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汪倫 李白 最後兩句的詩意是什麼

2021-06-04 21:17:20 字數 1576 閱讀 7188

1樓:檾茗蔏菏荼

看那桃花潭水,縱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倫送我之情。

《贈汪倫》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於涇縣(今安徽皖南地區)遊歷時寫給當地好友汪倫的一首贈別詩。詩中描繪李白乘舟欲行時,汪倫踏歌趕來送行的情景,十分樸素自然地表達出汪倫對李白那種樸實、真誠的情感。“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兩句李白信手拈來,先用“深千尺”讚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緊接“不及”兩個字筆鋒一轉,用比較的手法,把無形的情誼化為有形的千尺潭水,形象地表達了汪倫對李白那份真摯深厚的友情。

全詩語言清新自然,想象豐富奇特,雖僅四句二十八字,卻膾炙人口,是李白詩中流傳最廣的佳作之一。

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2樓:黛妮

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麼深,也不及汪倫送別我的一片情深。

此詩作於詩人在安徽涇縣一帶的漫遊途中。在涇縣桃花潭有一位村民叫汪倫,他常常預備美酒招待李白,李白很感激他,在離開桃花潭時寫下了這首贈別之作.前兩句敘事,詩人正要乘船出發,忽然聽見岸上傳來歌唱聲,原來是老朋友汪倫特意趕來送他;後兩句用比興手法,表達了對汪倫深情相送的感激.

用“深千尺”的潭水比喻送別之深情,生動而形象,而又加“不及”二字,更增強了詩句的動人力量.這首有明顯的民歌風味的詩詞自然質樸,清新流暢。詩人用眼前普通的景物作比喻,寫出了與友人的真摯情意。

附原文:

贈汪倫李 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註釋]

1.汪倫:李白在桃花潭結識的朋友,性格非常豪爽.這首詩就是贈給他的。

2.踏歌:一邊唱歌,一邊用腳踏地打著拍子。

3.桃花潭:水潭名,在今安徽涇縣西南。

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1]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漢族。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樑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湘山野錄》捲上),就其開創意義及藝術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3樓:龍行天下

縱然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不及汪倫送我之情。

《贈汪倫》的後兩句表達了詩人()的情感

4樓:隆之源朱志永

《贈汪倫》是唐代大詩人李白於涇縣(今安徽皖南地區)遊歷桃花潭時寫給當地好友汪倫的一首留別詩。

此詩前兩句描繪李白乘舟欲行時,汪倫踏歌趕來送行的情景,樸素自然地表達出汪倫對李白那種樸實、真誠的情感;

後兩句先用“深千尺”讚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緊接“不及”兩個字筆鋒一轉,用襯托的手法,把無形的情誼化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動形象地表達了汪倫對李白那份真摯深厚的友情。

5樓:匿名使用者

有滴、、戳我的簡介看下~~

贈汪倫的作者是什麼朝代詩人誰

1 贈汪倫 的作者是李白,是唐代的。2 原詩 贈汪倫唐代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3 寫作背景 李白遊涇縣 在今安徽省 桃花潭時,附近賈村的汪倫經常用自己釀的美酒款待李白,兩人便由此結下深厚的友誼。歷代出版的 李白集 唐詩三百首 全唐詩 註解,都認定汪倫...

絕句的前兩句是什麼描寫?後兩句是什麼描寫

一般前兩句都是寫景 寫事 寫物,後兩句是抒情描寫。舉例說明 崆峒訪道至湘湖,萬卷詩書看轉愚。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絕句 的前兩句描寫什麼?後兩句描寫什麼?前兩句 兩隻黃鸝在翠綠的柳樹間婉轉地歌唱,一隊整齊的白鷺直衝向蔚藍的天空。後兩句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見西嶺上堆積著終年不化的積雪,門前停...

古詩《四時田園雜興》的後兩句詩意是什麼

詩意 兒童不明白為什麼要進行耕耘,但也依在桑樹下學著大人耕耘的樣子種瓜。具體原文如下 四時田園雜興 其一 宋 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譯文 白天出去耕田,到了夜晚回來搓麻繩,男的女的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擔。兒童不明白為什麼要進行耕耘,但 也依在桑樹下學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