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滅六國時有眾多名將,十四年後,為何只有章邯在對抗項羽

2022-01-10 12:15:53 字數 2564 閱讀 7508

1樓:遊戲七號

其實題主問題的基本思想就是十四年後,秦國好像沒有名將了?但其實要知道在古代,一個人能夠活到四五十歲就已經是高齡了,你叫一個已經四十來歲的將領去打仗,真的就是「老將」了,所以十四年真的不短了,足以讓之前秦滅六國時期的眾多名將紛紛老去。

而為什麼之後秦國出的名將很少呢?這是因為名將不是說你出生就是名將的,他需要戰爭的磨礪,需要在戰爭中打出名氣打出成績才能成為名震天下的名將,秦滅六國後已經沒啥仗可以打了,你見過天下太平的時候出名將的?也就蒙恬還有收復河套的戰績,可惜這種人物還在皇權交接的鬥爭中死了。

這是因為在皇權交替中,老牌的一些名將已經成為了秦朝的軍事貴族,比如王翦,王賁,白起這些人,是很受秦國王室忌憚的,他們在軍中的名氣太大了,尤其是白起,在秦滅六國中立下了不世之功,還是個赫赫有名的殺神,軍隊中的人又是敬畏他又是崇拜他,所以在長平之戰以後,秦朝王室害怕白起功高震主,就下令讓他自盡了。

之後的李信,桓齮等人算是秦王室想要重新培養的一批將領,也確實得到了秦王的重用,可惜這兩人卻不太中用,先後敗給李牧和項燕。

胡亥聽到這個建議,想著也只能這樣了,於是大赦天下,派章邯為將領,受命率驪山刑徒迎擊楚軍,而章邯也是沒有辜負胡亥的信任,直接大敗周文,可以說章邯真的很厲害,能夠以臨時組織起來的這些驪山囚徒大敗楚軍,說明他領兵的能力在當時算是最頂尖的那一批。之後胡亥看到章邯如此厲害,就叫章邯帶領著這批囚徒消滅反抗軍,其中最大的功績應該算是擊殺了楚軍統帥項梁。

但最後這名秦朝最後的名將章邯依舊沒有選擇秦朝,反而是投降了項羽,畢竟有太多前車之鑑了,在秦朝,功臣的下場著實不怎麼好,這也應該是為何在秦始皇之後秦朝沒落的速度如此之快的原因吧。

2樓:隨隨便便答問題

要回答這個問題,先讓我們看一看秦國的名將有哪些。

提到秦國名將,想到的第一位必然就是武安君,人屠白起。伊闕之戰,大破韓魏二十四萬聯軍;伐楚之戰,攻陷楚國都城;長平之戰,坑殺四十萬趙軍,威震六國。最後殺戮太重外加功高蓋主,被秦昭襄王賜死。

關於白起的後代,有一種說法是,白起被秦昭襄王直接屠族了,因此也就沒有留下後人。

不過據《新唐書》記載,「始皇思其(白起)功,封其子仲於太原,故子孫世為太原人」。也就是說秦始皇想起了白起當初為秦國立下的功勞,將白起的兒子白仲封在了太原。

但是不論白起是否留有後代,白起本人被君王所忌憚是肯定的,因此即便留有後代也無濟於事,必然得不到重用。

白起之後,秦國的名將還有王翦、王賁父子。

王翦作為戰國四大將之一,平定六國,南征百越,是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最大功臣之一。

王賁同樣作為秦始皇統一過程中的重要一員,消滅了魏、燕、齊三國。也是不弱於其父的歷史名將。

但是與項羽對陣的時候為什麼沒有他們的後代呢?其實是有的,那就是章邯的副將「王離」。

王離是王翦之孫,王賁之子,也是那個時候為數不多的秦國名將,但是王離在與項羽進行鉅鹿之戰前,剛剛在成武(今山東成武)吃了一場敗仗,打敗他的就是漢高祖劉邦。(是不是沒想到劉邦也這麼能打呢?)之後轉戰鉅鹿,又被項羽一頓猛揍,最終兵敗被俘後為項羽所殺。

我們再接著看秦國的名將還有哪些?

蒙驁,想必大家都比較陌生,但是蒙驁也是秦國的一代名將,他歷仕了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秦始皇四朝,數次率軍出征,屢立戰功。

蒙驁先後奪取韓國十餘城、趙國三十餘城、魏國五十餘城,使秦國得以設立三川郡和東郡,並讓秦國疆域與齊國接壤,對韓國、魏國形成三面包圍之勢,為日後秦始皇統一六國打下堅實的基礎。

這位名將的後代去哪了呢?想必大家看到「蒙」這個姓就已經猜到了,蒙驁的孫子就是大家所熟知的被譽為「中華第一勇士」的蒙恬。

蒙恬的故事應該不用我在這裡多講了,秦始皇駕崩後,趙高與李斯假傳聖旨,迫使北拒匈奴的蒙恬服毒自殺,而蒙恬素來忠心耿耿,自然沒有過多疑慮。一代名將落的如此下場,也難怪秦國後來無力抵抗起義軍了。

秦國的名將還有李信,就是那個在荊軻刺秦王以後,率軍滅了燕國的名將。

李信一生參與了攻伐趙國、滅燕國、楚國、齊國等戰役,更是在攻打楚國時,統帥二十萬大軍,可惜最終被楚將項燕(也就是項羽的先祖)大敗。

經此大敗,李信便不得重用,因此其後代自然也不再顯露。不過一百多年後,李信的又一位後代成功脫穎而出,那便是飛將軍李廣。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的故事我就不在這裡複述了,想必大家都知道。

秦國還有一位名將「司馬錯」,滅蜀國,破楚軍,也是戰功赫赫。不過司馬錯更偏向於一位「儒將」,早期便是縱橫家出道,因此兵法武略,更注重得勢,而非戰果。

其後代也是不再顯山露水,只有他的孫子司馬靳有史書記載,作為白起的部將參與了長平之戰,不過最後也同白起一樣被秦王賜死。

再往後,司馬錯還有一位後人,便是我們的太史公司馬遷(也難怪那麼敬重李廣了,原來是家有淵源啊),司馬一族也成功的從武將轉型為了文臣。

除了上述這些,秦國還有很多名將,但他們自身便不夠聲名顯赫,其子孫後人自然也就不去趁他們先祖的名氣了。

其實章邯也算得上一代名將了,可惜誰讓他的對手是千古無二的西楚霸王項羽呢(攤手手)

3樓:靈魂忍者

因為滅六國時的名將大多數早就已經病故了,唯有趙佗還在鎮守南越沒有回到中原。

4樓:小宇哥看娛樂

因為他在當時受到了秦始皇的重用,而且他當時確實是非常有能力的。

5樓:小什老師

因為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沒收了他們的兵權,讓他們解甲歸田,所以造成秦末無將可用的局面。

秦滅六國完成統一的必要性

在戰爭頻繁,兼併不斷的戰國時代,任何國家都想要生存就必須改革圖強。因為舊的社會制度已不適應新形勢的發展變化,因此戰國七雄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和變法,吳起在楚國變法 李悝在魏國變法 商鞅在秦國變法等。其中秦國的商鞅變法是最徹底,取得的成效最大。變法前的秦國是戰國七雄中較弱的一個國家,在各方面與六國相...

請高人指導一下,秦滅六國前 兵馬未到,糧草先行 指的是什么

公元前238年,22歲的嬴政將親自主持秦國的政務。他的王冠比諸侯國君的王冠多了三旒,即十二旒。這是一種只有天子才能佩帶的王冠,年輕的秦王藉此宣告 他要號令天下諸侯。關中大地的農閒時節,有一出秦腔戲 疲秦計 頗受老百姓喜愛。那個時候,正是中國歷史上的大變革 大轉折時代。諸侯國為了各自的利益,正在不停的...

秦滅六國實現統一的根本原因是A商鞅變法比較

c試題分析 秦能在公元前221年滅亡六國的原因有很多 客觀原因有商鞅變法的影響和正確的外交軍事策略 主觀原因與秦王贏政的雄才大略有關。本題的限制詞為 根本原因 分析後得知是當這一切條件都成熟時,秦統一六國才能成為歷史的必然,因此c項說法最正確。秦統一六國的根本原因是什麼?高中 中國古代史 教材在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