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峽江車上
只能告訴你有很多,說不完,你可以自己去找找。
第一個擁有廟號的帝王是商太宗太甲(也許成湯為商太祖,但沒有史料記載),周秦時期帝王沒有廟號,直到漢時才恢復廟號,不過只有有很大功績的帝王才能擁有,到後期基本上是皇帝都有廟號(部分末代帝王和被趕**的帝王除外),廟號開始氾濫;
第一個擁有諡號的帝王是周昭王(之前的周文王周武王不是諡號,是自稱),其後在秦朝遭到廢除,漢朝恢復,一直到清末,中間只有些被廢或者末代帝王沒有諡號。
古代帝王不存在封號,因為他們自己就是統治者,除非他們向他國稱臣,或則誰敢給他們封號,不過有些昏暈的帝王會自己給自己封號,例如明武宗朱厚照他把自己改名為朱壽,自封為威武大將軍,不過這只是場鬧劇而已,還有些民變政權的領導者會自己自封,但這裡面很多都得不到歷史承認。
2樓:匿名使用者
封號和廟號很簡單。封號是皇帝自己封給自己的稱號,廟號是在太廟的位號。
諡號是皇帝死後,臣民們用一個字來評價皇帝的一生。有褒,有貶的。一般褒獎的,都是開國或者有作為的,說幾個有名的,太祖,太宗就不說了都知道。
比如武,漢武帝武功卓絕,得了個武的諡號。明武宗,雖然是清朝時期的反面教材。荒唐無度。
但是威武不凡,在豹房單挑虎,熊,還親征打敗猖狂的瓦剌小王子。也得了個武的稱號。再比如「世」一般直髮展經濟非常有作為的人,搞得國泰民安的人。
比如金世宗。再比如雍正,清世宗。再比如「孝」一般指仁義孝道,而且對國家也有作為的人。
評價也很高。比如宋孝宗,明孝宗。康熙,是比較特別的。
他的上面,太祖,太宗等都是大作為的人。但是他的諡號叫「聖」他是清聖祖。可見評價之高。
我們來說點貶的。比如哀,入金哀宗。金國在他手裡完了,漢獻帝,國家被他獻給曹丕了。
「代」字是比較特殊的,出現少。那就是明太宗景泰皇帝,奪了他哥哥英宗的位,後來南門之變又奪會來了。所以他得了個代字。
比如元順帝,明朝覺得他乖乖走了,所以給了個順從天意的意思。「神」這字也不是什麼好字。一般長期煉丹。
又無作為的。諡號很多,歷時上還有很多普通的。也有特殊的,就只有樓主自己去了解了。
歷史上皇帝的諡號 廟號 封號都有哪些
3樓:情歌悠揚
帝號包括諡號、廟號、年號和尊號。
廟號、諡號為最高統治者死後追加的稱號,是後人及後世對亡帝的稱呼。自西漢至隋朝的皇帝多稱諡號。自唐朝至元朝的皇帝多稱廟號。
年號,為最高統治者為紀在位之年而立的名號。對明、清兩朝皇帝多以年號為稱。
尊號,為皇帝在位時期,由臣下給予的尊稱,亦作為帝號。尊號始於唐朝武則天時期,尊號字數不一,常遇事而累加。稱呼時習慣於使用尊號之首的兩個字 。
康熙 國號:清 姓:愛新覺羅氏 名:
玄燁 帝號用其年號:康熙 年號:康熙 廟號:
清聖祖 康熙帝的諡號為: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歷史上皇帝的諡號 廟號 封好都有哪些?
4樓:正明思想
帝號包括諡號、廟號、年號和尊號。廟號、諡號為最高統治者死後追加的稱號,是後人及後世對亡帝的稱呼。自西漢至隋朝的皇帝多稱諡號。
自唐朝至元朝的皇帝多稱廟號。年號,為最高統治者為紀在位之年而立的名號。對明、清兩朝皇帝多以年號為稱。
尊號,為皇帝在位時期,由臣下給予的尊稱,亦作為帝號。尊號始於唐朝武則天時期,尊號字數不一,常遇事而累加。稱呼時習慣於使用尊號之首的兩個字 。
康熙 國號:清 姓:愛新覺羅氏 名:
玄燁 帝號用其年號:康熙 年號:康熙 廟號:
清聖祖 康熙帝的諡號為: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求採納
皇帝廟號、諡號、封號
乾隆皇帝的諡號、廟號、名字
溥儀有廟號嗎?
5樓:琉櫻子
溥儀的廟號清恭宗,諡號是配天同運法古紹統粹文敬孚寬睿正穆體仁立孝愍皇帝。
但是他的諡號,廟號都是民間的清朝皇室的後代所加,而以前皇帝的諡號,廟號都是由當時的朝廷根據皇帝其人品、政績等各方面的表現擬定,由下一任皇帝頒佈聖旨召告天下。因此,溥儀所謂的諡號,廟號並不算是正式的諡號,廟號。
6樓:燕燕和妍妍
溥儀只有年號宣統,年
號是皇帝上位時擬的,而廟號和諡號是死後下任皇帝和大臣擬的,溥儀死時都是新中國了,沒有下任皇帝也沒大臣,也就不用擬了,這很合理,末代皇帝肯定有他的特殊性。據說皇族後裔給他上了清恭宗的廟號,不過這隻屬於民間或者家族行為,不俱歷史意義,大清都亡了,沒人有權利再給封建帝王加什麼廟號諡號
7樓:匿名使用者
溥儀是清朝最後一位皇帝 沒有廟號和諡號
8樓:李家思
關於溥儀「廟號」「
諡號
9樓:匿名使用者
廟號是清恭宗 完整諡號為 配天同運法古紹統粹文敬孚寬睿正穆體仁立孝愍皇帝
漢朝各個皇帝的諡號和廟號都是什麼
10樓:
兩漢有廟號、諡號的皇帝有:
劉邦:廟號高祖,諡高皇帝
劉盈:廟號無,諡孝惠皇帝
劉恆:廟號太宗,諡孝文皇帝
劉啟:廟號無,諡孝景皇帝
劉徹:廟號世宗,諡孝武皇帝
劉弗陵:廟號無,諡孝昭皇帝
劉詢:廟號中宗,諡孝宣皇帝
劉奭:廟號高宗,諡孝元皇帝
劉驁:廟號無,諡孝成皇帝
劉欣:廟號無,諡孝哀皇帝
劉衎:廟號元宗,諡孝平皇帝
劉秀:廟號世祖,諡光武皇帝
劉莊:廟號顯宗,諡孝明皇帝
劉炟:廟號肅宗,諡孝章皇帝
劉肇:廟號穆宗,諡孝和皇帝
劉隆:廟號無,諡孝殤皇帝
劉祜:廟號恭宗,諡孝安皇帝
劉保:廟號敬宗,諡孝順皇帝
劉炳:廟號無,諡孝衝皇帝
劉纘:廟號無,諡孝質皇帝
劉志:廟號威宗,諡孝桓皇帝
劉巨集:廟號無,諡孝靈皇帝
劉協:廟號無,諡孝獻皇帝
追尊皇有:
劉慶:諡孝德皇
劉開:諡孝穆皇
劉翼:諡孝崇皇
劉淑:諡孝元皇
劉萇:諡孝仁皇
無廟、諡號的皇帝有:
前少帝劉恭:孝惠帝劉盈之子
後少帝劉弘:孝惠帝劉盈之子
廢帝昌邑王(海昏侯)劉賀:孝武帝之孫、劉髆之子少帝孺子嬰:孝宣帝劉詢玄孫、劉顯之子
少帝北卿侯劉懿:孝章帝劉炟之孫、劉壽之子
少帝弘農王劉辯:孝靈帝劉巨集之子
漢朝包括西漢和東漢。漢朝皇帝的廟號並不像後世那樣普及,那個時候認為只有功業盛大的皇帝才配有廟號,廟號是從南北朝時開始氾濫,無帝不稱祖、宗。而諡號是從唐時開始變長,像李淵的諡號為神堯大聖光孝皇帝,李世民為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後來的皇帝就更長。
另外,有些皇帝是被廢的,沒有廟號和諡號;有些皇(注意:不是「皇帝」而僅僅是「皇」),都是旁支入繼後追封本生父。
11樓:匿名使用者
劉邦 太祖/高祖(司馬遷寫的) 太祖高皇帝劉盈 孝惠皇帝劉恆 太宗 太宗孝文皇帝劉啟 孝景皇帝劉徹 世宗 世宗孝武皇帝劉弗陵 孝昭皇帝劉詢 中宗 中宗孝宣皇帝劉奭 孝元皇帝劉驁 孝成皇帝劉欣 孝哀皇帝劉衎 孝平皇帝漢代皇帝諡號很簡單,大多無廟號,到隋唐後,才每個皇帝都有廟號,從李隆基開始,才有多字的諡號,唐玄宗給自己加了好幾次尊號,也就給祖宗加了幾次諡號,像李世民本來單諡一個「文」字,到了唐玄宗時變成了「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為什麼要加這麼多尊號呢?無他,心虛而已。
12樓:海白楣
漢高祖劉邦 長陵 諡號高皇帝,廟號高祖
漢惠帝劉盈 安陵 諡號孝惠
漢文帝劉恆 霸陵 諡號孝文帝,廟號太宗
漢景帝劉啟 陽陵 諡號孝景帝
漢武帝劉徹 茂陵 諡號孝武帝
漢昭帝劉弗陵 平陵 諡號孝昭
漢宣帝劉詢 諡號孝宣帝
漢元帝劉奭 渭陵 諡號孝元皇帝,廟號高宗
漢成帝劉驁 延陵 諡號孝成帝,廟號同宗
漢哀帝劉欣 夷陵 諡號孝哀帝
漢平帝劉衎 康陵 諡號孝平皇帝
更始帝劉玄
漢世祖劉秀 原陵
漢和帝劉肇 慎陵
漢殤帝劉隆 康陵
漢桓帝劉志 宣陵
漢靈帝劉巨集 文陵
這裡更全!
13樓:呼延平
高皇帝劉邦 廟號太祖
惠帝劉盈
少帝劉恭
少帝劉弘
文帝劉恆 廟號太宗
景帝劉啟
武帝劉徹 廟號世宗
昭帝劉弗陵
廢帝劉賀
宣帝劉詢 廟號中宗
元帝劉奭
成帝劉驁
哀帝劉欣
平帝劉衎孺子嬰
14樓:
歷史上以身殉國的皇帝有幾個,歷史上那個皇帝死得最冤
金朝的最後一個皇帝是殉國的,金國被南宋和蒙古聯合攻滅,就是射鵰英雄傳那一段。南宋最後一個小皇帝,是被陸秀夫抱著投海的,就是崖山海戰。在這一場大戰後,南宋徹底滅亡。還有就是明朝的崇禎皇帝了,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後,崇禎在煤山自盡。算是比較有骨氣的皇帝了,應該說,也是一個勤政的皇帝。歷史上那個皇帝死得最冤 ...
南京在歷史上的稱謂有哪些,南京歷史上都有哪些稱謂??
早期歷史 石頭城 金陵 南京古為吳地,位於 天下九州 之一的古揚州地域。前495年,傳說吳王夫差在此築冶城。前472年,越王勾踐滅吳,范蠡築越城,位置在今中華門外秦淮河南岸。前333年,楚威王熊商滅越,埋金以鎮 王氣 並於石頭山 今清涼山 築金陵邑,故南京別稱 金陵 六朝 建業 211年,三國之吳大...
歷史上的皇帝有沒有潮汕人,歷史上的皇帝有沒有潮汕人?
在中國本土的歷史上是沒有的,但在外國是有的,潮汕人鄭信就是第一個在海外當皇帝的華人。鄭信 1734年 1782年 又名鄭昭 昭是暹羅語,意思是王 他在泰國的名字叫達信。是在泰國建立吞武裡王朝的華裔,也是歷史上第一個在海外當皇帝的華人,被梁啟超譽為 中國四大殖民偉人 之一。鄭信在位15年,在位期間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