的壞滅,文化與集團利益的衝突,時刻威脅著人類的生存.

這種惡性迴圈不是單純依靠科學技術與經濟發展能夠解決的,而佛道生命觀恰恰是對治這種惡性迴圈的一劑良藥.只有從根本上透悟生命的因果,通過生命的修煉消除無明與我執,才能變惡性迴圈為良性迴圈.從佛道兩家的生命觀來看,人的生命通過改造,脫胎換骨,可以實現生命的超越,擺脫慾望的折磨,進入大自在,大幸福的境界.

這個是轉的

2樓:累劫修行

一致而百慮,殊途而同歸。修成的人都是一樣的,修不成的人才各有各的差別。正如大師之間的互相尊重與理解,徒弟之間卻爭得面紅耳赤,既不得要領,還障礙修行。大道無難,唯嫌揀擇。

3樓:哈哈哈哈_嗝

佛教能學到大智慧,甚至法力高深的能預知未來。

4樓:因緣生萬法

1.道教注重煉氣養生,最終目的是延年益壽,成道成仙;佛教注重修心養性,最終目的是證悟無生無滅而成佛;2.道教的修行可以利己不利人也能成就;佛教修行必須利人利己才可以成就;3.

道教注重身修(武修);佛教注重身心並修(文武同修);主要是這些不同。

5樓:匿名使用者

勸樓主一句,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別人口中的只是別人的看法,無數人有無數種觀點,而都是從某種單一的觀點為基礎上而發展出來的,在雪為白,在煤為黑,我是不敢輕易的相信,那是對自己不負責任,樓主若真的想知道,不妨認準一個法門,研究下去,自然會產生說服自己的道理,佛道相通,卻是後乘才通,在物質意識基礎上的判斷 這個境界裡,什麼都是不同不通的。

6樓:宋太宗

佛教無有·道教有無·佛教是西方傳過來的·道教是中國教·也稱本地教·不知你要問啥問題?我們可以**一下·我是學佛的·有特喜歡我們中國文化·我們是炎黃子孫·在哪個教裡·都應知道我們從**來·到**去·我們應該做些什麼··怎麼做·結緣qq305868060·是我的

7樓:

佛家捨身成佛;道家修身成仙。

8樓:青衫一道人

一個是印度貨,一個是國貨······

一個在印度已經快要絕種了,已經被漢化,不是純種的了,是雜的了·········

9樓:青檀獅子

這個問題很複雜,專家教授們指著這樣題目寫**吃飯啊。我只能說一點點。1.

佛教認為一切事物都是無常的,不存在永恆的事物。而道教認為人有通過修行永生的可能。2,佛教認為活著就充滿了痛苦,即使有快樂,但因為快樂轉瞬即逝,所以快樂消失又引起了痛苦。

而仙道貴生,想長生來獲得更多快樂。3。很多細節問題,複雜了……

10樓:匿名使用者

我覺得佛道的一大區別是對待肉身的態度,佛家認為身體只是臭皮囊,修心才是重要的;道家卻是性命雙修。

這一區別可能可以歸因與根本追求的不一致:道家追求天人合一,佛家是「與一切同歸與寂」……

11樓:匿名使用者

佛講究的是來世今生,因果迴圈,講究果報,修的今生來世福。

道,我並不怎麼清楚了,中國現在道教不怎麼流行了,不過不管是佛還是道,修的都是一顆心,這種高人不是沒有,,可惜沒機緣是碰不到的,不要有興趣可以自己研究研究,

他們的思想好像都是差不多的,教人如何做人,體悟天地,單法自然吧,。。呵呵

我們不一樣不一樣是什麼歌

我們不一樣 歌曲原唱 大壯 填 詞 高進 譜 曲 高進 這麼多年的兄弟,有誰比我更瞭解你 太多太多不容易,磨平了歲月和脾氣 時間轉眼就過去,這身後不散的筵席 只因為我們還在,心留在原地 張開手需要多大的勇氣,這片天你我一起撐起 更努力只為了我們想要的明天,好好的這份情好好珍惜我們不一樣不一樣,每個人...

guess和imagine有什麼不一樣

guess 側重是猜測,有條件情況下推斷出結果,重在結果性,如我猜他可能回來了。我猜他一定吃過飯了。而imagine 側重是幻想,想象,更著重在場景的畫面性。如 你想像一下那是一種什麼樣的美景?我能想象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guess vt.猜測,推測,猜中,猜對,想,認為 imagin...

什麼是不一樣的愛,喜歡與愛不一樣

從剛出生開始,我們就被愛包圍著,父母的愛,老師的愛,同學的愛,朋友的愛。愛充滿整個世界,愛滋潤我們成長,愛讓我們面對種種困難。在眾多的愛中,有一種無界限 無論認不認識,無論是否有血緣關係的陌生人的愛。喜歡與愛不一樣?喜歡歡一個人,你不會想到你們的將來。愛一個人,你們常常在一起憧憬明天。喜歡一個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