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蒙古包”是滿族對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稱呼。“包”,滿語是“家”、“屋”的意思。古時候稱蒙古包為“穹廬”、“氈帳”或“氈房”等。
蒙古包呈圓形,有大有小,大者,可納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10幾個人。蒙古包的架設很簡單,一般是在水草適宜的地方,根據包的大小先畫一個畫圈,然後沿著畫好的圓圈將“哈納”(用2.5米長的柳條交叉編結而成)架好,再架上頂部的“烏尼”(長約3 .
2 米的柳條棍),將“哈納”和“烏尼”按圓形銜接在一起綁架好,然後搭上毛氈,用毛繩繫牢,便大功告成。一戶牧民就算在草原上安家落戶了。 蒙古包搭好後,人們進行包內裝飾。
鋪上厚厚的地氈,擺上傢俱,四周掛上鏡框和招貼花。現在一些傢俱電器也進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暢歡樂。 蒙古包的最大優點就是拆裝容易。
搬遷簡便。架設時將“哈納”拉開便成圓形的圍牆,拆卸時將哈納摺疊合回體積便縮小,又能當牛、馬車的車板。一頂蒙古包只需要兩峰駱駝或一輛雙輪牛車就可以運走,兩三小時就能搭蓋起來。
蒙古包看起來外形雖小,但包內使用面積卻很大。而且室內空氣流通,採光條件好,冬暖夏涼,不怕風吹雨打,非常適合於經常轉場放牧民居住和使用。
2樓:普魯士士長
具體的你可以找個蒙古人問問
蒙古族有哪些風俗
3樓:_凱皇的女人
現在蒙古族基本都很漢化了。我是蒙古族、要說小時候經常去參加敖包祭,我們那兒還經常開那達慕。我是內蒙東南部的,比較靠近瀋陽,去過西蒙鄉村,那裡更具蒙古特色。
不吃回鍋肉,煮熟的肉不二次回鍋,涼了也那麼吃,說是 不然會殃及牛羊。那裡人比較少所以一有個客人就十分熱情,最尊貴的客人用最肥的肉來招待。比如,羊尾巴……燒火做飯的房子是單獨的,常備吃的東西,誰路過餓了可以隨便吃。
民風淳樸,牲畜一放出去可以幾個有都不管,也沒人偷。
我是純手打喲,你可以考慮一下(๑‾ ꇴ ‾๑)
蒙古族蒙古族的風俗習慣
4樓:匿名使用者
1、祝壽習俗
祝壽是蒙古族人民為老人舉行的一個禮儀慶典。蒙古民族的祝壽禮和過本歷年都是在年紀大時才舉行的。一般在六
十、七十、八
十、九十時才祝壽。
不過父母親在世時,兒孫輩即使到了七八十歲也不許做壽。過本歷年的二十
五、三十
七、三十、四十九也不是很熱鬧,但是過了六十一歲,七十三歲、八十五歲就另當別論了。過本年的一般不祝壽。巴林蒙古族老年人過本95歲就不計年齡,也不做百歲。
祝壽和過本歷年的日期一般在正月。只要有給老人祝壽的人家,主人家的兒女們的從年底開始就準備設宴。初一就開始來迎接陸續到來祝壽的客人了。
也有的人家選定一個吉日,再通知眾鄉親、朋友、親戚等。
2、婚宴禮節
舉行婚禮的前一天,男方要舉行“祝福新房儀式”,而女方要舉行“姑娘宴”。男方在婚禮前一天舉行的宴席,主要是設宴招待聘來的迎親這代表和前來參加婚禮的客人,並舉行祝福新房儀式。
這一儀式是宴席的重頭戲,首先男方要用親友們送的褡褳、衣物和新郎的被褥、傢什把新包整理佈置停當,因為這都是親友們送來的祝福,當然要讓它充滿整個新包。接著要請祝頌人和新郎、新娘的梳頭父母以及其他親友們入座。
3、葬禮習俗
喇嘛教傳入蒙古族地區後出現的一種葬式。為王公貴族、大喇嘛、官吏等人所採用。普通人死後,多數不實行火葬,只有患傳染病或產婦死後,才進行火葬。
火葬法是:人死後,脫去舊衣,換上新裝,或用白綢緞裹其身,將屍體盤坐裝入3尺方形木製小轎裡,封好轎蓋。
出殯時,先請喇嘛指定焚屍地點和方位。後將裝屍小轎用車拉到曠野,親友跟隨送葬。焚屍時,在裝屍小轎周圍堆上木柴,加油點燃,並將死者生前所用或所愛之物,一併投入焚燒。
同時,喇嘛為死者唸經、祈禱,願死者的靈魂儘快“**”,早日進入“極樂世界”。火葬次日,由死者家人揀拾骨灰,有的把骨灰撒于山川、江河,有的裝入壇罐中埋葬,以示永遠悼念。
擴充套件資料
生產風俗
馬,是牧民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凡是放牧、探親訪友、出外辦事都需乘馬。馬的體質不但結實強健,而且極耐粗放飼養,以忍苦耐勞著稱。日行可達一百至一百五十公里。
草原牧民無論男女老幼都能騎馬。
勒勒車,也叫“大樣車”,這種車的輪子較高,直徑最長的有一米
四、五。軸輪多是用樺、榆、硬雜木而製成,車轅較長,除車身外一般相當於半身的長度。它可以拉水、搬運蒙古包、運燃料、用於婚喪嫁娶,適應於草原、沙漠上通行。
庫房車,車體上放置一木製長方形有蓋有門的櫃,櫃外用鐵皮包封,或圍生牛皮,可防風、防水、防潮。櫃內可儲藏糧食,肉食等生活用品。
拉水車,車上固定一大木桶或鐵製桶,用來拉飲用水,平時蓄水用。
駱駝,是沙漠地區的主要交通工具,特別是在冬季,牧民放牧願騎駱駝,騎乘較暖,忍苦耐勞,幾天不喂草、不飲水也能過的去,冬季行路。搬運主要依靠駱駝,在沙漠中,常常可見到成群結隊的駱駝,在海洋般的沙地上魚貫而行,因此駱駝被人稱為“沙漠之舟”。
5樓:輝詠陰香露
獻哈達,敬神,敬酒,敬茶
追問:老師,那藏族的風俗習慣又有什麼呢?
追答:藏族在迎接客人時除用手蘸酒彈三下外,還要在五穀鬥裡抓一點青稞,向空中拋撒三次。
追答:獻哈達也是藏族的習俗
追問:^_^
追答:沒事
蒙古族的風俗習慣
6樓:百度文庫精選
最低0.27元開通文庫會員,檢視完整內
原發布者:mrlin8828
蒙古族風俗習慣1.多彩的服飾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蒙古族的服飾似乎很簡單,無非就是一件袍子,一雙靴子而已。其實,蒙古族的服飾是非常複雜而豐富多彩的。
不僅各地形制有別,而且有年齡、婚否及盛裝與常服之別。蒙古族服飾主要包括首飾、袍子、腰帶、靴子四個部分,如下:首飾大致可分為頭飾、項飾、胸飾、腰飾、手飾等五大類。
頭飾主要有頭巾、帽子、頭帶、頭圈、辮鉗、辮套、頭釵、頭簪、耳環、耳墜等,是蒙古族首飾中最絢麗的部分。如"顧古冠"是元代蒙古族已婚女子流行的高冠,高約1尺,頂部為四邊形,上面包裹著五顏六色的綢緞,綴有各種寶石、琥珀、串珠、玉片及孔雀羽毛、野雞尾毛等裝飾物,製作精美,絢麗多姿。 婦女們平時一般多罩頭巾。
頭巾大約丈餘長,顏色多種多樣。質料有布、麻、綢、絹等。姑娘們喜歡將頭巾纏在頭上,然後在右側挽一個小結,把頭巾的穗頭垂下來。
已婚婦女們則用頭巾包住頭頂後,纏一圈,不留穗頭。在莊重的場合還要戴上繡有丹鳳朝陽、二龍戲珠等花紋圖案的帽子。帽頂上有紅色穗子和閃光明亮的帽頂寶石。
傳說這種習俗始於成吉思汗時期。當初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落之後,下令每個人都要罩頭巾,以表示頭顱上飄有旌旗之角,希冀民族強大之精神常在。從結婚、告別姑娘生活的那天起,婦女們便要開始佩戴雍容華貴的盛裝首飾了。
蒙古族的盛裝頭飾,以鄂爾多斯地區的最為典型。這種頭飾漢譯為"頭帶",主要由"連垂"和"髮套"兩部分組成。不僅製作工藝精湛,而且
7樓:和平芋
蒙古族的飲食主要是肉食和奶食,傳統的蒙古族居住房是蒙古包,而在婚嫁方面,蒙古族娶親一般是在結婚喜日的前一天,他們會穿上傳統的蒙古族服飾,按照蒙古族的傳統習俗進行婚嫁。
蒙古族的飲食
蒙古族的飲食大致分三大類:肉食、奶食、糧食。蒙古族一般一日三餐,兩稀一干,早晨中午一般喝奶茶泡炒米、奶食、手扒肉,晚上氽羊肉下面條、吃包子。
其中,蒙古族的肉食主要是牛肉和羊肉。牛肉和羊肉是蒙古族最普通,也是他們最喜愛的食品,尤其是羊肉。蒙古族對於羊肉的吃法多種多樣,比如“手扒肉”和“全羊”,“全羊”也叫“羊背子”。
蒙古族的奶食品主要有六種:白油、黃油、奶皮子、奶豆腐、乳酪、奶果子。奶食在蒙語裡面有“查幹伊德”的意思,寓意純潔吉祥。
而蒙古族由奶食製成的飲料主要有三種:奶茶、酸奶和奶酒。奶茶又叫蒙古茶,是蒙古民族最喜好的飲料,他們一日三餐都要喝奶茶。
酸奶即發酵後的馬奶“其格”以及發酵後的牛、羊奶“塔日嘎”,酸奶不僅能散熱止渴,而且富有營養,也是是蒙古民族人民在各種聚會、盛宴中的珍貴飲料。奶酒又叫蒙古酒,把發酵的奶放入鍋中慢火熬煮、蒸餾後就釀成了透明醇香的奶酒。蒙古酒綿厚醇香,無色透明,少飲延年健體、活血補氣,男女老幼皆可飲用。
2.蒙古族的居住
傳統的蒙古族牧民住房是蒙古包,“包”滿語是“家”、“屋”的意思。蒙古包是一種天幕式的住所,呈圓形尖頂,通常用羊毛氈子一層或二層覆蓋,所以在古時候,蒙古包又被稱作“穹廬”、“氈包”。蒙古包分兩種。
一種是牧區夏季用的,為移轉式的,一種是冬營地為半固定式的。蒙古語稱移轉包為“烏爾郭格爾”。
蒙古包在大雪中阻力小,不會積雪,在下雨時包頂不會存水。蒙古包的門方長而小且連地面,寒氣不易侵入。蒙古包的百葉哈納是用數根相等的細木棍和牛皮繩連結而成,在使用時拉開,便成圓形的蒙古包牆,在搬遷時可以摺疊,又能當勒勒車的車板。
蒙古包的頂端有個口,就是天窗,這個天窗可以通煙通氣,又可以採光。
3.蒙古族的婚嫁
蒙古族的婚俗之一,娶親一般是在結婚喜日的前一天。新郎會在歡樂的氣氛中,穿上豔麗的蒙古長袍,腰扎綵帶,頭戴圓頂紅纓帽,腳蹬高筒皮靴,佩帶弓箭。伴郎、祝頌人等人,也會穿上節日盛裝。
他們一同騎上馬,攜帶彩車和禮品,前往女家娶親。
娶親者至女家,先繞蒙古包一週,並向女家敬獻一隻“碰門羊”和其他的禮物。然後,新郎和伴郎手捧哈達、美酒,向新娘的父母、長親逐一敬酒,行跪拜禮。禮畢,娶親者方可入席就餐。
晚上,又擺設羊五叉宴席,並舉行求名問庚的傳統儀式。次日清晨,娶親者起程時,新娘由叔父或姑夫抱上彩車。新郎要騎馬繞新娘乘坐的彩車三圈。
然後,娶親者和送親者一同起程離去。
蒙古族有哪些習俗?
8樓:生薑很香
蒙古族主要生活習俗如下:
1.蒙古包為蒙古民族的傳統住房。蒙古民族的傳統交通運輸工具主要有役畜和車輛兩種。
役畜以馬和駱駝為主,車輛為勒勒車。蒙古族的飲食有糧食、奶食、和肉食。蒙古族不吃青牛肉。
2.蒙古族最大的傳統的節日性群眾集會為“那達慕”,蒙古語意為娛樂、遊藝,起源於13世紀初。蒙古族的傳統節日有馬奶節、那達慕大會和新年(也稱白月)。
3.很多蒙古族牧民酷愛鑽花煙鍋(菸斗),曾有“一個煙鍋換一隻羊”之說。用五種金屬原料鑽成花﹑鳥﹑魚﹑獸等花紋圖案的煙鍋,再配上紅瑪瑙菸嘴和檀香木煙桿,不僅實用,還是十分精美的工藝品。
4.新中國成立前,蒙古族地區曾有過很多落後的婚姻習俗,如貴族一夫多妻﹑包辦婚姻﹑結婚前要由喇嘛唸經或求神問卦﹑重聘禮﹑搶婚、收繼婚習俗等風俗。
新中國成立後,他們嚴格實行一夫一妻制,青年男女都是自由戀愛,自主擇偶,絕大多數家長接受和同意孩子的選擇,父母前往女方家“徵得同意”只是一種必要的程式。那些落後婚俗大部被廢除。
5.新中國成立前,蒙古族的喪葬一般有火葬﹑土葬和野葬(也稱**)。西部牧區常見的是野葬。
人死後將屍體放在木輪車上拉著跑,直到掉下來為止。屍體置於荒野,被狼或野鷹吃掉,死者的靈魂即可以**堂。
七天後,如果死者的屍體還在,被認為是不吉祥的,必須繼續請喇嘛唸經﹑向喇嘛佈施,替死者祈禱消災。
火葬主要是上層喇嘛,土葬則多為王公貴族以及農區或半農牧區的蒙古人。新中國成立後,蒙古族野葬形式消失,完全改用土葬和火葬,其喪葬方式的選擇主要取決於自己家族的習慣。
蒙古族的風俗,蒙古族習俗有哪些
最低0.27元開通文庫會員,檢視完整內 原發布者 mrlin8828 蒙古族風俗習慣1.多彩的服飾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蒙古族的服飾似乎很簡單,無非就是一件袍子,一雙靴子而已。其實,蒙古族的服飾是非常複雜而豐富多彩的。不僅各地形制有別,而且有年齡 婚否及盛裝與常服之別。蒙古族服飾主要包括首飾 袍子 腰...
蒙古族的風俗習慣,蒙古族的風俗習慣
1 禮儀風俗 蒙古民族對來客,不論是熟人還是陌生人,一見面總是熱情問候 他賽音百努。安好 隨後主人把右手放在胸前,微微躬身,請客人進蒙古包,全家老少圍著客人坐下,問長問短,好似自家。2 獻哈達 哈達是藏語音譯。常在迎送 饋贈 敬神 拜年以及喜慶時使用,以表示敬意祝賀。這種禮節由來已久。據 馬柯 波羅...
蒙古族的生活習慣,蒙古族的生活習俗和飲食文化。
見面要互致問候,即便抄是陌生襲人也要問好。bai平輩 熟人相見,一般問du 賽拜努 你好 zhi 若是遇見長者或初次見面dao的人,則要問 他賽拜努。您好 款待行路人 不論認識與否 是蒙古族的傳統美德,蒙古族待客十分講究禮節和規矩。例如,吃手把羊肉時,一般在將羊的琵琶骨帶肉配四條長肋送給客人。如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