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由來,香港名稱的由來

2022-01-12 13:53:36 字數 5573 閱讀 2431

1樓:w晴天去看海

香港,意為出口香料的港口。歷史上東莞的莞香樹受蟲蛀或人式砍傷後,由木質分泌而出,經多年沉積而成,有特別香氣,故名「沉香」。可作中藥,又是製作多種香的主要原料。

東莞一帶所產的這種香料最有名,故稱「莞香」。

今香港新界沙田、大嶼山等地,古屬東莞,亦產莞香。當時莞香多數先運到香(土步)頭(今尖沙咀),再用小艇運至港島南邊的香港仔與鴨(月利)洲相抱形成的石排灣,然後換載「在眼雞」帆役轉運廣州,再行銷北方,遠至京師。

「香港」原指石排灣、香港仔一帶,後推而廣之,擴大為香港全島乃至九龍、新界之總稱,而香港仔則獨留其原有之名。至於莞香生產,自清康熙年間海禁遷界之後,已經衰落,今香港地區只剩少量野生香木。

2樓:匿名使用者

宋代以前,這裡是海上漁民捕魚歇息的地方。宋元以後,島上有個小村,叫「香港村「,為轉運南粵香料的集散港,香港因此得名。2023年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

關於「香港」地名的由來,有幾種說法。

一、據說,「香港」當時只是指今天香港島上的一個小村落。這座小村落靠近大海,村裡有一條小溪流注入大海,形成了一個天然的港灣。溪水甘香可口,海上往來的水手,經常到這裡來取水飲用,久而久之,甘香的溪水出了名,這條小溪,也就被稱為「香江」、而香江入海沖積成的小港灣,也就被稱為「香港」。

有一批英國人登上香港島時就是從這個港灣上岸的,所以他們也就用「香港」這個詞來命名整個島嶼。直到今天,仍然有人用「香江」作為香港的別稱。

二、香港的得名同香料有關。那時,香港這座小島在行政上隸屬廣東東莞。從明朝開始,香港島南部的一個小港灣,因為轉運產在廣東東莞的香料而出了名,才被人們稱為「香港」。

據說那時「香港」轉運出去的香料,質量上乘,被稱為「海南珍奇」,香港當地許多人也以種香料為業,」「香港」同種植的香料一起,名聲大噪,也就逐漸為遠近的人們所認可。不久這種香料被列為進貢皇帝的貢品。可後來,村裡人不肯種植了,皇帝便下令殺了村長,村民們四散逃走,香料的種植和轉運,也就在香港逐漸消失了,但香港這個名稱,卻保留了下來。

三、香港的得名同一個名叫香姑的女人有關。據說香姑是一個海盜頭目的妻子,丈夫死後,她繼續在這座小島上拉起人馬佔島為王,「香港」就是「香姑的港口」的意思。這種說法,看來有些離奇。

儘管有許多不同的說法,但可以大致肯定的是,「香港」這個地名最早出現在明朝,它最初是指今天香港島上的一個小港灣、小村落,後來才擴大為對整個島嶼的稱呼,最後,到了本世紀初,才成了被英國殖民主義者佔領的整個地區的統稱。對於以上三種不同的說法,多數人贊同第二種,認為「香港」是因轉運香料而得名,不過,三四百年前鼎盛的制香、運香業,除了給香港留下一個芬芳的美名之外,到今天已經沒有其他什麼痕跡了。

香港的來歷

3樓:因緣法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二十三年),中國秦朝派軍平定百越,置南海郡,把香港一帶納入其領土,屬番禺縣管轄。由此開始,香港便置於**政權的管轄之下,明確成為那時的中原王朝領土。

漢朝香港隸屬南海郡博羅縣。

東晉咸和六年(公元331年)香港隸屬東莞郡寶安縣。東晉成帝咸和六年將南海郡東部劃出,另設了一個東莞郡,下轄寶安、興寧、海豐等六個縣。寶安縣的轄地,包括今天的香港地區和深圳市、東莞市,縣城就是今天的深圳南頭城。

隋朝又廢東莞郡,將轄地併入廣州府南海郡,寶安縣也改為隸屬南海郡,香港則仍歸寶安縣管理。

唐朝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改寶安縣為東莞縣,香港仍然隸屬東莞縣。

明朝萬曆年間從東莞縣劃出部分地方成立新安縣,為後來的香港地區。香港島自此由明神宗萬曆(公元2023年)起,一直到清宣宗道光21年(公元2023年)成為英國殖民地為止,該地區一直屬廣州府新安縣管轄。

清朝於2023年派兵到新界,並命令鄉民留辮。

2023年8月29日:清**與英國簽訂不平等的《南京條約》(原名稱《江寧條約》),割讓香港島給英國。

2023年10月24日:中英簽訂不平等的《北京條約》,割讓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地區給英國。

2023年6月9日:英國強迫清**簽訂《展拓香港界址條例》,租借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北地區及附近262個島嶼,租期99年(至2023年6月30日結束)。

2023年12月25日: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軍進犯香港,駐港英軍無力抵抗,當時的香港總督楊慕琦無奈宣佈投降。香港被日本佔領。

2023年9月15日:日本戰敗後在香港簽署降書,撤出香港。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香港經濟和社會迅速發展,成為繼紐約、倫敦之後的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不僅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也是亞洲金融、服務和航運中心。

2023年至2023年,中英兩國就落實香港前途問題進行談判,2023年12月19日簽訂《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宣告》,決定2023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中方承諾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香港將保持資本主義制度和原有的生活方式,並享受外交及國防以外所有事務的高度自治權,也就是「港人治港,高度自治」。

2023年7月1日,中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香港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香港保留原有的經濟模式、法律和社會制度,五十年不變,實行「一國兩制」,除防務和外交事務歸****管制外,香港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自治。‍

4樓:匿名使用者

關於香港的地名由來,有三種說法:   說法一:香港的得名與香料有關。

宋元時期,香港在行政上隸屬廣東東莞。從明朝開始,香港島南部的一個小港灣,為轉運南粵香料的集散港,因轉運產在廣東東莞的香料而出名,被人們稱為「香港」。據說那時香港轉運的香料,質量上乘,被稱為「海南珍奇」,香港當地許多人 也以種香料為業,香港與其種植 的香料一起,名聲大噪。

不久這種香料被列為進貢皇帝的貢品,並造就了當時鼎盛的制香、運香業。後來香料的種植和轉運逐漸息微,但香港這個名稱卻保留了下來。

說法二:香港是一個天然的港灣,附近有溪水甘香可口,海上往來的水手,經常到這裡來取水飲用,久而久之,甘香的溪水出了名,這條小溪也就被稱為「香江」,而香江入海沖積成的小港灣,也就開始被稱為「香港」。有一批英國人登上香港島時就是從這個港灣上岸的,所以他們也就用「香港」命名整個島嶼。

直到今天,「香江」仍然是香港的別稱。

說法三:因「香姑」而得名。據說,香姑是一位海盜的妻子,海盜死後,她就佔據了這個小島。久而久之,人們就把小島以她的名字為名,稱之為「香港」了。

5樓:匿名使用者

香港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先後在南方建立了南海、桂林、象郡三個郡,香港隸屬南海郡番禺縣,由此開始,香港便置於**政權的管轄之下。漢朝香港隸屬南海郡博羅縣。

東晉咸和六年(公元331年)香港隸屬東莞郡寶安縣。隋朝時香港隸屬廣州府南海郡寶安縣。唐朝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改寶安縣為東莞縣,香港仍然隸屬東莞縣。

宋元時期,內地人口大量遷至香港,促使香港的經濟、文化得到很大的發展。明朝萬曆年間從東莞縣劃出部分地方成立新安縣,為後來的香港地區。香港島自此由明神宗萬曆(公元2023年)起,一直到清宣宗道光21年(公元2023年)成為英國殖民地為止,該地區一直屬廣州府新安縣管轄。

  香港是一個優良的深水港,曾被譽為世界三大天然海港之一,英國人早年看中了香港的維多利亞港有成為東亞地區優良港口的潛力,不惜以鴉片戰爭來從滿清**手上奪得此地以便發展其遠東的海上**事業,從而了香港成為殖民地的歷史。

6樓:匿名使用者

123255226545

7樓:繁亭晚操戌

清朝英軍初抵中國東南方時由一名為陳群的蜑民引路,路經「香港村」時,英軍問及地名,蜑民以蜑話回答「香港」,英軍遂將蜑音「hong

kong」記下,並以為是島嶼的名稱

更多香港名字的來歷有些資料哦:

香港為什麼叫「香港」?

原來,香港在鴉片戰爭前,並沒有固定的名稱,只是廣東省新安縣的一座小海島,而「香港」之名的源由有五種說法。

1.先有「香江」後有「香港」

傳說過去薄扶林華富的瀑布公園裡(位於今日香港新聞的東南海上),有一條瀑布造成的溪流,就是所謂「新安八景」中的「驁洋甘瀑」,這條溪流因為溪水香甜,便被冠上「香江」的美名,而這條溪流流入的海巖,就被稱為「香港」。

2.起源於天后廟前的「紅香爐」

位於銅鑼灣的天后廟前,有座古老的紅香爐,傳說是從外海漂流而來,擱淺於天后廟前,民眾於是將香爐放置在天后廟前,頂禮膜拜,並且將天后廟後方的山稱之為「紅香爐山」而廟前的海港也就被叫做「紅香爐港」後來才逐漸簡為「香港」

3.轉運香品的港

由於廣東沿海及越南北部一帶適合生產香樹,以東莞、新安等縣為多,香港的沙田及大嶼山亦有種植。從香樹淬取出的樹液可以製成「香」,於是香港產出的香品就從今日的尖沙咀船運至石排灣(就是今日的香港仔,再轉運至廣州,於是有了「香港」的名稱。

4.當地居民的口語稱呼

當初英軍抵達香港時,請一位當地居民帶路,經過薄扶林、香港村一帶時,英軍問當地人此地名稱,居民回答「香港」,於是英軍就直接音譯「hong

kong」,後來英軍向清廷要求開放「香港」作為修補船隻的中轉站,從此「香港」的名字才記錄在中國的地圖上。

5.女海盜「香姑」藏匿之處

傳說清嘉慶年間,有個名為「香姑」的女海盜,因清軍掃蕩逃到香港島盤踞,後來這裡便被稱為「香姑島」,簡稱「香島」,再轉變為「香港」。

hongkong就是廣東話「香港」的叫法,音問就是按這個音寫的。

香港不是很大,旅遊就在市區參觀購物。紫荊花廣場,海洋公園,迪斯尼樂園是遊客常去的地方。

8樓:匿名使用者

我們都會有些不是我 便是你,我的

香港名稱的由來

9樓:艾絲莉

據說「香港」這名字,本來是自明代至清初一個小港灣的名稱,這個港灣就是現今位於香港仔海灣內的「石排灣」。石排灣有香港村,村內有大約建於清朝初年的「香港圍」,2023年因建香港仔至跑馬地隧道,此圍於是被拆去。

至於記載香港這一地名的歷史文獻中,時間最早的是明朝萬曆年間(1573-2023年)郭棐所著《粵大記》一書。

該書所載<廣東沿海圖>中,標有香港以及赤柱、黃泥湧、尖沙咀等地名。

事實上,香港地名的由來歷來眾說紛紜,至今未有定論。

關於香港得名的由來傳說,主要有下列的說法:

(一) 因「香姑」而得名

據傳,香姑是清朝嘉慶年間出沒於伶仃洋海面的海盜林某的妻子。但許多學者皆認為此說並不可靠。因為用海盜的名字作地名,在中國歷史上不常見;同時,香港島上至今也未找到與香姑有關的任何遺蹟

(二) 因販運香木而得名

此說始於永言的<香港地名考>一文,發表在2023年出版的《香港百年史》上。他認為:名曰「香港」之小海港,以運香木出口而著名。

他還具體寫出了運送香木的路線:「自來東莞南部及今新界所產之香,恆在尖沙頭(今尖沙嘴)之香頭(當今運香木出口之舊式碼頭),用小舟載至石排灣(今香港仔)附近之小港,名香港者,然後改用艚船(俗稱「大眼雞船」)轉廣州城,遵陸而北,逾南雄嶺直達江蘇省蘇鬆一帶。」三) 因泉水甘甜而得名

在有關香港得名的各種說法中,這種說法提出的時間最早。

英文雜誌《中國叢報》(chinese repository)2023年

8月號寫道:「香港--fragrant streams,本是該島南部一條小

溪的名字,外國人將其作為整個海島的名稱。」 2023年8月出版的中文雜誌《遐邇貫珍》寫道:「溪澗紛紛噴流山泉,極其甘冽,香港必由此得名。

」旅居香港的著名學者王韜(1828-1897)也採用此說。他主編的《迴圈**》2023年6月24日

這樣寫道:「香港以泉水得名,因其山中所出之泉色清而味甘,以鼻觀參之,微覺香冽。

香港問題的由來,香港問題的由來?

香港自秦朝起明確成為當時的中原領土 中原指以河南為中心的黃河中下游地區 直至19世紀中葉清朝戰敗後,領域分批被割讓及租借予英國成為殖民地,香港從而開通港口發展。1982年9月,中 英兩國落實香港前途問題,於1984年簽訂 中英聯合宣告 決定1997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中方承諾...

「紅海」名字的由來,「紅海」的名稱的由來?

區域性地區因紅色海藻生長茂盛而呈紅棕色,紅海一稱即源於此。紅海 的名稱的由來?紅海 名稱的 解釋甚多。其一是用海水的顏色來解釋紅海的名字。這種解釋又分為三種觀點 有的說紅海里有許多色澤鮮豔的貝殼,因而使水色深紅 有的認為紅海近岸的淺海地帶有大量黃中黃紅的珊瑚沙,使得海水變紅 還有的說紅海是世界上溫度...

江蘇的歷史由來是什麼,江蘇名稱的由來?

江蘇省始建於清朝初期,實際上清朝應該是當時的江寧府和蘇州府合併的結果,取兩府的首字。江蘇的名字是清朝的江寧府和蘇州府兩府合併,取兩府的首字,稱之為江蘇,江蘇,清朝康熙六年間 改江南右布政使司為江蘇布政使司,以兩江總督駐所江寧府 今南京 和巡撫駐所蘇州府 今蘇州 的首字為名。江寧府,蘇州府,和為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