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就是要明明白白
而且武將可以半路出家,文官不可以。文官要讀的書太多了,四書五經八股文,這些都很難讀懂,而且國家需要的是會治理朝政,能積極獻計獻策,能為君王分憂的文官,武官自然沒地位了。
2樓:白小度
在古代普通百姓想要進入朝廷當官成為身份顯赫的人,一般都要通過科舉考試來取得自己的功名。古代時候會經常發生戰爭,由於打仗在很多時候都是需要有武力的人,有一些武功好的人可以間接決定一座城池的主人。所以,朝廷在後來就設定了武狀元。
科舉考試的第一名被稱為狀元,武舉考試的第一名也是狀元,但這兩個人之間區別是很大的。古代很多朝代都是重文輕武。
首先就是中國曆代統治者都重文輕武,並不是皇上看不起習武之人。因為他們太看得起習武之人了,所以才選擇抑制他們的發展。基本上各朝的領導者都是在武力當中奪取的天下,他們很瞭解習武之人的可怕。
所以他們一上位就立馬分解武將的權力,很多君王害怕這些有武功的人會威脅到他的皇位,會想一些辦法牽制他們。
然後和武舉考生的人數也有關係,在古代能夠學習武術的人都是家庭條件好的人。一般普通百姓吃飯都是問題,根本沒有多餘的閒錢請師傅和練習武術。武舉和科舉是不一樣的,如果沒有人指點是會走很多的彎路。
武舉考試的人也不多,能被錄取的機會非常小。武狀元在朝廷當官的也非常少,所以武狀元也很難有大的發展。
其實,和整個朝廷的大政策也是存在跟大關係的。國家既然有精力開創武狀元考試,那必然是天下太平的時代。太平年間皇帝想要治理國家的人是文人,對於武將的需求不是特別大。
所以武狀元的地位也不會太高。中國科舉考試從很久之前就開始了,一直到到唐朝才發揚光大。在這1300多年間文狀元一共有592位,而武狀元只有293人。
如果按朝廷為官的人數上看卻是沒有文科狀元吃的香。
3樓:海的另一邊
中國曆代統治者都重文輕武,很多君王害怕這些武官會威脅到他的皇位,會想一些辦法牽制他們。
4樓:酒小仙兒
因為古代文狀元主要負責出謀劃策,起指導的作用,而武狀元則負責打仗,屬於從屬地位。
5樓:安好
自古以來,文武就是對頭,而一個國家的守成就需要文官發揮作用,同樣是讀書人,同樣是儒生的文狀元就當然要比武狀元地位高了。但是種種因素都有可能影響著一個人的地位,不能從單方面判斷。
古代文武狀元同樣都是狀元,為何兩者之間卻有天壤之別呢?
6樓:小周高等教育**答疑
中國古代普通人想要步入朝廷當官,成為上流社會的人,一般都要通過科舉考試來獲得功名。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擅長詩詞歌賦,所以朝廷又開設了武狀元考試。科舉考試的第1名被稱為狀元,武舉考試的第1名也是狀元,但這兩個人之間卻有著天壤之別。
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有以下幾種。第1點就是中國曆代統治者都重文輕武,並不是皇上看不起習武之人。因為他們太看得起習武之人了,所以才選擇抑制他們的發展。
基本上各朝的開國皇帝都是在武力當中奪取的天下,他們很瞭解習武之人的可怕。所以他們一上位就立馬分解武將的權力,讓百姓棄武從文,這樣也方便他們的統治。
第2點和武舉考生的生源有關,但凡古代能夠學起武術的都是富家子弟。一般小老百姓吃飯都是問題,哪有閒錢請師傅和練習武術。武舉不同於科舉,沒有人指點你是很難走上正軌的。
武舉考試的生源也少,錄取率也低。在朝為官的武生同僚肯定非常少,所以武狀元也很難有大的發展。
第3點和整個朝廷的大政策有關。國家既然有精力開創武狀元考試,那必然是天下太平的時代。太平年間皇帝更想要的是治國的文人,對於武將的需求不是特別大。所以武狀元的地位也不會太高。
中國科舉考試從隋朝開始,到唐朝發揚光大。在這1300多年間文狀元一共有592位,而武狀元只有293人。單單從人數上對比就知道武狀元有多不受人待見了,並且出生也要比文狀元第一等。
7樓:檸檬玖柒
因為注重的不同吧,文官沒有武官危險大。在中國古代,普通人要想走入上流社會,成為國家的官吏。大多數人走的都是讀書這條路。
8樓:河工大校草
因為文官的職責和武官的職責本就不同,武官還需要自己的出色的軍事才能,在重要戰役上取得戰功才能獲得聲望。
9樓:luu陽光的
文和武本來就是兩個不相同的方面,在不同朝代,有時候會重文輕武,文狀元就比武狀元要出名了。
10樓:h_序集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文職和武職本身的作用都不同,武官需要靠自己在戰場上的戰功來彰顯自己。
11樓:晗兮汐
因為文官的職責和武官的職責本就不同,武狀元身份尷尬,空降一個武將,軍隊系統的人不喜歡,文狀元就是古代民間組織的文人之間的對決,一文采勝出者被成為文狀元,
12樓:嫣然
因為自古以來,國家奉行的都是重文抑武,朝代比較注重文官的發展,對武官不夠重視,所以就兩個狀元有不同的待遇。
13樓:談了個假的戀愛
文狀元就是古代民間組織的文人之間的對決,一文采勝出者被成為文狀元,舉行的武打擂臺賽,以武力勝出者成為武狀元。說白了,能文的就是文狀元,能打的就是武狀元。
14樓:餘溫
武狀元身份尷尬,空降一個武將,軍隊系統的人不喜歡;因為文武對立,文官系統的也不喜歡,所以即便是武狀元,也很難有什麼發揮空間。
15樓:哈哈哈哈
因為文武對立,文官系統的也不喜歡,所以即便是武狀元,也很難有什麼發揮空間。
從古代中國一共出了多少位文狀元,武狀元
16樓:**區號
我給你找了一下張壯年編寫的《中國歷史祕聞軼事》,我正好買了一本,現在寫給你。
科舉考試從隋朝大業二年(606年)創始,至清朝光緒三十一年(2023年)結束,歷時一千三百多年。這期間共產生504人,其中唐代139人,五代十國時期11人,宋代118人,元代32人,明朝90人,清朝114人。
另外,遼,金二代也已名列榜首的進士為狀元,遼有18人,金有15人。張獻忠的大順政權有狀元1人,太平天國14人。 如果把這些人加起來,中國曆代狀元共有552人。
在清朝的114名狀元中,江蘇有49名,浙江有20名,佔總數的60.5%,江浙兩省不僅狀元多,榜眼,探花也多。黃炎培做過一個有趣的統計,他的狀元定為3分,榜眼定為2分,探花定為1分,給過江蘇得分242分,佔總分的35.
95%,浙江得分142分,佔總分的21.09%,兩省佔去總分的57.04%。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狀元是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壬午科狀元孫伏伽,最後一個狀元是清朝光緒三十年(2023年)甲辰科的劉春霖。
還有連中三元,那就更難了。說所謂「連中三元」是指在鄉試,會試,殿試都得第一名,據統計,一千多年的科舉考試,指出了17名「連中三元」的狀元。
考中狀元所封的官位並不高,一般只封一個六品或七品官,即使被皇帝看重,選為駙馬都尉,也不過封個三品官。
我還給你找了狀元要讀的數。
狀元在考前要閱讀和背誦大量的經典文集。據統計,要背誦的有《論語》11750字,《孟子》34685字,《書經》25700字,《詩經》39234字,《禮記》99010字,《左傳》196845字,共計431386字,考生除了要背熟精通這四十三萬多字外,還要看幾倍數量的註釋和其他一些典籍和史書,文學書籍。所以,考生要應付考試,就得不停地讀,記,背。
以上數字,我都核對了一遍,沒有問題。至於你想要的武狀元,沒有確切的資料,故不敢亂寫。( 以上均為手打,請不要複製。)
古代中探花為何比中狀元還高興
古代規定中探花的人必須才貌雙全,中探花就意味著自己的外貌和長相都得到了大家的認可,自然會非常開心。中了探花的是才貌雙全的男子,一般都會被公主殿下選中,然後招為駙馬。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中探花的人不僅要有才華還要長得很好看,很多探花最終都成為了朝中大員女兒擇婿的最佳人選。因為古代有探花美男之說,而科舉...
為何古人姓名多單字,古代人的名為何都是單字
因為古代人一般都有兩個名字。一個名,一個表,如蘇軾,字子瞻,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說,單字為名。分清名和字。出生即有名,多為父母所起,多用單字,成年後加字,字一般由長輩師長社會賢達所賜,兩字,如三國演義裡的人物姓某名某字某某。後來時代演進,尤其是元蒙文化浩劫後,以雙字名為貴,單字名多為普通人所用,但也有...
男籃國家隊的隊員都是職業球員,為何在國際比賽罰籃特別不準
這個其實都說不準吧,畢竟是國際比賽,面對這麼多身體高大威武 技術熟練的對手,就算之前有過這方面的練習,但是一到實際情況,多多少少都會有壓力,投籃也是有技巧的,如果緊張,手一抖,球偏離了應有的軌跡自然就不進了。在這麼激烈的國際賽場上,對手的一言一行都會有很大的壓力。雖然姚明自從出任籃協主席以來,進行了...