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水雁凡
贈汪倫》寫作背景及賞析
贈汪倫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天寶十四載(755),李白從秋浦(今安徽貴池)前往涇縣(今屬安徽)遊桃花潭,當地人汪倫常釀美酒款待他。
臨走時,汪倫又來送行,李白作了這首詩留別。 詩的前半是敘事:先寫要離去者,繼寫送行者,展示一幅離別的畫面。
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將欲行”表明是在輕舟待發之時。這句使我們彷彿見到李白在正要離岸的小船上向人們告別的情景。 首先送行者是誰不得而知,次句卻不象首句那樣直敘,而用了曲筆,只說聽見歌聲。
一群村人踏地為節拍,邊走邊唱前來送行了。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說“忽聞”而不用“遙聞”。這句詩雖說得比較含蓄,只聞其聲,不見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
詩的後半是抒情。第三句遙接起句,進一步說明放船地點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繪了潭的特點,又為結句預伏一筆。
桃花潭水是那樣的深湛,更觸動了離人的情懷,難忘汪倫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聯絡起來。結句迸出“不及汪倫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達了真摯純潔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麼汪倫送李白的情誼更有多少深呢?
耐人尋味。清沈德潛很欣賞這一句,他說:“若說汪倫之情比於潭水千尺,便是凡語。
妙境只在一轉換間。”(《唐詩別裁》)顯然,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採用比物手法,變無形的情誼為生動的形象,空靈而有餘味,自然而又情真。 這首小詩,深為後人讚賞,“桃花潭水”就成為後人抒寫別情的常用語。
由於這首詩,使桃花潭一帶留下許多優美的傳說和供旅遊訪問的遺蹟,如東岸題有“踏歌古岸”門額的踏歌岸閣,西岸彩虹罔石壁下的釣隱臺等等。 非常普通的一首小詩,卻是對友情的最好詮釋,此詩更是被後人所傳誦。
樓主稍作修改就可以用了!
2樓:月晴川
王倫仰慕李白的文筆,很想見見李白,可是李白詩大詩人自己怎能見得著?王倫知道李白好酒於是給李白寫了一封信說這裡的酒很好,很多。李白“慕名”前來,哪知全不是這麼一回事。
便想走,他乘船要走時,王倫趕來給李白送行,李白知道這一切原由後很感動於是寫下了一首詩,便是《贈汪倫》了。
故事大概是這樣你在修改補充一下就行了。
讀完李白《贈汪倫》,寫出意境和你的看法~`120字
3樓:恏悳粽卍子
李白遊涇縣桃花潭時,在村民汪倫家作客。臨走時,汪倫來送行,於是李白寫這首詩留別。詩中表達了李白對汪倫這個普通村民的深厚情誼。
前兩句敘事:“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李白將要乘舟離去,汪倫帶著一群村民前來送行,他們手挽著手,一邊走,一邊唱。
“將欲”與“忽聞”相照應,寫出了詩人驚喜的情態。“將欲”,正是小舟待發之時;“忽聞”,說明出於意料之外。也許汪倫昨晚已設家宴餞別,說明第二天有事不能再送了。
但現在他不僅來了,還帶了一群村民一起來送行,怎麼不叫詩人激動萬分!用什麼語言來表達?桃花潭就在附近,於是詩人信手拈來,用桃花潭的水深與汪倫對自己的情深作對比 。
這兩句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將兩件不相干的事物聯絡在一起,有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參照物,就把無形的情誼化為有形,既形象生動,又耐人尋味。潭水已“深千尺”了,那麼汪倫的情誼有多深呢?到現在也沒多少人能像汪倫一樣與朋友坦誠相待
4樓:武之助天天
汪倫本與李白素不相識,但是在李白“乘舟將欲行”時前來送別,在岸上“踏歌聲”,表達了李白與汪倫之間濃濃的情意。桃花潭水固然深有千尺,但是與汪倫贈予李白的深厚友情難以比擬!我們讀出了李白心中的欣喜與感動,我們也不難聯想到李白與汪倫交友時的真心。
你希望別人怎麼對你,前提是你也要這麼去對人。我們何嘗不是希望有一個能關心自己,體貼自己,重視自己的可以敞開心胸傾訴的好朋友,所以我們要像李白一樣,付出真心地去交朋友,以誠相待·
5樓:匿名使用者
李白遊涇縣桃花潭時,遇到一個叫汪倫的美女。李白對她一見鍾情,向她表白,但是汪倫沒有答覆,第二天李白離去。他一直希望能再看看汪倫,但汪倫一直沒出現,正當李白失望而歸時,岸上林邊傳來一陣悠悠踏歌聲,這悠悠的歌聲給了李白無限的想象,於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6樓:手機使用者
李白能有這總朋友終生無憾
李白的《贈汪倫》是不是關於友情的詩?
7樓:蓮珍
《贈汪倫》
作者:李白【唐】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譯文:李白坐上小船剛剛要離開,忽然聽到岸上傳來告別的歌聲。
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麼深,也不及汪倫送別我的一片情深。
李白遊涇縣(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時,附近賈村的汪倫經常用自己釀的美酒款待李白,兩人便由此結下深厚的友誼。
《贈汪倫》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於涇縣(今安徽皖南地區)遊歷時寫給當地好友汪倫的一首贈別詩。詩中描繪李白乘舟欲行時,汪倫踏歌趕來送行的情景,十分樸素自然地表達出汪倫對李白那種樸實、真誠的情感。
《贈汪倫》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兩行詩來極力讚美汪倫對詩人的敬佩和喜愛之情,同時也表達了李白對汪倫的深厚情誼。
贈汪倫 李白 最後兩句的詩意是什麼
看那桃花潭水,縱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倫送我之情。贈汪倫 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於涇縣 今安徽皖南地區 遊歷時寫給當地好友汪倫的一首贈別詩。詩中描繪李白乘舟欲行時,汪倫踏歌趕來送行的情景,十分樸素自然地表達出汪倫對李白那種樸實 真誠的情感。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兩句李白信手拈來,先用 深千尺 讚...
李白除了《贈汪倫》還有哪些送別詩?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望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登金陵鳳凰臺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李白的詩贈汪倫中的千尺大約是多少米
詩中的 千尺 屬於比喻手法的 借喻 就是為了彰顯某某人或事物的長,深,厚。古代的長度計量單位之一,就是 尺 各個朝代有所不同。基本都按照成年男子的小臂長度為一尺。所以有一根叫尺骨,一根叫撓骨 尺骨折合現在的就是24釐米。也就是說,古代的一尺相當於如今的24 25釐米。四尺就是一米。於是乎,千尺,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