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與茶馬古道,茶馬古道和南方絲綢之路有什麼關係

2021-09-12 23:10:21 字數 4757 閱讀 6836

1樓:中地數媒

現在有必要列舉兩條聞名中外的陸路古道——絲綢之路與茶馬古道。

(一)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起源於漢代,是一條連線東方與西方之間經濟、政治、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西漢漢武帝時期由張騫首次開拓,東漢時班超再次打通並延伸了絲綢之路。該路線從西安咸陽向西經河西走廊,一支從青海抵新疆烏魯木齊一直向西北,過阿拉山口、巴爾喀什湖,再經中亞細亞到羅馬,即走北疆線;另一支走南疆線,從甘肅嘉峪關向西南順疏勒河入孔雀河、塔里木河,經喀什過伊朗再向西到地中海。

我國通過絲綢之路把絲綢運往地中海一帶,並運回地中海一帶金銀器皿、寶玉石、玻璃製品以及中亞的汗血寶馬等。其實在絲綢之路以前,這條道路已經開通,我國青銅時期的青銅冶煉技術就由中亞細亞傳入我國,其後可能我國鐵器及鍊鐵技術傳回歐洲。

古絲綢之路

唐僧取經的求佛之路,比絲綢之路稍晚,西出嘉峪關後走南疆之路,從阿克蘇通阿富汗入巴基斯坦而進入印度。當然佛教傳入我國應在唐僧之前,東漢時期已開始由印度僧人零星帶入我國。此外,投筆從戎的班超,永平求法的佛教東渡等,他們的輝煌也都與絲綢之路息息相關。

這條漫漫西行路需通過茫茫戈壁沙漠,幸虧那時那裡水草遠比今日豐富,有樓蘭、吐蕃等一系列小國散佈於沙漠間綠洲中,可作為過往行人的歇腳點。否則單人匹馬是較難通過缺水的廣袤沙漠的。

總而言之,絲綢之路是我國古代向西的一條重要國際大通道,對於交流東西方文化、發展經濟、交換動植物新品種等功不可沒。我們今天餐桌上的許多蔬菜是在古代絲綢之路或求佛之路帶來的,如菠菜(波斯之菜)、甜菜、甘藍、葡萄、西瓜、胡蘿蔔等。另一些植物則由海路從南美洲傳入,如玉米(我國五穀之外,浙江一帶叫六穀,即第六種穀物)、紅薯、馬鈴薯(稱洋芋艿)。

再後來,西紅柿(稱番茄)在**年間由西方傳入,花菜、哈密瓜在新中國成立後進入東部,火龍果等在20世紀80年代進入大陸市場。

(二)茶馬古道

茶馬古道

我國的茶葉起源於何處?一說成都的西側、邛崍的蒙山;一說雲南滇西的普洱。在此我們暫不作考證。

茶馬古道早在漢唐時期就已經開闢。滇西的馬幫馱運茶葉(主要是磚茶和藥材),經千山萬水到成都平原,或到江漢平原,向北到不產茶的北方,進入蒙古直至**,向西直接到**,帶回的是布匹和鹽巴(四川自流井的井鹽)。

這條古道是國內西部南北向交通。《三國演義》中七擒孟獲是漢族文化大規模南遷的故事(孟獲在西昌、昭通一帶,是彝族人氏聚集的居住地)。我國西南由於橫斷山脈的阻塞,漢族文化傳入相對滯後。

秦朝時期,南北向的國道只有兩條,一條相當於京廣鐵路,即北京—鄭州—長沙—廣州;另一條相當於成昆鐵路,它北接210國道,自包頭到咸陽,南通漢中—成都—昆明。當時貴州一帶還屬夜郎國,漢文化尚未涉及,兩線中間留大片空白。

茶葉的北運並不止於渭河。清朝山西的晉商就將南方茶向北運往蒙古,因為遊牧民族以肉和奶作主食,茶能幫助消化脂肪,所以蒙古族人好飲奶茶,隨之茶也就成為他們的必需品。

我國茶的主產區不在西南,而在東南浙江、福建、安徽、江西一帶,一些著名的茶葉品種皆產於該區,如杭州的龍井,福建的大紅袍、茉莉花、鐵羅漢、鐵觀音、烏龍茶,安徽的毛峰、祁紅、屯綠、瓜片,江西廬山產的雲霧茶,江西婺源產的茗眉茶,江西遂川縣產的狗牯腦,江西修水縣產的雙井綠、寧紅工夫、龍鬚茶,江西井岡山產的井岡翠綠、婺綠、雲霧茶等。西南地區產茶不多,主要是雲南省。雲南茶葉種類按其製作方法的不同主要分為滇紅、綠茶、普洱茶、緊壓茶、花茶、保健茶等,共100多個花色品種。

紅茶、普洱茶約佔雲南省產量的一半,主要銷往港澳、東南亞、西歐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綠茶和花茶主要供內銷,緊壓茶主要銷往**及省內部分民族地區。所以江南的茶葉主要**我國大部分地區及出口國外,而云南茶葉主要**西部、西北部。

如今這條茶馬古道已逐漸發展成為歐亞大鐵路,它東起我國連雲港,向西直達荷蘭的鹿特丹,貫穿整個歐亞大陸,成為連線太平洋—大西洋的交通大動脈。

2樓:匿名使用者

絲綢之路上的茶葉**與茶文化

李寧馬曉雲

摘要:茶葉源於中國,茶飲在中國生根發芽成為中國人的生活必需品之一,通過絲綢之路傳播至世界各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茶飲習俗,發展成為全球主要飲品之一。自古以來,**王朝歷來重視茶葉的種植、生產和出口,茶葉是古代中國重要的利潤**產品之一,同時也是**王朝維護邊疆穩定和國家統一的工具。

近代以來,茶飲傳播至世界,誕生了世界知名的茶飲品牌。新中國成立之後,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茶葉產業發展成就顯著,誕生了具有世界意義的新興茶飲習俗。

茶馬古道和南方絲綢之路有什麼關係

3樓:一舊雲

南方的這兩條「絲綢之路」雖然很活躍歷史很悠久,但之前沒有多少文字記載,後來又無聲無息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卻是「茶馬古道」。

第一個原因是絲綢在人類穿衣史上的作用的逐漸降低。中國古代大概在隋唐及以前,衣服的原料主要是絲綢和麻,宋元以後開始改為以棉花為主。絲綢需求量的減少,也讓它生產量減少,因此,以絲綢為主要貨物的**也變得越來越少。

第二個原因,應該是遼宋夏金時期南北對抗的劇烈。這也是中國歷史上南北對抗得最厲害的一段時期。對抗的結果是,宋朝北方的**之路幾乎斷絕,只剩下海上**和西南**。

而西南**,又由絲綢**轉變為茶馬互市為主的**。

除了前面說過的絲綢供需的減少外,還有就是宋朝對馬匹需求量的增多。本來中國北方才是主要養馬地,但南北阻隔,宋朝得不到北方的馬匹,只能到盛產馬匹的南方滇緬一帶買馬。同時,宋朝大量的優質茶葉要賣出去,除了海上之路外,也主要是利用滇緬道。

這樣一來,南方「絲綢之路」,就變成了南方「茶馬古道」了。

茶馬古道是指存在於中國西南和西北地區,以馬幫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間國際商貿通道,是中國西南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走廊。

茶馬古道是一條世界上自然風光最壯觀,文化最為神祕的旅遊絕品線路,它蘊藏著開發不盡的文化遺產。

茶馬古道,源於古代西南邊疆和西北邊疆的茶馬互市,興於唐宋,盛於明清,二戰中後期最為興盛。

茶馬古道分川藏、滇藏兩路,連線川滇藏,延伸入不丹、尼泊爾、印度境內(此為滇越茶馬古道),直到西亞、西非紅海海岸。

茶馬古道是一條政治、經濟紐帶。促進了**與祖國的統一和藏漢人民脣齒相依、不可分離的親密關係。

通過這條古道,不僅使藏區人民獲得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茶和其他內地出產的物品,彌補了藏區所缺,滿足了藏區人民所需。而且讓長期處於比較封閉環境的藏區開啟了門戶,將藏區的各種土特產介紹給內地,形成了一種持久地互補互利經濟關係。

這種互補關係使藏漢民族形成了在經濟上相依相成,互相離不開的格局。由此而進一步推動了藏區與祖國的統一,藏、漢民族的團結。

在歷史上,宋朝、明朝儘管未在藏區駐紮一兵一卒,但卻始終與藏區保持不可分割的關係,令藏區各部歸服,心向統一。

4樓:匿名使用者

茶馬古道則較南絲路晚了近千年,主要源起於文成公主進藏後,由於藏族的全民恃茶性和中原統治者「以茶治邊」的政治需要而形成。

走向是由川、滇兩省分別自東向西穿過橫斷山脈入藏到拉薩,最後再抵達印度。此道明顯較南方絲綢之路海拔更高,路途更艱險,路網更龐雜。解放後由於進藏公路的修建,此道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

92年此路經學者正式取名「茶馬古道」後,在旅遊界更是聲名鵲起,目前已有代替南方絲綢之路提法的趨勢。儘管現在國內國際關於茶馬古道的記錄片拍了不少(以日韓合拍版較好),據說川滇兩省聯合申遺的活動也在進行中。但我們首要的事是要正本清源,理清這些古道的前世今生,才好讓這些古文明之路重放光彩!

南方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這兩條流淌著濃重道路文明的古道在保山境內的昌寧、隆陽以及滇西的大理、怒江、香格里拉有很多路段交叉和重合,只不過從成都平原來的商隊馱的是絲綢、蜀布、邛竹杖,從版納、普洱、臨滄來的商隊馱的是沱茶、磚茶、餅茶;南絲路上的商隊目的地是南亞、東南亞,最遠到達伊朗高原、地中海流域,茶馬古道上的商隊目的地是**、尼泊爾、不丹、印度,也有延伸進入西亞、西非紅海海岸。

到明清時期,雲南有三大馬幫在這兩條路上行成了一呼百應的影響力,即鶴慶幫、大理幫和騰衝幫。鶴慶幫、大理幫主要以沱茶換馬,順便也帶一些雲龍方向的鍋鹽,騰衝幫主要運送絲綢、玉石和百貨。綿長的馬幫隊伍,數百年來奔襲在滇藏和滇緬的高山深谷間,創造了中國道路史上無與倫比的絲路文明和商業文明,給我們留下了永遠可以懷想和景仰的地理遺蹟及人文風景。

5樓:艾小呆的我

南方絲綢之路包括茶馬古道。

南方絲綢之路,泛指歷史上不同時期四川、雲南、**等中國南方地區對外連線的通道,包括歷史上有名的蜀身毒道和茶馬古道等。南方絲綢之路的早期通道如何開啟目前難以考證。

據英國人哈維的《緬甸史》、霍爾的《東南亞史》等著作記載,公元前2世紀以來,中國的絲綢從緬甸經印度到達阿富汗,遠及歐洲。

南方絲綢之路總長約2000公里,是中國最古老的國際通道之一。它以成都為起點,經雅安、蘆山、西昌、攀枝花到雲南的昭通、曲靖、大理、保山、騰衝,從德巨集出境進入緬甸、泰國,最後到達印度和中東。

6樓:匿名使用者

南方絲綢之路的活躍程度和發展規模絕不亞於北方。這主要是因為四川盆地養蠶繅絲的歷史,和織綿的工藝技術都非常了不起。尤其是隨著金沙遺址和三星堆文明的發掘,以及對古蜀國蠶叢文化的研究,發現四川的絲綢文化之前顯然被極大地忽視了。

歷史學家任乃強甚至認為,就絲綢之路文化這一塊,巴蜀文明是要優於中原文明的。

如果說北方「絲綢之路」的起點在長安、洛陽的話,南方「絲綢之路」的起點則是在成都,終點在身毒,這條道也就被稱為「蜀身毒道」。中間的通道有兩條:一條是沿雲南過緬甸的滇緬線,一條是翻越青藏高原。

尤其是翻越青藏高原這一條道,大家不是很熟悉。當時青藏高原還不是被後來的吐蕃控制,而是被一個面積更大的叫做象雄的國家統治者,這個國家和巴蜀的**十分活躍,直到後來松贊干布建立強大的吐蕃,取代象雄。

中國大陸通向西域的古道主要有三條:北方絲綢之路、唐蕃古道和南方絲綢之路。和其他三條古道相比,茶馬古道以馬幫運茶為主要特徵,北方絲綢之路以運絲綢為主。

唐蕃古道雖然也運茶,但運茶量較低,主要商品仍然是絲綢。

茶馬古道上的馬幫把漢地的茶和土蕃的馬、騾、羊毛、羊牛皮、麝香、藥材等互換,運輸方式是人趕著馬在高山峽谷中跋涉,這就形成了茶馬古道的重要特徵。

絲綢之路與查馬古道的歷史意義

做為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國的歷史文明源遠流長,華夏五千年的歷史同黃河 長江一樣自源頭滾滾流來。今天,我們在不知不覺中走入現代。驀然回首,中華民族璨璀厚重的文明令每個炎黃子孫倍感驕傲。美好的堯舜讓賢,神奇的大禹治水,迎來了華夏文明的曙光。夏 商 周朝的昌盛,秦 漢 唐時期的輝煌,給祖國曆史文明...

與絲綢之路有關的著名人物有哪些,與絲綢之路有關的歷史人物有誰

絲綢之路有陸bai上和海上絲綢之路du zhi 陸上 西漢 張騫 漢 dao武帝時期大將李內廣利 征伐西域的大容宛國 東漢 班超,甘英。唐代的玄奘。元代馬可波羅。蒙古的成吉思汗西征。海上 明代的鄭和 下西洋 西漢 張騫 漢武帝時期大將李廣利 征伐西域的大宛國 東漢 班超,甘英。唐代 玄奘。元代 馬可...

與陸上絲綢之路相比海上絲綢之路有哪些優勢

1.道路不通,運輸方式不同 2.因為交通關係,所去的方向不同,主要 國家也不同 3.因為氣候及洋流關係,時間有所區別,一般都有固定時段季節 與陸上絲綢之路相比海上絲綢之路有哪些優勢 海上絲綢之路形成於秦漢時期,發展於三國隋朝時期,繁榮於唐宋時期,轉變於明清時期,是已知的最為古老的海上航線。在陸上絲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