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1.看大成佛經 以儘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 首先明理 先看《楞嚴經》都看文言文 白話文對照的 《金剛經》《大般涅磐經》《法華經》《地藏菩薩本願經》《圓覺經》《楞伽經》《淨土諸經》等
2.看修行的書 明理不求實證 則無意義 目前時代 最好最易成就的 就是藏區的大圓滿法 能即生開悟 大圓滿法 天賜眾生福澤 能修習 當累世修的機緣 甚難得
六祖以後,禪宗已不適合人的根性,能度脫現代人的,最佳的就是大圓滿法了。正如蓮華士大師所預言:鐵鳥(飛機)飛翔時,大圓滿法將傳遍世界。
推薦修行的兩本書:母音老人著《大手印淺釋》
丹貝旺旭仁波切著《金剛密乘大圓滿》
修習大圓滿法 須拜有仁波切稱謂的大師為師 灌頂修行
有仁波切稱謂的大師 不僅僅是開悟 且證量足 能夠灌頂加持 並非是普通意義上的活佛摩頂
去青海省果洛洲久治縣的德合隆寺
去拜 丹貝旺旭仁波切 為師
或 四川省甘孜洲白玉縣阿宗寺 :江央確吉寧瑪仁波切
修習大圓滿法 能即生開悟
所謂念念修行,就是終生念一佛名,唸到一心不亂。從而能往生極樂世界。
(唸佛名:一是消業障;二是佛力感應加持)
(當然要持戒、行善、發願、生菩提心)
(生真信,發切願,志誠懇切,唸佛名號。勿用觀心念法,當用攝心念法。楞嚴經大勢至菩薩說,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唸佛時,心中(意根)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舌根)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耳根)要聽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一攝於佛號,則眼也不會東張西望,鼻也不會嗅別種氣味,身也不會懶惰懈怠,名為都攝六根。都攝六根而念,雖不能全無妄念,校彼不攝者,則心中清淨多矣,故名淨念。
淨念若能常常相繼,無有間斷,自可心歸一處。——淨土宗唸佛法門)
而開悟、明心見性,也就是在念念修行中:
前念已滅,後念未起,回光一瞥,了了常知,當下抓住,覺性顯前——《大手印淺釋》
《金剛密乘大圓滿》:有所謂:「內觀心性,向內觀!」之口訣。
如是不散以自心自觀。
此偈誦的意思是說:使能想、能念之心識,向它自己稍微地內轉;稍微地內向;輕微地內收,這樣便能認識本覺。華智仁波切說由此不能認識的話,便再也沒有其他辦法可以認識了。
當以自心稍許向內輕微地觀於它自身的時候,會有一種遠離一切散亂分別的赤裸明清,這就是覺性。
念:那摩(南無)阿(音:a) 彌陀佛
那摩(南無)觀世音菩薩
那摩(南無)地藏王菩薩
2樓:喜貓影探
《金剛經》很好。學佛貴在一門深入,長時薰修。真學佛,難得的是把世間的一切都看破,放下,從此不再為我自己,全心全意都是利益眾生。
末學現在修的是淨土法門。末學聽過,佛在經上講,末法時期,修淨土唸佛法門更容易成功。因為,讀《金剛經》求開悟,求明心見性,靠自己的力量了脫生死,好難,需要上上利根,經過無數大劫的時間才可以做到。
而淨土唸佛法門,只要是具足信、願、行三資糧,依靠阿彌陀佛的願力,接引我們到阿彌陀佛辦的大學中,圓成三不退,親自面見、親自聆聽阿彌陀佛老師的教誨,周圍是眾多的同參道友,法身大士,明心見性,成佛是確定無疑的,只是時間早晚而已。
3樓:學佛小子
先讀一本可以,別忘了誦經,就是念。一般老法師要求誦《金剛經》都要10萬遍以上。要用心誦。
4樓:匿名使用者
深入經藏,一門深入,您需要對佛法進行全面的瞭解,然後選擇適合自己的法門,再一門深入。我也在讀金剛經,心經,呵呵。
5樓:掰苞米
讀明白了一本就夠 不明白讀多少本也不起作用 廣泛閱讀是好事 前提是別讓這些書壓的透不過氣來 輕鬆前行 用心揣摩 付諸行動 就會有所收穫
6樓:匿名使用者
可以。問題是你有沒有那麼高的根器?
如果你能夠明瞭金剛經,那麼就會萬法盡通。任何一種經典,如果你能夠從它開悟,都足夠啦。
7樓:匿名使用者
開始最好多讀些,要讀原文,有一些白話的翻譯是有問題的。
最後一門深入。
從悟道上來說一四句偈就行,可是弄不明白,只好讀讀其他經書做參考。
8樓:
我建議您先看下淨空老法師的光碟,在決定怎麼修就更好了,這是淨空老法師講的《無量壽經》,您先看下會懂得許多的。http://www.
9樓:真心就是佛
先研究弄通一本經也可以.可聽淨空法師的金剛經講記.qq449275836
10樓:
可以。就算只背下列四句偈也行:
『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
11樓:覺正淨
慧能大師根器那麼利,他的金剛經也是五祖弘忍大師傳他的。你確定你自己看金剛經就能知道怎麼樣修心悟道嗎?那你的根器比六祖還利了。
先看一些系統介紹的入門書吧,比如聖嚴法師的學佛三書:正信的佛教、學佛群疑、佛學入門。
我們學佛不怕不知道自己是利根,然後把自己當鈍根學,就怕自己不知道自己是鈍根,把自己當利根學。
12樓:
佛法無大小,六祖禪師不讀書都可以悟道,佛法講求悟性,悟性高低,各有適合他的修行途徑,《小窗幽記》中說:「佛性無邊,經書有限,窮萬卷以求佛性,得不屬於經書。」佛經只不過是教人修道的方法,並不是佛經就是佛法。
有的人讀很多佛經卻不一定可以悟道,有的人只是念「南無阿彌陀佛」卻可以證得大覺。我記得有這麼一個故事,講佛的一個**,很笨,連句佛號都不會念,最後佛花了很大的功夫才教會他念「掃帚」二字,還常常是會忘了,但是他專心於此,後來有一次佛遇到困難了,還是他把魔王趕跑的。
淺薄見識,聊以一璨。
13樓:匿名使用者
智者無為,愚人自縛. "金剛經"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堤,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
""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
""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別.
"金"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金"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是名說法.
"壇經"自性迷即眾生,自性覺即成佛.菩提只向心覓,何道向外求玄.
14樓:遵奉
一切隨緣 你與《金剛經》有緣那你就專持他 就可以 不過要明心見智 否則 你念一輩子也就是 大功德 也不會成就的 你要明白 《金剛經》教你什麼
「若見諸相無相,即見如來」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還有就是《地藏經》《阿彌陀經》《無量壽佛經》唸佛法門比較方便成就還是那句話 有緣就隨緣 緣到了 你就明白了阿彌陀佛
15樓:匿名使用者
佛說舊城喻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
明教大師臣法賢奉 詔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與大眾俱。
爾時佛告諸苾芻言。苾芻。我於往昔未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
獨止一處心生疑念。何因世間一切眾生受輪迴苦。謂生老死。
滅已復生。由彼眾生不如實知。是故不能出離生老死苦。
我今思念此老死苦從何因有。復從何緣有此老死。
作是念已。離諸攀緣定心觀察。諦觀察已乃如實知。今此老死因生而有。復從生緣而有老死。
知此法已。又復思惟。生何因有。復以何緣有此生法。作是念已。離諸攀緣定心觀察。諦觀察已乃如實知。生因有起。復從有緣起此生法。
知此法已。又復思惟有因何起。復以何緣起此有法。作是念已。離諸攀緣定心觀察。諦觀察已乃如實知。有因取起。復從取緣起此有法。
知此法已。又復思惟取何因有。復從何緣有此取法。作是念已。離諸攀緣定心觀察。諦觀察已乃如實知。取因愛有。復從愛緣有此取法。
知此法已。又復思惟愛何因有。復以何緣有此愛法。作是念已。離諸攀緣定心觀察。諦觀察已乃如實知。愛因受有。復從受緣有此愛法。
知此法已。又復思惟受何因有。復以何緣有此受法。作是念已。離諸攀緣定心觀察。諦觀察已乃如實知。受因觸有。復從觸緣有此受法。
知此法已。又復思惟觸何因有。復以何緣有此觸法。作是念已。離諸攀緣定心觀察。諦觀察已乃如實知。觸因六處有。復從六處緣有此觸法。
知此法已。又復思惟。今此六處何因而有。復從何緣有六處法。作是念已。離諸攀緣定心觀察。諦觀察已乃如實知。而彼六處因名色有。從名色緣有六處法。
知此法已。又復思惟。今此名色何因而有。復從何緣有此名色。作是念已。離諸攀緣定心觀察。諦觀察已乃如實知。而彼名色因識而有。復從識緣有名色法。
知此法已。又復思惟識何因有。復以何緣有此識法。
作是念已。離諸攀緣定心觀察。諦觀察已乃如實知。
如是識法因名色有。從名色緣有此識法。唯此識緣能生諸行。
由是名色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
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
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
生緣老死憂悲苦惱。是故一大苦蘊集。
知此法已。又復思惟。以何因故得無老死。何法滅已得老死滅。作是念已。離諸攀緣定心觀察。諦觀察已乃如實知。若無生法即無老死。生法滅已老死亦滅。
知此法已。又復思惟。何法若無生法得無。何法滅已生法得滅。作是念已。離諸攀緣定心觀察。諦觀察已乃如實知。若無有法即無生法。有法若滅生法亦滅。
知此法已。又復思惟。何法若無有法不起。何法滅已有法得滅作是念已。離諸攀緣定心觀察。諦觀察已乃如實知。若無取法有法即無。取法滅已有法亦滅。
知此法已。又復思惟。何法若無取法得無。何法滅已取法得滅。作是念已。離諸攀緣定心觀察。諦觀察已乃如實知。若無愛法即無取法。愛法滅已取法亦滅。
知此法已。又復思惟。何法若無得無愛法。何法滅已愛法得滅。作是念已。離諸攀緣定心觀察。諦觀察已乃如實知。受法若無愛法即無。受法滅已愛法亦滅。
知此法已。又復思惟。何法若無受法得無。何法滅已受法得滅。作是念已。離諸攀緣定心觀察。諦觀察已乃如實知。觸法若無受法即無。觸法滅已受法亦滅。
知此法已。又復思惟。何法若無觸法即無。何法滅已觸法得滅。作是念已。離諸攀緣定心觀察。諦觀察已乃如實知。六處若無觸法得無。六處滅已觸法亦滅。
知此法已。又復思惟。何法若無六處得無。何法滅已六處亦滅。作是念已。離諸攀緣定心觀察。諦觀察已乃如實知。名色若無六處得無。名色滅已六處亦滅。
知此法已。又復思惟。何法若無名色得無。何法滅已名色亦滅。作是念已。離諸攀緣定心觀察。諦觀察已乃如實知。識法若無名色即無。識法滅已名色亦滅。
知此法已。又復思惟。何法若無識法得無。何法滅已識法亦滅。作是念已。離諸攀緣定心觀察。諦觀察已乃如實知。行法若無識法即無。行法若滅識法亦滅。
知此法已。又復思惟。何法若無行法得無。
何法滅已行法得滅。作是念已。離諸攀緣定心觀察。
諦觀察已乃如實知。無明若無行法即無。無明滅已行法亦滅。
由是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
名色滅則六處滅。六處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
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
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滅。由是一大苦蘊滅。
一一了知如是法已。又復思惟。我今已履佛所行道。已被昔人所被之甲。已到昔人涅盤之城。
佛復告言。諸苾芻。譬如有人慾遠所詣。
即履昔人所行之道。又被昔人所被之甲。乃尋昔人舊所都城。
或行深山或行曠野。行之不已到彼舊城。其城廣大乃是往昔王之所都。
而此都城嚴麗依然。池沼園苑皆悉殊好。人之見者心無厭舍。
是人見已。即自思惟。我今回還詣於本國。
具以斯事上奏於王。既至本國即奏王曰。大王當知。
我被昔人所被之甲。乃履昔人所行之道或行深山或行曠野。行之不已到一舊城。
其城廣大。乃是往昔王之都聚。而彼城隍嚴麗依然。
池沼園苑皆悉殊好。人所見者心無厭舍。大王。
宜應往彼都止。王聞語已。即允所奏。
乃與臣佐尋都彼城。而彼都城由王居止。轉更嚴麗人民熾盛豐樂倍常。
諸苾芻。我亦如是。履於諸佛舊所行道。
被於諸佛所被舊甲。行詣諸佛涅盤舊城。
諸苾芻。何謂舊道。何謂舊甲。
何謂舊城。即是過去諸佛所行八正之道。所謂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諸苾芻。此八正道。是即舊道是即舊甲是即舊城。
先佛所行我亦履踐。乃可得見彼老死集。是故我證得老死滅。
乃至觀見生有取愛受觸六處名色識等皆滅。又觀行集亦令行滅。行法滅已無明亦滅。
無明滅已即無所觀。是時我以自神通力成等正覺。
諸苾芻。我所宣說如是正法。汝等精勤。
應如是學應如是行。記念修習成諸梵行。天上人間宣佈法化。
廣為眾生作大利益。乃至苾芻尼優婆塞優婆夷婆羅門外道尼乾子等。亦應如是修習宣佈。
廣為眾生作大利益。
爾時世尊說是經已。一切大眾聞佛所說信受奉行。
一本金融學入門書籍,推薦一本金融學入門書籍?
金融學在國內最好的學校是中國人民大學,教材裡面內容的豐富性 易讀性 專業性綜合評價比較好的是人大版,黃達的 金融學 貨幣經融學,投資學,清華和人大出版的都不錯!高鴻業,巨集觀經濟學 微觀經濟學,據考研同學說,是最簡單的。推薦幾本金融經濟入門書籍!樓上的書似乎有點多了,一般人未必有時間全部看完更別說細...
我看了一本書,裡面有一句話。要提防只讀一本書的人 想不出裡
集思廣益來,書也得多源讀,當然也可以精讀你喜歡的bai!但要有人只du讀一本書其他zhi的就看都不看,那dao他肯定是很偏激的人,心理可能不健康,這種人往往會走極端,何止要提防,那得遠離啊!但說這句話的人可能不是想表達這個意思,所以沒必要去研究一句隨口而出不嚴謹,非真理的話!打個比方要是有人老是去研...
請問定期一本通是啥意思,定期存款的 定期一本通是什麼意思
定期一本通,可以存人民幣 港幣 美元等定期,各幣種的存款利率等整存整取的利率是一樣的,好處是對定期存款進行歸集管理,有多少定期存款一目瞭然。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你可以將 定期一本通 下掛在個人網銀的註冊卡下,這樣你就可以實現在網上轉存定期,不用再到銀行排隊存定期了,方便!定期存款的 定期一本通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