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歷史上的話:吳國主力未損,沒什麼損失,甘寧之死不明確…蜀國的黃忠在戰前就掛了!倒是死了個馬良啊!傅彤啊!張南啊!還有蠻王沙摩柯等,蜀國挺多的。
2樓:匿名使用者
荊州註定了三國鼎足的局面,赤壁之戰和夷陵之戰都發生於此!是三國銜接要衝,赤壁之戰之後,東吳周瑜攻下南郡,並佔有江夏以南地區,曹操在荊州仍然保持了南陽和江夏北部地區。赤壁之戰中受益最大的劉備則南下攻取了長沙、桂陽、零陵、武陵四郡。
公元210年,在劉備的請求和魯肅的規勸之下,孫權又把位於長江北岸的戰略要地借給了劉備。這樣一來,劉備實際上就基本控制了荊州。
公元211年,當曹操正忙於兼併關中馬超、韓遂勢力,穩定後方,無暇南顧。孫權便趁這個機會向劉備索還荊州,而劉備則以「須得涼州,當以荊州相與」為藉口拒絕歸還。兩國矛盾日趨尖銳,曾一度以兵戎相見。
最後達成了平分荊州的協議:以湘水為界,孫權佔有江夏、長沙、桂陽,劉備據有南郡、武陵、零陵!
公元219年,孫權乘蜀漢荊州守將關羽率軍北攻襄陽、樊城,與曹魏大軍激戰不已,造成後方空虛之際,派遣大將呂蒙「白衣渡江」,襲佔關羽的後方基地江陵。關羽聞訊後倉猝率軍回救,結果兵敗被殺,孫權遂佔有了整個荊州。這樣一來,孫、劉矛盾便全面激化,最終導致了夷陵之戰。
公元221年7月,劉備親率大軍,對吳國發動了大規模的戰爭。但最終被孫權大將陸遜所破!羞憤而死!
縱觀吳蜀之間荊州的爭奪,前後兩次戰爭,一次是原荊州守將關羽!後一次是劉備輕率大軍報仇!兩次戰爭都是以蜀國失敗而告終,吳國徹底佔有荊州地區,蜀國則完全失去荊州!
在這兩次戰爭中蜀國損失非常慘重!主要有三點:
第一,荊州地區的損失!
蜀漢全盛時期不過佔有東漢兩個最大的州,荊州和益州!無論從農業生產還是人口角度,荊州先天的條件和後天的優勢都遠遠大於益州!
1)荊州的經濟人口。荊州地處長江流域,內大約海拔20-50米!多平原丘陵,早在春秋時期,當時的荊楚號稱「沃野千里、帶甲百萬」!
東漢順帝時,荊州全境的人口已由西漢時359萬人增加到626萬人;荊州佔當時全國人口的比例,也由6%上升到13%,其中南郡有16萬戶、74.7萬人口。到漢末,隨著北方戰亂頻繁,北民大量南遷荊州,荊州人口特別是南郡人口進一步增加。
單關中地區遷徙到荊州的就有十餘萬戶,一戶按五口計算亦有50多萬人。人丁的興旺,是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的反映,是提供賦稅、甲兵的基礎。漢末荊州,人稱「沃野萬里,士民殷富」,在當時是經濟相當發達的地區。
2),荊州的戰略地位。荊州地處三國交接的位置,號稱「兵家必爭之地」。與蜀漢佔有的漢中同為「恢復中原」的戰略要地,漢中順渭水而下可直搗關中地區。
從荊州北上則能進逼宛、洛,威脅許昌。關羽圍襄樊時,「華夏震驚」皆出於此。順長江而下,則可以深入吳國腹地。
戰略地位尤其重要!可以說是三國時期最重要的地區!
我們知道,在那個農業社會裡,耕地是最重要的資源,而人口就是生產力。是「國之根本」!蜀漢失去這樣一個佔全國近一半的人口、耕地和有如此重要戰略地位的地區!
第二,人才的損失!
1)劉備集團在東漢末年人才大規模流動時期,積累的人才是三國中最少的,在赤壁之戰後。劉表的舊部紛紛南歸劉備。加上後來收復益州劉璋舊部,人才積累進入一個**時期!
而此後人才凋零也非常嚴重,入川時折了軍師中郎將龐統!而後損失了關羽父子,爭奪漢中時損失了吳蘭、雷銅、任夔!隨後,法正、劉巴、馬超、黃忠先後病故!
夷陵之戰張飛被殺,馬良、程畿、馮習、張南、傅肜、王甫、沙摩柯等人皆戰死,杜路、劉寧等勢逼降吳;黃權退路遭阻而降魏!在短短的幾年中,蜀國核心層面的人物除了諸葛亮,獨擋一面的大將除了魏延也幾乎損失一空。我們不可忽視人才的作用,想劉備取西川,奪漢中。
豪氣沖天,卻在夷陵慘敗,就是缺少一個參謀級人才!所以諸葛亮後來說:「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
」!2)失去了人才基地!荊州自古人才輩出,素有「唯楚有才」的美譽!在三國時期更是燦若繁星!
東漢末年由於劉表作為「開士遂廣,南接五嶺,北據漢川,地方數千裡,帶甲十餘萬」的一股重要的割據勢力。荊州政局長期比較安定,北方百姓和士人為躲避戰亂,大量湧入荊州,單從關中地區遷徙到荊州的就達十餘萬家。北民的流入,促進了荊州荒地的開發。
相對安定的環境,使荊州經濟、社會得到進一步發展。相比戰亂頻繁的中原,荊州的劉表「愛民養士,從容自保」。而關西、兗、豫學士投奔而來的超過千人,劉表卻都「安慰賑贍,皆得資全」。
這一切為荊州籍人才的湧現奠定了根本!諸葛亮、龐統、馬良、黃忠、韓嵩、蒯越、蒯良、鄧羲、傅巽、劉先、王粲、伊籍等等三國時期的棟樑都是從這裡走出去的。所以失去荊州便是失去一個重要的人才輸出地!
為後期蜀國人才缺乏埋下伏筆!
三國夷陵之戰死傷了哪些知名將領
3樓:淺醉江月
夷陵之戰,又稱猇亭之戰,是三國時期蜀漢君主劉備對東吳發動的戰役,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221年7月,也就是劉備稱帝3個月後,立刻以替大將關羽報仇為由,揮兵東征,氣勢強勁。東吳國君孫權立即以陸遜率軍應戰,陸遜用以逸待勞的方法,阻擋了蜀軍的攻勢,更在222年8月夷陵一帶打敗蜀軍。
參戰人物:
漢軍:漢主漢昭烈帝劉備 吳班 馮習(戰死) 張南(戰死) 輔匡 趙融 廖化 向寵 陳到 傅肜(戰死) 程畿(戰死) 馬良(戰死) 沙摩柯(戰死) 黃權(降魏) 龐林(降魏) 杜路(投降) 劉寧(投降)
吳軍:吳主吳王孫權 陸遜 朱然 潘璋 宋謙 韓當 徐盛 鮮于丹 孫桓 李異 劉阿 蔣壹
此戰雖然是吳國獲勝,但由於**《三國演義》主要是描寫蜀漢,所以很多部分為偏袒蜀漢而作出改寫,如下:
甘寧早在夷陵之戰前病死,非為蠻將沙摩柯所射殺。
朱然與潘璋等數位知名的吳國將領實在夷陵之戰中立下戰功,演義中則被寫成戰死於此戰。亦因此造成之後東吳對曹魏的江陵之戰沒有撰寫。
士仁與糜芳投降東吳後並未逃回蜀漢,也未殺馬忠,然而在演義中被描寫兩人見情況不對勁便殺死馬忠逃回蜀漢,遭劉備處刑。
陸遜退兵是認為曹魏趁隙攻擊而退兵,並非演義中的遭迷宮八陣圖所困無法追擊。
4樓:沐石
劉備在夷陵之戰中,損失到底有多慘重?
5樓:儒家子沅
蜀軍將領張南、馮習及土著部族首領沙摩柯等陣亡,後衛將軍傅彤等被殺。有名有姓的人就這些
吳軍貌似沒有這麼高階的將領陣亡
希望能幫到你,望採納~~
6樓:超臥龍
黃忠,甘寧,沙摩柯,程普,潘璋
7樓:匿名使用者
漢軍:漢主漢昭烈帝劉備 吳班 馮習(戰死) 張南(戰死) 輔匡 趙融 廖化 向寵 陳到 傅肜(戰死) 程畿(戰死) 馬良(戰死) 沙摩柯(戰死) 黃權(降魏) 龐林(降魏) 杜路(投降) 劉寧(投降)
吳軍:吳主吳王孫權 陸遜 朱然 潘璋 宋謙 韓當 徐盛 鮮于丹 孫桓 李異 劉阿 蔣壹
8樓:匿名使用者
張飛吧..........
夷陵之戰,劉備損失了哪些將領﹖ 5
9樓:凡高中低
夷陵之戰,又稱彝陵之戰、猇亭之戰。夷陵猇亭之戰。爆發於蜀漢章武元年(221年),結束於蜀漢章武二年(222年),蜀軍將領張南、馮習及土著部族首領沙摩柯等陣亡,杜路、劉寧等卸甲投降。
黃忠220年病逝。
10樓:來自東渡苑楚楚動人的橘貓
劉備言老將無用,黃忠不服老,在與吳將潘璋戰鬥中中了馬忠埋伏,被流箭射中肩窩,因年老血衰,箭瘡痛裂而逝,時年75歲。還有將軍張南馮習以及胡王沙摩柯陣亡
11樓:取啥名字好
挖墳,正史上黃忠在漢中之戰後不久就病死了
夷陵之戰劉備損失多少兵馬?劉備夷陵之戰有70萬嗎
損失特別嚴重,大概達到了5萬左右,而且也損失了很多高階的人員,比如說黃權,馮習,馬良等等。劉備損失了很多的兵馬,這次戰爭失敗給劉備造成了很大的損失,也讓劉備的心理倍受打擊,對劉備的發展影響也非常大。幾萬兵馬,這一場仗讓劉備元氣大傷,而且對方也沒有得到好處,這一場戰爭在歷史上很有名。劉備夷陵之戰有70...
以「赤壁之戰官渡之戰夷陵之戰以少勝多的戰役對現代人的啟示」為話題的作文800 ,急急急
你自己不會呀!白痴一個 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 這三戰相同的地方在於 一,三戰都使用了火攻這一戰術,並且都是最終由火攻戰結束戰爭 二 一般認為,這三戰都是以少勝多的戰役。當然,夷陵之戰是否以少勝多是有爭議的,例如 資治通鑑 就認為它是以多勝少。不過,這三戰的確打得相當精彩,卻是不爭的事實 三 ...
蜀國,魏國,吳國各什麼時候滅亡的
1.蜀漢滅亡 263年,鄧艾攻下綿竹,直逼成都。後主劉禪投降,蜀漢滅亡。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 蜀 或 蜀漢 亦稱 劉蜀 季漢 蜀漢王朝疆域所及,北至武都 漢中,東抵巫峽,南包雲 貴,西達緬甸東部。佔有今雲南全省,四川 貴州二省的大部,陝西,甘肅南部 廣西西北部及緬甸東北部 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