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隨風飄過的彩虹
無論是文學藝術中的悲劇還是喜劇,都根源人的現實生活,是現實生活的反映和表現。然而它們又不能簡單地等同於現實生活。
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悲劇”一詞,人們也常常把一些不幸的、痛苦的事情稱作“悲劇”,然而嚴格說來,這只是一些“悲慘的事件”,不屬於美學意義上的悲劇。現實生活中的悲劇與文藝美學的悲劇在內涵上的區別可以有如下幾點:
第一,現實生活中的悲劇概念是極廣泛的、不嚴格的、零散的,它與“悲慘的事件”等同。而藝術中的悲劇卻是一個非常嚴格的審美形態,其首要任務是描寫尖銳激烈的社會衝突,並且代表進步正義的一方暫時毀滅,激發人們崇高的審美感。
第二,現實生活中的悲劇可以是必然的,但絕大多數是偶然的,一般在人與自然的關係中發生。但藝術中悲劇都涉及人與人或人與社會之間的衝突,悲劇的發生具有歷史的必然性。
第三,現實生活中的悲劇可以以醜為物件。但藝術中的悲劇主人公必然代表正義的力量,策略上可能有缺陷,但倫理人格上必須是完善的。
由此,我們可以給美學意義上的悲劇範疇的內涵作這樣的界定:悲劇體現了歷史的必然要求和這個要求實際上不可能實現之間的悲劇性衝突。其中,“歷史的必然要求”是指那些符合社會發展規律,代表民意的正義、進步的力量,或是善良、光明、美好的傑出代表,就是那種既符合真、又體現善的崇高勢力;“這個要求的實際上不可能實現”,是指在一定歷史條件下,舊勢力暫時佔據優勢,阻止代表“歷史必然要求”的理想的實現與追求,並使它們遭受暫時的挫折與失敗,使其合理要求得不到實現。
魯迅先生關於悲劇也有過一句著名的論斷:“悲劇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這是從悲劇的最終結果上來認識悲劇的本質的,悲劇最終是以“人生有價值的東西”的“毀滅”而結束的。
“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正是符合歷史必然要求的東西,正是這種有價值的人生的被毀滅,客觀上賦予了人生以一種非常嚴肅的意義,進而使人們在同情與憐憫之中萌生了對善良、正義和真理的渴望,形成了一種悲劇性的審美效果。
這裡,我們可以從三方面闡述一下悲劇的美學特徵,以加深我們對悲劇範疇的理解。
第一個特徵,悲劇的主人公必須是正面人物。古希臘著名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說:“悲劇總是摹仿比我們今天的人好的人。
”這就規定了悲劇主人公善的品格。這裡所說的“正面人物”,是個比較寬泛的概念。它既包括英雄人物,又包括那些默默無聞的平凡的小人物(《祝福》中的祥林嫂),但是他們共同一致的品格是進步、純潔、善良。
正面人物是多種多樣的,其內心世界也是豐富多彩的。有的悲劇主人公不但以美的魅力去吸引觀眾的注意,而且以善的品質去引起觀眾的同情與憐憫。如莎士比亞筆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他們以死殉情,用人文主義克服家族封建意識;還有的悲劇主人公內心深處充滿了真理與謬誤、進步與落後的激烈鬥爭,鬥爭的結局是:
主人公內心深處的真**了假,善克服了惡,美戰勝了醜,然而卻在這一傾刻遇到失敗或毀滅。如莎士比亞的悲劇《奧賽羅》中的奧賽羅、《李爾王》中的李爾等。之所以悲劇主人公要是正面人物,這主要原因是為了喚起人的同情感,產生悲劇效果。
第二個恃徵,在悲劇衝突的中,用美的毀滅來否定醜的存在。在歷史發展程序中,充滿了善與惡、進步與落後的鬥爭,新生力量在強大的**勢力之下暫時毀滅了,失敗了,造成了悲劇,但是,悲劇可以摧毀一個崇高偉大的人,卻不能摧毀一個人的崇高偉大,美的被毀滅只是具體形式,其精神卻完全戰勝了醜和**勢力。如普羅米修斯為人類取火造福,而被判永久鎖在懸崖絕壁上被凶鷲啄食肝臟,豈不悲壯!
然而他的精神之壯美卻永遠存留天地之間,並徹底戰勝了宙斯的**。
第三,從悲劇效果來看,憐憫、恐懼、陶冶、淨化、提升——這是欣賞悲劇逐步的心態感受。這正如亞里士多德所說,悲劇必然首先要喚起人們的憐憫和恐懼之情,進一步在領略悲劇美的過程中,使自己的心靈得到陶冶和淨化(即情感上的薰陶、感染與昇華)。“恐懼”,是因為美的毀滅而引起的驚駭之情,但這種恐懼要適度,過多或不足,都可能影響悲劇的效果。
由於悲劇的特殊性,它不但給人莫大的審美愉悅,還會給人以真的啟迪:理想的道路並不平坦,而是充滿了艱辛曲折;要實現理想目標,必須經受住挫折,準備付出代價,以贏得更加光明的未來。
我們再來看喜劇。喜劇在通常情況下被當作戲劇的一種型別,但作為美學範疇的喜劇,它指的社會生活和藝術領域中一切喜劇性的審美現象。同悲劇一樣,現實生活中的喜劇與藝術美學中的喜劇也不能等同,其區別是:
第一,現實生活中的喜劇現象較為廣泛零散,沒有一定的集中形態,因之不一定具有審美價值。而藝術中的喜劇則具有強烈的審美形態,既表現了現實中的喜劇性衝突,又表現了主體的審美態度;第二,現實中的喜劇現象可以是必然的本質的,但大量卻是偶然的(如善意的挖苦、譏笑),但在藝術中,喜劇必然排除偶然性,並且集中表現喜劇性本質;第三,現實中的喜劇缺乏鮮明的否定性,有時還可以偽善的面目出現,但藝術中的喜劇具有鮮明的否定性與批判性,它是美對醜,善對惡的徹底勝利。
如果說悲劇是通過五對美的暫時的優勢而表達人生的嚴肅,並揭示美的理想的話,那麼喜劇則是通過對醜的徹底否定和批判,來表達人們對美的理想追求,並體驗勝利後主體人格的愉悅與輕鬆。質言之,悲劇是對美的間接肯定,而喜劇則是對醜的直接否定。喜劇在其具體形式上,主要表現為名實不符、以假亂真、當眾出醜等。
這裡我們結合論述喜劇的基本特徵談一談。喜劇的特徵有如下幾點:
第一,揭穿舊勢力、舊世界的內在空虛本質和無價值形式,以激起人們最後埋葬它的勇氣和力量,這是喜劇的最基本特徵。魯迅先生在講了“悲劇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之後,緊接著又說:“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喜劇的真正本質就在於,當醜的惡的東西已失去其存在的合理性依據,但仍與善進行掙扎,並以美的形式來掩飾其空虛、愚蠢的內容,因而呈現出種種可笑的醜態,使審美主體在自由、輕鬆的感性形式中,以笑來嘲笑、揶揄醜。
人們在嘲弄醜時,看到了惡的渺小與空虛,因而體現出告別舊勢力的自豪、優越、愉快的審美感。
第二,笑是喜劇的最基本的表現形式,笑也是喜劇性在欣賞者生理上的集中反映。喜劇來自笑,通過笑的形式才得以實現人格的輕鬆。也只有當笑用於否定醜、肯定美時,才構成喜劇。
什麼是笑?美學史上,許多美學家對此作過有意義的**。德國哲學家康德認為:
“笑是一種從緊張的期待突然轉化為虛無。”因為他認為在一切引起活潑的憾動人心的大笑裡必然有某種荒謬悖理的東西存在著;德國哲學家黑格爾認為:喜劇性的笑是“感性形式壓倒理性內容,從而表現其空虛。
”柏格森強調“笑是處於內在矛盾對立的物件中的機械性壓倒生命性的結果。”馬克思認為笑首先是人對社會或藝術中的喜劇現象所處的一種主觀態度,是對醜的東西的一種情緒上的反映,因此笑的內容是社會性的。通過這些論述我們可以看到,笑與人的不正常的語言、行為等因素相聯絡,也與日常生活中的背離情理的現象有關,如成年人頭上戴一頂嬰兒帽,一個現代裁縫扮演一個羅馬大將去演悲劇,一個猴子穿上一件上衣等都會令人發笑。
喜劇大師卓別林在《摩登時代》裡扮演的工人擰螺絲的動作,是機械的生產動作形成的。後來,成了習慣動作,見了什麼都想擰,便十分滑稽可笑了。
第三,誇張也是喜劇的重要表現形式。如堂吉訶德的形象便融入了許多誇張手法,卓別林的喜劇動作也是通過變形誇張進行的。但是誇張要抓住實質,表現要適度,否則就引不起喜劇性美感,反而可能生厭、流於淺薄。
隨著時代的變化與進步,悲劇與喜劇在其內涵和形式上都將有很大的變化,隨著人們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的提高,對於悲劇和喜劇的效果將有新的獨特的理解。如對於悲劇主人公的失敗或滅亡的命運,也不止停留在一般的憐憫同情上,而是昇華到更高的境界,即在內心裡產生這樣的慾念:為了人類的理想,為了我們能擁有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而鬥爭,這樣悲劇在更高的意義上就成為催人向上的力量。
再就喜劇來看,在社會主義條件下,藝術的喜劇表現往往也以正面人物為主人公,但此時並不是以諷刺和否定為主,而是親切地微笑著表現正面事物的風味,肯定和讚揚美的事物,有時候也通過善意的笑聲使人們意識到自己也有類似的缺點和錯誤,在笑聲中人們悄悄地和自己的過去告別,並從中獲得否定自己的錯誤走向更加美好生活的勇氣。
在和平社會環境裡,喜劇將成為人們越來越喜愛的審美形式,人們嚮往輕鬆愉快的生活。在這種情況下,提高喜劇的審美格調和品位是十分重要的工作。要注意表現人民內部生活的喜劇,要用幽默來襯托正面人物的優秀品質,用喜劇活躍人民的精神生活。
總之,在建設高度精神文明的審美實踐中,我們固然需要塑造崇高的美,但也需要創造出反映明朗歡快生活基調的喜劇的美。
中國文學史上的十大悲劇和十大喜劇各是什麼?
2樓:雪雅星箜
中國古典十大悲劇是:
1、《竇娥冤》——元朝關漢卿
2、《趙氏孤兒》——元朝紀君祥
3、《精忠旗》——明朝馮夢龍
4、《清忠譜》——清朝李玉
5、《桃花扇》——清朝孔尚任
6、《漢宮秋》——元朝馬致遠
7、《琵琶記》——明朝高則誠
8、《嬌紅記》——明朝孟稱舜
9、《長生殿》——清朝洪昇
10、《雷峰塔》——清朝方成培
中國古典十大喜劇是:
1、《救風塵》——元朝關漢卿
2、《西廂記》——元朝王實甫
3、《看錢奴》——元朝鄭延玉
4、《中山狼》——明朝康海
5、《牆頭馬上》——元朝白樸
6、《李逵負荊》——元朝康進雲
7、《幽閨記》——元朝施君美
8、《綠牡丹》——明朝吳炳
9、《玉簪記》——明朝高濂
10、《風箏誤》——清朝李漁
文學的概念:
是語言文字的藝術,是社會文化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是對美的體現。文學作品是作家用獨特的語言藝術表現其獨特的心靈世界的作品,離開了這樣兩個極具個性特點的獨特性就沒有真正的文學作品。一個傑出的文學家就是一個民族心靈世界的英雄。
文學代表一個民族的藝術和智慧。文學,是一種將語言文字用於表達社會生活和心理活動的學科,屬社會意識形態範疇。
中國十大喜劇和悲劇,中國文學史上的十大悲劇和十大喜劇各是什麼?
中國十大古典悲劇 根據王季恩主編的 中國十大悲劇集 是 1.竇娥冤 元朝關漢卿 2.漢宮秋 元朝馬致遠 3.趙氏孤兒 元朝紀君祥 4.琵琶記 明朝高則誠 5.精忠旗 明朝馮夢龍 6.嬌紅記 明朝孟稱舜 7.清忠譜 清朝李玉 8.長生殿 清朝洪昇 9.桃花扇 清朝孔尚任 10.雷鋒塔 清朝方成培 中國...
在文學中神祕和荒誕的區別是什麼?荒誕是否能表現神祕
神祕和荒誕不完全一樣。神祕側重作品的氛圍 基調給人帶來的一種閱讀感受,這種感受往往是人對某種現象無法用邏輯來理解和解釋時的一種困惑甚至恐懼,比如懸疑 很多情境的設定給人一種神祕的感覺,但作品的表現手法還是現實主義的 而荒誕是一種表現手法,就是將現實中常見的情景經過扭曲 變形等藝術加工,用一種象徵式的...
急急急視聽語言與文學語言的區別視聽語言在電影中的作用
簡單點,視聽語言,顧名思義,是用眼睛看 耳朵聽的一種藝術,主要是感官上的刺激,是 實 如,電影 電視 舞臺劇。文學語言,就文字,通過文字的描寫,加上自己大腦思維的加工,才能理解的藝術,是 虛 的。如,散文 劇本。把劇本拍成電影,就是把文字語言轉化為視聽語言。額 雖然,本人大一的編導,但學藝不精啊。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