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鐵人王進喜觀後感,電影 《鐵人王進喜》觀後感 400字

2021-10-05 01:20:05 字數 4483 閱讀 6084

1樓:朱會平

《鐵人》觀後感

電影用彩色描寫了新一代鐵人標兵的思想歷程和行動,用黑白的色彩描述了鐵人王進喜在大慶的事蹟,人物刻畫生動感人。60年代的生活再一次展現在眼前,讓人感觸很多。

那個時代,也許物質很貧乏,可是我覺得他們的精神世界比起現在來要豐富,充實得多,他們有信念,有追求。而我們這一代,雖然物質生活好了,但是我們缺少一種信念,一種信仰,總覺得生活裡缺點什麼。呵~我甚至在想,我怎麼沒有生活在那個年代啊。

那樣的生活,有理想,有追求,沒有那麼多的**和干擾,生活是純粹,簡單的。不像現在,各種各樣的人生觀,價值觀,充斥社會,選擇多了,好像人的心靈那種寧靜反而越來越難得到。

影片裡面刻畫的那個「劉思成」的角色,跟鐵人的人生選擇是截然不同的。他最終吃不了苦,當了逃兵。只是他的兒子成了新一代的勞模。

在當時的人看來,那人的舉動真的是太讓人憤慨了。怎麼可以那樣?但是今天再來看,這個人物的人生選擇,還是可以理解的。

畢竟,世界上不是每個人的思想境界都那麼高,不可能人人成為英雄。劉思成,他也想堅持,也曾經真實地努力過,但是最終還是受不了,所以放棄了。作為一個書生,身體條件不適應,最終放棄,對他來說,一輩子心理都在承受折磨,也算是一個悲情的人物了。

在那個年代,曾經真實努力過的人,我覺得都值得我們今天的人去學習。我並不覺得這個人物緲小。相反的,我覺得導演很厲害,把人性裡面一些真實的東西放到了電影裡面,而不是一味地樹立下面的形象,不知道這算不算是中國電影的進步?

我覺得鐵人在誓師大會上的那一番講話,非常地感人。不知道真實的情況如何,估計是編劇編出來的吧。不過我覺得寫得很好。

把作為一名中國人那種真摯樸素的愛國情感,表現了出來;把一個共產黨員,敢於吃苦,勇於吃苦的精神境界表現了出來。讓人很受教育。在21世紀的今天,在經濟發展的今天,在世界各國緊密交流的今天,金錢最大化,物質最大化,變成了我們的追求,太多的人忘卻了國家,忘卻了民族,眼裡面只有自己,只有個人。

共產黨員,數量在增長,可是質量卻沒有成正比。在這種時刻,真的應該反思了。

青年一代,學文化,學知識,固然很重要;但是我覺得更迫切的,應該是為他們找到一種精神的追求。那樣,才不會出現那麼多學生沉迷網路不可自拔,有那麼多的學生脆弱地走上輕生,基本犯罪的迷途。人,活著,較之那些死去的人,本身就是可貴的,可是怎麼樣才能活出意義來,不枉這世上幾十年,真的值得我們深思啊!

2樓:韓國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週年之際和五四運動90週年紀念日這些日子,黎明公司團委組織基層我們基層的團員**了影片《鐵人》。這部電影集飽滿的情節和唯美的畫面於一體:戈壁灘上的日落,蜿蜒公路上的巨型油車,高聳入雲的全新井架,動靜之中體現著一股無形的震撼力,美麗之中讓我們同時也被鐵人王進喜——那個鐵打的西北漢子的敬業之心而深深折服。

「你們都聽我一句!餓得腿軟胳臂軟沒關係,心軟了可不行。心一軟,多結實的老爺們也撐不住……」昏暗簡陋的工棚,超負荷的體力勞動,一天五兩的糧食定量,鐵骨錚錚的話語。

電影《鐵人》用這樣的鏡頭,把我們帶回了那個時代。銀幕上的王進喜被還原成一個出大力、流大汗、普普通通的基層「師傅」。他說糙話,急了打人,腳砸傷了會疼,肚子餓了也會腿軟胳膊軟。

但是,在種種困難面前,他的「心不軟」——打井缺水,他帶著全隊人馬從幾公里外的水泡子裡砸冰取水;沒有吊車,拿自己的脊樑當吊車;壓井噴的水泥散不開,他跳進泥漿池裡充當「人體攪拌機」。

這種精神讓我們作為發動機製造業的員工會情不自禁地聯想到自己的工作,也許我們不會再有要面對那麼艱苦的工作條件。明亮的廠房、芬芳的花園式外環境讓我們很少會聯想到饑荒、惡劣的天氣……但當我們的工作中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是否也會和鐵人一樣毫無顧及的勇往直前呢?從小就聽大人們對我們講「狼來了」的故事的我們,在年初,中航工業在發動機行業重提「三老四嚴」之後真的能否做到真誠、老實的面對自己的工作,存在的缺點嘛?

遇到這些困惑的時候,你會發現「鐵人精神」並沒有遠離我們的生活。對比著新舊兩代石油人的共同心願——「報效國家,摘掉貧油國帽子!」,我們中國航空人又何嘗不是也有一個共同的心願,希望讓能製造出最好的飛機讓它翱翔在祖國的藍天呢!

也正式因為我們心懷這樣的願望與憧憬,才會看到在我們身邊,有不計其數的各個生產線上的精英們忘我地工作,忘我地在黎明這片東塔腳下的熱圖上傾注著自己青春,淋漓地揮灑汗水。作為黎明公司最艱苦的鍛造行業的一份子,艱苦的工作條件,讓我看到電影中的場景自後忽然間有了一種共鳴。當我感動於我們鍛造工人每天都要忍受轟鳴的錘聲堅持工作,每天都要在爐溫高達上千度的火爐周圍工作,夏天廠房內溫度高達60攝氏度的環境下,沒有人放棄,沒有人逃跑,工人師傅們會用衣袖拂去臉上的汗水,而毫無怨言的繼續鍛造火紅的鍛件……這樣的場面能說明鐵人精神是很久以前的精神嗎?

這部電影用兩代鑽井工人的時空交替,黑白與色彩的融合,物質與精神的碰撞,展現出歷史的滄桑和今天的責任,講述著兩代勞模創業拼搏的精神。鐵人曾經是一個時代的符號。上世紀60年代,石油工人愛國、奉獻,「晴天一頂星星亮,荒原一片篝火紅」,然而它沒有遠去。

在新的社會背景下,我們航空鍛造人用我們的責任心和實際行動賦予了「鐵人」精神以新的軀體,新的生命!

電影:《鐵人王進喜》觀後感 400字

3樓:幸運的森林深處

觀後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於議論範疇,但寫法不同於一般議**,因為它必須是在**後的基礎上發感想。簡單來說就是觀賞過後的感觸,重要是描寫感受,具體如下:

石油,相當於現代工業化社會的血液。在舊中國,外國人給中國扣上貧油的帽子。全國解放後,雖然李四光等地質學家從理論上認定中國有較多的石油資源,但在物質條件極差的情況下要進行鑽探和開採仍是難而又難。

50年代前期美國石油年產量達3億噸,中國的石油年產量不過10o萬噸。身為石油工人,王進喜等英雄的中國工人,正是在這種為國爭氣的背景下,投入瞭如同軍事鬥爭一般的石油大會戰。為改變我國石油工業落後面貌,在大慶油田創業初期,王進喜率領1205鑽井隊,到大慶參加石油會戰。

在2023年到2023年7年間,共完成鑽井進尺71000米,等於舊中國2023年到2023年42年鑽井進尺的總和。那時,在茫茫大草原上,沒有房住,沒有菜吃,糧食不夠。

他們就在野外露營,喝鹽水,吃野菜。缺少拖拉機、吊車,就用繩子、撬槓把60噸的鑽機一寸一寸地運到井場;沒有水罐車,他帶領工人硬是用臉盆端來了幾十噸水開了鑽保證了大慶會戰的第一口井提前開鑽,打出了**。王進喜為大慶油田的建設,為發展我國的石油工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他帶領大家艱苦創業,群眾稱頌他為鐵人。

寧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北風是電扇,大雪當炒麵,天南海北來會戰,誓奪頭好大油田。幹!

幹!幹!這些擲地有聲的錚錚誓言,表現出了鐵人王進喜是一個有血有肉、生龍活虎、全身充滿精氣神的民族英雄。

擴充套件資料

主要劇情:影片採用倒敘手法,通過講述美國女記者露茜在大慶的所見所聞,揭開很多王進喜鮮為人知的故事,向世人再現和還原一個真實的、鐵骨柔腸的鐵人形象,用現代人的眼光觀照歷史,品讀和感悟鐵人。

影片生動刻畫了以鐵人王進喜為代表的一代中國石油人對祖國、對人民、對事業、對家庭的強烈責任感和使命感,再現會戰年代可歌可泣的歲月及大慶50年的變遷與輝煌。

4樓:匿名使用者

電影用彩色描寫了新一代鐵人標兵的思想歷程和行動,用黑白的色彩描述了鐵人王進喜在大慶的事蹟,人物刻畫生動感人。60年代的生活再一次展現在眼前,讓人感觸很多。

那個時代,也許物質很貧乏,可是我覺得他們的精神世界比起現在來要豐富,充實得多,他們有信念,有追求。而我們這一代,雖然物質生活好了,但是我們缺少一種信念,一種信仰,總覺得生活裡缺點什麼。呵~我甚至在想,我怎麼沒有生活在那個年代啊。

那樣的生活,有理想,有追求,沒有那麼多的**和干擾,生活是純粹,簡單的。不像現在,各種各樣的人生觀,價值觀,充斥社會,選擇多了,好像人的心靈那種寧靜反而越來越難得到。

影片裡面刻畫的那個「劉思成」的角色,跟鐵人的人生選擇是截然不同的。他最終吃不了苦,當了逃兵。只是他的兒子成了新一代的勞模。

在當時的人看來,那人的舉動真的是太讓人憤慨了。怎麼可以那樣?但是今天再來看,這個人物的人生選擇,還是可以理解的。

畢竟,世界上不是每個人的思想境界都那麼高,不可能人人成為英雄。劉思成,他也想堅持,也曾經真實地努力過,但是最終還是受不了,所以放棄了。作為一個書生,身體條件不適應,最終放棄,對他來說,一輩子心理都在承受折磨,也算是一個悲情的人物了。

在那個年代,曾經真實努力過的人,我覺得都值得我們今天的人去學習。我並不覺得這個人物緲小。相反的,我覺得導演很厲害,把人性裡面一些真實的東西放到了電影裡面,而不是一味地樹立下面的形象,不知道這算不算是中國電影的進步?

我覺得鐵人在誓師大會上的那一番講話,非常地感人。不知道真實的情況如何,估計是編劇編出來的吧。不過我覺得寫得很好。

把作為一名中國人那種真摯樸素的愛國情感,表現了出來;把一個共產黨員,敢於吃苦,勇於吃苦的精神境界表現了出來。讓人很受教育。在21世紀的今天,在經濟發展的今天,在世界各國緊密交流的今天,金錢最大化,物質最大化,變成了我們的追求,太多的人忘卻了國家,忘卻了民族,眼裡面只有自己,只有個人。

共產黨員,數量在增長,可是質量卻沒有成正比。在這種時刻,真的應該反思了。

青年一代,學文化,學知識,固然很重要;但是我覺得更迫切的,應該是為他們找到一種精神的追求。那樣,才不會出現那麼多學生沉迷網路不可自拔,有那麼多的學生脆弱地走上輕生,基本犯罪的迷途。人,活著,較之那些死去的人,本身就是可貴的,可是怎麼樣才能活出意義來,不枉這世上幾十年,真的值得我們深思啊!

《活著》觀後感,電影《活著》 觀後感。

簡單的說,亂世活著就是福。複雜一點說,大環境決定一切,所有的大人物小人物,都在艱難的現實環境中掙扎著,抗爭著活著,所有的一切人性獸性都和諧的構成現實社會,其中,你可以反思,可以感悟,可以進步,可以退步。再複雜點,請看上面回答。就是幾個月前的事兒。有一個小孩兒,他爸爸媽媽晚上都出去了,就他一個人在家。...

電影觀後感,電影觀後感100字

世外桃源裡的童真 文 夢裡詩書 對於 哆啦a夢 最為成功的劇場版翻拍,在更為出色的動畫製作下,劇情依舊是 新 大雄的日本誕生 夯實的奠基,在這部動畫電影裡不僅將友情賦予了動容的羈絆,更營造了一個滿載歡樂與奇想的世外桃源,輕鬆詼諧的氛圍中為人走進了色彩斑斕的光影之夢。大雄的日本誕生 是哆啦a夢劇場版系...

電影一九四二觀後感,電影一九四二觀後感600字

一九四二年,河南,旱災,蝗災,三百萬人餓死。在死三百萬的同時,歷史上還發生著這樣一些事 宋美齡訪美 甘地絕食 斯大林格勒血戰 丘吉爾感冒。馮小剛的電影保留了劉震雲 裡的這句話,在風雲突變的大時代,個人的悲慘只是你個人的大事,蔣委員長心裡則另有其他,日寇步步緊逼,陝北盤踞著逐漸坐大的敵對武裝,世界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