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第七識是什麼,有什麼作用,佛教的第7識末那識是什麼?和第6識意識有什麼區別?

2021-06-17 06:37:12 字數 2600 閱讀 6563

1樓:吉祥二進位制

佛家叫做末那識 心理學上叫做潛意識更多一些 作用就是恆為我執著 比如我睡了你老婆 你覺得憤怒 就是這個恆為我執的第七識產生的心理 你覺得老婆是你的 然後我睡了 你覺得這是綠帽子 這個想法就是第六意識 和第八阿啦耶識 以及上面說的末那識決定的

佛教的第7識末那識是什麼?和第6識意識有什麼區別?

2樓:匿名使用者

6、意識:意識是第六識,具有認識抽象概念的功能。前五識中有一識起作用

,意識便同時俱起。

此外,意識對內外之境,不分有形無形,及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有比知、推測的作用。因此迷悟升沉之業,皆由意識而作。現在心理學上,研究到前六識為止。但是在佛法上的分析,還有第

七、第八——末那識和阿賴耶識的存在。

7、末那識:末那是梵語manas的音譯。末那識是意識的根本,其本質是恆審思量。

因為它是執取第八識(阿賴耶識)的見分或其種子為我,使意識生起自我意識,所以末那識又稱為“我識”。這基本上是一種我執的作用,由此而形成煩惱的根本。

這種我執的具體表現是,我的具體生命在過去現在未來所思想所經驗的東西,有其餘勢,以種子的形式,攝藏於第八識的阿賴耶識中。末那識在下意識層面執取這些種子,以之為我。實際上,這些種子都是無始來前滅後生、非常非斷的作用。

《金剛經》中最重要的三句話是:“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此中本來無常,末那識以這樣虛妄的東西為我,因此生起貪、憎、痴、疑、慢等種種煩惱。

末那識屬於潛意識的範圍,它本身並不造作善惡之業,但因它執著自我,所以成為一切眾生自私自利的根源。

末那識所執著的我是什麼呢?就是最後一個阿賴耶識。

一、末那識

末那,為梵語manas之音譯,意譯為意,思量之義。唯識宗將有情之心識立為八種,末那識即為八識中之第七識。為恆執第八阿賴耶識為‘我’之染汙識。

為與第六意識(梵mano -vijn~a^na ,意之識,乃依末那之識)區別,而特用梵語音譯稱為‘末那識’。此識恆與我痴、我見、我慢、我愛等四煩惱相應,恆審第八阿賴耶識之見分為‘我、我所’而執著,故其特質為恆審思量。又此識為我執之根本,若執著迷妄則造諸惡業,反之,則斷滅煩惱惡業,徹悟人法二空之真理,故稱染淨識,又稱思量識、思量能變識。

且其自無始以來,微細相續,不用外力,自然而起,故其性質為‘有覆無記’;乃不引生異熟果,卻能覆聖道、蔽心性。 法相宗依修行階段之淺深,而在末那識中立三位,稱為末那三位,即:(一)補特伽羅(梵pudgala ,即人)我見相應位,為末那識緣第八阿賴耶識而起人我見之位。

如凡夫、二乘之有學、七地以前之菩薩等有漏心位。(二)法我見相應位,為末那識緣第八異熟識起法我見之位。此乃指凡夫、二乘及未得法空智果之菩薩位而言。

(三)平等性智相應位,乃起無漏平等性智之位,即菩薩以法空觀入見道,又於修道位起法空智果及佛果。以上三位之中,前二位屬有漏之位,第三位則屬無漏之位。 又依成唯識論卷五載,末那識之存在,可引用入楞伽經、解脫經二種教說,及六種道理證明之,此謂‘二教六理’。

二教,即:(一)入楞伽經卷九謂,思量之性,名意。(二)解脫經謂,染汙意恆時與諸惑俱生滅。

六理,即:(一)不共無明證,謂第六識之作用雖有間斷,凡夫不共無明,則恆無間斷而相續,故須有末那識。(二)六二緣證,前五識以前五根為所依,以前五境為所緣,第六意識亦須有末那識作為其所依之意根。

(三)意名證,末那名意,因系恆審思量,故末那識必須恆存。(四)二定差別證,聖者所入之滅盡定與外道所入之無想定有所區別,因滅盡定無末那識,而無想定有末那識之存在。(五)無想有染證,修無想定而得生之無想天,雖無第六意識,但仍有我執,故須有末那識。

(六)有情我不成證,凡夫行佈施等善,不會成為無漏,無法脫離我執,乃因有末那識之故。

3樓:廈門中耀

悟透佛學“九識” 解密人生真相

眾生的覺識,求樂而避苦、求安而避危,細說有九識:

1. 眼識:眼 觀 色,喜美麗、厭醜陋。

2. 耳識:耳 聽 聲,喜悅耳、厭刺耳。

3. 鼻識:鼻 聞 香,喜香氣、厭臭氣。

4. 舌識:舌 嘗 味,喜好吃、厭難吃。

5. 身識:身 感 觸,喜舒適、厭難受。

6. 意識:意 緣 法,喜順意、厭逆意。

7. 分別識(末那):對前“六識”起分別而取捨,喜愛的則貪念、厭惡的則嗔恨,得到喜愛的就樂,失去喜愛的就苦,得到厭惡的就苦,逃離厭惡的就樂,多數眾生在這苦與樂中輪迴。

8. 藏識(阿賴耶):對貪、嗔的貯藏記憶,即成“業”,業有善業、惡業,所謂“三尺頭上有神明”,是指善惡行為都由藏識記憶。

眾生的習性由此生,也是輪迴的種子,所謂****,指藏識中善惡的種子在因緣成熟時會顯現,就象種子遇到合適的環境就會生根發芽。

9. 清淨識(庵摩羅):覺識的本來面目,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不生不滅,是諸佛的境界,它超越了苦與樂,所以不在苦樂中輪迴。

釋迦牟尼佛大徹大悟後說:一切眾生皆俱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眾生只要回到清淨識,即是成佛。

雖然細說分九識,實則九識即一心,一切眾生從中生,諸佛菩薩從中成。

《心經》中說:識即是空,空即是識。空是本體,識是眾生遇境起心動念產生的假象;如同水是本體,波是水動盪起伏產生的假象。

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

4樓:智鎧

簡單說,末那是思量,意識是分別

第七識具有的四種特質是什麼,有哪四種特質的男人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成熟?

第七識末那識末那,為梵語manas之音譯,意譯為意,思量之義。唯識宗將有情之心識立為八種,末那識即為八識中之第七識。為恆執第八阿賴耶識為 我 之染汙識。為與第六意識 梵mano vijn a na 意之識,乃依末那之識 區別,而特用梵語音譯稱為 末那識 此識恆與我痴 我見 我慢 我愛等四煩惱相應,恆...

佛教有什麼神器,佛教咒語有什麼神奇的作用

根據南傳上座部佛教 佛陀並不是千變萬化 有求必應的神,也不是無處不專在 無所不能 屬的救世主。佛陀是一位智慧和德行圓滿的覺悟者,是一位教導斷除煩惱方法的導師。佛教沒有任何的神器,只有導師教導的通往解脫的道路。好像沒有的,不過許多佛菩薩修行人都各自有自已修行中用的法寶 佛教是法器.金剛仗,佛珠,木魚....

森林對於人類有什麼作用,森林有什麼作用,森林對人類有什麼好處

森林是一種重要的自然資源,與人類的關係極為密切,它對人類的貢獻是多種多樣的,不僅提供各種木材和經濟植物,同時也是許多食物的 森林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涵養水源和保持水土。森林一方面有防止水土流失,達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另一方面,有儲存雨水的功能,有些人把森林比作 綠色水庫 二是改善我們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