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餘墨書香
朱熹的《熟讀精思》中對於讀書的態度
1.循序漸進
所謂循序,是尊循教材的客觀順序與學生的主觀能力去規定學習的課程或進度。所謂漸進,是不求速的意思。依朱熹的看法,讀書"以二書言之,則通一書而後及一書。
以一書言之,篇、章、文、句,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可亂也。量力所至而謹守之,字求其訓,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則不敢求乎後;未通乎此,則不敢志乎彼。
如是,則志定理明,而無踩易陵遢之患矣。若奔程趁限,一向趲著了,則看猶不看也。近方覺此病痛不是小事。
元來道學不明,不是上面欠工夫,乃是下面無根腳 。"
2.熟讀析思
所謂熟讀,就是要把書本背得爛熟。所謂精思,即是反覆尋繹文義。依朱熹的看法,"餘嘗謂讀書有三到:
心到、眼到、口到。""荀子說,誦數以貫之。見得古人誦書,亦記遍數。
乃知橫渠教人讀書必須成誦,真道學第一義
。遍數己足,而未成誦,必欲成誦。遍數未足,雖已成誦,必滿遍數。
但百遍時,自是強五十遍時;二百遍時,自是強一百遍時。今所以記不得,說不去,心下若存若亡,皆是為精不熟之患。今人所以不如古人處,只爭這些子。
學者觀書,讀得正文,記得註解,成誦精熟,注中訓釋文意、事物、名件,發明相穿紐處,一一認得,如自己做出來底一般,方能玩味反覆,向上有通透處。若不如此,只是虛設議論,非為已之學也。"
3.虛心涵泳
所謂虛心涵泳,即是客觀的態度,還古書的本來面目,並不執著舊見,接受簡明平正的解說,而不好高務奇、穿鑿立異。依朱熹的看法,"莊子說,吾與之虛而委蛇。既虛了,又要隨他曲折去。
讀書須是虛心,方得。聖賢說一字是一字。自家只平著心去秤停他,都使不得一灰杜撰。
學者看文字,不必自立說,只記前賢與諸家說便了。今人讀書,多是心下先有個意思了,卻將聖賢言語來湊他的意思,其有不合,便穿鑿之便會。"
4.切已體察
所謂切已體察,即是讀書時,使書中道理與自己經驗或生活結合起來,並以書中道理去指導自己的實踐。依朱熹的看法,
"入道之門,是將自個已身入那道理中去,漸漸相親,與已為一。而今人,道在這裡,自家在外,無不相干。學者讀書,須要將聖賢言語,體之於身。
如克已復禮,如出門如見大賓等事,須就自家身上體復,我實能克已復禮,主敬行恕否?件件如此,方有益。"
5.著緊用力
所謂著緊用力,即是以剛毅勇猛的精神去讀書,以堅持到底而不懈怠的精神去讀書。依朱熹的看法,"寬著期限,緊著課程。為學要剛毅果決,悠悠不濟事。
且如發憤忘食,樂以忘憂,是甚麼精神,甚麼筋骨!今之學者,全不曾發憤。直要抖擻精神,如救火治病然,如撐上水船,一篙不可緩。
"6.居敬持志
所謂居敬,即是收放心,嚴肅認真與精神專一的態度。所謂持志,即是樹立一個具體目標、或根據一個特殊問題去書中搜集及整理有關資料。依朱熹的看法,"程先生雲,涵養須用敬,進學則在致知,此最精要。
方無事時,敬以自持,凡心不可放入無何有之鄉,須是收斂在此。及應事時,敬於應事,讀書時,敬於讀書:·便自然該貫動靜,心無不在。
今學者說書,多是捻合來說,卻不詳密活熟。此病不是說書上病,乃是心上病。蓋心不專靜純一,故思慮不精。
須要養得虛明專靜,便道理從裡面流出方好。"
2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段體現了朱熹熟讀精思的主張,著重談精思之法。另外,朱熹主張讀書不能急躁,而要平心靜氣地深入辨析,要遵循先易後難的方法。
第二段:朱熹對如何讀書提出三點主張。一是充分做好讀書前的準備。二是掌握正確的讀書方法。三是讀書要做到“三到”。
朱熹的《熟讀精思》中的讀書方法,對今天的學習,有什麼借鑑意義?
3樓:秉燭求學
對於大部分書籍,重要的內容只佔全書的20%左右,所以學會高效閱讀很重要。閱讀中,最好能練成一邊閱讀一邊在腦海中簡單構架思維導圖的習慣和能力,這樣可以大大的提升閱讀效率。現在,我已經養成了有目的、有重點地進行閱讀的習慣,這樣可以使我在閱讀中善於發現重點、新問題、新觀點和新材料,這樣既有助於提升閱讀速度,同時也能提升閱讀理解和記憶效率。
當然了,這需要自己在平時的閱讀中有意識的培養。
如果閱讀效率低的話,可以學習一下快速閱讀法。快速閱讀是一種眼腦直映式的高效閱讀學習方法,掌握之後,在閱讀文章、材料的時候可以快速的提取重點,促進整理、歸納和分析,提高理解和記憶效率;同時很快的閱讀速度,還可以節約大量的時間,遊刃有餘的做其它事情。掌握不是一句兩句話就可以做到的,想學習的可以自己去了解,或者參考《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軟體》,主要就是訓練快速閱讀的,裡面也有“思維導圖”的訓練,如果你的閱讀效率低,可以好好的去練習提高一下。
讀書的過程中以及讀完一本書後,要學會做讀書筆記。讀書過程中:①遇到重要的、有趣的、有疑問的等的內容就記錄下來,以備份查閱。
②做好讀書批註。也就是記錄閱讀過程中的閱讀感受或感悟,比如你對某一句話、某一觀點的理解、聯想、靈感等方面,都要及時的記錄下來。讀完之後:
①以知識框架或思維導圖的形式來來整理書籍,主要是書本的重要內容提煉,也包括自己在讀的過程中的一些理解和感悟。知識框架,特備是思維導圖形式的筆記,有一個好處就是方便新增新內容,當我在後期的學習或閱讀中有相關的新知識點、新體會,都可以加進去,促進知識的銜接,方便掌握和運用。②針對一部分書,比如看了之後很有感觸的那種,我也會寫一寫讀書感悟。
4樓:小費
所謂熟讀精思,即讀書必須記得背得,仔細推敲、琢磨其意。“大抵讀書,先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之於吾之口;繼之精思,使其意旨皆若出之於吾之心,然後可以有得耳。”(《朱子大全·讀書之要》)。
所謂誦讀,就是要求在初步理解的基礎上,用朗讀的方法,反覆熟讀課文,逐步加深理解,直到可以背誦。熟讀成誦,使學習內容爛熟於胸,這在人的成長、精神發育的一定階段是非常必要的。讀書反覆讀,讀一遍與讀十遍,收穫是不同的。
讀書時還要有懷疑精神,要在人無疑處提出問題方算有功夫。
熟讀精思主要講了什麼讀書方法?
5樓:不懂先生
速讀與精讀結合的讀書方法,我平時閱讀差不多也是這樣的。我讀書一般是用快速閱讀法,快速閱讀不僅體現在閱讀速度的高效上,更是理解的高效:對抓住文章段落的脈絡和重點有非常好的作用,幫助我們對文章做整理、分析和歸納。
我練習快速閱讀用的是《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訓練》,軟體練習是比較簡單有效的,如果你的閱讀效率低,有必要練習提高一下。
在閱讀過程中必須養成有目的、有重點地進行閱讀的習慣,使我們在閱讀時善於發現重點、新問題、新觀點和新材料。首先,段落:掌握段意最方便的辦法是抓“主句”,也就是抓住說明全段主要意思的句子。
其次,抓住文章的脈絡主旨:有的文章,標題就說明了中心思想,有的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點明中心思想,有的則通過主要事件來表達中心思想,只要根據主要事件,就能很快確定中心思想。其三,對於文章、書籍中的主要人物、事蹟、觀點、中心思想等一些重點,要有意識的進行記憶,形成自己的思維導圖,促成更好的理解。
在讀書的過程中或讀完一本書的時候,要學著做點讀書筆記,記錄一下書本的脈絡主旨、主要人物、事蹟、以及閱讀感悟等,一些優美詞句也可以摘抄一下。
6樓:非非達琳
就是通過不斷的熟悉書裡的文章內容
達到會作者意 知文章內容 再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
精通其中精華思想
《熟讀精思》朱熹認為,讀書要熟讀精思,熟的程度
7樓:匿名使用者
出自《朱子家訓》。“熟讀精思”在文中的意思是:凡是讀書必須先要熟讀,讓裡面的話都好像出自於我的嘴巴。進一步就仔細的思考,使它的意思好像都出自於我的心裡所想的,然後可以有所心得。
閱讀題,熟讀精思(節選)
8樓:匿名使用者
1.不用別人的講解也能夠自己知曉他的意思。
用心關鍵
2.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
3.其義自見
書到用時方恨少。
不吃飯則飢,不讀書則愚。
朱熹熟讀精思中有關讀書學習的詩句
9樓:
z朱熹大學問家,教育家
所謂熟讀精思,
1.即讀書必須記得背得,仔細推敲、琢磨其意。
2.“大版抵讀書,先須熟讀,使
權其言皆若出之於吾之口;繼之精思,使其意旨皆若出之於吾之心,然後可以有得耳。”(《朱子大全·讀書之要》)。
3.所謂誦讀,就是要求在初步理解的基礎上,用朗讀的方法,反覆熟讀課文,逐步加深理解,直到可以背誦。
4.熟讀成誦(背誦),使學習內容爛熟於胸,這在人的成長、精神發育的一定階段是非常必要的。讀書反覆讀,讀一遍與讀十遍,收穫是不同的。讀書時還要有懷疑精神,要在人無疑處提出問題方算有功夫
朱熹主張"熟讀精思"而陶淵明則"好讀書,不求甚解"這兩種說法是否矛盾?
10樓:匿名使用者
不矛盾這是兩種不同的讀書方法,一是在學習過程中應學會“熟讀”與“精思”,從而獲取知識;二是喜好讀書,應博覽眾書,對書的喜愛在於它的立意主旨,而不單是字字翻譯,更注重思想。
應該不矛盾
關鍵是他們所指的書不同
比喻做學問就應該熟讀精思,深刻理解
而看一些雜書就無所謂了
鄙見!鄙見!鄙見!
11樓:匿名使用者
應該不矛盾
關鍵是他們所指的書不同
比喻做學問就應該熟讀精思,深刻理解
而看一些雜書就無所謂了
鄙見!鄙見!鄙見!
12樓:另另另另
一個主張要精確 仔細的讀書
一個主張讀書不要鑽牛角尖
說矛盾也矛盾 說不矛盾也不矛盾
13樓:匿名使用者
不矛盾。
每人方式不同。
對於工作的最基本態度是什麼,態度是什麼意思?對人的態度是什麼意思?工作態度是什麼意思?什麼是態度?思想,方式,行為,語氣,認真
對於工作的最基本態度是 對待工作要認真 負責 自信 堅持。第一點 認真,當你接到工作時,要認真考慮和分析怎樣能用最高的效率來完成它,要節省時間,精力去對待它。第二點,負責,工作分配給你,那麼你就肩負了這項工作的責任,把它完成好,做好以及表現好。第三點 自信,當工作交到你手上,要用100 的信心去對待...
男生對於喜歡自己的女生是什麼態度
這個應該是因人而異,不能一概而論,有的男生喜歡自己的女孩會很一直熱情。有的會激動,到手後會慢慢平靜。有的會欲情故縱,明明喜歡卻裝作不喜歡,讓女孩子主動,你是那種 老師點她名回答問題,上課愛玩手機的你抬了一下頭。喜歡就是喜歡唄,總之你的一切都是他愛你的形狀,根本按捺不住想讓你知道他喜歡你。如果你沒有明...
劉邦對於韓信之死的態度是什麼?他有沒有後悔?
他肯定不後悔啊,韓信的能力,當然主要是用兵的能力遠遠在劉邦之上。一個皇帝最害怕的就是功高震主啊,韓信在軍隊的威信又很高,萬一說反就反,劉邦根本沒有還擊的能力。我個人覺得劉邦對於韓信的死肯定是會非常難過的,因為他覺得是自己的原因導致了這樣子的後果,肯定是非常後悔的。劉邦對於韓信之死表面上有些悲傷,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