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張紙出於什麼背景,斯特林堡的半張紙講的是什麼

2021-07-08 20:08:29 字數 4721 閱讀 2197

1樓:識與知

《半張紙》是奧古斯特·斯特林堡作品。**只有區區一千五百字,但寫了主人公兩年由甜到苦、由合到散的生活,結尾的戛然而止,搖曳生姿,餘味無窮。

這篇**只有區區一千五百字,但寫了主人公兩年由甜到苦、由合到散的生活:從戀愛到結婚,新婚燕爾,小兩口週末經常去看歌劇,“他們靜靜地坐著,心靈沉醉在舞臺上神話境域的美及和諧裡”,後來生下一個可愛的女兒;他曾在銀行工作,失業後又找到新的工作;他一個“曾經飛黃騰達的朋友”,由於頭腦發熱,盛極而衰,遠走他鄉。突然間,晴朗的天空風雲突變,妻子、嬰兒突然相繼生病,先是病入膏肓,接著魂歸離恨天。

在這短小的篇幅裡,作家不但寫出了主人公的悲歡離合,更重要的是寫出了他的人生感悟。他雖然遭遇了新婚喪妻又失去孩子的人生無常,但“他高高地抬起了頭,像是個驕傲的快樂的人”。因為他經歷了“短短兩年間全部美麗的羅曼史”,“他知道他已經嚐到一些生活所能賜予人的最大的幸福。

有很多人,可惜,連這一點也沒有得到過。”作家就這樣戛然而止,結束了全篇,搖曳生姿,餘味無窮。

這樣豐富的內容,作家是通過一個極為普通卻極為典型的細節來表現的——**旁邊隨手記錄**號碼的半張紙。作家只寫了有關人物的身份,甚至連名字都沒有提,對文字的使用到了無可再少的極致,但卻給了讀者豐富的內容,又留給讀者開闊的想象空間。比如寫到那個盛極而衰的朋友,作家只寫了一句“榮華富貴不過是過眼雲煙罷了”。

博爾赫斯在談到亨利·詹姆斯和吉卜林的短篇**時說,“你能夠得到的深度跟長篇**是—樣的”。《半張紙》就是這樣的短**。比如**中提到主人公當時訂牛奶、買肉、買日常用品等,“家務事都得用**辦理了”,就可以讓我們瞭解到在20世紀初年的瑞典,家政服務已經到了怎樣的程度。

2樓:閶悵

記得是作者的妻子因病而去世,同時離開的還有他的孩子,作者的生活一下子變的悽慘孤寂,他回到原來的房屋整理東西時看到記錄著他與妻子甜蜜幸福生活的半張紙,觸景生情。

3樓:神話家族十三

山,樹葉 窗簾。之類的

斯特林堡的半張紙講的是什麼

4樓:匿名使用者

【作者簡介】奧古斯特·斯特林堡(augllststrindberg,1849-1912),瑞典作家。生於斯德哥爾摩一個破產商人家庭。一生貧困,為了餬口,當過小學教師、演員、新聞記者、圖書館職員、化學試驗員等。

一生寫過大量劇本和**。由於斯特林堡身受統治階級的歧視和壓迫,早期寫過不少反映社會問題的作品,如長篇**《紅房子》(1879)和《新國家》(1882),較深刻地揭露了瑞典上層社會的保守、欺詐和冷酷無情。後來他受當時流行的叔本華、尼采和弗洛伊特學說的影響,用反理性的哲學觀點觀察世界,許多作品有神祕主義傾向。

他的劇本《父親》(1887)、《朱麗小姐》(1888)、《伴侶》(1890)、《死的舞蹈》(1901)等,描寫**的社會關係,充分反映了作者的自然主義主張。他把人生描寫成本能和慾望的衝突,對生活作了歪曲的反映。2023年,斯特林堡寫了《夢的戲劇》,表現作者尋求擺脫痛苦的願望,但又充滿由子痛苦而失去常態的絕望情緒,又成了歐洲表現主義文學的先驅。

斯特林堡的創作道路是一條由批判現實主義轉向悲觀主義和**心理的歧路。但是,在他一生的最後幾年從事新聞記者活動時,曾為新興的工人階級努力鬥爭,因而獲得工人群眾的愛戴。但那時他已病重,不久去世。

《半張紙》和《葬儀》是斯特林堡頗具特色的**。《半張紙》以一千五百字的簡短篇幅,用十來個**號碼展示一幅幅生活畫面,表現主人公一生中充滿悲歡離合的兩年,說明在資本主義社會裡小人物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選材別緻,構思新穎。 《葬儀》借兩個旁觀者的口敘述了一個善良小人物的不幸一生。

**純用白描手法,不加渲染,不幸者的遭遇卻刻劃得細緻入微,對舊時代吃人的等級觀念作了尖銳批判。 斯特林堡 johanauguststrindberg(1849~1912) 瑞典戲劇家、**家。2023年1月22日生在斯德哥爾摩。

父親是船舶經紀人。2023年考入烏普薩拉大學,曾幾度輟學。當過小學教師、報社記者,後在皇家圖書館充當管理員。

他在大學時期開始寫作劇本,其中反映冰島神話時期父女二人在宗教信仰上發生衝突的劇本《被放逐者》得到國王卡爾十五世的讚賞,受到召見,並獲得賞賜。以宗教改革為主題的五幕歷史劇《奧洛夫老師》,是他在研究莎士比亞和歌德等人寫作技巧的基礎上創作的一部成功的劇本。長篇**《紅房間》(1879)採用狄更斯的手法,對虛偽、欺詐和腐朽的社會進行了尖銳諷刺和猛烈抨擊,在斯德哥爾摩風光的描寫上也超過了前人,因此一舉成名。

這是瑞典文學史上第一部帶有自然主義色彩的作品。 斯特林堡在其他社會問題上是激進的,但在婦女解放問題上卻是保守的。他的短篇**集《結婚集》第一集對易卜生的《玩偶之家》持嘲笑態度,而且因其中一段關於聖餐的描述受到法庭控告。

他雖然被判處無罪,但精神上所受的打擊卻十分沉重。2023年寫的《結婚集》第二集、用法文寫的長篇**《狂人辯詞》(1887~1888)以及劇本《父親》(1887),都明顯表現出他對婦女的歧視。 他還曾創作了瑞典文學史上優秀的自傳體長篇**《女僕的兒子》(4卷,1886~1909),以描寫群島風光而著名的中篇**《海姆斯島上的居民》(1887),被認為是歐洲自然主義劇本典範的《朱麗小姐》(1888)和《債主》(1889),以及中篇**《在海邊》(1890)。

在2023年以後的7年中,經濟窘迫和婚姻上的不幸使他陷入了神祕主義。從2023年起,他的戲劇創作又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由自然主義轉為表現主義以及象徵主義,如劇本《到大馬士革去》(3部:1~2,1898;3,1904)、《死魂舞》(1901)和《一出夢的戲劇》(1902),用幻想的方式表達了他的悲憤、傷感和絕望。

後期創作了大量優秀的歷史劇,其中《古斯塔夫·瓦薩》(1899)在佈局和人物刻畫方面十分突出。室內劇中優秀的有《鬼魂奏鳴曲》(1907)。他的最後一部佳作是劇本《大路》(1909)。

晚年從事語言研究,出版過一些很有價值的著作,他還利用自學漢語的知識寫了《中國文字的起源》一書。 斯特林堡一生共寫過60多個劇本,大量的**、詩歌和關於語言研究的著作,留下書信7,000餘封。他的劇作從現實主義到自然主義,又從自然主義到表現主義和象徵主義,對歐洲和美國的戲劇藝術有很大影響,對當時的電影事業的發展起了推動作用。

他的語言研究對瑞典文學和語言的發展也作出了重大貢獻。 平實·樂觀——淺評《半張紙》 趙文傑 十九世紀下半葉,世界文壇上湧現出一批傑出作家,瑞典的斯特林堡便是其中之一。寫於2023年前後的《半張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敘述故事時的平靜樸實的文筆和所揭示的主題中的樂觀與朝氣。

《半張紙》通篇都用幾乎是白描的手法向讀者介紹了一位年輕房客兩年間的生活經歷,從他的年輕有為,到覓得佳偶到幸福的新婚,直至心愛的妻子因生產而死去。房間裡**旁的半張紙上用極其簡單又典型的詞喚起他們兩年的生活軌跡。銀行的工作意味著他有豐厚的薪水,事業成功了,又有了美麗的愛情——艾麗絲,於是出租馬車、鮮花店、傢俱行和室內裝飾商成為自然而然的結果——他們訂婚、結婚了,並搬進了這套寓所,“在那裡度過的時光是最愉快的”。

後來,他們有了愛情的結晶,溫柔的修女和醫生及善解人意的母親的出現就不言而喻了。再後來,生活出現了紛亂,藥房、牛奶、雜貨鋪,“家務事都要用**辦理了”。原來女主人生產了。

這對於一個即將做父親的年輕人來說應該是最幸福的時刻,可是殘酷的事實使年輕房客看到“埋葬事”、“承辦人”仍然那麼心痛,“他眼前一切都模糊了,就像溺死的人透過海水看到的那樣。”他拿起這記滿幸福與悲傷的半張紙,“吻了吻,仔細地將它摺好,放進胸前的衣袋裡”,然後昂首而去,一切都這麼簡單,然而我們卻能被它感動,這不得不歸功於斯特林堡,他用平靜流暢的描繪,客觀不加分析地敘述及樸實無華的語言勾勒出一位年輕房客由幸福美滿到孤獨不幸,從悲傷到微笑的經歷和轉變,使我們學會如何用平實的話寫出生動的人和事。 當然,每篇佳作都反映一個鮮明的主題,《半張紙》也不例外。

當這位房客重溫曾經擁有的幸福和曾經遭遇的不幸後,他沒有垂頭喪氣,“相反地,他高高地抬起了頭,像是個驕傲的快樂的人”。為什麼他能由最初的悲傷、逃避變為現在的樂觀、充滿希望?“因為他知道他已嚐到一些生活所能賜予人的最大的幸福,有很多人,可惜,連這一點也沒有得到過。

”這或許就是作者想告訴我們的道理:對於過去的一切,美好的,我們會珍惜;不幸的,我們任它隨時光流逝,更重要的是把握現在擁有的,去開拓更美好的未來。 賞析《半張紙》 薛廣智 《半張紙》這篇微型**的突出特點就是作者最大限度和極為出色地發揮了“線索”在**中的作用。

**中有一句很關鍵的話,那就是“這兩分鐘裡,他又重度過他一生中的兩年”。從“兩分鐘”到“兩年”,這個涵蓋諸多又極為凝鍊的投射,正是作者巧妙地抓住了“半張紙”,並以半張紙上一系列名稱和**號碼為線索情節的結果。 其實,從戀愛到組成家庭到不幸喪妻喪子,這個過程並不是特殊化的,相反正是在許多普通人身上都會發生的一段普通經歷,而絕大多數作家所著眼的都不過如此,因此,它被寫出來是讓讀者覺得與眾不同還是平淡無奇,就得看作者的創作心思是否高人一籌了。

《半張紙》的作者顯然是讓讀者永遠都無法忘記他的這種演繹了,半張紙上的一個個名稱與**號碼與人生當中的一件件重要的事情相應,留給讀者極大的想像空間,又讓這些想像井然有序地排列,從而完成“兩分鐘”到“兩年”的投射。一方面表明了人生“長”與“短”的概念之間的較量,另一方面作者表明了一種生活態度,正如他借主人公的口說的那樣:“他走出去時並不是垂頭喪氣的。

相反地,像是個驕傲快樂的人。因為他知道他已經嚐到一些生活所能賜予人的最大的幸福。”人生是由很多段組成的,在我們走過一段,失去一段,永遠無法再把握一段時,應該回顧它,回顧曾經的努力與得到,將它作為一種幸福放在心裡,而不要將悲痛延續,因為還有下一段要走。

而許多人恰恰是將一段蔓延及整個人生,“可惜”,生活所能賜予人的最大幸福“他將永遠無法嚐到”,他再活二十年,其價值永遠是那兩分鐘,而作者所提倡的是讓人們學會在兩分鐘內總結和得到“兩年”甚至“二十年”那樣的人生價值。 **的內容因為一條好線索而顯得豐滿,**的意義也同時因為一條好線索而顯得不凡,一條線索的巧妙運用使得**獲得了永久的生命力,這是我們閱讀鑑賞和寫作學習的時候,值得注意的一點。

佈列斯特和約的背景佈列斯特條約是什麼

背景 佈列斯特條約 簽訂前夕,蘇維埃 面臨著十分險惡的國際國內環境。第一次世界大戰還在進行,德 隊仍佔領著 西北部大片土地,並企圖繼續向 境內推進。當列寧的主張還沒有被多數領導人接受而未簽訂和約時,德軍出動30個師,從波羅的海到黑海一線發動了全面的進攻,侵入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並迅速向彼得格勒逼進,蘇...

德國西斯特環保科技集團,布萊西斯特是什麼人

德國西斯特環保科技集團成立於2007年,是以生命自然科學研究,環保產品技術開發,技術諮詢,技術服務為一體的高新科技專業化跨國服務公司。集團總部設立於香港。集團致力於節省資源消耗,改善環境汙染,提升廠礦生產效能等領域的環保裝置,環保用品,環保用油的研發,生產,銷售。公司提供前期環保治理方案的制定,中期...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的出版背景,誰能分析一下《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這本書寫的是什麼?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開赴前線的德國士兵的揹包中有兩本書是最常見的,一本是 聖經 另一本是尼采的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尼采的強權思想對希特勒的影響也是眾所周知的。尼采的 查拉斯圖拉如是說 融合了他畢生的哲思精華,充滿了對人生追求進步獨立的熱烈思考和探索,包含積極的智慧,不乏人性的錦囊,滲透著哲理思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