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幽州包含河北、遼寧部分,荊州包含湖北、湖南部分,充州包含山東、河南部分,益州包含四川。貴州部分,西川貴州,青州山東大部
2樓:匿名使用者
只能大致對應,古今行政區劃變動還是比較大的。
幽州:河北、北京、天津、遼寧、內蒙、朝鮮和吉林的一部分;
荊州:湖北、湖南和河南的一部分;
兗州:山東和江蘇、河南的一部分;
益州:四川和陝西、雲南、貴州的一部分;
西川:屬於益州的一部分,主要指成都平原地區;
青州:山東、河北的一部分。
3樓:匿名使用者
荊州(佔有南陽,南郡,江夏,零陵,桂陽,長沙,武陵,章陵八郡,治在襄陽;在今兩湖,兩广部分,河南,貴州一帶)
兗州(今河北省東南部、山東省西北部和河南省的東北部)
雍州(今陝西中部北部,甘肅東南部除外,青海東南部,寧夏一帶)
青州(東至海而西至泰山,在今山東的東部一帶)
冀州(今山西省和河北省的西部和北部,還有太行山南的河南省一部分土地)
徐州(今山東省東南部和江蘇省的北部)
豫州(今河南省的大部,兼有山東省的西部和安徽省的北部)
揚州(北起淮水,東南到海濱,在今江蘇和安徽兩省淮水以南,兼有浙江、江西兩省的土地)
涼州(自華山之陽起,直到黑水,應包括今陝西南部和四川省,或者還包括四川省以南的一些地方)
荊州屬於哪個省
4樓:
湖北省荊州以原境內蜿蜒高聳的荊山而得名。2023年7月成立荊州行政區督察專員公署,治江陵縣荊州鎮。同月,析江陵之沙市建市,屬省轄市。
2023年,沙市市劃歸荊州專署管轄。2023年,沙市市復為省轄市。2023年劃出荊門縣改荊門市,為省轄市。
2023年經***批准,撤銷荊州地區、沙市市,合併設立荊沙市,潛江、仙桃、天門三市劃出為省轄市。2023年更名為荊州市,京山縣、鍾祥市劃出。市**駐沙市區。
沙市市 本江陵縣沙市鎮,2023年設沙市市,由省直轄。2023年沙市市交由荊州專署領導。2023年沙市市改由省直轄。
荊州專區、荊州地區 2023年設荊州專區,專署駐江陵縣(荊州)。轄荊門、京山、鍾祥、天門、潛江、公安、鬆滋(駐新江口鎮)、江陵等8縣。
2023年原沔陽專區所屬沔陽(駐仙桃鎮)、監利、石首3縣劃入荊州專區。轄11縣。
2023年由沔陽縣析置洪湖縣,駐洪湖。荊州專區轄12縣。2023年由公安、鬆滋、石首3縣析置荊江縣,駐陡湖堤。荊州專區轄13縣。
2023年撤銷荊江縣,併入公安縣。公安縣遷駐原荊江縣址陡湖堤,原公安縣城關改名為南平鎮。荊州專區轄12縣。
2023年原由省直轄的沙市市劃歸荊州專署領導,洪湖縣遷駐新堤鎮。
2023年以江陵縣的沙洋鎮設立沙洋市,由荊州專署領導。轄2市、12縣。
2023年撤銷沙洋市,改設為沙洋鎮,劃歸荊門縣領導。荊州專區轄1市、12縣。
2023年荊州專區改稱荊州地區,地區駐江陵縣。轄沙市市及江陵、荊門、鍾祥、京山、監利、石首(駐繡林鎮)、天門、潛江、沔陽(駐仙桃鎮)、洪湖(駐新堤鎮)、公安(駐陡市鎮,即原陡湖堤鎮)、鬆滋(駐新江口鎮)等12縣。
2023年由荊門縣的城關鎮及附近地區設立荊門市,由荊州地區領導。荊州地區轄1市、12縣。沙市市改由省直轄。
沔陽專區 2023年設沔陽專區,專署駐沔陽縣。轄沔陽(駐仙桃鎮)、漢川、漢陽(駐蔡甸鎮)、嘉魚、蒲圻、監利、石首等7縣及新堤辦事處。
2023年撤銷新堤辦事處,改設新堤鎮,歸沔陽縣領導。
2023年沔陽專署駐沔陽縣新堤鎮。同年,撤銷沔陽專區,將沔陽、監利、石首3縣劃歸荊州專區;漢川、漢陽2縣劃歸孝感專區;嘉魚、蒲圻2縣劃歸大冶專區。(摘自: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沿革》(1949-1979)史為樂編)
2023年5月27日,***批准撤銷石首縣,設立石首市(縣級)。
2023年7月31日,***批准(國函[1997]130號)撤銷洪湖縣,設立洪湖市(縣級),以原洪湖縣的行政區域為洪湖市的行政區域。
2023年9月29日,***批准(國函[1994]99號):(1)撤銷荊州地區、沙市市、江陵縣,設立荊沙市(地級),市人民**駐新設立的沙市區北京路。(2)荊沙市新設沙市區、荊州區和江陵區。
沙市區轄原沙市市的解放路、崇文路、中山路、勝利路、朝陽路5個街道辦事處和立新、關沮、聯合、羅場4個鄉,區人民**駐北京路;荊州區轄原江陵縣的荊州、川店、馬山、李埠、彌市5個鎮和紀南、八嶺山2個,區人民**駐荊州鎮;江陵區轄原江陵縣的郝穴、觀音壋、岑河、資市、灘橋、熊河、白馬寺、沙崗、普濟9個鎮和馬家寨、秦市2個鄉,區人民**駐郝穴鎮。(3)荊沙市轄原荊州地區的鬆滋縣、公安縣、監利縣、京山縣和新設的沙市區、荊州區、江陵區。原荊州地區的仙桃市、潛江市、天門市由省直轄。
鍾祥市、京山縣劃歸荊門市管轄。
2023年12月29日,民政部批准(民行批[1995]86號)撤銷鬆滋縣,設立鬆滋市。
2023年11月20日,***批准(國函[1996]99號)將荊沙市更名為荊州市。
2023年12月2日,***批准(國函[1996]111號)將荊州市管轄的京山縣劃歸荊門市管轄和將荊州市代管的鍾祥市劃歸荊門市代管。
2023年7月2日,***批准撤銷荊州市江陵區,設立江陵縣。縣人民**駐郝穴鎮。
2023年,荊州市轄荊州、沙市2個區,公安、監利、江陵3個縣和鬆滋、石首、洪湖3個縣級市。全市轄102個鄉鎮、12個街道,5個居委會、2457個村委會,9個農場。全市國土面積14067平方千米,其中市區面積l558平方千米,市區建成面積58.
66平方千米。
5樓:胡蘿蔔不小心
別人就問哪個省 ,你回答一個湖北不就完了,copy這多搞什麼,畫蛇添足,又不是自己真知道,最煩在網頁上copy了裝自己有文化
6樓:
也無可厚非的。
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啊。
我是荊州的,有事情到湖北找我
湖北省到荊州市有多遠
7樓:城市旅行者之王
荊州市就在湖北省,如果你是從省會武漢到荊州,要先在武漢高鐵站或武昌、漢口火車站買到荊州站的車,然後在站前廣場的公交站乘104路(體育中心方向)到荊東路西口站,向前步行幾百米即可到達北門。
三國時期的荊州在**?
8樓:金果
荊州,古稱「江陵」,湖北省地級市,是春秋戰國時楚國都城所在地。位於湖北省中南部,長江中游兩岸,江漢平原腹地。
荊州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建城歷史長達2600多年,是楚文化的發祥地和三國文化的中心。公元前689年,楚文王建都於郢(現荊州市荊州區紀南城),歷20個楚王,定都長達411年,創造了堪與古希臘雅典文化相媲美的楚文化。
三國時期,荊州為群雄逐鹿之地,境內三國文化遺存遍佈。
9樓:匿名使用者
在現在的荊州市,湖北省轄地級市,位於湖北中南部、長江中游、江漢平原腹地。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分荊州。後歸吳,定治南郡。
荊州之名源於《尚書·禹貢》:「荊及衡陽惟荊州」,為古九州之一;以原境內蜿蜒高聳的荊山而得名。荊是古代楚國的別稱,因楚曾建國於荊山,故古時荊、楚通用。
沙,始稱津或江津,歷為江陵縣的重要商埠和碼頭。
荊州歷史悠久,早在五六千年前,人類就在這裡創造了大溪文化等原始文化。荊州系楚文化的發祥地,春秋戰國時屬楚。楚文王元年(公元前689年),楚國遷都於郢(今荊州區紀南城),都郢400餘年。
秦屬南郡,定治江陵,故常以南郡喻荊州。
10樓:二叔二叔二叔
歷史上的荊州是一個地域的概念。向北到達今天河南境內,南陽就是當時的宛,信陽一部在江夏境內;向南一直到達今天廣西桂林、廣東韶關境內;向東是今天湖北江西交界;向西到今天貴州境內。是相當廣大的區域。
在歷史上,東漢荊州原轄七郡:南陽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陽郡、武 陵郡、長沙郡。東漢末年,從南陽郡、南郡分出一部分縣,設定襄陽、章陵二郡, 於是荊州共轄九郡,這就是後世稱「荊襄九郡」的來歷。
赤壁之戰後,曹、劉、孫 三家共分荊州:曹操佔據南陽、襄陽、南郡三郡,劉備佔據長江以南的零陵、桂陽 、武陵、長沙四郡,孫權則佔據江夏郡。建安十四年(209年),周瑜打敗曹仁 ,奪得南郡,孫權拜周瑜為偏將軍,領南郡太守,駐江陵(南郡治所)。
建安十五 年(210年),周瑜死後,孫權納魯肅之議,把自己所據部分「借」給劉備,於 是劉備佔有荊州絕大部分地盤。
11樓:青_青子衿
您好,樓上說得不對。本人便是荊州石首市的。
先普及個概念,那就是在三國時州是大於一個省的。當時天下共分九州,荊州就是其中之一。荊州下轄九郡,南陽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陽郡、武陵郡、長沙郡、襄陽、章陵 ...
所以您說的襄陽,南陽,乃至新野都是荊州的郡縣! 前兩個是郡,新野則是比郡更小的縣。另外,說明下江夏郡就是今天的武漢市。
可見荊州囊括了天下的中南部,大致包括了現在的河南南部,以及湖南湖北省的全境。
再說說劉備借荊州。也許會讓您有更好的瞭解。赤壁之戰後,實際上的荊州九郡分別掌握在曹操,劉備,孫權手裡。
當時荊州的治所襄陽是在曹操手上的。劉備雖然佔據了荊州的大部分。手上的都是小郡,孫權表劉備為荊州牧,劉備卻沒有可以上任就職的地方。
所以劉備借了孫權手上的江陵縣就職。這就是所謂的劉備借荊州的史實。(江陵縣,是戰國時期楚國的都城。
也是今天的荊州市江陵區。關公大意失荊州,主要丟到得就是治所江陵)不知道這麼說您明白沒?還有什麼問題歡迎與您交流。
12樓:陳新蘭仙綢
古荊州包括現在的湖南,湖北全部,四川,江西一部。地處中國中部,交通便利,荊州連線南海,可以打通水上通道,向北可以進攻曹魏控制的長安,洛陽等地。荊州又處於長江中游,可順江而下,直達南京。
還可以西向圖巴蜀
最具體的一說就是在襄樊的襄陽
謝謝採納
13樓:大蒜這麼高
說簡單點吧,三國是東漢末年以後,東漢的時候把整個天下分九個州,州下面是郡,郡下面是縣,郡是所有縣城的治所,也就是當時縣城的政治中心,東漢荊州原轄七郡:南陽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陽郡、武陵郡、長沙郡。東漢末年,從南陽郡、南郡分出一部分縣,設定襄陽、章陵二郡,於是荊州共轄九郡,這就是後世稱"荊襄九郡"的來歷,涵蓋現在湖南全境,湖北全境,和河南的一部分,南陽郡---河南省南陽市,就是諸葛亮耕田的地方,南郡---湖北省荊州市,實際就是關於大意失荊州就是大意失南郡。
江夏郡---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孫權後來稱帝的地方,長沙郡---湖南省長沙市,最早劉表的治所,武陵郡---湖南省常德市,零陵郡---湖南省永州市芝山區,桂陽郡---湖南省郴州,襄陽郡-湖北省襄樊市,章陵郡--湖北荊州市北部一帶
你說的新野當時就是襄陽郡下的一個城池,宛城則是屬於南陽下的一個城池,現在的荊州市就是當時南郡的治所所在,就是當時關羽坐鎮的地方,後來關羽去征討襄樊的時候留下空城,被呂蒙給偷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